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棚怎麼搭建
搭建大棚時要先准備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線,打孔機,白灰,等。根據場地確定好四個角,具體的朝向和規格,建議南北的長度在80米以內,東西寬8米。確定好之後盡快防線,間隔一米一個間距,並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後打孔。打好安裝拱管,橫拉,卡簧卡槽,防蟲網,薄膜,最後裝門。
立柱可用圓木或鋼筋混凝土柱,埋土的深度為50一60厘米。中間兩行要高出地面,邊上兩行高出地面1米,立柱的項端自中兩行向東西兩邊逐漸降低,共埋六行。立柱之間的間距不大於2米,並垂直。然後用12一16毫米直徑的鋼筋彎成拱桿,把它們綁扎在東西向立柱的頂端,作為骨架。
(1)竹大棚怎麼搭建圖片擴展閱讀:
扣膜時要盡量避免棚膜的機械損傷,特別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應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舊布包紮好。用彈簧固定時,在卡槽處應加墊一層舊報紙。另外要注意避免新舊薄膜長期接觸,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風換氣時要小心操作。薄膜受凍或曝曬,會促進老化,
鋼管在夏天經太陽曝曬,溫度可上升到60—70℃,從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 薄膜使用過程中,難免有破孔,要及時用粘合劑或膠帶粘補。環境特點與調控大棚因有塑料薄膜覆蓋,形成了相對封閉與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氣候。進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須掌握大棚內環境的特點,並採取調控措施。
『貳』 大棚的搭建方法
搭建大棚時要先准備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線,打孔機,白灰,皮尺等。根據場地確定好四個角,具體的朝向和規格,建議南北的長度在80米以內,東西寬8米。確定好之後盡快防線,間隔一米一個間距,並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後打孔。打好安裝拱管,橫拉,卡簧卡槽,防蟲網,薄膜,最後裝門。操作方法
01
竹木結構的大棚,也稱為簡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02
水泥或塑材結構的大棚,是預先用混凝土或塑材製作拱形架,再進行安裝,成本較低,一般此類拱棚較沉重,不易移動,遮光率較高,生產上已經不多見。
03
鋼構式大棚,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大棚,它採用經過加工的鋼管及配件聯結在一起。建造成本較高,使用年限較長,也便於更換地塊。是目前生產上主要推廣的大棚模式。
04
大棚的建造要依地塊而定,一般大棚可南北走向,也可東西走向,長度不限,寬度一般在8~12米。日光溫室大棚,一般要有後牆,東西走向。
05
日光溫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牆體,東西走向,寬8~12米,長度60~100米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裝鋼架結構,再把後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製作好,然後再覆蓋上大棚膜,用壓膜線固定,秋冬季還要再覆蓋保溫被,安裝卷簾機等。
