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漫圖片 > 怎麼調整圖片的敏銳度

怎麼調整圖片的敏銳度

發布時間:2022-11-12 01:13:38

㈠ 教你如何拍攝王家衛風格照片

導語:通過大量的觀影體驗,通過自身琢磨,王家衛電影的攝影精髓應該是在其光影和色彩還有獨特的視覺上,加上復雜的人物關系和錯綜的情感故事情節才能營造出如此動人的氛圍感。作為愛好者而言,我們就必須在攝影視覺和故事性這兩方面做出相當的努力才能向王導偉大的作品接近一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教你如何拍攝王家衛風格照片

一、前期准備 場景選擇

1、拍攝准備

我一直以來裝備都很簡單 就從以前D90升級到了全畫幅的D700,然後繼續沿用性價比高又能鍛煉構圖技術的的定焦鏡頭,而這次拍攝場景服裝道具都在不斷變化,有一個助理在場可以得到不少的幫助,還有事先聯系好,欣然過來充當司機,帶著我們奔波於各個拍攝場景的朋友一位,如果沒有他,我們只有不斷地乘公交車或者的士了,那樣也會費不少神,所以這里要特別感謝過來幫忙的兩位朋友,謝謝你們。

2、拍攝構思

由於這次拍王家衛電影風格的片子有一個核心的思想就是到很多地方去拍並且每個場景只精選出少量的照片來獲得整組照片情節飽滿的效果,所以拍攝之前我是把基本拍攝時去的所有地方都提前踩過點的,或者路過的時候特別留意過了的,這樣才能保證拍攝當天不會因為沒有合適的地點而掉鏈子。其次,開拍之前做一個簡單的小策劃,包括要拍哪幾個地方哪些畫面,用一些關鍵字寫在紙上,因為要拍攝過程的前中後都有大量的東西要思考,所以有這個紙條作為臨時的備忘錄和行程安排也是不錯的選擇,做完這些你會發現有一點當導演的意思了,帶著這些小小的滿足感以及對王導的熱情上路,你會事半功倍。

3、場景選擇

場景的選擇主要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以及模特的服裝搭配,這組作品取景地包括住所,屋頂,小轎車內,河邊,地鐵站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表達模特的內心世界所擬定的場景。

二、色彩搭配與光影運用

1、在弱光環境中,你使用什麼測光方法?

弱光環境下可以先用A檔在保持光圈較大,感光度范圍在400~800內拍攝幾張,看出片效果,確定環境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取到合適的曝光程度後,換用M檔拍攝即可。

2 如何准確曝光?

其實我認為曝光沒有絕對的准確與否,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都是可以接受的,多一檔或少一檔曝光都會得到不同的意境,最主要看拍攝者本身需要什麼樣氛圍的照片。

3、怎樣在弱光環境中利用僅有的光源突出人物?

我認為突出人物的問題在任何拍攝時候都會遇到,只是在弱光條件下更難更突出,我的經驗是作為拍攝者要首先解讀環境光的來源位置和方向,在腦海里把整個場景需要取捨的地方以及人物在什麼位置最合適都斟酌一下,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經驗很重要,多拍多總結,想拍出好的照片沒有捷徑。

4、如何控光,達到電影感效果

王家衛電影對色彩和光影的控制都是非常一流的,我們業余愛好者想要模擬這樣的效果,能做到的首先是選擇一個色彩相對多且對比強烈的場景,然後就是選擇一個光比反差較大的地方,我的經驗是,在弱光條件下,拍攝的照片所呈現的色彩會更加濃郁,更加「王家衛」。

關於王導的電影,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中穿插著各種前景的運用,前景的加入會給照片增加空間感和層次感,對電影感的模擬也會收到奇效哦,對於這點認同的朋友一定要善加利用。

三、拍攝視角與模特調動

1、先看兩張片子的對比

第一張片子較第二張片子而言,從模特整個肢體語言來看,情緒不夠飽滿,選擇的場景也較為繁雜,對人物的心理狀態沒有起到一個很好的烘托效果,故捨去,而後者的車窗鏡面效果暗示出主人公復雜的心緒,較為貼合主題。

2、 再看下面一張片子

拍攝視覺為從車半開的後門縫隙中向坐在駕駛位的模特以平視的角度拍攝,車門與座位形成的天然前景為作品增加了空間層次感,而模特叼煙直視鏡頭的畫面給讀者很有力的對話效果,而夜景迷離的燈光效果也在作品要表達的意境上增色不少。

波光粼粼的河邊,一大堆吃完的沒吃完的垃圾食品和飲料,讓模特一邊吃東西一邊看向遠處,相信對某一年輕人群體會有比較強的代入感。

場景選擇為一個居民樓的天台上,一大堆疊好的紙飛機作為道具,讓模特不斷的飛紙飛機,在這個過程中抓拍一些畫面,再利用超廣鏡頭(借用了朋友的機器)的變形效果折射出模特的內心世界,這一技法在王導電影「墮落天使」裡面經常會看到,只是超廣鏡頭的拉伸效果在人像攝影中很難控制,我認為需要多加練習才能把握好這個「度」。

四、後期分享

後期的目的:後期的目的是為了整組照片營造合適的氛圍而服務的,切勿畫蛇添足,其實本人是主張輕後期的思想的,水平越高,原片越好,越不需要後期,但礙於水平有限,條件有限,適當的調整不理想的曝光和色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先用曲線工具提升亮部壓低暗部得到加對比度的效果。

