『壹』 如何識別和田玉
1、測硬度
和田玉硬度在6.5左右,拿小刀在上面劃一下一般不會留有痕跡,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較低的玉則會留下痕跡。買玉料可在邊角位置測試,成品不建議容易損毀玉料。
2、看玉料的油潤度
行內有句話叫:翡翠看種,和田玉挑潤。潤就是玉的顏色含蓄內斂,白的不幹,綠的不艷,有油脂感。這個就是全憑經驗了,多看看真品,看多了就有這個感覺了。看玉一定要避免在強光下看,以免影響視覺感受。
3、觀察其是否半透和田玉屬於半透明,在光照下能透過光,但看不清對面的物體。將玉石對准光源,用手在玉後晃動,真的和田玉能看出有黑影晃動。但是這個辨別方法只適用於小件,大件厚度大,影響透光效果。
4、聽其聲音辨別
和田玉由於質厚溫潤、脈理堅密,所以在敲擊下聲音清脆、洪亮,可拿兩塊相同的玉對敲幾下,如果聲音黯啞則不是和田玉,和田玉的聲音比較清脆,注意最好別用手拿著玉,影響聲音效果,最好用繩掛著用金屬棒敲擊。
5、查看其證書編號
和田玉價格較貴,一般都有證書,可打質監局電話或上網查看編號是否是真的。
6、試冷暖
和田玉由於密度較大,導熱性較差,所以可以在太陽下稍微曬會或者用暖手袋稍微加熱,看看導熱性,但是這種方法局限性太大,需要做過很多次非常有經驗了才能用這個方法鑒別,。
(1)怎麼分辨玉的品種圖片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標准GB/T16552—2003《珠寶玉石名稱》規定,和田玉已不具有產地含義,即:以主要礦物為透閃石的軟玉都可以稱為和田玉,和田玉也可稱為軟玉。
除中國新疆外,全世界共有透閃石玉礦床120多處,分布於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俄羅斯、美國、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波蘭、紐西蘭、韓國、朝鮮、台灣等,其中,加拿大產量為世界第二位。
這些礦床都屬於蛇紋岩型透閃石玉,以碧玉為主,俄羅斯、韓國、朝鮮出產白玉,唯獨新疆的和田玉由於特殊的地質成因而屬於非蛇紋岩型透閃石玉。
『貳』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鑒別玉石
最簡單的鑒別玉石的方法有這兩個:
1、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岫玉除外)。
2、在玉的外麵包一層塑料,用火燒,會發現原本非常易燃的塑料不會熔化或是燃燒。
識別玉的好壞,要根據玉色、玉質、玉性等。不論是白玉、黃玉、青玉還是碧玉,其玉色一定鮮明,不邪不灰而元雜色者為最佳。識別玉石,主要防止以硝子充當白玉。
四大玉石
1、和田玉: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呈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之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墨玉。
2、獨玉:獨玉的礦區地處南陽市北郊的「獨山」,又稱「南陽玉」。獨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凈,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種以上的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艷。主要品種有:白玉、綠玉、綠白玉、紫玉、黃玉、芙蓉紅玉、墨玉及雜色玉等。
3、岫玉: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岩縣而得名。外觀呈青綠、黃綠、淡白色,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所用的玉材產於岫岩縣境內的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岩瓦溝礦產的岫玉相似。
4、綠松石:綠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視為神秘之物。古有「荊州石」或「襄陽甸子」之稱。呈深淺不同的藍、綠等顏色,蠟狀光澤。湖北產優質綠松石,中外著名,其玉器工藝品深受人民喜愛,暢銷世界各國。
『叄』 玉的鑒別方法
玉的鑒別方法有顏色區分、手感觸摸、對光觀察、形狀比較、看結構、聽聲音、拈比重。
顏色區分:
鑒別一塊玉石的好壞,我們要看它的顏色,顏色要漂亮,目前最討好的顏色是鮮綠色(嬌綠),雖然最上品的顏色是深綠色,但是綠色過深,又讓人覺得太暗沉,因此最上品的深綠色反而在價格上不及鮮綠色來的高。顏色的均勻也與價值成正比。整塊都是綠色的玉與只有部分綠的玉,價格就差了好幾位數字;顏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關系,顯眼處的一點綠自然比分布在邊緣的綠更加討好。
玉的護理方法:
1.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曝曬因為強烈的陽光,會使玉石分子體積增大,從而影響到玉的質地和色澤。
2.避免與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後很容易裂,有時雖然肉眼看不出裂,其實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
3.忌化學劑隨著社會生活的進步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學物品越來越多,這些化學劑會給玉石帶來一定的損傷,例如各樣洗潔劑、肥皂、殺蟲劑、化妝品、香水、美發劑等。如若不小心沾上,應及時抹除後清洗,不要讓它對玉石產生損傷。
4.盡可能避免灰塵、油污日常玉器若有灰塵或污垢的話,宜用軟毛刷(牙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面,應以淡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沖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污劑。
5.佩掛件最好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這樣有助保養和維持原質。
6.新購玉件一般也應在清水中浸泡幾小時後,用軟毛刷(牙刷)清潔,然後用干凈的棉布擦乾再佩戴。
7.玉佩等懸吊飾物,要注意系繩是否牢固。應經常檢查系繩,每1-2年要更換系繩,防止丟失或損傷心愛的寶物。
8.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時間要進行一次清洗,按上述方法清洗後要干布擦拭至有光澤即可。
玉的發展史:
史前時期。
(1)公元前6000年前興隆窪文化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出土了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
(2)公元前5500年前查海文化
查海遺址位於遼寧省阜新市西南約2.5公里處,約現存面積1萬平方米。出土了玉斧等器物。