06
一般的大中拱棚,根據地塊的長度和寬度建設,先將拱架安裝好,再覆上薄膜,用壓膜線或壓膜槽進行固定,底邊的薄膜用土壓好。
07
大棚根據生產季節,選留放風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產的日光溫室大棚選在大棚的後坡前方位置留放風口;以春秋季生產為主的,一般選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風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兩側留放風口,聯棟建造的一般選在棚的頂部及兩側留放風口。
『叄』 怎樣用竹和木搭建蔬菜大棚
大棚種植技術很麻煩,每種作物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就拿 種植 西紅柿說吧種植西紅柿農民致富的一條好路子,而加強西紅柿生育期的管理,是獲得高產高效的關鍵。
1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綁蔓,整枝打杈、去掉老葉、通風透光、加強防治病蟲害、加強溫度管理等措施。其中西紅柿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蟲害主要有棉鈴蟲、蚜蟲等。
西紅柿的病害能防難治,應以防為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種生茬地、防治蚜蟲、適期早定植等。
溫度管理就是要白天應適當加大棚室通風量,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0-13℃之間。開始放風時,放風口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後氣溫下降後逐漸將風口變小或關閉。
2抓好肥水管理。西紅柿的生長期在夏秋雨季一般不需要澆水,但當2~3穗果成熟時遇旱,也應適當澆水。根據西紅柿植株生長情況,適時追肥,以促進果實發育,保花保果。一般作底肥可施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追肥可施入金寶貝壯秧劑和金寶貝增甜靈,使其看上去更加好看美味。有條件的可追施豆餅、棉籽餅等餅肥。
3適時采果西紅柿成熟有綠熟、變色、成熟、完熟4個時期。貯存保鮮可在綠熟期採收。運輸出售可在變色期(果實的1/3變紅)採摘。就地出售或自食應在成熟期即果實1/3以上變紅時採摘。
採收時應輕摘輕放,摘時最好不帶果蒂,以防裝運中果實相互被刺傷。初霜前,如還有熟不了的青果,應採下後貯藏在溫室內,待果實變熟後再上市,這樣既延長了供應期,又增加了經濟效益。在果實後熟期不宜用激素刺激果實著色,經精選後裝箱銷售,它的好處在於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果品品質,又保障了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肆』 竹木大棚的骨架怎麼建造
竹架大棚搭建方法:首先准備老毛竹、薄膜、錘子等材料,按照長30m寬5-6m高2.5m的標准來搭建,需根據大棚走向來定桿,頂部要扎竹竿來支撐,最後覆蓋薄膜,此方法便宜方便,但承載能力弱。鋼架大棚搭建方法:豎立後牆板、山牆、棚骨架,然後拉桿連接,注意防水處理,最後覆膜壓桿,此方法造價稍高,但經久耐用。
『伍』 養殖溫室大棚怎麼搭建
可以用鐵管,也可以用竹木。