效果不夠強,再復制一層相同的調整圖層。

然後利用色彩平衡工具改變照片的色調。

再使用曲線工具,將左下方的一點往上略微拖拽一點,以達到整體提亮一點暗部,增加灰度的效果,個人感覺這樣更像膠片色調。

然後利用手機拍照筆記本顯示器的「弱勢」轉化為「優勢」,即利用手機拍照和筆記本顯示器的低畫質和色差,用手機對著筆記本顯示器翻拍出別樣的效果,最終效果如下:

最後這種偏藍的色差和低畫質的結果正是我想要的,也是無意之間發現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哦。

如何拍攝簡風格照片技巧

為了讓喜歡極簡風格影像的讀者能快速了解,以下我們將針對極簡影像的組成、構圖方式去解說,讓讀者能清楚每個元素的影響范圍與利用方式,培養出你對極簡攝影的敏銳度,拍出令人驚艷的簡單影像。

第一步 找尋所謂的簡單

若想拍出簡單、有感覺的影像風格,首先便要讓畫面保持一貫井然有序的排列或是呈現整潔干凈的留白,能使一個較為醒目或是具備吸引力的主體深深抓住你我的雙眼,說穿了,就是要保持影像的單純、簡潔。因此在拍攝當下,主題所營造出來的風格即可能影響整體表現,成為畫面中最有力的元素。

拍攝與構思的同時,我們應去推測那些是必須留在畫面中,那些是要移開畫面的,畢竟有舍才有得。所以,即使拍攝主題並沒有囊括整個畫面,但並不代表周邊不需要留白或以色塊去展現影像,如此一來就能讓主體周邊的留白對整體的空間感形成強烈的差別,而使得視覺能以較為直覺的感受去觀賞這個作品。當然若拍攝時不小心將雜物置入畫面中也無須太過擔心,讀者不妨試試針對那些會令人分心的事物後制或裁切,還原純潔干凈的影像。

利用微距鏡來拍攝水滴與綠葉也能傳達出簡單影像感受。

第二步 極簡構圖訣竅

呈現張亮眼的作品,除了倚靠具備吸引力的事物外,對極簡風格照片來說,另一項影響畫面的關鍵就是個人的構圖能力。

因此如何在拍攝時仔細拿捏畫面結構與擺放,進而找出最佳視角來創造擁有沖擊力的影像,將是對每個攝影人的一項挑戰。

而要拍好極簡風格,我們可從三分構圖法來開始找尋所謂的規則,再去挑戰它,甚至超越它。以一張寬高比3:2 影像,我們可以將影像橫切為三等分,如例圖般將海與天空分別採取1/3 與2/3 的方式進行拍攝,然後於1/3 處放置個視覺重點,強化整體影像的張力。簡單來說,只要取景時將主體放置關鍵的線條上,就能達到強化視覺,形成張有意思的極簡構圖。另外,有力的極簡風格不單單只是由大量留白的天空所組成,有時同樣也需要形狀或是線條的配合,有點類似以前我們所提過的幾何構圖,也有許許多多的構圖法則可以拿來打破,玩出自我的極簡感受。

有時極簡攝影的作品並不需要多做什麼解釋,將時鍾以黑白的手法展現出來也能是種單純之美。

不過讀者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時建議要確保焦點對准在你所要的影像主題上,而且如果對於景深控制稍有把握的話,不妨可使用大光圈淺景深來突顯主體,如此一來便可將觀眾賞圖的眼光緊緊附著在對象主題上,加強影像視覺的效果張力,值得玩家嘗試看看。

在直幅時也可以利用相同手法去創造影像,只要簡單的機翼或是落日寺廟的剪影,都能傳達出不凡的影像。

第三步 看見環境的豐富色彩

色彩一直以來都扮演輔助影像氛圍的角色,而在極簡風格的攝影中,顏色已不僅僅只是單純輔助影像氣氛,有時,它也是主導作品影像風格的格局,抓住觀眾視覺的重要角色。

一般來說,在拍攝極簡風格的影像時,玩家應學會利用光線在場景中增加色彩,找尋可將色彩取得平衡的互補色系,或是擁有反差對比的顏色,像是紅色配綠色、藍色對橘色、黃色配灰色,都是能讓畫面突然亮起來的色系搭配,就如同許多亮眼的好作品般,不僅是構圖或影像安排的氛圍十分精彩,更有趣的可能是影像中所呈現的顏色搭配,才能讓照片如此也與眾不同。

拍攝時玩家應妥善觀察周遭的色彩元素,注意尋找那些可作為拍攝的顏色,最好是以亮色系的為主,好讓主體或是背景能夠突顯出來,變得更生動。

強烈的紅色大門與鐵灰色的手把形成強烈的對比色彩。

單一紅色色彩,卻包含明度、彩度的多層次變化,讓簡單畫面中有更多值得玩味的趣味。第四步 利用線條輔助視覺

在傳統攝影的構圖觀念中,線條是引導視覺的重要技法,能讓觀賞者利用影像中的指向性,看見較為重要的主題。而在極簡風格的攝影中,線條將不再只是輔助主題的小綠葉,而是化身成為主導影像視覺的紅花。

以線條在極簡影像當中的作用來說,當主題影像缺少內容時,線條應該要形成有利的水平線或是垂直線,進而組成有力的構圖,架起整體影像的構成。那如果以線條當作主角的話,則要妥善控制線條的指向性,讓畫面以最精簡的元素去組合而成,比如說從畫面中心指向四周、用圓的弧形作畫,或是以線條去呈現隧道式的影像感受,都算是不錯的極簡構圖手法,也能讓觀賞者以自身角度去看見每個不同的畫面。