(3)公元前50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該時期出土玉器品種有璜、玦、管、珠、餅、丸、墜等,多系小件裝飾品。由於當時人們製作玉器經驗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備,再加之藝術欣賞能力較低,製作不規整。一般僅採用琢打磨光,器形較簡單,器身多不飾紋飾。
(4)公元前4000年的馬家濱文化
馬家濱文化因浙江嘉興縣馬家浜遺址而得名,與相距不遠的河姆渡文化為截然不同的兩支文化。先民們已製造出玉,呈圓形,周邊有一缺口,用以夾在耳邊作為婦女的裝飾,稍晚又出現了玉璜。玉磺呈半環形,兩端各鑽有小孔,可系繩掛於胸前作為飾品,可以推測,那個時候,先民們已有了一種朦朧的愛美的意識。
(5)公元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這個時候的墓葬均有各種玉器發現,多為生產工具和裝飾品。
(6)公元前3800年前崧澤文化
崧澤文化距今約5800-4900年,屬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早期玉器基本延續了馬家浜文化晚期玉器的風格,所見器型仍較單調,以玦、璜為主,但玉鉞等突破裝飾品范疇的新器形也偶有所見。
(7)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良渚文化
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是一支分布在中國東南地區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類型,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占鰲頭。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8)公元前3000年前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熱河省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紅山文化出土了批量玉器,而且多以動物造型為主。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玉器,是出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紅山文化遺址中的「c」型玉龍,被喻為「中華第一龍」。
(9)公元前3000年前西坡遺址(仰韶文化晚期)
西坡遺址位於靈寶黃帝鑄鼎塬聚落遺址群,這是黃河中游地區時代最早的成批出土玉器。
(10)公元前2600年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因發現於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而得名。石家河文化,以出土小型精緻的玉件而倍受關注。玉人頭、玉鷹、玉虎頭和玉蟬屬於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精華部分。這些玉器體積小、重量輕,紋飾簡潔,做工卻很精細。
(11)公元前2200年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以中國甘肅為中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於1924年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
先秦時代。
(1)夏代
許多古代文獻反映,夏朝是一個崇尚玉文明的國度。河南偃師二里頭是夏朝晚期的王都,前所知的二里頭文化玉器,就是夏代玉器的代表性形態。玉器主要種類有生產工具有玉斧、玉鏟、玉城;裝飾品有管、珠、錫形器、綠松石飾、嵌綠松石獸面紋鋼飾牌;禮儀器有戈、鈾、圭、刀、牙灣、柄形飾等。
(2)商代
商代玉器,商代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其宗法禮制十分完備,玉器已成為帝王壟斷的珍寶,品種繁多,除了具有宗教色彩器物外,也有工具、生活用品、佩飾及陳設用玉器。這些品種以禮器、圓雕人物最為珍貴,如玉璋、玉琮、玉璧等,而又尤以人物雕為最上。圓雕動物及容器,僅次於人物玉雕,也很有收藏價值。因為人物、動物圓雕工藝難度大,又具有寫實的藝術特點,能反映當時的一些社會面貌。
(3)周代
西周玉器在繼承殷商玉器雙線勾勒技藝的同時,獨創一面坡粗線或細陰線鏤刻的琢玉技藝,這在鳥形玉刀和獸面紋玉飾上大放異彩。但從總體上看,西周玉器沒有商代玉器活潑多樣,而顯得有點呆板,過於規矩。這與西周嚴格的宗法、禮俗制度也不無關系。
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諸侯爭霸,學術上百家爭鳴,文化藝術上百花齊放,玉雕藝術光輝燦爛,它可與當時地中海流域的希臘、羅馬石雕藝術相媲美。
東周王室和各路諸侯,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當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們佩掛玉飾,以標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從頭到腳,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飾,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復雜化。所以當時佩玉特別發達。能體現時代精神的是大量龍、鳳、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動態美的S形,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派和民族特色。飾紋出現了隱起的谷紋,附以鏤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單陰線勾連紋或雙勾陰線葉紋,顯得飽和而又和諧。人首蛇身玉飾、鸚鵡首拱形玉飾,反映了春秋諸侯國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節玉佩,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節玉片組成一完整玉佩,是戰國玉佩中工藝難度最大的。玉帶鉤和玉劍飾(玉具劍),是這時新出現的玉器。
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大量輸入中原,王室諸侯競相選用和田玉,故宮珍藏的勾連紋玉燈,是標準的和田玉,此時儒生們把禮學與和田玉結合起來研究,用和田玉來體現禮學思想。
