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漫圖片 > 版畫素材動漫圖片

版畫素材動漫圖片

發布時間:2022-10-08 10:21:58

❶ 有版畫素材無水印資源嘛,高清免費謝謝!!

https://photo..com/photo/wap/albumShare/invite/PlLPcSIPEW?from=zdBHSC

點擊資源-可查看全部原圖,免費下載,加入相冊不定期更新

高清大圖都放到一起啦,直接就能看到下載~超方便滴,求採納啦

❷ 初二美術課 簡單黑白木刻版畫素材

很多色彩構成都是可以做木版畫的

❸ 怎樣用ps把照片變成黑白木刻版畫

用ps把照片變成黑白木刻版畫的步驟如下:

1、打開PS選擇文件打開素材照片,如下圖所示。

❹ 畫手抄報是用動漫版還是學生版畫的馬克筆 好看



插畫是一種藝術形式,作為現代設計的一種重要的視覺傳達形式,以其直觀的形象性,真實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現代設計中佔有特定的地位,已廣泛用於現代設計的多個領域,涉及到文化活動、社會公共事業、商業活動、影視文化等方面。

不管是隨意的塗鴉還是有深思熟慮的創作,都算是插畫:

插畫中國大龍:插畫可以分為藝術性插畫和商業性插畫,一般為企業,為產品,為宣傳,為修飾等所繪制的圖畫,我們都將它歸於商業性插畫范疇。

插畫藝術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世界最古老的插畫洞窟壁畫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版畫浮世繪,無一不演示著插畫的發展。插畫最先是在十九世紀初隨著報刊、圖書的變遷發展起來的。而它真正的黃金時代則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首先從美國開始的,當時剛從美術作品中分離出來的插圖明顯帶有繪畫色彩,而從事插圖的作者也多半是職業畫家,以後又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影響,從具象轉變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畫又重新回到了寫實風格.

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是隨佛教文化的傳入,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目前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版畫作品,唐肅宗時刊行的《陀羅尼經咒圖》。刊記確切年代的則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剛般若經》中的扉頁畫。到了宋、金、元時期書籍插畫有了長足的進步。應用范圍擴大到醫葯書、歷史地理書、考古圖錄書、日用網路書等書籍中,並出現了彩色套印插畫。明清時期,可以說古代插畫藝術大發展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刻書行業。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插畫的形式大體有以下幾種:卷首附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或下圖上文、內封面或扉頁畫和牌記等。

我國古代插畫的歷史演變,可以看作是版畫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民間年畫史。只不過民間年畫更早地獨立成為一種商品,它是商業插畫的前身。

歐洲的插畫歷史與我國相似,最早也是運用於宗教讀物之中。後來,插畫被廣泛運用於自然科學書籍、文法書籍和經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社會發展到今天,插畫被廣泛地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隨著藝術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繪畫材料及工具的出現,插畫藝術進入商業化時代。插畫在商品經濟時代,對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插畫的概念已遠遠超出了傳統規定的范疇。縱觀當今插畫界畫家們不再局限於某一風格,他們常打破以往單一使用一種材料的方式,廣泛地運用各種手段,使插畫藝術的發展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在中國,插畫雖然發展的較晚,但追其溯源,方遠流長.插畫經過解放後黑板報、版畫、宣傳畫格式的發展,以及20世紀80年代後對國際流行風格的借鑒,90年代中後期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更多使用電腦進行插畫設計的新銳作者涌現.

插畫在中國被人們俗稱為插圖。今天通行於國外市場的商業插畫包括出版物配圖、卡通吉祥物、影視海報、游戲人物設定及游戲內置的美術場景設計、廣告、漫畫、繪本、賀卡、掛歷、裝飾畫、包裝等多種形式。延伸到現在的網路及手機平台上的虛擬物品及相關視覺應用等。
由於情報時代的來臨,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插畫的含義已從過去狹義的概念(只限於畫和圖)變為廣義的概念,「插畫」就是我們平常所看的報紙、雜志、各種刊物或兒童圖畫書里,在文字間所加插的圖畫, 統統稱為「插畫」。插畫,在拉丁文的字義里,原是「照亮」的意思。它原來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給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動、更具象地活躍在讀者的心中。而在現今各種出版品中,插畫的重要性,早已遠遠地超過這個「照亮文字」的陪襯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題的思想,而且還會增強藝術的感染力。