線條從畫面中心指向四周,能使影像擁有對稱的美,也同時增加影像的豐富度。

利用幾何線條的手法,也是創造極簡影像風格的一環。

利用簡單的線條延伸能對觀賞者傳達出隧道式的影像感受。

第五步 找尋平凡中的不平凡

相較於風景攝影中被色彩繽紛所包覆的大景,許多極簡風格的畫面都以小景作為影像創意的首要目標,仔細觀察生活中每個角落,將過去那些我們所不在意、忽略過的平凡小物,透過取景技巧或精準構圖安排來使影像變得獨特、超乎預期。簡單來說,就是想盡辦法將普通的事物拍得很不普通,超越一般人的視野景觀,重新發掘小景不凡的美麗。

那生活周遭究竟有什麼事物值得我們仔細探索、找尋出的小物? 又那些是屬於所謂的平凡事物呢?一般來說,只要你經過它時,不會刻意去捕捉它,甚至選擇去忽略它,那這大概就是個平凡無奇又隨處可見的事物,尤以小草、樹干、盆栽……等在生活中最為常見。不過平心而論,雖然我們可能不曾刻意去拍攝這些事物,但它們卻常常是風景照下很重要的配角,只是一直以來我們沒有給予他們機會作為主角去發揮,傳達出意料之外的意境。

所以一旦你開始花時間鑽研極簡風格的照片,那麼你就要將眼睛擦亮,敏銳地觀察那些曾出現在身邊的機會,找尋那些被空間、線條所特立的對象,發覺其顏色、對比變化,或試著移動自身的視角,讓小人物也能有大表現,抓住那吸引你我的視野。

時常被我們所忽略的盆栽小景,其實只要掌握好顏色表現與構圖,也能呈現出簡單的影像風格。

妥善運用光線,能使得作品透過層次分別的階調達到鮮明的影像質感。

大量留白的牆面因為有了紋路而讓畫面變得沒那麼空白,更與盆栽的色彩產生對比效應。

第六步 看見光影戲法的魅力

除了敏銳觀察身邊的事物外,光影的掌握也是輔助極簡風格影像構成的關鍵之一,透過光線多變層次的質感,感受在畫面中光線的狀況,不論是自然光,或是人造光線皆可讓作品以豐富色彩呈現出最佳的立體感,只要你懂著掌握時機追尋好的光線,即可運用光的色澤,詮釋出事物不同的效果。

透過光影來表現極簡風格的影像,最重要的就是選擇拍攝的時機,讓光與影決定影像中的氛圍。而以一天當中的.日照時間來說,為了拍出光線質感,建議讀者要從黎明時分進行拍攝,也就是旭日東升後的1~2 小時左右,或是直到夕陽前的1~2 小時,因為這兩個時段的光線能使影像的色彩更加豐富,也讓斜射的光線加長影子深度,使影像的立體感更為地自然、深邃。

構圖時玩家可嘗試以光線的對比與影子的方向進行練習,找尋影子與實體的對立關系,或是讓光線去傳達出牆壁上紋路的多變,也可試著以人造光線去改變影像自然的層次。例如我們可試著以太陽西下的逆光當作素材,將拍攝背景或人物以剪影方式來表現其特徵,創造出具有戲劇性的影像效果,改變照片的氛圍。所以,最重要還是要學習觀察光線的方向,才能捕捉出亮眼的作品。

針對天氣、時間點的不同,光線強弱也會有所變化,建議讀者要隨時注意身邊灑落的陽光,捕捉生活的每一刻。

運用立體招牌與光影所表現的畫面,也能呈現出單純的簡單。

第七步 學習拍出故事性情緒

或許極簡影像因為單純簡潔的風格表現而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人們的視覺,不過撇開有秩序的線條、豐富的色彩表現,以及擁有強烈光影的作品,極簡作品又還有什麼方式能夠去表現呢? 亦或是又如何能用最少的內容、色彩、形體來表達一個具有故事情緒的畫面呢?

要拍出擁有故事情節或是傳達出溫度的作品,在捕捉影像時我們可能會需要利用一些元素來組合,例如明顯的光線照射,人的形態,以及備具動感的影像效果,進而使得照片能如同影片般引領視覺產生想像效果。也因為想要拍出這樣的照片並不容易,因此也建議讀者要能從自己過去的照片去尋找學習的機會,將過去錯誤與失敗的取景方式記錄下來,思索這樣的景色有沒有其他方式來呈現,或許這次並沒有辦法用最少內容去組織張能說明事情的經過,但長時間練習下來,有一天等你真的拍到精彩照片時,你也會為自己過去的努力感到喝采。

有時利用低飽和或是黑白高對比度,也是能增加影像張力的一種做法。

利用簡單的人物剪影,也能完整表達畫面所希望闡述的故事。

利用極簡美學拍攝人文時,切記抓准人物在畫面中的比例,試著以最簡單的內容,去描繪出眼前故事的全貌。

第八步 善用人物位置、比例創造視覺感受

以前面我們所提到的故事情緒作品來說,人的形態在影像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拍攝者若沒辦法從作品中傳遞出情緒,將會使得照片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左右照片的質感。而就常見的作品來說,隨著畫面中有沒有人,或是人物的數量、動作、手勢、視線的方向,甚至是人物擺放的位置,這些都可能影響作品的感受。所以在按下手中快門之前,我們必須要能事先推測人的走向,將眼睛緊盯著觀景窗,並等待適當的機會進行拍攝,若錯判時機與位置的話,就有可能呈現出比例大小不符要求的影像,使得效果大打折扣,變成一張毫無意義的雜圖。

