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
秦始皇的死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非命,一說死於疾病。
關於秦始皇之死,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個是他死於非正常死亡,另一個是他死於疾病。
1、 以非正常方式死去
秦始皇死後,葬在驪山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以東5公里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設計精良的皇陵。
每年有70萬人修建驪山陵墓。剩下的陵墓周長2000米,高55米。內飾非常豪華。頂部由銅製成,以水銀為河流、湖泊和海洋,並覆蓋有機械裝置。上面是由珍珠製成的太陽、月亮和星星。秦始皇陵內外有兩道夯土牆,象徵著京城皇城和宮城。
陵墓位於內城的南部。它高51米,底部長1700米。據史料記載,秦陵內有各種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珍異寶。秦陵周圍有大量形制、內涵各異的墓葬和墓葬,其中已探明的墓葬有4000多座。
光是看看秦始皇陵園里的兵馬俑,就可以看到建墓人的沉重負擔。而且,建墓的工匠在建墓後都被活埋了。
B. 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終年49歲。關於他的死因,千百年以來一直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死於疾病,一說是死於謀殺。
從司馬遷的記載來看,秦始皇是在平原津病倒的,但最後來到一百四十多里外的沙丘養病,此時的秦始皇意識還算比較清晰,因此還能讓人寫詔書,顯然不會突然死亡。沙丘行宮在當時荒涼無比,當年趙武靈王就是在沙丘宮中被活活餓死的。這意味著生病卧床的秦始皇被人謀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趙高弒君的可能性最大,實際上趙高掌管著詔書、玉璽,這意味著誰繼承皇位的最關鍵之處掌握在他的手中。還有一點,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秘不發喪。趙高等人聽說扶蘇已經自殺了,才讓車隊日夜兼程回到洛陽,讓胡亥即位。然後大開殺戒,先是誅殺蒙氏兄弟,再陷害李斯,並將李斯腰斬。這就免不了「殺人滅口」的嫌疑。
(2)秦始皇怎麼死的圖片擴展閱讀
盡管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但秦始皇是中國2000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世界歷史上,開創了一個龐大帝國的帝王還有很多,但他們的實際影響卻無法同秦始皇相比。
前210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 秦始皇死後,趙高採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二人假造秦始皇發布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趙高陰謀得逞以後,開始對身邊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發覺趙高陰謀後,就上書告發趙高。胡亥不僅偏袒趙高,並且將李斯治罪,趙高升任丞相。
C.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
秦始皇在39歲完成統一大業,待一切塵埃落定後,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盡享萬世之尊,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卻在49歲第5次大巡遊時,暴斃身亡,蹊蹺地死在巡遊途中。秦始皇身亡時前,發生過3大怪事??
秦始皇圖片
最不吉利的天象:熒惑守心——中國歷史上的歷代帝王對天象都極為重視,因他們都認為天象表達了天意。在眾多天象中有兩種備受關註:一是五星連珠,二是熒惑守心。
什麼是五星連珠呢?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排成一條直線,這被看成是最吉利的天象。
史書記載劉邦登基那一年曾出現五星連珠的天象。現代天文學家利用計算機推演,證明五星連珠發生在劉邦繼位的第二年——史學家也為劉邦製造吉利,真是匪夷所思。根據計算機推演,中國歷史上還有兩次五星連珠沒得到記載,一次發生在呂後稱制時,一次發生在武則天稱帝時。因史學家不想讓五星連珠證明女主也是順應天命的,所以,即使出現五星連珠也不記載。
最不吉利的天象是什麼?熒惑守心。什麼叫「熒惑守心」呢?中國古代把「火星」稱作「熒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簡稱為「心」。「心宿」就是現代天文學中的「天蠍座」,主要由3顆星組成。當火星運行到天蠍座3顆星附近,並在那個地方停留一段,就出現中國古人常說的「熒惑守心」的天象。這種天象為皇權做出的解釋是,天蠍座3顆星中最亮的一顆代表皇帝,旁邊兩顆,一顆代表太子,一顆代表庶子。
秦始皇圖片
這種天象為什麼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呢?這是因「熒惑守心」在古人看來就意味著,輕者天子要失位,嚴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逼死丞相,漢成帝也暴斃了——可看史書記載的一個西漢末年的例子。綏和二年(前7)仲春,有人向漢成帝丞相報告出現了「熒惑守心」天象。丞相看到奏本,非常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占星官上奏漢成帝,說天象告變,國運有厄,如不移禍大臣,恐怕國家將陷於危難。
漢成帝看到報告後非常驚慌,決定移禍於丞相。於是,漢成帝立刻召丞相上朝,斥責他為相多年,不能調理好陰陽,導致天象變異。第二天一早,漢成帝便派人給丞相送去詔書,說本來我認為你清明、勇敢,希望能治理好國家,但你10年為相,卻給國家帶來災難。你這樣的丞相怎能輔佐我治理天下?念你為國奉獻多年,不忍罷你的官,希望你能憂國如家。