插畫界定

現代插畫與一般意義上的藝術插畫有一定的區別。從兩者的功能、表現形式、傳播媒介等方面有著差異。現代插畫的服務對象首先是商品。商業活動要求把所承載的信息准確、明晰地傳達給觀眾,希求人們對這些信息正確接收、把握,並在讓觀眾採取行動的同時使他們得到美的感受,因此說它是為商業活動服務的。

而一般意義的藝術插畫大凡有三個功能和目的:

❺ 求~~阿梗的版畫作品~

原名:潘麗萍

筆名:阿梗

性別:女

生日:1979年10月14日

屬相:羊

星座:天秤

籍貫:廣西北海

主要創作經歷:從1998年開始作畫至今,陸續發表作品《藍天》、《青匣子》、《橘色夕陽》、《啾鎮》、《飛魚的故事》、《燦爛星光》、《小毛的日記》、《墜落山谷的迴音》、《螢火,螢火》、《紅艾花開》、《魚兒快跑》、《娜拉的圖書館》。

曾在《漫友》刊系發表的作品:《新蕾•STORY100》、《新蕾•STORY101》上大量插圖,短篇故事《螢火,螢火》、《娜拉的圖書館》。

喜歡的漫畫作品:《龍貓》

喜歡的漫畫家或插畫家:宮崎峻、皇名月、麥家碧等。

喜歡的動漫人物:麥兜

喜歡的電影\音樂\文學作品:《漫長婚約》、《可可西里》、《鐵皮鼓》、《偷自行車的人》……好多哦!

喜歡的顏色:黑色

喜歡的植物\動物:喜歡西瓜,和一切自然界的動物!

除漫畫以外喜歡做的事:旅行、音樂和電影。

已出版個人畫集《橘澀水影》(STORY100心動畫藏VOL.2)
策劃出品:漫友文化
出版: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總經銷:新未來圖書。

List of words
Ageng』s illustration experience
喜歡畫畫是意見十分自然的事情,似乎從我有鮮明記憶的童年開始,就沉迷於在色光迷離的顏色和線條中。喜歡漫畫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從小學看的某一本單行本開始,這個簡單又可愛的願望就在不自覺間支撐了我十幾天的時間。
我的處女作是一個短篇故事,發表在《少年漫畫》上,呵呵,蠻幼稚,但是清新,至今還能回憶起那種玲瓏的女孩心。在《少年漫畫》上陸續發表著短篇故事,作品不多,其實可以說是很少的,每年兩個故事左右,在這個期間,我開始嘗試插畫的繪制了,想在獨立的畫面之中尋找一種光色的美感,然後開始與漫友合作,真正開始了插畫的創作,與漫友和諧的合作關系一直延續到現在,以後的願望也很簡單,繼續畫畫,繼續美好的付出和愉悅地接受……

主要插畫\繪本作品
《女孩與衣櫥》
創作時間2006.12
為個人畫集所做的《女孩與衣櫥》,故事的靈感來源還是自己的童話情結。

《愛情事件簿》
創作時間2006.11
為《映色》雜志所做插圖

《小仙女筆記》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小仙女筆記》

《男孩看見野玫瑰》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男孩看見野玫瑰》

《十年》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新蕾•STORY100》

《橡樹》
創作時間2005.04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草莓田》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鈺翅》
創作時間2004.04
發表於:《新蕾•STORY100》視界

《皇冠》
創作時間2004
發表於:《新蕾•STORY100》視界

《心室出租》
創作時間2005.04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遇見愛》
創作時間2006
發表於:《新蕾•STORY101》

《20枚白色的小幸福》
創作時間:2005.04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豌豆象的花園》
創作時間2005.04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青花結的天空》
創作時間2006

《長島冰茶不是茶》
創作時間2005.04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葬我以吻》
創作時間2005.04
發表於:榛生小說集《愛的模範書》

《阿夕》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科幻少年秀》系列古風插畫

《若雷》
創作時間2006
發表於:《新蕾•STORY100》

《怪人村歷險記》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科幻少年秀》系列古風插畫

《搜神記》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科幻少年秀》系列古風插畫

《羽》
創作時間2005
發表於:《科幻少年秀》系列古風插畫

個人小資料

特徵:黑(由於皮膚關系,從小到大的外號都與「黑」有關!!)