另外,人物與背景的比例關系,同樣也可為影像帶來不同效果。所以當觀察環境拍攝時,我們必須常常將自己放開,拉遠與環境人物的距離,並利用望遠鏡頭看看前方景色,試著壓縮背景與人物的位置,以渺小人物為主,拍出景色的浩瀚,營造不同於一般極簡風格的氛圍與效果。只不過拍攝時需注意兩大要點,第一、取景要注意與人物背景的關系,創造出有趣的影像效果;第二,則是在拍攝時注意人物的動作,確實將其轉換為視覺引導,如此一來才能讓觀賞者掌握其視覺焦點所在,瞬間明白其闡述的意境。

隨著人數的不同,所傳遞出來的感受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應仔細判斷畫面所賦予的感受,等待最佳的快門時機。

以人的形態為主角的影像,應學習去善用剪影所傳達出來的動作,讓照片自己去說故事。

第九步 活用觀念發揮影像創意

針對極簡風格的拍攝技巧,相信經過這些步驟的引導後,讀者們應該都能有所體認,也學會了些基本的拍攝方式,不過,這樣其實是不夠的,重點是要怎麼去活用這些觀念,擦亮自己的雙眼,找尋可能拍攝的目標,創造出屬於自我的極簡風格。所以在這前題下,有兩個大方向可以供讀者去參考,去嘗試,磨練對於極簡畫面的敏銳,那就是善用各種器材與顛覆影像構圖。

以前者來說,就是要從要從各個面向去思考影像的意義。例如說給自己一段時間,拋棄長期以來所陪伴的數字相機,而改用傳統的底片單眼、無法確實預測效果的LOMO,或是使用現今最夯的智能型手機都可以,目的只是單純要讓攝影動起來,起身記錄身邊每個精彩時刻,也藉由這些不同器材所拍攝的成像質感,改變自身對於作品的思維;至於顛覆影像構圖則較適用在有經驗的讀者身上,也就是以本身擁有的構圖能力,經過適度添加環境因素或是其它有藝術感的事物後,試圖將舊有構圖范疇給推翻,發揮個人的影像創意,照片自然能傳達出意料之外的氛圍與感受。

想像一下,若這張圖沒有了鳥兒的陪襯,它是否依然亮眼?

底片所給予的質感,至今仍無法靠著數字來仿效,因此依舊能表現出不同與數字的情境與影像氛圍。

第十步 掌控後制基調的拿捏

看完前面有關極簡風格的范疇與構圖後,最後我們再來談談後制處理的部份。基本上,在面對這類風格的影像時,若讀者沒有太多後制與創造色彩經驗的話,應把握簡單這項大原則,思考什麼是多的,什麼又是少的,盡可能保留畫面真實,呈現出簡潔的氣氛,也並非一定要大肆改變其色彩主義,有時也許只要簡單地處理照片,利用銳利化讓圖層線條展現力度,或是透過對比與明暗調讓主題顯得格外清晰,都是些不錯的後制處理方式。

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簡單呈現出影像的氛圍,讓照片不會過度渲染,破壞掉整體畫面質感呢?一般來說,這類影像的編修可從三個大方向著手進行。首先,玩家可選擇將影像階調轉為「黑白」,以現場光線的明暗調性來增加對比所製造出來的層次,表現出單色調影像純粹的質感。當然讀者也可試著利用調整色彩的方式,把影像的「飽和度拉高」,並藉由適當光線去襯托出主題,增加顏色的豐富程度,就如同真誠地生活在這土地般,強調極簡影像的真實表現。最後則是利用後制手法去「改變視覺鎖定的視角」,像是只保留主題色彩或以單一色彩去表現,並將周遭環境轉變為黑白的抽色手法,以及利用暗角改變觀賞者看圖視野都是些可嘗試的作法,玩家不妨多用修圖軟體試試,掌握自己對於影像後制的官感。

而對於較有經驗的讀者來說,應盡可能以純藝術面向去處理,嘗試更多可能的作品,試著將拍攝的影像作為素材,而非單純只是照片,結合眾多元素創造出更有趣的藝術作品,挑戰對於影像思維的框架,玩出更多的驚奇與變化。

影像在後制時可針對亮暗部區塊進行細微調整,讓影像對比能更加地強烈。

若想讓天空的顏色更顯蔚藍,可個別針對藍色進行飽和度調整。

㈡ 如何從零基礎學習PS

《零基礎學photoshop,18節課從小白到大神》(維庫)(完結)(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yZtR-2ZA_bFrLB0kGsSCmw

提取碼: k26n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㈢ 相片底片曝光原理

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准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准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范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的曝光補償范圍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正負2EV內加、減,但是加減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為間隔跳躍式的。早期的老式數碼相機比如柯達的DC215就是以1/2EV為間隔的,於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個檔次,而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分檔要更細一些,是以1/3EV為間隔的,於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個級別的補償值。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准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准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卷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具有豐富層次的底片一般都可稱為曝光正確,現代的照相機大都具有內測光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按測光表提供的數據拍攝便可使多數底片獲得基本正確的曝光,這是因為測光表讀取的是18%的灰色影調,18%的灰正是我們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平均光線值,例如我們的膚色。但是正確曝光並不等於最佳曝光,尤其是對於白色的或明亮的物體佔主導地位的畫面時,單純地按相機的測光數據拍攝則會出現明顯的偏差,也就是說照片上的白色物體、明亮物體、黑暗物體所表現出的都是18%的灰,這樣的照片自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在沒有入射式測光表或灰板的條件下,曝光補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見的具有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一般都有曝光補償功能,而手動曝光的相機則需要通過快門、光圈的控制來補償曝光量了。從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色物體和黑色物體不同曝光的結果。

