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製作簡易望遠鏡
a)選擇物鏡和目鏡。買來的物鏡測定焦距,把物鏡對著太陽,在鏡片的另一側放張白紙板,前後移動白紙板,使太陽在白紙板上成像清晰。用直尺量出鏡片到白紙板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鏡片的焦距,為17.8厘米。目鏡的焦距已測得,是2厘米。
b)設計鏡筒。為了便於調節焦距,以適應視力不同的人觀測,整個鏡筒做成兩節,一節是物鏡鏡筒,一節是目鏡鏡筒。它們都用黃紙板(馬糞紙)製作。物鏡鏡筒的直徑約等於物鏡的直徑,物鏡鏡筒的長度約等於物鏡的焦距。目精鏡筒的直徑約等於目鏡的直徑,目鏡鏡筒的長度比目鏡焦距長50~80毫米。目鏡鏡筒的外徑等於物鏡鏡筒的內徑,使得目鏡鏡筒既能插入物鏡鏡筒,又能貼得比較緊,便於前後調節焦距。
c)物鏡鏡筒的製作。先找一根長度稍長於物鏡焦距、直徑約等於物鏡直徑的圓管做芯柱。
物鏡鏡筒用黃板紙條卷繞兩三層製作。先把黃板紙切成70~80毫米寬的紙條。其中准備做第一層的黃板紙條,一面塗上墨,等墨干透後就可以卷鏡筒了。注意墨面朝里,以消除雜散光。
在芯柱上卷繞黃板紙條的時候,紙條一圈緊挨一圈,不能有間隙,也不能重疊。在鏡筒的兩端和紙條的接頭處,要用塗有漿糊或膠水的牛皮紙固定好。第一層卷好後,在第一層外面塗上漿糊或膠水,然後卷繞第二層。為了粘得更牢,第二層的黃板紙條裡面也塗上漿糊或膠水。第二層的卷繞方向和第一層相反。第三層的卷繞方向和第二層相反,和第一層相同。一般卷三層黃板紙就足夠了。鏡筒的最外麵糊上一層牛皮紙。鏡筒卷好後稍晾一會就要把芯柱抽出,然後豎直放在室內徹底晾乾。
鏡筒卷得比需要稍長一些,卷好晾乾後再用鋒利的刀截成需要的長度。
d)目鏡鏡筒的製作。找一根直徑約等於目鏡的圓管做芯柱。目鏡鏡筒的卷繞方法同物鏡鏡筒基本相同,但目鏡鏡筒的外徑等於物鏡鏡筒的內徑。當目鏡鏡筒外徑卷繞到已經接近物鏡鏡筒內徑的時候,通過糊牛皮紙來逐漸達到要求。
e)鏡片的安裝。這一程序較麻煩。根據鏡片和鏡筒的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如圖11,我們所製作的望遠鏡鏡片直徑小於鏡筒內徑。,為了把鏡片固定在鏡筒中,我們分不同情況附加鏡片套筒。另外,在目鏡鏡筒的末端,加一段卷紙,以免整個目鏡鏡筒滑進物鏡鏡筒。
安裝鏡片的關鍵就在於使物鏡和目鏡的主光軸都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這是我們製作望遠鏡的又一個難點。為此,在鏡片沒有完全固定好之前,進行了簡單的調整。對於物鏡,把初步裝上物鏡的物鏡鏡筒對著遠處的燈光,在物鏡鏡筒上沒有物鏡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使遠處燈光通過物鏡成像在半透明的紙中央。然後不改變物鏡鏡筒的放置方向,轉動鏡筒,如果遠處燈光的像始終落在半透明紙的中央,說明物鏡的主光軸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就可以把物鏡固定下來。否則就需要適當調整物鏡位置,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物鏡調整好之後,就把物鏡鏡筒的半透明紙撕掉,把初步裝上目鏡的目鏡鏡筒插入物鏡鏡筒內。整架望遠鏡仍然對准遠處燈光,並用眼睛觀測。前後調節目鏡鏡筒的位置,使遠處燈光落在望遠鏡看到的視場中央。然後使物鏡鏡筒不動,單轉動目鏡鏡筒,如果遠處燈光始終在視場中央,說明目鏡的主光軸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至此可以把目鏡固定下來。