大棚用料和組建建造長30米、寬10米面積300米2大棚一般需要直徑4厘米竹竿和2厘米竹竿800根;塑料薄膜50千克;直徑8厘米以上,長1.5米和 2.5米木樁或水泥預制條30根,還需鐵絲和麥秸、油氈等。半永久性大棚兩端和背風面需用水泥空心磚壘砌。組建前將場地平整並高出周圍地面15-20厘米。組建時首先將木樁或水泥條沿場地中軸線左右兩側各1.5米處,每隔2米埋立
一根,左右對稱,高矮一致。其次,用粗細竹竿縱橫並用鐵絲扎牢,並固定在立樁上。縱橫竹竿間隔30厘米為宜。然後上復塑料薄膜,薄膜上面復蓋15-20厘米厚麥秸,攤平輕輕壓實後,上層用油氈復蓋。向陽麵塑料薄膜上用草苫便於開啟採光。拱型棚頂上面每隔3米設一個通氣孔。四周塑料薄膜要適當延長,便於折壓密封大棚。為育雛方便可在棚一端建立地下回龍炕,並用雙層塑料薄膜與生產棚區隔開,做育雛室。
『陸』 自己如何建設大棚
蔬菜大棚是現在比較普及的一種種植蔬菜方式,但是搭建時大家總有很多問題沒有注意到,導致某些方面很不理想。搭建大棚時有哪些要點需要注意呢?下面就看看那些方面要著重的去關注。
1、選址
選址是大棚的一個核心之一,後期種植效果及許多自然災害都是受選址影響的。大棚的選址首先土壤肥沃是必須的,其次地勢方面不能處於低窪或者容易積水的地方,土壤方面則以非砂性土壤為主,利於保溫。要處於向陽的地方們不能處於風口,且地勢要相對的平坦,不然極容易引起大棚的溫度失衡。
2、面積
搭建的面積大家規劃時基本不會很在意,覺得越緊湊越好。大棚面積應該要適當的大一些,這樣中間如果有需要移動蔬菜的時候才有地方。萬一發生的水災之類的自然災害也能有足夠的排水通道。空間大了有利於空間的流通,這樣讓蔬菜更有更好的生活環境。還能適當的增加光照面積,讓蔬菜能吸收的陽光更多。
3、材料
建設大棚時的選材是很重要的,要以高質量的材料來構建,最好能比正常的水準高20%-30%左右。一些為了節省開始的種植戶已經用自己爛在田裡的大棚證明了失敗性。接觸地面的部分盡量以木材為主,這樣不容易損壞材料。選擇遮蓋物時除了透光性要好還要保證其保溫性,這樣大棚內的溫度能有效的保持在比較適宜的地步。
4、防災
防災是大家都需要引起重視的,很多人搭建的時候都光顧著往效果方面考慮,結果一場大一點的分就讓其散架了。所以固定性要好,固定點入土要深。然後就是周圍的排水槽要提前准備好,要能從多個方向派出去,不能固定就往一個地方排。大棚內的土壤最好略高於周圍的土壤,這樣收水災的影響會小很多。
【小結】:以上就是建設大棚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了,大棚是一個很好的方案,大家建設時不要想著給自己省錢,畢竟除了點問題損耗的錢可比你省下的多的多。歡迎隨時咨詢。
『柒』 蔬菜大棚的搭建方法
搭建蔬菜大棚要注意材質的選擇,一般搭建竹木大棚時,要將竹子彎曲成拱形,並將兩端插入厚土中,然後覆蓋塑料薄膜,搭建水泥大棚時,要用混凝土搭建造拱形架,然後組裝,而鋼構式大棚則應該將鋼架組裝完成,然後覆蓋保暖性好的塑料膜。
1、竹木結構
搭建竹木結構的蔬菜大棚時,首先要根據土地面積決定竹子數量,一般每兩根竹子之間間隔一米,將竹子准備好以後,可以將其兩端削尖,然後同時插入土地的兩側,使竹子彎曲呈拱形,最後向竹子上方覆蓋塑料薄,並使用泥土將到達地面的塑料膜覆蓋。
2、水泥結構
搭建水泥結構的蔬菜大棚時,要將混凝土裝入拱形的模具中,等待混凝土晾乾後,拱形支架就完成了,然後將拱形支架的兩端分別埋入田地的兩側,使其直立,最後蓋上塑料膜即可。
3、鋼構式大棚
搭建鋼構式大棚時,要利用電焊技術將鋼管焊接成拱形,然後將其插入土壤的兩側,並使用土壤掩埋固定,最後向搭建好的支架上覆蓋薄膜即可。而且鋼構式大棚較為牢固,且使用年限較長。
4、注意事項
在大棚搭建完畢後,要將田間的廢棄材料清理干凈,以免影響蔬菜的生長,而且要檢查一次大棚的牢固性,避免在使用的過程中大棚散架,導致蔬菜死亡,影響產量。
『捌』 如何建造竹木結構的塑料大棚