● 增加曝光量

按白色茶具測光、曝光,畫面主體影調灰暗

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0.5EV曝光量(半擋),主體影調得到改善

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1EV曝光量(1擋),白色主體得到正確表現
● 減少曝光量

按黑色主體測光、曝光,黑色主體影調淺淡

在原測光基礎減少0.5EV(半擋)曝光量,黑色主體影調得到改善

在原測光基礎減少1EV(1擋)曝光量,主體的黑色得到正確表現

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曝光補償對於景物表現的重要作用,一些經驗豐富的攝影者常用「白加黑減」四個字來闡述曝光補償的要領,由於各種景物的反光率不同,所以補償范圍並沒有具體的標准,所以攝影者應該養成仔細地觀察景物,養成分析黑、白、灰之間的均衡度和反光率的習慣,從思考和實踐中去把握自己所需要的曝光要領,拍攝出精彩的作品。

2.曝光補償原理
如果是全自動的,相機本身就有曝光補償裝置,一般是以正常值增減三級,補償的依據主要是看拍照條件,比如是順光還是逆光,順光亮,逆光暗,暗則應該增加曝光量;被攝體,比如在相同光照條件下,拍黑人就要比拍白人增加1、2級曝光量;周圍環境反射光線的強度大小,強度大適當減少曝光,小則可以適當增加曝光等。
如果是手動設定快門與光圈值,那你應該知道快門與光圈是決定曝光量大小的,那麼,根據上面所說的那些,適當提高降低快門速度,擴大或是收縮光圈就可達到曝光補償的目的。
一般自動的曝光補償是修改相應的光圈值。如果你追求相片的動感效果,那麼應該使用快門先決功能,也就是說,快門除了控制通光量外,有一個主要功能就是使相片有特殊的動感效果,比如說,快門速度特快,可以把肉眼看到的水柱凝結成水珠,快門速度慢,又可把同一對象的水柱變成水簾,有這樣的追求的話,你可以先把快門固定下來,讓光圈作相應補償;如果追求景深表現力的不同的話,就應該使用光圈先決功能,就是先把光圈固定下來,讓快門速度去做相應的曝光補償。

3.曝光、曝光補償值(EV)號
曝光的定義是多少輕命中相機的感測器. 這主要取決於相機設置快門速度和孔徑. 曝光值(稱為電動)是代表人數設定相機曝光. 我們將解釋什麼是數字方式,以及如何使用曝光補償.

曝光取決於兩件事:通過光取得多大的照相機鏡頭的感測器和感測器暴露多久. 前者是功能價值,而後者的口徑是功能快門速度. 暴露值是多少,這可能是輕量能打到感測器. 必須認識到,暴露值是衡量感測器是如何曝光的曝光程度的多少,而不是根據實際命中感測器. 曝光值是獨立如何點燃現場. 比如一雙孔徑和快門速度代表值相同,如果曝光值都用在一個非常明亮鏡頭當天或黑夜.

每次逗留數值和快門孔徑代表所有可能導致同一場合曝光. 雖然曝光值是同一口徑不同的價值觀和快門速度組合由此圖片可以很不同(孔徑控制景深,而快門速度控制多少議案抓獲)

電動汽車是指為0.0曝光定於孔徑F數1.0,快門速度為1秒. 其他所有接觸到一些相對價值. 暴露了價值數兩基地規模. 這意味著每一步驟EV-71型正負1-代表曝光(實際結合,命中感測器)被減半或一倍.

也不太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絕對設定曝光值. 最不支持進入相機曝光值可言. 但是當你將使用曝光值設定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辦法確定一個暴露鏡頭,什麼是低於或高於自動檢測. 相機自動曝光設定不健全,一些場景效果下暴露照片或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可以解決問題也是一樣,當你有用得到的照片還是有點過分暴露.

當您選擇設置曝光補償值曝光,加上目前曝光設置. 通常曝光補償值不超過+/-5電動. 比如賠償-暗暗將圖片(或減少暴露),而賠償2電動將使光明(以上暴露).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用曝光補償對光明日. 降低曝光補償使用商品-0.5ev或宮內獲得更豐富的色彩和細節.

曝光值也可配合使用自動標注. 在使用自動曝光每次你帶括弧相機攝影照片需一系列額外為你每一個稍有不同的體驗. 你可以把電動之間每一步圖片.

4.曝光補償和閃光補償的區別是什麼
曝光補償是通過改變ISO來對照片補光

閃光燈曝光補償是通過內置的閃光燈對照片補光

「主體與背景的距離」是閃光曝光補償與連續光曝光補償的最大區別點。當主體與背景距離足夠遠時,閃光曝光補償主要考慮測光模式和主體的反光率,而不再考慮背景,因為這時閃光對背景的亮度變化已可以忽略。而普通曝光補償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考慮背景的亮與暗。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3717.html

㈣ 時尚界小白,怎麼提高自己的時尚明銳度

時尚界的小白想要提高自己時尚敏銳度的話,那麼首先要對那些時尚單品進行認知,因為當你認識到了這些時尚單品它的作用的時候,你才會在購買它的時候有自己的搭配和品鑒的能力。

因為想要快速的進步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鍛煉它,不停地接觸重復,想要提升自己的時尚敏銳度要做到在學習的時候進行實踐,這樣可以更快的提升。

㈤ fifa21敏銳度怎麼提升

專精特定領域集訓,
能夠提升敏銳度的,反映的是球員關鍵時刻的發揮水平。

㈥ 怎麼提高自己發現新事物的敏銳度

通常都是通過以下這些信息渠道來發現信息及挖掘信息的,例如:
1、網路風雲榜
2、搜狗熱搜榜
3、微信公眾號
4、微博熱搜榜
5、各新聞平台
同樣,類似於這樣的信息渠道還有很多,至於在哪找,這個比的就是你個人修為能力了!