一架簡單的小型開普勒式折射望遠鏡就做成了。
Ⅱ 手工製作望遠鏡
自製望遠鏡,你可以有兩種選擇(不同的結構)
一種,開普勒結構:就是兩個放大鏡,物鏡是放大倍數小的,目鏡是放大倍數大的。這種結構視野寬,倍數容易大,材料也好找。但是,如果你沒有棱鏡,那麼成的像是倒的。
另一種,就是伽利略結構:一個放大鏡,倍數小點的,是物鏡。一個凹透鏡,度數大的,是目鏡。優點,成的像是正的。缺點——上述方法中的優點一一相對應。
伽利略結構實際上目前已經淘汰了,只用在玩具望遠鏡上,材料也不是特別好找(生活中的凸透鏡比凹透鏡要多的多了,是吧?)所以如果你就是為了看天文,要做一個天文望遠鏡(不在乎成倒像),那麼可以做一個開普勒結構的。
——重點,你只需要知道,物鏡越平,目鏡越凹(或者越凸),那麼做出來的望遠鏡,倍數越大。但是不建議很大。
(當然,我說的這兩個,只是最簡單的模型,真正正規的望遠鏡,還是比較復雜的其實,不但材料為光學玻璃,而且鏡片也很復雜,http://www.ytwscc.com/shi13xiaosechajingpian.html你可以了解下望遠鏡的鏡片的結構。——那裡面的所謂「凸透鏡」——實際上真正生產上,用的是設計復雜的透鏡組——就好象你知道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一下——真正的專業的相機鏡頭,內部是復雜的透鏡組。)
最後說一點,體驗下動手的樂趣就行了,不要花費太多精力,你也看到了,真正的望遠鏡不論是材料,還是鏡片結構,以及精度,都非常負責,那些透鏡組,每一個透鏡的光學玻璃,都是不太一樣的,都是相應有特殊設計的,遠不是外表看這么簡單。你可以自己玩玩,體驗下動手的樂趣,但是對效果不要抱有過多期望。
==============================
換句話,如果你仔細看過了,就知道,高倍和低倍,在基本結構上並沒有區別,只是一些位置的鏡片的凸度特點不同——但是,做的倍數越高,對一些方面要求就越高——給你的介紹里的,高倍的話,如果沒有這些,效果會一塌糊塗的。
Ⅲ 做手工望遠鏡的步驟
製作準備:硬紙片,白紙,剪刀,膠水,鏡片。
製作步驟:
1.用剪刀把硬紙片剪成適合鏡片規格的三個長方形,折三個長方體筒;把它們的一端剪成45度的斜面,拼接好後塗抹膠水,用白紙粘牢晾乾;
2.在Z字形的z「折」處用剪刀刺穿45度角縫隙;
3.把兩片鏡片插入縫隙中,再用白紙粘牢晾乾。
一架自製潛望鏡就製作完成了!
Ⅳ 怎樣手工製作簡易的天文望遠鏡
材料: 大凸透鏡(物鏡)、小凸透鏡(目鏡)、手電筒、厚紙板、膠水、尺等 步驟一: 將大凸透鏡(物鏡)固定,在透鏡後方放置一紙片,以手電筒照射透鏡,移動紙片觀測透鏡焦點。 步驟二: 重復步驟一,將大凸透鏡(物鏡)換成小凸透鏡(目鏡),觀測透鏡焦點。 步驟三: 設計一可變焦之望遠鏡。 步驟四: 以自製之望遠鏡觀看尺之最小格線(0.1 cm),移動尺與望遠鏡間之距離,觀察最遠可辨識尺之格線的距離
Ⅳ 怎麼做一次性紙杯手工製作望遠鏡
手工製作材料:3個卷紙芯、繩子、遮蔽膠帶、顏料、刷子、剪刀、膠水、打孔器
製作方法:
1、把一個卷紙芯從側面剪開。
2、把它攤平,在上面每隔一段距離貼上一條遮蔽膠帶。
用刷子在上面塗上顏料,之後讓其晾乾。
4、用打孔器把另外兩個卷紙芯的上方各打一個小孔。
5、把這兩個卷紙芯對齊放到之前裁開的卷紙芯上,注意有孔的放到一端。然後用膠水將其固定好。
在周圍用繩子捆綁好,等膠水幹了後再把繩子撤掉。7、然後在兩個小孔處穿上一個繩子,並打好結,這樣就可以掛在脖子上了。
