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套的肩寬如何量
1、肩寬,前肩寬肩寬是從領子下面到肩膀頭的寬度,如下圖所示。
成衣尺寸:
1、背中+袖長:從後背中縫與領子的接縫處,經過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2、袖長:從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3、上衣總長:上衣類及襯衣等上裝外套、連衣裙等,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衣邊的長度(包括連衣裙的)。
4、裙長:後身中央的腰帶上部到裙邊的長度。
5、褲長:沿外側縫線,從腰帶上部到褲腳的長度。
6、檔長:從腰帶上部,沿前中心線到立檔的長度。
7、褲腿長:從立檔開始沿內側縫線到褲腳的長度。
8、身圍:前身、左右腋下袖攏縫線之間的寬度。
9、底檔寬:底檔線位置的褲腿寬度。
Ⅱ 怎樣量衣服肩寬
所需材料:捲尺。
1、肩寬,前肩寬肩寬是從領子下面到肩膀頭的寬度,如下圖所示。
Ⅲ 女裝的M、L、XL和肩寬、衣長、袖長、胸圍是怎麼匹配的,就是舉例說L的各項指標長度是多少
M、L、Xl、以及肩寬、衣長、袖長、胸圍是根據各種不同身材類型的主流身材比例而匹配的,L的各項指標為:衣長80cm,肩寬35cm,胸圍88cm。袖子由於有長袖短袖之分,所以沒有特殊規定長度,尺碼表如下:
(3)怎麼看衣服肩寬是否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服裝尺碼相關符號
(1)「S」表示小號,「M」表示中號,「L」表示大號,「XL」表示加大號,還有「XXL」表示特大號。
(2)「1」表示適合身高1.5米的人穿用;「2」適合身高1.55米的人的穿用,以此類推,「3」代表1.6米,「4」代表1.65米, 「5」代表1.7米,「6」代表1.75米,「7」代表1.8米,「8」代表1.85米。
(3)「Y」表示胸圍與腰圍相差16厘米,「YA」表示相差14厘米、「A」表明相差12厘米、「AB」表明相差10厘米,「B」表明相差8厘米、「BE」表明相差4厘米,「E」表明相差無幾。
Ⅳ 衣服的肩寬,胸圍,衣長,袖長 分別是怎麼測量的
1、肩寬的測量
衣服前面朝下,平鋪,以衣服一邊肩膀和袖子縫線交叉點為起點,到另一邊袖子的交叉點為終點,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就是肩寬的數據。
測試自身尺寸:
1、胸圍(bust)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雙肩自然垂下時,從腋窩下環繞您的胸前,以BP點(即乳點bustpoint)為測點,用軟皮尺水平測量胸部最豐滿處一周,即為胸圍尺寸,必須保證測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
2、腰圍(waist)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量取腰部最細處(肘關節與腰部重合點為測點)用軟皮尺水平測量的周長。
3、臀圍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雙腿合攏,環繞臀部,量出最豐滿點的周長,請注意保證的測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
4.肩寬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雙肩自然垂下時,自肩的一端經後頸點,至肩的另一端的距離,即為肩寬尺寸。
Ⅳ 衣服的肩寬怎麼計算
可以通過測量來計算肩寬
受試者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即肩峰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峰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在《服裝用人體測量的部位與方法》中,總肩寬(shoulder width)定義為——被測者手臂自然下垂,測量左右肩峰點之間的水平弧長
(5)怎麼看衣服肩寬是否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成衣尺寸
1、背中+袖長,從後背中縫與領子的接縫處,經過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2、袖長,從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3、上衣總長,上衣類及襯衣等上裝外套、連衣裙等,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衣邊的長度(包括連衣裙的)
4、裙長,後身中央的腰帶上部到裙邊的長度。
5、褲長,沿外側縫線,從腰帶上部到褲腳的長度。
6、檔長,從腰帶上部,沿前中心線到立檔的長度。