喜好:瘋狂購買文具(經常出血本!),愛吃甩狗肉鍋,喜歡騎車,喜歡雨天和刮風的日子,對南方海域的10級以上台風特別期盼(沒有公德!)。喜歡古典吉它彈奏、文學、繪畫、時裝、民間藝術等,當然,重頭戲是漫畫。

願望:活得輕松、自在、充實!

口頭禪:「想得美好!」

特技:做鬼臉(據朋友說,是可以用「怪異」、「千變萬化」「怎麼扭都行」來形容我的臉!!)

個性:爽快,嚮往美好,有點奸詐(俗稱「老油條」)。絕對不是壞人,也不敢說是大好人,但肯定是個做事對自己、對別人負責的人。

1996年考入廣西藝術學院美術附中,1999年升入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就讀版畫專業,2003年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美術學版畫方向研究生。2006年獲碩士學位,現任教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❻ 美術 這是什麼紙啊

版畫:造型藝術之一。作者在各種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過手工製版印刷而成的一種繪畫;可有限制地復印出多份不影響其藝術價值的原作。中外最早的版畫的形式是木刻復製版畫,如我國唐代咸通九年(868)刻制的《金剛經》扉頁畫《說法圖》等,系由技工根據畫家畫稿刻印的版畫。十八世紀起才開始有畫家自己繪稿、自己製版、自己印刷的創作版畫。作為造型藝術的版畫,是指創作版畫。由於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質與製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品種。

獨幅版畫
在不經過製版的光滑版面上繪畫或刷色,後再拓印為成品的一種版畫形式。

拓片
直接拓墨在覆蓋於凸版版面的紙張上的一種版畫形式。如石刻拓片、磚刻拓片等。

凸版型版畫
受墨在版材的凸面部位,其代表是木版畫。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稱「油印木版畫」或「木刻」;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稱「水印版畫」或「水印木刻」。另有取麻膠、石膏、石塊、磚塊等為版材而仍用木版畫製版、印刷方法製成的各種凸版型版畫。

凹版型版畫
受墨在版材的凹面部位,其代表銅版畫。其中由於製版方法不同可分為「線刻銅版畫」、「干刻銅版畫」、「網線銅版畫」和「腐蝕銅版畫」等。另有取鋅版或其他金屬等版材而仍用銅版畫製版、印刷方法製成的各種凹版型版畫。

平版型版畫
受墨在版材的表面部位,其代表是石版畫。由於製版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直接石版畫」和「轉寫石版畫」等。另有取鋁版、鋅版等為版材而仍用石版畫製版、印刷方法製成的平版型版畫。

孔版型版畫
又稱「漏孔版」,墨色通過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其代表是絲網漏印。另有以絲網漏印製版印刷方法而取尼龍網、卡普龍網、金屬網及其他網料為版材的孔版型版畫。

玻璃版畫
在玻璃上製版後,再結合攝影技術而為成品的一種版畫形式。

版 畫 藝 術

版畫,也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現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於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畫,據估計比「咸通」本早約百年。 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樸俊秀,奏刀有神。內容題材以宗教經卷為主。
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同時,在經卷中也開始出現山水景物圖形。其他題材的版畫,如科技知識與文藝門類的書籍、圖冊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臨安、紹興、湖州、婺州、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實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現了銅版印刷,主要用於印製紙幣和廣告。元代的「平話」 刻本是我國連環版畫的前身。
明清兩朝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在許許多多文人、書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現了各種流派,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不僅宗教版畫在明代達到頂點,欣賞性的版畫也在明代大大興起。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一時佳作如雪,不勝枚舉。尤其是文學名著的刻本插圖,版本眾多,流行廣泛,影響深遠。
這一時期也是版畫各個藝術流派的興盛期。以福建建陽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於民間工匠,鐫刻質朴。以南京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戲曲小說為主。或粗獷豪放,或工雅秀麗,風采迥異。以杭州為中心的武陵派,題材開闊,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為中心的徽派在中國文化史上更具有源遠流長的影響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 盡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 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 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圖畫,為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當評價。