㈦ 求知簡單攝影知識 技巧。

1、拍靜止的小東西的特寫,如花、鳥、蟲:
用Av檔,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盡量在1m以內拍攝,使背景虛化!
光線好的話,iso100,光線不好的話,iso最好400以內。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較大的光圈(f5.6以內)、50mm以上的焦距,拍攝距離視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使背景虛化,使用Av檔!
光線好,iso100,光線不好,iso400以內。
運動中的人使用追拍,體現運動感(詳見下面的運動物體的拍攝)!

3、拍景:
Av檔,使用適當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隨便,但是,一般廣角端都有畸變,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腳架,Av檔,自定義白平衡或白熾燈,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燈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減少按快門後,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機震;並用背帶上的那個方蓋子,蓋住取景器,以免雜光從後面進入影響畫質;iso200以內,盡量使曝光時間加長,這樣可以使一些無意走過的人從畫面消失,不留下痕跡,凈化場景!
例如拍一個廣場,人來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這樣,曝光時間就會很長,那麼,走動的人影,不會留在照片上!廣場將會很乾凈!

5、拍煙花:
使用快門線,B快門,可以拍出多煙花重疊的效果!

6、拍運行的東西:
光線好的情況:Av檔,光圈大小酌情處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淺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動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檔,快門1/30左右,對焦按快門的同時,鏡頭以合適的速度追著對象移動,會出很動感的效果!
光線不好的情況:只能酌情處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噴泉:
使用Tv檔,1/50左右的快門速度,可以拍出緞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門,噴泉拍出來就都是不連續的水滴了!

8、夜間人像留影:
上三腳架,調節白平衡,自動或自定義白平衡;iso100-400;Av檔,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閃光,後簾閃光模式;此時,閃光燈會閃兩次,按下快門閃一次,曝光結束前會再閃一次,所以在閃兩次前,人不要離開。
這樣拍出來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於背景曝光不足而過暗。

Av光圈優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門,不然別開最大光圈拍。
2.拍風景請盡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靜物特寫可使用最大光圈縮1~2級之光圈。
4.安全快門請盡量控制在焦距倒數以上.廣角端快門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較保險.若快門不足請提高光圈或ISO。

測光方式:
1.測光不要對著天空,不要對著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間值。
2.依照你拍的題材,善用測光模式(權衡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
3.若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請用AE lock 對身邊灰色的東西曝光鎖定後再來拍攝。
4.盡量別對白色或黑色物體測光,不然就請記得黑要減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小型數碼相機大多通過菜單來調節曝光補償
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准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准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 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范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准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准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卷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註:
佳能說明書上的光圈是指F數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
一般人們所說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徑,和F數值成反比,光圈(孔徑)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
Tv--快門優先自動曝光
AE-自動曝光
AF-自動對焦
AF-S--和SAF應該一樣,是單次自動對焦。相對的是連續自動對焦。
MAF-監控AF,這個模式可以縮短對焦所需的時間。相機在快門按鈕按下一半之前就會調整焦點,讓您以調整好的焦點進行構圖。將快門按鈕按下一半,而且af 鎖定完成時,焦點會被鎖定。
EV-曝光值,通常在進行曝光補償時會用到這個術語。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檔,相當於光圈或者快門相應的一檔曝光值。

㈧ 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對行業信息的敏銳度

第一:調整心態,空杯,開放,不要傲慢

這一點,很重要,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打開向外世界的大門,往前3-5年看看原來的自己,有時過於傲慢與偏見了。比如當時別人說一個事情,自己感興趣的還好,自己不感興趣或觸達不到的事物,就不想接觸了,這是不對的。如果想接收更多的信息,提升對自己的信息敏銳度,就要走出去,去接受更多的信息,基礎量級上來了,敏銳度就自然提升了。

第二:多認識行業的牛人、大佬,躬身入局、謙卑學習

基於第一點,心態的改善後,下一步就是執行與行動,多認識行業的比自己厲害的人,多聽、多學、多請假,自然會獲得自己世界之外的新的信息。

第三:向前看,多與年輕人交流

我們往往會發現,每每2-3年就會有一個趨勢的變化,目前已經是的95後、00後的時代,他們這一代恰好是在信息以及國力急速發展的時代,多和年輕人交流,緊追時代。

想賺錢,就需要對商業有較高的敏銳度

㈨ 光圈,iso,曝光補償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對於已經製造好的鏡頭,我們不可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並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
F後面的數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的作用在於決定鏡頭的進光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反之,則越小。簡單的說就是,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光圈越小,畫面比較暗。
光圈是可以控制景深的,當F值較大時前景和後景都可以清晰地拍下來,小事適合拍人物與特寫

iso感光度是可以提高黑暗環境中的亮度,但隨之噪點也就會增多,圖像會變得不清晰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准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准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范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的曝光補償范圍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正負2EV內加、減,但是加減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為間隔跳躍式的。早期的老式數碼相機比如柯達的DC215就是以1/2EV為間隔的,於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個檔次,而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分檔要更細一些,是以1/3EV為間隔的,於是就有-2.0、-1.7、-1.3、-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個級別的補償值。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准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准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卷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具有豐富層次的底片一般都可稱為曝光正確,現代的照相機大都具有內測光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按測光表提供的數據拍攝便可使多數底片獲得基本正確的曝光,這是因為測光表讀取的是18%的灰色影調,18%的灰正是我們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平均光線值,例如我們的膚色。但是正確曝光並不等於最佳曝光,尤其是對於白色的或明亮的物體佔主導地位的畫面時,單純地按相機的測光數據拍攝則會出現明顯的偏差,也就是說照片上的白色物體、明亮物體、黑暗物體所表現出的都是18%的灰,這樣的照片自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在沒有入射式測光表或灰板的條件下,曝光補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見的具有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一般都有曝光補償功能,而手動曝光的相機則需要通過快門、光圈的控制來補償曝光量了。