為適應統治者喜愛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學性能上的各種特點,隨之「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抽繹玉之屬性,賦以哲學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賦以陰陽思想而宗教化;比較玉之尺度,賦以爵位等級而政治化。」(郭寶鈞《古玉新詮》)是當時禮學與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論概括。這是中國玉雕藝術經久不衰的理論依據,是中國人七千年愛玉風尚的精神支柱。
秦代出土秦玉寥寥可數。秦玉藝術面貌還有賴於地下考古的新發現。漢代。
漢代玉器繼承戰國玉雕的精華,繼續有所發展,並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漢代玉器可分為禮玉、葬玉、飾玉、陳設玉四大類,最能體現漢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藝水平的,是葬玉和陳設玉。漢代葬玉很多,但工藝不平不高。反映漢代玉器工藝水平的是陳設玉。這些寫實主義的陳設玉有玉奔馬、玉熊、玉鷹、玉辟邪等,多為圓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著漢代渾厚豪放的藝術風格。漢皇室裝飾玉有衰落的趨勢,多見小型的心形玉佩、玉剛卯、玉??等。近年,偏居嶺南的漢代南越王國出土大批裝飾玉,以龍虎並體玉帶鉤、鏤空龍鳳紋玉套環最為精美,堪稱稀世珍寶。東漢時,陰線刻紋又復甦盛行,繪畫趣味有所加強。
在中國玉器工藝史上,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高度發達的漢唐玉雕間的低潮,出土玉器極少,而且都具漢代遺韻,有所創新者,唯有玉環和玉盞。究其原委,當時不愛好琢玉,而盛行吃玉。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煉丹術的影響下,覓玉、吃玉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早期玉器的美術價值的禮儀觀念,這時消失殆盡。
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靜訓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盞,琢磨精細,質地溫潤,光澤柔和,金玉互為襯托,富麗高雅。
唐代玉器數量雖不多,但所見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藝極佳。唐代玉匠從繪畫、雕塑及西域藝術中汲取藝術營養;琢磨出具有盛唐風格的玉器。八瓣花紋玉杯,獸首形瑪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藝術的真實寫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間,是中國歷史上宋、遼、金的對峙分裂時期。宋代承五代大亂之餘,雖不是一個強盛的王朝,而在中國文化史上卻是一個重要時期。宋、遼、金既互相撻伐又互通貿易,經濟、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藝術共同繁榮。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金石學的興起,工筆繪畫的發展,城市經濟的繁榮,寫實主義和世俗化的傾向,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宋、遼、金玉器實用裝飾玉占重要地位,「禮」性大減,「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現實生活。南宋的玉荷葉杯,北宋的花形鏤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這一時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時期的藝術風格,採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瀆山大玉海,隨形施藝,海神獸暢游於驚濤駭浪之中,頗具元人雄健豪邁之氣魄。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愛玉成風,乾隆皇帝更是不遺餘力地加以提倡,並試圖從理論上為他愛玉如命尋找依據。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璽、清代的菊瓣形玉盤、桐蔭仕女圖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時民間玉肆十分興隆,蘇州專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明清玉器千姿百態,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層出不窮。明清玉器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汲取傳統的陽線、陰線、平凸、隱起、起突、鏤空、立體、俏色、燒古等多種琢玉工藝,融合貫通,綜合應用,使其作品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中國玉器經過上萬年的持續發展,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經過歷代統治者和鑒賞家的使用賞玩,經過禮學家的詮釋美化,最後成為一種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託。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自新石器時代綿萬年經久不衰者,是玉器;與人們生活關系最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不能替代的作用,並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價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層使人難以揭開的神秘面紗。
『肆』 如何分辨好玉和次玉的區別
根據以下幾點來判斷一塊玉是好玉還是次玉:
1、愈嬌綠的愈具價值。
2、透明度:硬玉內部結晶組織緊密的質地較好,透明度也跟著高,我們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這種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鉻豐富則形成了冰種翡翠,價值不菲且難求。
3、色勻:除了顏色嬌綠,透明度高之外,還必須色調均勻才是上品。
4、瑕疵:要注意有無裂紋、斑點等,這些瑕疵都會影響硬玉的品質。
5、形狀:大多數的翡翠戒面是橢圓蛋面形的,至於其它的形狀則有多種,形狀的好壞與美麗對玉石的價格也是有影響的。
6、雕工或磨工:雕件的佩飾其工夫的好壞與象徵的意義都對價格有影響。
7、大小、厚度:相同品質的玉石當然是以大而厚的價格較高。
(4)怎麼分辨玉的品種圖片擴展閱讀:
鑒別玉石真假的方法:
(1)水鑒別法:把一滴水滴在玉石上,水滴成露珠狀,長時間不散則是真玉。
(2)觸摸法:真玉用手去觸摸有冰涼潤滑的感覺.