版畫

----------------------------------------------------

用刀子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膠版、銅版、
鋅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在西方,
版畫一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指架上油畫和壁
畫等大幅繪畫以外的一切繪畫,如水彩畫、水粉畫、粉
筆畫、素描、速寫、插圖、宣傳畫、連環畫等;狹義專
指經過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圖畫。中國通用的版畫一詞多
屬狹義。
沿革 版畫經歷了由復制到創作這兩個發展階段。
早期的版畫是為印刷與出版而製作,畫者、刻者、印者
分工,刻者只照畫者的畫稿刻版,稱作復製版畫。後來
版畫在藝術上贏得了獨立的地位,畫者、刻者、印者都
由版畫家一人自任,版畫家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
造性,這種版畫稱作創作版畫。
中國復制木刻版畫約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可
能發生於隋唐之際。現在看到的晚唐咸通九年(868)《金
剛經》木刻卷首畫,說明在9世紀中葉,中國的木刻復制
版畫己經達到相當熟練的水平。
創作版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創作,在西方也早就
存在。在歐洲,16世紀的A.丟勒以銅版畫和木刻版畫復
制鋼筆畫。到17世紀的倫勃朗,銅版畫已從鏤刻發展到
腐蝕,進入創作版畫階段。木刻版畫則由19世紀的比維
克創造以白線為主的陰刻法,而擺脫了復制的羈絆,進
入創作版畫的領域。中國的創作版畫自20世紀30年代經
魯迅提倡,在短短50多年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種類與技法 從類型上分,版畫有4種:凸版、凹版、
平版和孔版版畫。從材料上分,凸版版畫中有木刻、麻
膠刻、石刻、磚刻、紙刻、石膏刻等。在凹版版畫中有
金屬(主要是銅和鋅)版畫、賽璐珞版畫、紙版畫等。
在平版版畫中有石版畫、獨幅版畫等。在孔版版畫中有
絲網版畫、紙孔版畫等。由於所用材料不同,刻版工具
和方法也各異,遂產生各種類型版畫的特色;更由於各
個版畫家發揮其創造性及刻制、印刷(主要是手印)的
技巧,版畫藝術的形式更是豐富多彩的。
凸版版畫:(德)丟勒《四騎士》
凸版版畫 在版平面上,用刀刻去畫稿的空白部分,
留下有形象的部分;版面留下(即未被刻去)的部分凸起,
故稱凸版。凸版版畫主要是木刻,用其他材料刻的,亦
稱凸版版畫。可作為凸版刻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磚、
麻膠(或塑料)等。刻木刻用的木材因地而異,一般以
軟硬適度,紋理細致者為宜。中國古今的木刻版畫都刻
木材的縱切面,稱作木面木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
得精細,則用質堅木材的橫斷面,稱作木口木刻。麻膠
版原是鋪地板用的建築材料。中國版畫家較少採用麻膠
版畫。
創作版畫:(中國)譚權書《蒙根其其格》
刻凸版版畫時所用的刻刀有各種大組的三角刀、圓
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大的圓口刀和平口刀則稱鑿,
鑿是在刀柄後加力敲擊用的工具。至於刻木口木刻,則
要用一種特製的實心鋼條,造成各種不同形的刀鋒。刻
木口木刻多須藉助放大鏡進行。
創作木刻以刀代筆,不似復制木刻那樣照刻筆畫的
畫稿,所以要講究刀法,恰如書畫講究筆法一樣。刻畫
和畫畫相反,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線(或塊),版畫家應
掌握這個特點來產生與筆畫不同的木刻特色。而且用鋒
利的刀刻在質硬的木上,自然產生金石味,在木刻上則稱
作刀味與木味。木刻家善於運用和發揮木刻的特色,才
能稱得上是創作木刻版畫。至於版畫還必須經過印刷才
算完成,而手印版畫又有多種印刷技巧,成為版畫家藝