7、褲腿長,從立檔開始沿內側縫線到褲腳的長度
Ⅵ 怎麼量肩寬和胸圍
測量時,我們應該從後肩開始測量,所以我們需要幫助自己測量。測量時,被測者背靠背,將雙腿與肩寬分開,自然站立,自然放鬆雙肩。
測量者站在被測者身後,用兩個手指沿著肩胛骨向外找到外側肩峰的中點,即肩峰點。用軟直尺測量兩個肩峰點之間的距離。讀數刻度誤差不得超過0.5cm。
男式西裝、襯衫和其他需要特別合身的衣服必須提供袖長、襯衫長度和肩寬的尺寸數據。
(6)怎麼看衣服肩寬是否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肩寬反映了人體體型特點和橫向發育水平,肩寬怎麼量才正確,要求測量者,找准肩峰點,只有找准肩膀的肩峰點,才能測量出兩點間的距離,也就是准確的肩寬尺寸。
為了能准備找到肩峰點,按上面方法測量時,被測者一定要保持肩膀的放鬆,測量者的軟尺要在後背中央位置及後脖的根部處緊貼身體形成一個弧形,這樣測量的誤差才會小。
身體各部相對平均值對身高的百分比(男性),可以採用以下數據:
按布納克的計算,身高增加1厘米,即增加0.61%(依身高165厘米計算),下肢全長便增加0.63厘米,即增加0.71%(依中等下肢全長88厘米計算),而肩寬則增加0.17厘米,即增加0.45%(按中等肩寬37.5厘米考慮)。
Ⅶ 肩寬怎麼量 圖解
測量方法:
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即肩峰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峰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註:肩寬/肩峰寬是左、右肩峰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7)怎麼看衣服肩寬是否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1、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肩臀比=最大肩寬/臀寬。
2、兩髂嵴點間寬/骨盆寬/髂嵴間寬/腹寬/髂寬/髂嵴間徑:左、右髂嵴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3、身高肩寬指數(stature-shoulder breadth index)=(肩寬/身高)×100
4、身高骨盆寬指數(stature-crista iliaca index)=(骨盆寬/身高)×100
Ⅷ 服裝尺寸中小肩寬是怎樣度量的
肩寬測量方法: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其他部位尺寸測量方法: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
(8)怎麼看衣服肩寬是否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測量肩寬是選擇和定製合身衣物的必要步驟,選擇合適的自己的衣服尺碼的具體方法如下:
1、量體:是指用軟尺測量人體有關部位的長度、寬度和圍度的尺寸,作為製作的依據。測量時,被測者立正站直,雙手自然下垂,最好穿較緊身的工作服,以保證尺寸的准確性。測量圍度時,皮尺應該保持垂直。量體時要注意觀察號體型特點,有特殊部位要註明,以備裁剪時參考。
2、參考通用碼數:記錄下自己平常的穿衣碼數,或讓店家測量下自己的身高、體重及三圍數據,根據這個數據來選擇衣服的尺碼。
3、量衣:量一下自己最合適的衣服的平鋪尺碼,對應產品介紹下面要購買的那一款服裝的平鋪尺碼表選擇衣服(每個款的數據不同)。服裝的類目相同的,尺碼准確度越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尺碼
Ⅸ 男士買衣服怎麼量身體尺寸
基本尺寸在人體上,有一些很重要的尺寸,它們既可作為軀體的基本尺寸,也可作為測量時的相對位置尺寸。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
(9)怎麼看衣服肩寬是否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如何選擇合適的自己的衣服尺碼:
1、量體:是指用軟尺測量人體有關部位的長度、寬度和圍度的尺寸,作為製作的依據。測量時,被測者立正站直,雙手自然下垂,最好穿較緊身的工作服,以保證尺寸的准確性。測量圍度時,皮尺應該保持垂直。量體時要注意觀察號體型特點,有特殊部位要註明,以備裁剪時參考。
2、參考通用碼數:記錄下自己平常的穿衣碼數,或讓店家測量下自己的身高、體重及三圍數據,根據這個數據來選擇衣服的尺碼。
3、量衣:量一下自己最合適的衣服的平鋪尺碼,對應產品介紹下面要購買的 那一款服裝的平鋪尺碼表選擇衣服(每個款的數據不同)。服裝的類目相同的,尺碼准確度越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尺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