(3)觀察法:玉石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用舌尖舔舐真玉的時候會有點澀的感覺,假的玉石就沒有這種感覺。
『伍』 如何分辨玉鐲的種類和價值
通過看玉鐲的外觀分辨玉鐲的種類和價值。
玉鐲種類:
1、圓條翡翠玉鐲
內圈圓,外圈圓,條桿圓,因為講究圓圓滿滿,所以也稱為福鐲。這種鐲很經典,從古至今,講究精圓厚條,莊重正氣。鐲子適合各種玉種,但是盡量要有色,因為鐲子式樣已經正統,一點顏色也沒有會像玻璃的或者塑料。
2、扁形翡翠玉鐲
內圈圓,外圈圓,條桿從弓形到半圓不等,因為內圈磨平,所以又稱為平安鐲。現在世面上九成以上鐲子的式樣,底部為平,弧度大,所以熒光會集中映射在整個鐲身,而且因為寬而薄,種頭水頭展示得更加完美。
3、貴妃翡翠玉鐲
內圈扁圓,外圈扁圓,條桿從弓形到圓形不等。鐲形講究剛剛好貼合手腕,戴和脫都較難,最早的說法是源於楊貴妃個人喜愛而令手下的工匠特意製作的一種手鐲,它的形狀有別於其它形狀的手鐲,顯得特別婉約、秀氣,因此一直流傳至今,備受朝氣、時尚女性的喜愛。鐲型勝在別致,玉料也講究艷麗,顏色一般要上乘。
玉鐲不同種及對應價格:
1、玻璃種的手鐲,價格一般在80-180萬元。
2、高冰或者低度玻璃種翡翠手鐲,價格一般在50-80萬元。
3、低度冰種的翡翠手鐲,價格在15萬左右。
4、糯冰種翡翠手鐲,價格在8萬左右,再向下。
5、冰糯種翡翠手鐲,主要糯地起冰,價格在2-5萬。
6、細糯種的翡翠手鐲,價格在1萬元左右。
7、糯種的翡翠手鐲,價格在5000元左右。
8、豆種翡翠手鐲,價格在1000-5000元左右。
9、瓷地翡翠手鐲,價格在1000元以下。
(5)怎麼分辨玉的品種圖片擴展閱讀:
鑒別真假玉鐲的方法:
1、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陸』 玉的種類怎樣鑒別
上等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真假的主要鑒別方法是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常言「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萬至十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從兩個方面來鑒別,老玉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徵,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
自古以來玉便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國人喜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類:
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有半透明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等,而顏色分布均勻;至於硬玉則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及綠色等,顏色分布均勻度則於不同種質會有差異。
在中國境內出產的絕大多數為軟玉,而「羊脂白玉」則為軟玉中之珍品,質地細致而顏色潔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藝術品均以軟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產地為緬甸,較軟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質、顏色及價錢各方面都較軟玉優勝,故現時市場上的玉器飾品主要以硬玉製成,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著會集中介紹硬玉 - 翡翠。
鑒賞翡翠:
鑒賞翡翠要注意色澤及種質,當中可細分為顏色、透明度、凈度、切工及裂紋,一般都會先從其顏色入手。
顏色
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四個疇評估翡翠的顏色:
要純正:純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綠色翡翠為例,純綠色者為最佳,綠色中帶黃或帶藍者較次,帶灰者則最差。
要濃淡得宜:論及顏色的深淺度,當然是越濃越好,然而顏色過濃卻會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質。
要鮮明:翡翠的顏色越鮮艷明亮越吸引,內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顏色就越暗淡
要均勻:顏色分布越均勻越佳,價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響光線的折射,從而影響整體的美感。當光線進入透明而質地細膩的翡翠,會反射出美麗的光芒,讓人感到翡翠的晶瑩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線遇上一顆透明度低而質地粗糙的翡翠,就會反射出呆板的光線,令翡翠的吸引度大減。
凈度
凈度指翡翠內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兩種,乃其他礦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對來說黑色瑕疵比白色礙眼。翡翠內含的雜質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製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兩大類。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沒有遮掩,故對原料的要求較高,除了不能有裂紋,切工的比例、製品的厚薄及是否對稱亦非常重要,足以影響翡翠製成品的外觀。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過厚或過薄,「卜」位處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適中。
評價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細度,通常有裂紋的硬玉會以雕花方式處理,以掩蓋其瑕疵。
裂紋
裂紋可以大大減低翡翠的價值。倘若翡翠飾件有裂紋,稍一碰撞便可能會沿著裂紋整件裂開。故此購買翡翠飾件時需額外小心,一般來說,用電筒照射很容易便會察覺裂紋是否存在。