術創造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說來木刻的印刷有油印與
水印之分。前者用油性油墨,後者用水性顏料;印水色
比印油色難。套色木刻亦然。
傳統的中國水印套色法已有 300餘年的歷史。明末
胡正言發明□版,是傳統水印套色法的開端。現代創作
木刻的水印套色法與傳統不同,不再用□版,而將各種
色版刻在幾個同樣大小的版上,每版各刻上一個相同的
套色標記,然後對標記逐版套印。這種作法可使版畫家
心中有掌握全局(整個畫面),布置色版和創造套印最
後效果的分寸。所以版畫家設計套版時需要考慮到套印
的一切條件,而不能分別只看到一塊塊的版。印刷時須
選用較好的有吸水性的手造紙。先將紙用水潮濕,這要
由版畫家靠自己的經驗去掌握,水分過多與過干都不好。
紙潮濕至何種程度,往往直接影響印出的效果。顏色可
用透明的與不透明的,又可由於用色的厚薄而加減其透
明度。至於一色可在一個版上印成濃淡的變化,又可兩
色疊印產生第3種色,變化十分豐富。
水印木刻:(中國)羅劍釗《山巔風雲》
採用其他材料作版來刻成凸版版畫,其基本方法與
木刻同,只是刻石及磚時,多用鑿作輔助工具,而除木
版外其他材料都不能用水印法。
凹版版畫 凹版與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
線,滾上油墨時,即可印出黑地白線的圖像。磨光的金屬
版面不吸收油墨。銅版版畫的油墨可用布輕輕擦光,但
如果版面有被刻破的痕跡,油墨便會留在那裡。現代凹
版版畫的版材,主要是銅和鋅,亦有時用鐵或鋼,其刻
制方法有:
①線刻法,一種最古老的凹版雕刻法,用實心尖刀,
在銅版面上刻線。刻出的線明快而鋒銳。版面可以刻得
十分精緻。以前的鈔票便是用此法雕版印刷的,現在的
郵票仍有少數採用此法刻制。
凹版版畫:(德)珂勒惠支《母愛》
②干刻法,用針直接刻銅版面,刻出的線與線刻法
不同。針尖只刻破版面,線條旁邊留有銅刺,因此在版
面上墨時,銅屑內亦含有墨,印出後線沿帶有茸毛似的
淡墨,視覺效果柔和美觀。
③腐蝕法,在銅、鋅、鋼等可以被酸素腐蝕的材料
版面上塗滿防腐劑,防腐劑的主要成分是瀝青、松香和
蜂蠟。然後用針在上面刻圖像,針到之處,防腐劑被刮
去,露出版面,最後把它浸在硝酸溶液里,露出的部分
便被腐蝕。由於腐蝕的時間長短和硝酸溶液的濃度不同,
腐蝕出來的線條有深淺粗細之別。腐蝕版畫一般都是多
次分層腐蝕的,故色調非常豐富,層次十分分明,是凹
版版畫最常用的製版法。
④美柔丁,製造美柔丁的版式須用搖鑿。這是一種
有鋒銳密齒的圓口鋼鑿,用手握住搖動它,把版面全面
刺傷,滿布斑痕。滾墨印出是一片天鵝絨似的黑色。然
後在上面用一把刮刀刮平被刺傷的(即滿布銅刺的)版
面,輕颳得深灰色,重颳得淺灰色,不颳得全黑色,反
復刮光則成白色。
⑤浮雕法,讓一部分版面深腐蝕,而且腐蝕的面積
要大些,卻不在上面滾墨直接放到凹版機上壓印,紙面
就顯出浮雕式的無色花紋。這種方法一般只宜局部使用。
⑥飛塵法,飛塵腐蝕用來造成各種深淺的灰色表面。
先須造好一個飛塵箱,箱內裝有一把手搖風扇,然後將
磨光的銅版放在箱內。箱內貯有大量松香粉,當關閉箱
口搖動風扇時,松香粉便在箱內飛揚,並慢慢均勻地落
在版面上。到作者認為適當的時候,將灑滿松香粉的銅
版取出,放在電爐上烤。經熱,松香粉溶化,聚結成無
數小點,冷卻而凝結成一層薄膜。將此帶有松香薄膜的
銅版浸入硝酸溶液中腐蝕後,印出便是一片由斑點組成
的灰色。灰色的深淺,看松香粉的粗細及薄膜的厚薄以
及腐蝕時間的長短。作者便按其藝術構思處理飛塵法而
獲得所需的效果。
⑦軟地法,把用瀝青、松香、蜂蠟製成的防腐劑固
定在版面上,形成一層硬質的薄膜,在防腐劑內加入適
量的羊脂,薄膜便可軟化。在版面滾上軟地子後,上面
覆上一張紙,用鉛筆在紙背畫畫,畫畢,揭開紙,有筆
道的地方吸上軟地子,版上便露出銅面來,其線條的性
質完全與鉛筆畫的一樣。亦可用一些實物如紡織物、網
紋、葉子、紙團、線等壓印在軟地子上面,經腐蝕便可
將實物的形象轉印到紙上。
⑧照相法,先將感光液溶入防腐劑內,塗在版面,再
取黑白分明的膠卷正片,緊貼在版面上,然後讓它在強
光燈下曝光,之後在特製的溶液中沖洗。這時地子上被
膠卷黑色遮掩的部分逐漸溶化,露出版面,而感光的部分
卻被加固而描在版畫上,然後即可進行正常的腐蝕。硝
酸溶液只能腐蝕露出版面的地方,成深淺的黑色,留著
地子的地方腐蝕不到,便是白色,照相便顯現出來。
⑨套色法,在幾塊大小相同的銅版上面,用飛塵腐