附:
快門速度是數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參數,各個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使用某個型號的數碼相機來拍攝景物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因為按快門時只有考慮了快門的啟動時間,並且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面。
通常普通數碼相機的快門大多在1/1000秒之內,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數的日常拍攝。快門不單要看「快」還要看「慢」,就是快門的延遲,比如有的數碼相機最長具有16秒的快門,用來拍夜景足夠了,然而快門太長也會增加數碼照片的「噪點」,就是照片中會出現雜條紋。另外,主流的數碼相機除了具有自動拍攝模式外,還必須具有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光圈的大小,然後相機根據環境光線和曝光設置等情況計算出光進入的多少,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照靜止物體。而快門優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快門的速度,然後數碼相機根據環境計算出合適的光圈大小來。所以,快門優先模式就比較適合拍攝移動的物體,特別是數碼相機對震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使輕微地晃動相機都會產生模糊的照片,在使用長焦距時這種情況更明顯。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你最好選購具有這幾種模式的機型以保證拍攝的效果。
至於單反相機常見的B快門功能,雖然可由你自由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拍攝彈性更高,不過目前大多數的消費性數碼相機都還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較慢速度的默認值。
快門速度通過秒或幾分之一秒來表示時間的長短。不同的相機生產廠家的機身會有不同的快門速度起始范圍,這個范圍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至少都有以下的快門速度(也許會更多):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有些相機的速度會使用簡略方式,如把1/30秒標記為「30」。為了區分秒和分之一秒,一般會在機身上使用不同的顏色或其特殊的標記標示這些數字。例如,Nikon和Canon的機身通過在數字2後面加一個分號(")標記來表示秒,因此2"表示2秒而不是1/2。仔細閱讀你的相機的說明書,看看你的相機是如何進行區分的。
看了上面一系列的快門速度會發現,每一個快門速度都是前一個速度的一半,而是後一個的一倍。例如,1/125秒是1/60秒的一半,而是1/250秒的一倍。它們都相差一「擋」,每一擋都相差一半或一倍的時間。從1/125秒到1/250秒移動了一擋(時間減半),到1/500秒又移動一擋(再次減半),到1/1000秒就移動了三擋。來個小小的考試:從1/30秒到1/500秒需要移動幾擋?再往相反方向(往速度慢的快門方向),從1/30秒到1/2秒需要移動幾擋?你知道正確的答案嗎?答案很簡單:都是需要移動4擋。
當相機設置為某種特定的自動曝光模式時,大多數相機可以實現「無級」的快門速度。也就是說,快門速度可以被電子裝置決定並設置為任何快門速度,而不受固定的擋位的限制。但即使相機被設置為這種模式,「減半」和「加倍」的概念依然存在。在最近幾年新上市相機中,大部分相機的快門速度可以進行1/3擋的增減。例如,我的Nikon相機的快門擋位包括:1/8、1/10、1/13、1/15、1/20、1/25、1/30、1/40、1/50、和1/60秒等等。從1/30到1/60秒是一擋,同樣的,從1/20到1/40和從1/13到1/25也是一檔。
當你改變了快門速度時,同時也改變了運動物理被記錄在底片上的方式。快門速度越快,運動物體就會在底片呈現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門速度越慢,運動的物體就越模糊。

㈩ 單反相機的基礎知識普及

單反相機的基礎知識包括哪些內容?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ISO感光度和測光曝光的單反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單反相機的基礎知識普及

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指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領。感光度在膠片時代是恆定的,一個膠卷只有一個感光度,因為一個膠卷從工廠里生產出來,膠片上的銀鹽數量已經決定了,是不可變的。數碼時代,CCD/CMOS是感光元件,感受光後產生的電流大小可以通過放大器來調節,因此感光度是可變的。感光度的英文縮寫是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領越強。同樣的光圈快門條件下,感光度越高,畫面越亮。

相同條件下,ISO越低,畫質越好!ISO越高,快門越快!

高ISO雖然速度快,放大後,圖像顆粒粗(即噪點大),不能精細出圖。所以風光攝影要用最低感光度!高ISO萬不得已的時候才用!

測光和曝光

測光,就是機器去判斷光的強弱明暗。

測光方式:一般為矩陣,中央,點測光。

1、測光不要對著天空,不要對著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間值。

2、因為機器為方便後期,自動曝光會欠曝,導致灰濛蒙的,白的不白,黑的不黑。所以,遇到白色要加曝光,遇到黑色要減曝光!