優質的翡翠可以賣得相當可觀的價錢,但是市場上的供應有限,一些商人為求取得更好的利潤,不惜替翡翠進行人工處理過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現了A貨、B貨和C貨。
人工處理之翡翠
C貨
C貨是指經過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溫高壓將染色劑滲入原來無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綠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澤會隨時間轉淡及變暗啞。
B貨
B貨是指曾以化學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雜質以及黃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綠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後以環氧樹脂膠注入玉石內作為鞏固,讓整顆翡翠看來更通透,顏色更鮮艷。由於在化學處理過程中玉石的內部已遭到破壞,結構因而變得鬆散,故B貨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紋。另如在處理過程中同時加入染色劑便稱為B+C貨。
天然翡翠
A貨
A貨是指完全未經人工化學處理的天然翡翠。
--------------------------------------------------------------------------------------------------
我國珠寶業的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關翡翠的經驗,並以言簡意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這些特點。記住這些格言,並能了解和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將終身受益。
燈下不觀色
其實,任何珠寶都不應當在燈下進行顏色的質量評定。而對於翡翠來說,這一點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翡翠的顏色,尤其是閃灰,閃藍以及油青之類的翡翠顏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線下的顏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燈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綹裂,看水頭長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徵。而要在自然光線下,察看和評定翡翠的綠色。
色差一等,價差十倍
對於高檔的翡翠來說,價差十倍恐怕還不止。例如:一粒50萬元的翡翠戒面與一粒500萬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質量�樣式、大小、種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二者之間的價格差別關鍵在於綠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認識和區分翡翠綠色的各種差別是極為重要的,至少也要見過和經歷過。「多看少買」對於購買翡翠原石來說,「多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是一個進行比較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和驗證經驗的過程;是〃買〃的前提。「少買」不是不買,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買。「寧買一條線,不買一大片」對於翡翠原石中的綠色形狀特點來說,「一條線」�帶子綠與「一大片」靠皮綠是同一種綠色形狀的兩種表現形式,是「線」�立性與「片」�卧性的分別。「線」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積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關鍵在於提醒人們,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綠色的「多」與「少」所迷惑,要認清綠色「立性」與「卧性」的本質。因此,並不是真的見了有一大片綠色的翡翠也不買,而是提醒不要對綠色的厚度有過分的奢望。
龍到處才有水
所謂「龍」其實是指翡翠中的綠色。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無論在質地的粗細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綠色的部位比沒有綠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當然,有時翡翠綠色和地子之間的這種差別表現的過於強烈時,就象下一個格言所說了。
狗屎地子出高綠
翡翠的地子與翡翠的綠色互為依存,關系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綠色種水好的情況下,地子通常也不會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們:不要忽視翡翠綠色的特殊性。雖然不是每一個「狗屎地子」都會有高檔的綠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現上等的綠色。
無綹不遮花
《禮記》雲:「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事實上,高檔的翡翠綠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來表現其自然本質的。例如舊貨中的搬指、翎管之類都屬於「素活」。如果雕有花紋圖案,其美麗的花紋之下必有蹺蹊。故而業內流傳有「無綹不遮花」的說法。現代的翡翠製品中同樣如此。
冷眼觀熗綠
所謂「熗綠」乃是指一種加色的「假翡翠」,這是一種老掉牙的伎倆。時下的做假手段有「沖涼」、「洗澡」和「鍍膜」等。當然任何作假或許得逞於一時,而不會永遠不露馬腳的。以前的格言是對行內人說的,是提醒人們要重視第一眼的感覺,不要放過任何疑點。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妨也「冷眼」一點。一定要到信譽好、有質量保證的商店去購買翡翠。