D.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怎麼死的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終年49歲。然而他的死,歷史上存在很多爭議,在歷史界主要由兩種觀點,一種是中途疾病發作,另一種是慘遭謀害死於非命。
第一種說法,在《史記》中記載了秦始皇的死因,記載的是病死的。據記載秦始皇從小就患有疾病,因此他的身體也不太好,但是他這個人性格剛烈,做任何事都不假手於人,全都要親自決定批閱,導致身體越來越差,再加上當時出去巡遊正當七月,天氣酷熱難耐,經過以上多種因素導致在回宮的途中病發身亡。
第二種說法,是從記載秦始皇的史書上發現的可疑,經過推敲,認為當時的宦官趙高跟秦始皇的死有莫大的關聯。這是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本次主要由趙高,胡亥,李斯,蒙毅等大臣陪同,但是在秦始皇回宮的途中,大將軍蒙毅竟然被調走,被遣返至邊關,而且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在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
然後,趙高竟然假冒秦始皇的聖旨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賜了他們死罪。當趙高收到扶蘇自殺的確定消息後,才命令巡遊不對連夜返回宮中。他為了欺騙大臣百姓,命令巡遊的車隊不直接返回咸陽,而是造勢繼續巡遊,繞道返回。
當時夏季七月,當時秦始皇的屍體已經發出臭味,為了蓋住屍體的臭味,趙高把咸魚放在了秦始皇的車上。司馬遷在《始皇本紀》中記載了一個細節,「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這句話非常重要,秦始皇是在炎熱夏天去世的,而沙丘(今河北廣宗縣)距離咸陽很遙遠。從這個點來看,的確有很大的疑團。
至於趙高謀害秦始皇的原因,是因為趙高怕扶蘇繼承了王位,因為趙高曾經因為蒙毅被治死罪,而後被秦始皇赦免了死罪才得以保命,所以對他們恨之入骨,必須阻止扶蘇即位。但是當時的秦始皇對扶蘇非常寵愛,所以只能找機會謀害秦始皇。
E. 秦始皇最後是怎麼死了
病死的。
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時,在半路得了病。他忌諱「死」字,群臣誰也不敢說死的事。當走到沙丘平台時,秦始皇覺得自己不行了,便遺詔給公子扶蘇說:「我死後你要回到咸陽(秦首都)參加治理我的喪事」。
當時遺詔在趙高之處,沒有公開,秦始皇死後,李斯和趙高怕扶蘇回來繼承帝位,便毀掉秦始皇遺詔,又偽造了一分假遺詔,讓胡亥即位。
由於秦始皇死在半路,李斯怕公子知道秦始皇已死,天下有變,便將消息隱瞞,秘不發喪,下令兼程回咸陽,並將秦始皇的屍體置於車中。
百官陪乘,所到之處,眾人依然像以前一樣進食奏事,只有少數人知道秦始皇的死訊。當時天氣很熱,秦始皇的屍體很快就發臭了,李斯便讓從官用車裝了很多鮑魚,用鮑魚的臭味掩蓋屍體的臭味,終於隱瞞到回到咸陽。
(5)秦始皇怎麼死的圖片擴展閱讀:
秦始皇簡介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自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
13歲時即王位。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
秦始皇的功過
戰功:
1、統一中國,結束戰國的戰亂,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2、統一文字,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文化基礎,從此,中國人不論說何種語言,但均可藉助統一的文字進行交流。
3、統一度量衡及貨幣,在全中國奠定了交易的標准,促進了南北交流,有利商業的發展。
4、統一驛道,要想福,先修路,縱橫全國的規范道路,有利於國內的物資交流。
5、立郡縣,先進的行政區劃,避免了藩國制征戰不休的弊端。
過錯:
1、焚書坑儒——秦始皇燒盡民間藏書,坑殺大批無辜的士人學者,嚴重摧殘了我國古代文化,這是一種政治暴行。
2、徭役太重,不恤民力——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後,應立即實行輕徭薄賦政策,給人民以「休養生息」的機會。可是他卻好大喜功,內則大興土木,外則勞師遠征,使廣大人民群眾苦不堪言。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秦始皇的死因
秦始皇自幼有疾,並體質較弱。但他又凡事都須親自裁決。所以自然每天事情就很多,工作極度勞累。所以有一次,七月的時候秦始皇在外出巡遊的途中,氣溫很高。
由於這些誘因,便在途中病發身亡。不過有人說他是癲癇死的,說他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還會得支氣管炎。後來因為勞累過度,引發了腦膜炎和癲癇等病。
後來他在渡黃河得時候,癲癇發作,後腦殼磕到青銅器上面了。導致腦膜炎加重,昏迷了。第二天行車到沙丘之後,趙高,李斯才發覺秦始皇已經死去多時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始皇
F.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
秦始皇是生病而死。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後又患上癲癇病。在稱帝後,凡事都要親自裁決,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在東巡時,在陽武博浪沙遭人行刺。隨後,又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加重了秦始皇的恐懼心理。
公元前210年,在第五次巡遊時,秦始皇由於過於勞累而引發癲癇病。犯病時,他的頭重重地撞到車內用來消暑的青銅冰鑒上,導致腦部受傷。雖經御醫全力搶救,但終因醫療條件限制,最終病逝於邢台沙丘。
簡介
說到千古一帝的死因就不得不提史書中記載的神秘事件。除了《拾遺記》中記載的秦始皇與天外之民接觸,並學得從青銅劍上的鑄造技術之外。
大怒湘君、今年祖龍死、阿房、阿房,亡始皇、亡秦者胡也等神秘事件都非常的吸引人。這些傳說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劍指秦始皇,秦始皇死,秦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