3、依照你拍的題材,善用測光模式(權衡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

4、若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請用AE lock 對身邊灰色的東西曝光鎖定後再來拍攝。

5。對於M檔,測光無效,但是會影響液晶屏直方圖信息提示。

手動測光:

1、 尋找畫面中接近18%灰的區塊 。

當拍攝經驗逐漸累積之後.我們就很容易在一個畫面中找出接近18%反光率的`地方.它可能是監天.可能是大太陽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綠的草叢,也可能是沒有粉刷過的牆面。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確認進行點測光的地方.應當多多拍攝.然後觀察結果並修正自己的判斷。

2.使用灰卡或是手掌來測光

如果判斷中間調的經驗不足或是環境混亂.可以直接將灰卡置於環境光源下,直接對著它來測光。 如果沒有灰卡.可以用自己的手掌來取代。人的膚色接近18%的灰調.所以自己的手其實就是一張很好用的灰卡。不過要記得別用被太陽曬得很黑的手背.那樣會影響測光結果。

曝光的准確:

拍攝時,准確的曝光是獲取高質量影像的關鍵。後期軟體來彌補曝光不正確的失誤,但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

曝光准確的影像,影調自然,顏色飽和、鮮艷;

曝光不足,影像晦暗,暗部層次損失嚴重;

曝光過度,影像的高光部分沒有層次。

1、逆光拍攝,但不追求剪影效果

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閃光燈對主體進行補光,如與被攝體距離太遠而導致無法使用反光板或閃光燈進行補光時,可以使用點測光功能對主體進行精確測光,也可以使用測光表走近主體進行入射光測量。

2、被攝主體處於大面積白色背景前

由於大面積白色或淺色背景會嚴重影響測光表的准確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同方向、同等光線亮度的其它中灰色為主的物體來進行測光,如實在找不到參照物,則可以適當增加曝光補償,至於增加多

少曝光量,要看現場拍攝時白色背景所佔比例的大小和光線反差的強弱來確定,一般會在1-2 級之間。

3、拍攝黑色背景前的小物體

當被攝體處於黑色或深色背景時,由於黑色或深色的背景會吸收大量的光線,如果使用平均測光模式或多區測光模式都會導致曝光嚴重過度,應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主體進行測光,如相機沒有點測光功能,則可以使用曝光負補償來解決問題,一般來說,隨光線照射到主體上的強弱來決定曝光補償值。

EV 即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要增加曝光量。——“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重要結論:

影響一張圖片是否正確曝光:光圈,快門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聯合決定進光量,ISO決定CCD的感光速度。如果進光量不夠,我們可以開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門速度,還是不夠的話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點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門速度降低則圖片可能會糊,提高ISO後圖片質量也會下降 。沒有完美的方案,取捨要靈活。

一般手持拍攝步驟:

1定焦距(根據自己的視覺,距離),

2定光圈(根據虛化需求),

3定快門(根據物體移動速度,靜物最低安全快門),

4定iso(從100往上加,一直往上加到合適曝光為止)。

一般腳架拍攝夜景步驟:

1定焦距,

2定iso(指定100或者更小),

3定光圈(根據虛化需求),

4定快門(從很快,到很慢,一直加到合適曝光為止)

焦段

焦段,簡單說就是變焦鏡頭焦距的變化范圍。 (注意熟悉自己手中鏡頭的最佳焦段,利用好此時的解析度)

標准鏡頭:對於135相機來說,焦距50MM左右的鏡頭——視角在43度左右,標准鏡頭拍攝的照片,透視效果和人眼類似,極其自然,沒有誇張。紀實類的照片使用標頭可以忠實得記錄所看到得東西,因此紀實攝影大師們大多喜歡使用標頭,比如法國攝影泰斗布列松。不同片幅的相機,它的標准鏡頭的焦距是不一樣的,因為對標准鏡頭焦段的定義是指焦距等於底片對角線的長度,對於35mm的底片,也就是135相機使用的膠片,它的標准鏡頭的焦距就是50mm,而其他一些大畫幅的相機,比如120相機使用6X6的膠片,它的標准鏡頭的焦距就應該在90mm左右,其他一些大畫幅的相機也可以計算出其標准鏡頭的焦距。

廣角鏡頭:焦距35MM以下的鏡頭——焦距小於標頭時,鏡頭可以記錄更大視角的影像,所以稱之為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透視是被誇張的,呈現明顯得近大遠小得透視效果,強調遠近感,在新聞攝影和風光攝影中使用較多,會產生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中焦鏡頭:焦距為85MM~135MM的鏡頭——比標頭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鏡頭,一般稱為中焦,這個焦段拍攝的照片變形最小,能正確體現被攝體的形狀,而且設計成超大光圈也相對容易, 在人像攝影當中,中焦是最常用的。

望遠鏡頭:焦距為200MM以上的鏡頭——很少遠近感,對景觀的遠近透視有壓縮效果。(易抖動,盡量使用三腳架)


閱讀全文

與怎麼調整圖片的敏銳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文檔圖片怎麼裁剪大小 瀏覽:724
可愛時尚情侶賣萌圖片 瀏覽:748
傻子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68
南京城房地產圖片高清 瀏覽:383
放重慶最美女孩夏人的圖片 瀏覽:268
咸平通寶圖片及價格表 瀏覽:799
可愛的圖片卡通圖片男 瀏覽:827
怎麼把表格的圖片的字消除 瀏覽:504
明星時尚衣服圖片 瀏覽:693
如何從圖片里摳出模糊印章 瀏覽:183
word圖片粘貼後題注變了 瀏覽:478
男童扎頭發型圖片 瀏覽:405
好友怎麼分享圖片 瀏覽:154
挑針補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923
操美女怎麼操舒服圖片 瀏覽:661
手工活兒童衣服圖片 瀏覽:47
給老人祝壽的圖片大全 瀏覽:604
傷心的女孩圖片可愛 瀏覽:696
怎麼把圖片按原格式導出word 瀏覽:51
小娃可愛圖片快手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