------------------------------------------------------------------------------------------------------------
-- 中國玉的美學鑒賞
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象徵著瑰麗、高尚、堅貞、聖潔。幾千年來人們敬玉、愛玉、賞玉、戴玉、玩玉、藏玉,人們對玉懷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於玉的美。有理由認為玉美學是玉文化的基礎和前提。是由於玉的美才與石的分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玉,石之美者。」楊伯達先生文稱「好看的美的石頭,這就是玉」。對玉的豐富的美學要素的發現和相關神話傳說配合使玉實現第二次分化,從裝飾品成為神器、禮器。因此玉美學受到廣泛重視得到充分發展。我國在漢以前重視玉的質地美。在百家爭鳴的文化爭議中玉色美漸為人知,東漢王逸提出赤、黃、白、黑四色的審美標准,發展了孔子「孚尹旁達」的色彩主張,從而也挑起玉美學中德符關系的爭議(玉符—玉色也)西漢劉向提出玉有六美。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歷史上對玉的審美方針是「首德次符」。隨著玉文化的發展,惟重玉色的人不斷增加。根據德符並重的原則筆者文中提出對玉之六美的粗淺認識,從玉的美學特徵和審美要素及其受控因素等方面談了對玉美學的學習心得。如有不妥處敬請指正。
中國玉從古至今都有廣義的概念——「玉,石之美者」(東漢許慎)。符合工藝要求的玉器材料(欒秉墩·1985)而西方現代寶石中只承認軟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廣義的涵蓋。但不能不承認古玉之美還是以軟玉(和闐玉)為重要載體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國還是明清及以後的時期里展現的。
一、玉質美
軟玉以質地細膩、緻密、純凈為特徵。質地美在歷史上是最早被認定的,如漢以前重視質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數是對玉的質地特徵進行擬人化的思維結果。古稱:「美玉無瑕,白璧無瑕」表明玉是質地細膩,純凈,無暇之美。可概括表述如下。
1、「堅縝細膩」之美 玉料質地堅硬縝密,細致而滋潤,細粒緻密岩石經磨蝕後表面顯滑潤。故稱,「堅縝細膩」之美。此處之堅硬是將玉與彩石比較的結果。
2、「溫潤以澤」之美玉料滾石、卵石呈緻密塊狀,表面為礦物的斷口顯強油脂光澤,在加上磨蝕成光滑曲面,故呈「溫潤以澤」之美。
3、「無瑕之美」和闐白玉為單一透閃石礦物組成,無雜質,故顯「美玉無瑕,白玉無瑕」之美。
軟玉是一種交織成毛氈狀結構的透閃石或陽起石纖維狀微晶集合體。這種結構決定了它具有許多優良的特性,但質地優劣隨著晶粒大小、分布均勻性、含雜質種類和數量的不同而變化的。具體見表1。
綜觀和闐玉的質地細膩、堅硬縝密、滋潤、亮麗照人,能給人一種溫潤與凝重感與美的享受。
玉質美除了與粒度大小均勻度有關外,也與透明度和拋光性有直接關系。即質地越細膩,其透明度越高,拋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強,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質量。
二、玉色美
東漢王逸四色審美標准,發展孔子「孚尹旁達」的色彩美主張。為玉色美評價開創了歷史先河。根據現代審美原則筆者從整齊一律、調和對比和節奏韻律三種原則出發討論玉色美特徵。
1、單色美色彩中的某一單色,如蔚藍的天空,碧綠的湖面,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陽光等等。單純能使人產生明凈,純潔的美感。和闐玉色彩十分豐富有白如截脂、綠如翠羽、黃如蒸栗、赤如雞冠、黑如純漆。
┏━━━━┳━━━━━━━━┳━━━━━━━━┳━━━━━━┳━━━━━━━┓
┃ ┃ 組成礦物 ┃ 粒度大小 ┃ 礦物分布 ┃ 質地優劣 ┃
┃玉種 ┃ ┃ 毫米 ┃ ┃ ┃
┃ ┃ 純度% ┃ ┃ ┃ ┃
┣━━━━╋━━━━━━━━╋━━━━━━━━╋━━━━━━╋━━━━━━━┫
┃羊脂 ┃主要為透閃石 ┃0.0006×0.033 ┃大小與分 ┃堅縝細膩優等 ┃
┃ ┃99.5%纖維狀、細┃0.001×0.01 ┃布極均勻 ┃ ┃
┃白玉 ┃而長 ┃ ┃ ┃ ┃
┣━━━━╋━━━━━━━━╋━━━━━━━━╋━━━━━━╋━━━━━━━┫
┃ ┃透閃石含量達 ┃ 0.006×0.018 ┃大小與分 ┃ ┃
┃白玉 ┃ ┃ 0.009×0.002 ┃布均勻細 ┃細致良 ┃
┃ ┃99% ┃ ┃中有粗 ┃ ┃
┣━━━━╋━━━━━━━━╋━━━━━━━━╋━━━━━━╋━━━━━━━┫
┃青玉 ┃透閃石93%至95%┃0.006×0.002 ┃大小不一 ┃較細致中一良 ┃
┃ ┃個別有斑晶長柱狀┃0.014×0.004 ┃欠均勻 ┃ ┃
┃青白玉 ┃ ┃ ┃ ┃ ┃
┣━━━━╋━━━━━━━━╋━━━━━━━━╋━━━━━━╋━━━━━━━┫
┃ ┃透閃石含量96 ┃ ┃大小均勻 ┃ ┃
┃ ┃還有陽起石含 ┃0.0002×0.03 ┃至不均勻 ┃細致至較細致 ┃
┃ ┃鐵較多0.12- ┃0.0026×0.05 ┃少數為團 ┃良一中 ┃
┃碧玉 ┃5.84及有黑色 ┃1.0035×0.036 ┃塊狀 ┃ ┃
┃ ┃磁鐵礦包體、雜質┃ ┃ ┃ ┃
┣━━━━╋━━━━━━━━╋━━━━━━━━╋━━━━━━╋━━━━━━━┫
┃ ┃透閃石96%內 ┃0.00033—0.0033 ┃ ┃ ┃
┃ ┃含雜質石墨充 ┃0.008—0.0053 ┃均勻至不 ┃細膩優至良 ┃
┃墨玉 ┃填於透閃石粒 ┃0.0086—0.0033 ┃均勻 ┃ ┃
┃ ┃間故呈黑色 ┃0.010.0066 ┃ ┃ ┃
┣━━━━╋━━━━━━━━╋━━━━━━━━╋━━━━━━╋━━━━━━━┫
┃糖玉 ┃透閃石(90%以 ┃ ┃較均勻至 ┃緻密良至中 ┃
┃ ┃上),粒間有氧化 ┃0.00660.0053 ┃不均勻 ┃ ┃
┃ ┃鐵、褐鐵礦分布 ┃ ┃ ┃ ┃
┗━━━━┻━━━━━━━━┻━━━━━━━━┻━━━━━━┻━━━━━━━┛
據[2]資料編整
按該玉中出現的顏色可分為五個色系。
(1)白色系列 在和闐玉中白色玉也有不少品種:羊脂白;雪花白、梨花白、象牙白、魚肚白、糙米白、 雞骨白等等。其中以細潤瑩潔的羊脂白最佳,又稱羊脂白玉。在歷史上稱「白玉之精」、「玉英」、「玉王」。
軟玉屬於角閃石族為該類礦物中透閃石及陽起石的固熔體。當成分純凈,不含色素雜質元素璧化合物者,應為白色。羊脂玉中99.5%為透閃石組成,故顏色為非常純正的白色。白如截肪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詞。