Ⅵ 怎麼用手工做真正的天文望遠鏡
所謂「真正的」天文望遠鏡,無非是光學系統像差較小、調焦穩定、支撐穩固、能沿赤緯跟蹤天體(最好能自動跟蹤)等等。手工製作相關的功能部件,對製作者有相當高的知識、經驗、技能要求——數學、光學、光學加工、機械、機械加工等。換句話說,如果你具有這些知識、經驗和技能,是不會到網路知道這種大眾平台上來發問的。因為它們都是專業化程度很高的信息和方法。
不過,如果你對DIY天文望遠鏡具有很高的熱情,還可以選擇一個折中的方式——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購相關的功能部件進行組裝。例如選擇高精度的主鏡/副鏡/目鏡,定製鏡筒或桁架式支撐結構,選購適用的成品天頂鏡/調焦座/遮光罩/巴羅鏡/攝影CCD/尋星導星鏡/赤道儀/支架/電動跟蹤系統等,然後按需要選配組裝以對應不同的觀測任務。
當然,後者也需要相當全面的天文/光學知識,但知識來源於學習和實踐。DIY過程本身就是學習和實踐的過程,祝你成功。
Ⅶ 單筒望遠鏡的製作方法
單筒望遠鏡的製作方法很簡單,手工製作只需要硬紙盒兩個,一個凹透鏡一個凸透鏡,雙面膠即可。
1、准備兩個長方形紙盒,一個用來放凸透鏡一個用來放凹透鏡,記住兩個開口地方要留位置放凹凸透鏡。
Ⅷ 如何製作手工望遠鏡
你好,其實這個問題以前給別人回來過。如果你是只是玩玩,那麼可以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的模型。
一種:就是兩個放大鏡,物鏡是放大倍數小的,目鏡是放大倍數大的。這種結構視野寬,倍數容易大,材料也好找。但是,如果你沒有棱鏡,那麼成的像是倒的。
另一種:一個放大鏡,倍數小點的,是物鏡。一個凹透鏡,度數大的,是目鏡。優點,成的像是正的。缺點——上述方法中的優點一一相對應。
但是,如果你看了裡面的知識介紹可以看一下http://www.ytwscc.com 點「望遠鏡知識與介紹」——裡面有個「望遠鏡的光學材料、零件與鏡片結構」 ——裡面介紹了,從光學玻璃,到鏡片(雙膠合消色差)的生產與結構,與平常的普通放大鏡是完全不同的。裡面還有內部鏡片的照片。看了這些,你可能就明白,這個只是自己做做玩玩,體驗一下自己動手的樂趣,和真正的產品不是一個檔次。也沒辦法比較。
============================
如果你是很認真的想做一個,先不說材料有沒有賣的啊。
關鍵是你單純買零件,怎麼能知道自己買的零件是什麼樣的精度的?買到次品怎麼辦?
我是這個行業的,現在的市場,非常混亂,市面上非常大比例的產品,都存在把一些低檔零件裝在產品里的情況,但是,它們起碼還有約束,因為如果水分多了,效果就差了。
但是你買零件,只有製作出來後,才能知道效果——而且如果你是初學者,恐怕也看不出來。因為沒有對比。
從另 一個角度說,你可以想像,是買一個自行車貴呢?還是買一些自行車零件,自己組裝起來貴??顯然是買零件貴!!
一個是因為廠家有專門的渠道,可以取得便宜,並且質量好的零件。另一個,關繫到商業上的利潤的問題,就不說了。
如果你確實著急買,看看我這里這個吧
可以看一下http://www.ytwscc.com 點「產品」,裡面的「高倍台式望遠鏡」,其中有個出口台式產品。口徑60毫米,焦距可能基本正好是500毫米左右了。這個是成品,裡面的零件精度都不錯,是廠家出口德國和北美的一個產品。
當然,不考慮效果,只是體驗一下單純動手的樂趣,也不錯。前面說的兩個結構的,都可以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