蝕法製成幾塊分色版。版畫家按計劃選定先印那塊色版,
後印那塊色版。把版放在機上壓印時,先將一張厚紙墊
在銅版下面,並把這紙粘在機台上,印好後,小心取出
銅版,墊紙仍留在機台上不動。這時在墊紙上面可以清
楚地看出第一次壓印時留下的痕跡,然後小心地將上好
色的第2塊版,嵌放在這個痕跡當中。這時第1次印上畫
的紙的邊緣仍壓在印刷機的上滾筒下面,只能揭開其離
開滾筒的部分。然後將印上第1版的紙小心放下,覆在第
2塊版上,搖動滾筒,便能准確地套印上第2版。其餘各
版同。
平版版畫 主要是石版畫。石印術在19世紀中葉傳
入中國,那時只用以代替木刻,供印書之用。石版畫的
製作方法比較簡單。所用的石版是一種質純而細的石灰
石,有無數毛細孔,故有吸水性。利用油與水互相排斥
的道理,用油質的蠟筆在石版面上作畫,畫固定後,用
抹布水濕版面,畫上有蠟筆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
墨滾上,使有畫處飽含墨色,便能在紙上印出畫來。印
完的石版可以磨光再用。磨版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
砥石加水磨,使版面光滑如鏡,稱鏡面版。一種加入金
剛砂磨,使版面粗糙,如圖畫紙,稱粗面版。由於作者
的要求不同,可以選用粗細不同的金剛砂磨出粗細不同
的版面應用。一般通用的320號金剛砂是最細的,80號的
是最粗的。製版法有3種:
①葯墨棒畫法,葯墨棒適宜在粗面石版上作畫,亦
可用在玻璃、金屬、陶瓷上畫紙的特種鋁筆來代替葯墨
棒。用時完全和在紙上畫畫一樣。
②毛筆畫法,將葯墨棒改變成可溶在水中的墨汁,用
毛筆蘸著在鏡面版上作畫,也完全和在紙上畫畫一樣。
③復寫法,准備一種特製的復寫紙,用葯墨棒或毛
筆蘸葯墨汁在上面作畫,然後反貼在石版面上,用水溶
化復寫紙上的粘膜,使畫粘在石版上便得。石版畫的各
種製做法,在畫完後都要經過稀硝酸的腐蝕和塗膠封版,
使葯墨固著在版面上。印時先抹濕版面,再滾上油墨,然
後覆上紙,通過石印機印出。套色石版畫在版面上作好
標記逐版分別套印。
獨幅版畫 亦屬平版版畫。製作方法簡單。在玻璃
(或石)版面上用稀油彩或水粉色作畫,未乾時即覆上
紙,用手掌在紙背壓印即成。只能印出一張,故稱獨幅
版畫。
孔版版畫 在紙版或鐵皮上將一個號碼刻透,壓在
貨箱面上,再在背面刷顏色,號碼即能被印上去。這便
是孔版。現在通用的謄寫版印刷機也是孔版。版畫上的
孔版主要是絲網版畫。
絲網版畫的材料主要是尼龍網紗。最初採用絲絹,
故稱絲網。有3種製作法:①切刻法,先以紙或塑料作載
體,然後在上面塗蟲膠,反復塗4~5層,干後用力照畫
稿切刻這層膠膜,完成後,緊貼在網紗的承印面上,用
電熨斗墊布在網紗的刮印面上烙燙一下,使膠膜軟化而
粘附在網紗上,揭開作好載體的紙或塑料,一個孔版便
留在網紗上。切刻法不能刻得太細,但有剪紙及木刻的
味道,亦常得版畫家所用。②描畫法,用阿拉伯膠液在
網紗將刮印面上作畫,待干,塗上蟲膠,然後用溫水洗
網紗。阿拉伯膠被溶化,那裡的網紗便透明。亦可用石
印葯墨棒代替阿拉伯膠液作畫,塗上蟲膠後,用汽油洗
網紗。③感光法,把感光液塗在網紗上,在暗房中干透
後,把畫好的畫稿緊貼於網紗下面,移至曝光台上曝光,
之後經過沖洗即成。
絲網版畫:(中)趙瑞春《梳妝女》
絲網版畫的印刷法是將制好孔版的網紗承印面(即
網紗朝下的面)與紙貼近,然後在其刮印面(即網紗向
上的面)上傾倒液態顏料,再用刮板將顏料刮過去,顏
料透過有孔的地方便印在下面的紙上成畫。刮板是用一
條方平橡膠鑲上木把手。
印絲網版畫的顏料有專制的油質與水性兩類,看印
在什麼物質上而選用。絲網技術在輕工業部門應用甚廣,
紡織品、玻璃器、 皮革、陶瓷、 塑料等用品上的花紋,
許多都是用絲網印的。用於印絲網版畫的顏料,為了方
便,油質的可用松節油調稀油畫顏料即可。水性的用水
粉顏料、丙烯顏料均可。
印完的尼龍網可用苛性鈉將上面的膠膜洗凈再用。
版畫家用的尼龍網以每平方厘米29目的為宜。太細,網
目易被堵塞;太粗,圖像不夠精緻。現代的版畫家為了
探索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時在一幅版畫內,按內容
需要,同時混用各種類型的版畫方法,這種版畫稱作綜
合版畫。例如黑色主版用木刻或銅版畫印,套色部分用
彩色水印,而另一部分用照相絲網版印等。現代創作版
畫的形式豐富多采,不能用原有的分類作為框框來限制
它的發展

