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切開的土豆怎麼保存
用保鮮袋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或者泡在涼水或自來水裡。
土豆切開後會變黑,是由於土豆含有酚類化學物質和多酚氧化酶,在切開的過程中,所含的酚類化學物質流出,與外界氧氣接觸,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發生反應,使土豆塊切割面發生褐變。為了防止褐變影響感官,土豆削皮切開後,可利用將切塊浸在水中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土豆切割後的褐變。
土豆挑選:
一是看看孔,孔深的土豆要當心;二是掐掐肉,硬硬的土豆不能買;三是搓搓皮,不掉皮的土豆也比較危險。
在選購土豆時,發綠的土豆最好就不要購買,而存放土豆的時候,也一定注意要避光保存。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如遇到家裡的土豆變綠,實在把握不準的話,還是丟掉。
Ⅱ 賣散裝干土豆片要怎樣包裝
你好,用密封袋裝好就行啦。
Ⅲ 土豆應該怎麼保存
土豆怎麼保存
1、放置土豆。在陰暗乾燥的地方鋪上一層報紙,然後將土豆放在報紙上。兩周後土豆皮會變厚變干。這樣一來可以延長土豆的存放時間。把土豆表面大塊的泥土刷掉。在存放土豆前不要清洗土豆,任何的潮濕都可能會引起土豆腐爛。
2、將土豆分類。拿出所有破掉或有傷痕的土豆。這些土豆需要馬上用掉,不能存放。
3、將土豆層疊放在籃子或通風的盒子里。在每層土豆之間鋪一層報紙,並將最上面一層土豆也用報紙蓋好。報紙可以讓土豆避免陽光的照射。陽光會使土豆變綠,變得不能食用。陽光也會使土豆發芽,縮短存放時間。
4、將土豆存放在適宜的溫度下。把土豆放在2-4攝氏度的溫度下以便長期儲存。乾燥陰暗的地下室或是儲藏根用蔬菜的地窖會是存放土豆的好地方。冰箱里的溫度對於儲存土豆來說太低了。
5、定期檢查土豆。每隔幾個星期檢查一下土豆,看看是不是有一些已經開始變壞。一個壞掉的土豆會使它周邊的土豆也一起變壞。將發芽的壞土豆及時扔掉,使其它的土豆不受感染而變壞,這樣可以保證土豆存放的時間。
6、春季里可以用剩下的土豆作為種子。春天來臨的時候如果你還有些多餘的土豆,可以用他們來種植出你這一年所需的土豆。
注意:
如果想讓土豆不發綠不長牙,關鍵是控制好溫度,土豆適宜貯藏溫度為3-5度,相對濕度90%左右,此時塊莖不易發芽或發芽很少,也不易皺縮。
Ⅳ 土豆收回家,該怎麼儲存才不會發芽
第一,可以把土豆放在環境乾燥,陰涼,通風,最好是放在散開並且鋪滿紙袋和乾草的麻袋裡。
冬貯法,主要是保溫防寒,儲藏室的溫度保持在1—5度,春季後不要超過10度。使用萘乙酸處理土豆,主要噴灑萬分之六的劑量就可以保持土豆長時期不發芽,但是從窖中取出後,放在通風的地方,等待殘留葯劑揮發後,土豆仍然能發芽。
Ⅳ 土豆怎麼儲藏
馬鈴薯又稱土豆、山葯蛋、洋芋或地蛋。它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薯芋類蔬菜。以地下塊莖供食用。馬鈴薯種類很多,按塊莖皮色分有白皮、黃皮、紅皮和紫皮等品種;按薯塊顏色分有黃肉種和白肉種;按薯塊形狀分有圓形、橢圓形、長筒形和卵形品種;按薯塊莖成熟期分有早熟種、中熟種和晚熟種。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東北、西北和華北等寒冷地區,一年一季作,7月至11月收獲;長江流域,春馬鈴薯5月至6月收獲、上市,秋馬鈴薯11月收獲上市;華南地區2月至4月收獲上市。 (一)採收要求 在植株枯黃時,地下塊莖進入休眠期,此時是收獲最佳時間。收獲應選在霜凍到來以前,並同時要求在晴天和土壤乾爽時進行。收獲時先將植株割掉,深翻出土後,須在田間稍行晾曬,但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收獲後,在田間要將病蟲傷害及機械傷害的塊莖剔除,進行分級。在貯前先將塊莖置於10—20℃條件下經過10—14天(若溫度低時間要長一些),癒合傷口形成木栓層。具體方法是把塊莖堆在通風的室內,堆中要扦插秫秸把,或竹片製成的通風管,以便通風降溫。堆高不得高於0.5米,寬不超過2米。同時要注意防雨、防日曬,要有草苫遮光。為達到通風目的,還可在薯塊堆下面設通風溝。要定期檢查、倒動,降低薯堆中的溫、濕度,並檢出腐爛的薯塊。 (二)貯藏特性 馬鈴薯塊莖收獲以後具有明顯的生理休眠期。休眠期一般為2個月至4個月。一般早熟品種休眠期長。薯塊大小、成熟度不同休眠期也有差異。如薯塊大小相同,成熟度低的休眠期長。另外,栽培地區不同也影響休眠期長短。貯藏過程中,溫度也是影響休眠期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貯藏初期的低溫對延長休眠期十分有利。馬鈴薯在 2℃以下會發生冷害。但專供加工煎制薯片或油炸薯條的晚熟馬鈴薯,應貯藏於10—13℃條件下。 貯藏馬鈴薯適宜的相對濕度為80%—85%,晚熟種應為90%。如果濕度過高,會縮短休眠期、增加腐爛;濕度過低會因失水而增加損耗。 貯藏馬鈴薯應避免陽光照射。光能促使萌芽,同時還會使薯塊內的茄鹼苷含量增加。正常薯塊茄鹼苷含量不超過0.02%,對人畜無害。若在陽光下或萌芽時,茄鹼苷含量會急劇增加,如果誤食對人畜均有毒害作用。 (三)貯運方法 1.溝藏 7月早期的收獲馬鈴薯,可預貯在空房內或蔭棚下,直至10月下旬溝藏。貯藏溝深 1—1.2米、寬1—1.5米,長度不限。薯塊堆至距地面0.2米,上面覆土保溫,以後隨氣溫下降,分期覆土,覆土總厚度為0.8米左右。薯塊不可堆得太高,否則溝底及中部溫度會偏高,很容易腐爛。 2.窖藏 土質較黏重的地區,多採用井窖窖藏法。每窖室可貯藏3000千克。井窖結構可參見蔬菜貯藏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相關部分。 在有土丘或山坡地的地方,民可採用窯窖貯藏。以水平方向向土崖挖成窯洞,洞高2.5米、寬1.5米、長6米。窖頂呈拱圓形,底部也有傾斜度,與井窖相同。每窖可貯藏3500千克。 井窖和窯窖利用窖口通風並調節溫濕度。窖內貯藏不宜過滿。氣溫低時,窖口覆蓋草簾防寒。如管理得當,窖溫穩定,貯藏效果好。 3.棚窖貯藏 東北地區多採用。棚窖與大白菜窖相似,深2米、寬2—2.5米、長8米,窖頂為秫秸蓋土,共厚0.3米。天冷時再覆蓋0.6米稿稈保溫。窖頂一角開設一個0.5米×0.6米的出入口,也可做放風用。每窖可貯藏3000—3500千克。 4.通風庫貯藏 一般散堆在庫內,堆高1.3—2米,每距2—3米垂直放一個通風筒。通筒用木片或竹片制面柵欄狀,橫斷面積0.3米×0.3米。通風筒下端要接觸地面,上端伸出薯堆,以便於通風。如果裝筐貯藏,貯藏效果也很好。貯藏期間要檢查1—2次。 不論採用哪種貯藏方法,薯堆周圍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風散熱。以通風庫的面積計算,空隙不得少於1/3。 5.化學貯藏 南方夏秋季收獲的馬鈴薯,由於缺乏適宜的貯藏條件,在其休眠期過後,就會萌芽。