(2)綠色系列 在青白玉、青玉中常呈淺綠白色、淡綠色、灰綠色,在碧玉中為綠色至暗綠色,深綠色產出量大,屬常見玉料。
從青白玉、青玉、碧玉依次排列,隨著顏色的加深,氧化鐵的含量有所增高(即從1.77%一3.12%一5.84%),碧玉中普遍含鉻、鎳、鑽等超基性岩特有的元素。碧玉中組成礦物除透閃石外,開始出現陽起石或含鐵較多的透閃石。因而呈現不同色調、濃淡的綠色。黑斑和玉筋明顯。含少量雜質礦物。如:鈣鉻榴石、鉻尖晶石、磁鐵礦、綠泥石等。
(3)黃色系列 黃玉中有黃色、米黃色、蜜蠟黃、栗色黃、秋葵黃、葵花黃、雞蛋黃、半色黃、黃楊黃等,其中以栗色黃、蜜蠟黃者為上.其他黃次之。《夷門廣牘》指出:「黃玉如栗色者為貴,謂之甘黃玉,蕉黃色次之。」黃玉其色黃正而嬌,越濃亮越珍貴,其珍貴價值不在羊脂玉之下,且比羊脂玉還少見。多為含氧化鐵引起之色。
(4)黑色系列 和闐玉中的墨玉(黑玉)有呈灰黑、黑色f黑色有時不均勻呈浸染狀、黑點狀、雲霧狀)、純漆黑等色。優質者「黑如純漆」。
因罕見而珍貴。墨玉又稱黑玉、或在黑玉中出現青玉、也有在青玉、白玉中出現墨玉。呈色原因主要由於在透閃石粒間存在有微鱗片狀石墨雜質所致。黑色的程度有強有弱,深淺分布均有差別。
(5)褐紅色系列及其他色 和闐玉中有因色似紅糖而稱糖玉。多呈紫紅色、褐紅色、血紅色(罕見)。在糖玉部位中的透閃石粒間分布有褐鐵礦,說明糖玉是由於氧化鐵污染透閃石而形成紅色或褐黃色。含氧化錳可呈紫紅色。
2.雙色美 調和與對比反映了矛盾的兩種狀態。調和是在差異中趨向於「同」(一致),對比是傾向於「異」(對立)。根據此審美原則可將玉的兩種顏色分別鑒賞。
(1)玉色調和美 色彩中的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藍、藍與青、青與紫、紫與紅都為臨鄰近的色彩。在同一色中的層次變化(如深淺、濃淡)也屬於調和,在變化中保持一致。例如天壇的深藍色的琉璃瓦與淺藍色的天空及四周的綠樹配合在一起顯得很調和。杜甫詩中有:「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玉色的協調也是同理。f2)玉色的對比美對比是把兩種極不相同的東西並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鮮明、醒目、振奮、活躍。如色彩中的黑和白、紅和綠、黃和紫、藍和橙都是對比色。「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萬綠叢中一點紅」,這是紅與綠的對比。黑與白也是一種強烈的對比,「白催朽骨龍虎死,黑人太陰雷雨垂」(杜甫):「黑雲翻墨未壓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例如:在一塊羊脂白玉上有墨玉條帶,又如羊脂玉雙鹿的角、蹄和梅為紅色與鹿身的白色或對比色。
3.多色美 多種顏色搭配呈顯五光十色,七彩紛呈,例如一塊出土的古玉上的沁色中呈多色彩。由同一塊玉上顏色變化規律不同可產生如下多色美類型:
(1)節奏美 色條、色塊疏密有致的變化也可顯示一定的節奏感。至於如何判斷玉石顏色變化的節奏,何為2/4,何謂4/4等,有待各抒己見。
(2)韻律美 在節奏的基礎上賦予一種情調的色彩便形成韻律,韻律能給人以情趣,滿足人的精神享受。鄭板橋所畫的?
『柒』 怎麼識別玉
玉器真假鑒別
①觀光澤:
真玉器無論半透明或不透明,
都有溫潤光澤,
內部夾有少量雜質或呈棉絮狀花紋
均屬正常;假玉器色澤乾枯,灰暗呆板無靈氣,有的還有氣泡。
②測硬度:用刀刻、刮,真玉器不留痕跡。
③拈比重:真玉器手感沉重,假的則輕飄。
④聽聲響:把玉器用線懸空掛起,用硬物敲擊,真品的聲音清脆悅耳,余韻悠揚;假的則相
對沉悶干澀。
⑤看斷口:用
10
倍放大鏡觀察,真玉器的斷口參差不齊,可見比較細密的結構;假玉器的
斷口整齊發亮的,常為玻璃類仿製品,斷口結構粗糙、無蠟狀光澤的是石質仿製品。
如何鑒別玉的真假
(ZT)
玉文化是中國一種深奧的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從「玉」字的漢字有約
500
個,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描述,許多都加了個「玉」字,如玉女、玉手、玉容、玉照、玉
體„„即便是為正義作出犧牲,也以「玉碎」來形容。
玉的涵義廣,一般來說,自然生成的、加工後成為細膩勻潤、色彩鮮艷、質地堅韌、化學性
能穩定的美石,
都可歸入玉類。
人們平時說的玉,
其實是以軟玉和硬玉為主。
軟玉是指透閃
石——陽起石礦物組成的玉石,即白玉、清玉、碧玉、黃玉等;硬玉是指與軟玉性狀接近的
源自緬甸的翡翠。
而鑽石、
紅藍寶石、
瑪瑙、
珊瑚、
煤晶、
龜甲之類,
則屬於
「有機質寶石」
。
人們對於軟硬玉的要求比較一致,即質地堅硬緻密、色澤晶瑩鮮麗為佳。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最早的資料見於距今
1.2
萬年的遼寧海城仙人洞遺址,它是一件蛇
紋石質地的石器。
後來隨著磨製技術的發明,
人們終於規律性地發現了石材中還有一批經磨
制後顯露出特別細潔、
美艷的材料。
雖然人們尚不知其為玉,
但已有意選出,
專門用於人體
的裝飾。
初玩玉的人由於不懂玉,
最怕遇到贗品。
目前市場上玻璃仿玉製品的辨識,
恐怕是贗品中最
普遍、最簡單的一種。常見的是被稱為「翡翠」的光溜溜的小圓環、小雞心、玉牌片等。這
種玻璃製品因為是澆模而成,
合范時高溫的玻璃液在器物的邊沿多少會溢出一點,
冷卻後成
為隱隱凸起的范線。
用手摸、
眼看都會有所發現。
如果拿放大鏡映光觀察,
其中定有大大小
小的氣泡。
如果不請專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玉的真假,可從三方面觀察:
一、
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
結構排列疏通,
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
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
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
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
渾厚的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鑒定不同。
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
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
而舊玉的鑒
定相對復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及其歷史價值。
對玉器歷史價值的考證,
是以明確時代為基礎的。