❼ 浮世繪比喻什麼呢

浮世繪比喻繁華盛達的場面。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繪畫素材:

從其繪畫素材看,70%以上內容是妓畫(暫稱為「美人畫」)和伎畫(暫稱為「藝人畫」),也就是說,作品主角是娼妓和藝伎,女性,裸體,性感美,色情是其標志性特徵。

用現代藝術眼光看,可算「人體繪畫藝術」,但其中大量的性愛交媾題材尚不能與中國「春畫」相提並論,缺少藝術性,技法拙劣,但對於欣賞性感美還是具有一些審美意義的。

❽ 設計素材求助,這種畫風的日本畫叫什麼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❾ 版畫素描有哪些形態

在素描表現教學中,構成作為一個近代造型概念,具有「形成」和「造成」兩個層面內容,是從造型要素中抽出那些純粹的形態要素來加以研究,是以形態或媒介材料為素材,按照特定的視覺效果。
素描是一種繪畫方式,廣義上指使用單一色彩表現明度變化的繪畫,狹義上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素描是繪畫的基礎,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藝術形式。它注重線條表現方式,以線條的粗細輕重來描述物體的明暗深淺,並且不須顧慮物體細節的色調色值,畫面藉由明暗光影的襯托來突顯主題。大多數畫家在從事一幅油畫或壁畫之前,會先繪畫雛型,而這個簡單幾筆的雛型畫,便是素描。
國畫就是中國畫,用毛筆與宣紙做畫,版畫是用刀子雕刻的一種畫,一般在木板上,速寫是所有繪畫藝術的基礎包括雕塑,素描是比較寫實的一種繪畫方式。

閱讀全文

與版畫素材動漫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恐怖野獸圖片大全 瀏覽:678
壁紙文字控圖片可愛 瀏覽:936
簡單花的剪紙圖片大全 瀏覽:818
男生長毛丁丁圖片 瀏覽:692
word的圖片怎麼轉換成pot 瀏覽:347
外國女的發型圖片 瀏覽:294
word怎麼自由縮放圖片大小 瀏覽:497
快手圖片如何變小 瀏覽:718
動漫圖片高清情侶唯美 瀏覽:443
男生圖片不露臉的 瀏覽:173
消除筆後再怎麼填補原圖片 瀏覽:856
小女孩的帥氣衣服圖片黑色 瀏覽:672
播放男生男生女生泡女生的圖片 瀏覽:778
衣服上圖片怎麼弄下來 瀏覽:805
元淳被的圖片價格 瀏覽:692
怎麼畫明星人物圖片 瀏覽:572
微笑動漫圖片男生頭像 瀏覽:174
撩起劉海男生圖片 瀏覽:589
女孩腳掌被切除圖片 瀏覽:584
最可愛最萌圖片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