為抑制萌芽,約在休眠中期,可採用α-萘乙酸甲酯(又稱萘乙酸甲酯)處理。每10噸薯塊用葯0.4—0.5千克,加入15—30千克細土製成粉劑,撒在薯堆中。還可用青鮮素(MH)抑制萌芽,用葯濃度為3%—5%,應在適宜收獲期前 3—4周噴灑,如遇雨,應再重噴。 6.運輸與包裝 短途運輸可用汽車或中小型拖拉機及人力三輪車等工具,包裝以筐裝為主,也可散裝;中長途運輸以汽車、火車為運輸工具,以麻袋或編織袋及筐、箱等包裝。 運輸時要防高溫、防潮、防凍,盡量避免機械損傷。 (四)上市質量標准 薯塊色正,無紫或綠色;塊莖肥大充實、完整;無發芽、病蟲害和機械傷;無受凍、腐爛,不脫水。可按品種類型、薯塊大小、整齊程度以及規格質量進行分級包裝。包裝物可以選用編織袋、紙袋、塑料袋以及筐、箱。
Ⅵ 切好的土豆片如何保鮮
切好的土豆片用保鮮袋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或者泡在涼水或自來水裡。
切好的土豆要馬上泡在水裡,土豆中含多酚氧化酶,在氧氣的作用下會發生褐變,從而影響土豆色澤。因此在烹飪過程中,切好的土豆應及時放在水裡,以防氧化變黑。
在浸泡時,可在水中加少許醋,一來可以有效地防止褐變,二來能讓土豆口感脆爽、不黏不糊,三來能減少土豆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的流失。土豆切完後最好馬上烹調,以防營養素流失到水中。
(6)土豆怎麼包裝圖片擴展閱讀:
蒸土豆是最理想的烹調方式,研究顯示,土豆在蒸熟後維生素C、多酚類植物素、蛋白質等營養素損失極少,保留率在80%以上,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膳食纖維基本沒有損失,其中的澱粉顆粒還能得到充分糊化,使它在體內更容易被消化分解,降低胃腸負擔。
帶皮蒸制的整個土豆營養損失更少,是最佳吃法。若蒸熟後壓成泥,口感酥軟,更適合老人和孩子。土豆用文火燉煮,才能均勻地熟爛,若急火煮燒,會使外層熟爛甚至開裂,裡面卻是生的。另外大火燉,湯汁不斷翻滾會使土豆塊外面煮爛,更容易糊鍋。
吃土豆要去皮吃,有芽眼的地方一定要挖去。以免中毒。切好的土豆絲或片不能長時間的浸泡,泡太久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流失。買土豆時不要買皮的顏色發青和發芽的土豆,以免龍葵素中毒。
Ⅶ 土豆怎麼保存
1.在存放土豆的袋子裡面放一隻蘋果,把袋口扎緊即可。用保鮮袋紮起來,讓它與空氣隔絕,這樣能防止變干,腐爛和發芽。
2.土豆怕凍要放在紙箱裡面,離寒冷的地方遠一點,忌水多,收獲前7天要停止澆水以減少水含量,促使薯片老化,利於及早進入休眠和減少病害。忌暴曬...
3.忌高溫,溫度較高土豆會生芽或腐爛;忌雜居,一般其它鮮菜容易霉壞,土豆不宜與這些菜放在一起。
Ⅷ 土豆片包裝需要放什麼東西才不會潮濕呢
包裝 用鋁塑復合袋,每袋裝入成品土豆片50克,然後置於充氣包裝機中,充氮後密封。每袋約充氮氣200毫升左右。
注意:烘烤、調味後的土豆片要及時包裝,包裝間應保持清潔、乾燥,以防土:豆片受潮。必要時放一包乾燥劑裡面。
Ⅸ 土豆如何包裝保存
①將土豆放在紙箱中,同時放幾個未成熟的蘋果,蘋果會散發乙烯氣體,可使土豆保鮮。
②將土豆裝入草袋,上面撒一層乾燥的砂子,放在陰涼、乾燥處。
③將土豆放入濃度為1%的稀鹽溶液中浸泡10~20分鍾。
④土豆去皮後應存放在加少許醋的冷水中,可防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