要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
特色工藝、
色質,
可以經常參閱有關玉器方面的書籍和資料,
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對玉器的斷代水平
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而盡可能多地接觸實物,可以校正書中的圖片與實物之間的視差。
怎樣鑒別真假玉
目前,
市場上一些出售寶玉的攤點,
常常混雜進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
可靠的辨別方法是:
看、聽、測試。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
、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
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
這旨經過電鍍,
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
很容易誤以
為是真玉。
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
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
就是假玉。
因為電鍍
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
"
蜘蛛爪
"
。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
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
天然玉比重
3.3
-
3.4
,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
2.8
。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
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
"
玉賽硝,必定高。
"
就是,白玉要象硝
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
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
純白者極少,
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
就玉性來說,
玉溫潤細
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
勻一致,
內中玉筋、
玉花等。
硝子為人工所制,
則無上述表象。
白玉質地堅實,
無氣泡可尋。
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怎樣選購玉器
我國的玉器種類繁多,歷史悠久。按照產地分,著名的有廣東信宜產的「南方玉」
,河南產
的「河南玉」
,山東產的「山東玉」
,新疆伊犁、和田一帶產的「羊脂玉」等。比較名貴的玉
器首飾大都是用這些玉加工琢磨而成的。
鑒別玉器的優劣
,
主要看它的色澤是否具有濃
(濃郁)
,
陽
(鮮明)
、
俏
(色美)
、
正
(純正)
、
和(柔和)
5
個特點。如果基本符合,就是上品,亦即美玉。如果玉器顯得淡(平淡)
、陰
(陰暗)
、老(色黯)
、花(不純)
、斜(不協調)
,那就是下品。
購買玉器,
切忌在較強的燈光下挑選。
因為燈光的照射容易使玉器失去本色,
還往往會掩飾
一些瑕疵,
以假亂真。
另外,
還要學會鑒別真假玉器。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假玉有塑膠、
玻璃、
雲石(大理石)
、電色等多種。塑料和雲石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著色玻璃有些氣泡,
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
就會發現。
電色假玉比較難識別,
它是在劣質玉器上鍍上一層
美麗耀目的翠綠色外表,
乍看比真玉並無大的差異,
仔細觀察可能發現,
它常常帶有一些
「蜘
蛛爪」
(
綠中帶藍的小裂紋
)
。
(
摘自《旅遊小網路》
)
1
教你怎樣辨別玉的真假??!
一是看顏色。
顏色是評估玉品質最重要的因素。
顏色達到勻、
陽、
濃、
正的玉為上品。
「勻」
是指均勻;
「陽」是指色澤鮮明,給人以開朗、無郁結之感;
「濃」是指顏色比較深;
「正」
是指沒有其他雜色混在一起。
二是看質地。
玉是硅酸鹽在高溫和高壓下形成的多晶體礦物,
其組成晶體的大小,
會直
接影響到經過琢磨後的光滑程度、
透明度及色調。
因此,
多晶體結構越細密,
玉的質地就越
好。
三是看透明度。
透明度是與質地相輔相成的物理現象。
質地越幼細,
透明度就越高。
如
果玉的通透程度猶如玻璃一樣,其內晶體的細密程度就可以使光線直透而不受阻擋。
四是看後天加工。
玉被開采出來時只是和礦石一樣,
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工匠將石中
的有色部分小心地切割出不同的飾物形狀,
然後加工打磨和雕琢,
經拋光上蠟,
才能到市場
上出售。加工中完全未經任何漂白褪色或染色處理的為「
A
」級,價值為最高;被漂白褪色
的為「
B
」級,價值則次之;被染色的「
C
」級價值較低。優良的後天加工,可使玉錦上添
花,價值倍增。
五看裂紋。
玉上的裂紋可能是在開采或加工期間造成。
有了裂紋後,
無論其顏色、
質地
和透明度如何好,
都會影響到它的價值。
有時裂紋在其表面並不明顯,
但在陽光下仔細觀察
就可以看到。尤其是被漂白褪色或被染色的玉,裂紋皆為常見現象
在辨別玉質量的同時,
還要防止人造仿玉的以假亂真。
人造仿玉是用玻璃、
塑膠等材料
染色後製成。
玻璃仿玉大多內含氣泡,
色調鮮艷程度高,
綠色帶有很強的亮光,
顏色與真玉
有別。塑膠仿玉比真玉輕,透明度極差,色調暗啞,與真玉相差甚遠。
『捌』 玉石的鑒別方法
檢查間隙如何鑒別玉石鑒別玉的真偽,可以查看其縫隙。把玉拿到明亮的地方,用放大鏡觀察。真縫隙略透明,顏色較淺,假縫隙有色素沉積,顏色較深。2.在燈光下觀察如何鑒別玉石鑒別玉的真偽,也可以在燈光下觀察。把玉拿到明亮的地方,在燈光下觀察。真玉可以看到有石棉、裂紋等瑕疵,而假玉內部非常干凈純凈。3.熒光測試如何鑒別玉石鑒別玉石的真偽,還可以進行熒光測試。把玉拿到紫外線下觀察。真正的翡翠在紫外線下基本不發光,或者發出少量熒光。假玉粘合後整體發出明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