由圖18可知:由立柱、拉桿、拱桿和壓桿組成骨架。立柱取材於毛竹或雜木,直徑5~6厘米,深埋土中35~40厘米,基部最好墊一塊磚,以免不均勻沉陷;立柱高度取決於設計的大棚高度和所在位置;每排立柱的多少由大棚的寬度而定,一般6~8根,以大棚脊為中心軸線,向兩側對稱地由高到低配置,使拱桿呈均勻的弧;大棚兩側的立柱應向外傾斜,與地平面夾角60°~70°,支撐大棚肩部,使其有一定的向外支撐力。拉桿,也稱縱梁,實際上相當於檁條,拉桿取材於直徑4~5厘米的毛竹,它的作用是連結立柱與拱架,使大棚成為一整體,保證大棚的穩定。拱桿取材於竹竿,直徑3厘米左右,既有一定強度,又能拉成弧形;拱桿間距1.0米左右,過寬影響拉風能力,易出現棚頂「窪兜」;拱桿的作用是支撐棚膜。塑料薄膜的外側必須有壓膜繩或壓桿,將棚膜綳緊拉固,以防棚內「兜風」,壓桿以直徑3厘米左右的淡竹為宜,淡竹彈性較大,或用8#鉛絲或壓膜線。用金屬角鋼或兩條平行鋼絲繩做橫梁。水泥柱為7~10厘米方柱,角鋼50毫米×50毫米×5毫米。短柱即吊柱為5厘米粗30厘米長短木棍,嵌於拱架和橫梁之間。
圖18 竹木結構多柱式大棚構造示意圖
『玖』 怎樣設計和搭建竹木大棚
專家解答
以北方普遍應用的竹木結構大棚,跨度12米,矢高2.5米,長度55.5米為例,介紹建造方法:
(1)埋立柱在12米的跨度內均勻埋6排立柱,立柱間距為1米,各排間距離為2米,立柱用5厘米直徑的雜木桿,長度按設計棚型各部位高度,外加埋入土中30厘米長。中柱和腰柱垂直,邊柱頂端向外傾斜呈80°。為防立柱下沉或上拔,在靠柱腳5~6厘米處,釘上20厘米長的小橫木。埋立柱的位置、高度要准確,培土後搗實。(2)安裝骨架用直徑4~5厘米的竹竿作拱桿,每排立柱上用兩根竹竿,粗的一端擔在邊柱上,由兩側向中間,通過中柱將兩根竹竿連接綁緊。邊柱上用4厘米竹片,上端擔在竹竿粗的一端,綁緊,下端插入土中,為防下沉,在底腳處橫放細木桿或竹竿綁在各竹片的基部。在各立柱距頂端5厘米處鑽孔,用細鐵絲把拱桿擰在立柱上,在立柱距頂端25厘米處,縱向用木桿或竹竿作拉桿,用細鐵絲擰在立柱上,使整個大棚骨架連成一體。見圖12。
圖12竹木大棚示意圖(3)懸梁吊柱骨架竹木結構大棚,減少2/3~3/4立柱,用小吊柱代替,稱為懸梁吊柱。小吊柱用直徑4厘米、長25厘米的細木桿,兩端4厘米處鑽孔,穿過細鐵絲,上端擰在拱桿上,下端擰在拉桿上。大棚的規格、結構與竹木結構大棚完全相同,不同之處是減少了立柱後,必然加重了拉桿和立柱的負擔需要適當增加立柱和拉桿粗度。見圖13。
圖13竹木結構懸梁吊柱大棚示意圖竹木結構塑料大棚建造容易,一次性投資少,但是每年需要維修,特別是立柱埋入土中部分容易腐爛,有條件的改用水泥預制柱,不再需要更換,但截面較大,遮光多。
竹木結構塑料大棚建造用料表可參照表10。
表10竹木結構大棚用料表(667米2)
材料名稱規格(厘米)(長×直徑)單位數量用途備注木桿280×5根中柱木桿250×5根腰柱木桿190×5根邊柱木桿400×4根拉桿木桿25×3根柱腳橫木竹竿600×4根拱桿竹片400×4根底腳橫桿截斷用門框副2木板門扇2木桿400×4根固定底腳拱桿防下沉塑料繩千克綁拱桿細鐵絲16#(?1.6毫米)千克綁拱桿釘子7.5厘米(3吋)千克釘橫木鐵線8#(?4毫米)千克壓膜線聚乙烯薄膜普通聚乙烯膜千克覆蓋棚面紅磚塊拴地錨建造懸梁吊柱結構的竹木大棚,只需將上述材料中的中柱、腰柱和邊柱的數量各減少2/3,並增加相應數量的小吊柱即可。
提示板
為解決竹木結構大棚柱腳易腐爛的問題,近年多用水泥預制柱代替木桿作立柱,用鋼筋代替木桿或竹竿作拉桿(稱拉筋),可一次建成使用幾年不需維修。這種類型的大棚稱「拉筋吊柱大棚」。
『拾』 種植大棚怎麼搭建
以簡立柱型的蔬菜大棚為例,搭建方法如下:
1、基體扶植。採用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建設稱重後牆,牆體寬度不小於50公分。並張設專用的通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