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挑選天麻
1、挑外形:看天麻的兩端,頂端有紅棕色乾枯芽苞(俗稱「鸚哥嘴」,「紅小瓣」);底部有圓形疤痕(自母麻脫落的疤痕),環節的痕跡,節處有凹陷,有退化的須根殘跡,俗稱「肚臍眼」。
2、挑味道:天麻聞之有一股特殊的氣味,俗稱「馬尿臭」。蒸煮時不容易爛,嚼之不沾牙齒,有爽脆之感。嘗之味甘微辛。
3、挑質地和斷面:個頭大、皮細紋皺,內部結實,體重,放在手上有沉澱感,半透明,質地堅硬,不易折斷,一旦折斷,斷面平坦,呈蠟質狀。
生長習性
條件:天麻無根無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依靠蜜環菌供應營養生長繁衍。因而種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優質蜜環菌材,第二步才是引購天麻種。並及時與蜜環菌材伴栽。
環境:天麻生長的適宜溫度10-30℃,最適溫度20-25℃,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土壤含水量50%-55%,pH值5-6,即偏酸性的生態環境。
分布於中國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
2. 怎樣辨別天麻的真假
「鸚哥嘴,凹肚臍,外有環點乾薑皮,松香斷面要牢記。」這是鑒別天麻真假的口訣。這口訣中,松香斷面是判斷天麻真偽的重要依據。具體地說,天麻採收後因加工壓扁,呈扁長橢圓形,皺縮,有時稍彎曲,頂端有尖而微彎的紅棕色芽苞(俗稱「鸚哥嘴」),末端有圓臍形疤痕(俗稱「凹肚臍」)。表面呈淡黃色或淺黃棕色,略透明。
偽天麻有蕉芋根、羊角天麻、入地老鼠、馬鈴薯、大理菊五種最為常見。
1.蕉芋根:其根莖外形頗似天麻,也有環節,但其表面蒙有一層白粉狀物,質軟而易折斷,斷面呈顆粒狀,粉白色,無光澤。
2.羊角天麻:其塊莖呈橢圓形,有的已壓扁,兩端微尖似羊角,頂部有殘留的莖基。表面為灰黃色,環節明顯,有不規則皺縮溝紋,質硬而緊,極難折斷,斷面呈羊角質樣,灰白色或黃白色,其味微甜。
3.入地老鼠:原植物為觀賞花卉,其根莖刮皮曬干後呈圓錐形,兩端常折斷而有纖維狀斷頭,表面呈淺黃色或棕黃色,有明顯縱皺紋和微凹陷的須根痕,將它放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布滿細致的條狀白色晶點,無環節。質堅硬,極難折斷,其斷面不平坦,有圓心環紋。氣微臭,味淡而有刺咽喉的感覺。
4.馬鈴薯:其塊莖經蒸曬、壓扁之後,呈長橢圓形。表面呈黃色,具有不規則分布的凹陷芽根,沒有點狀環節,斷面較平坦,角質樣,略帶規則。
5.大理菊:原植物為著名的花卉。其塊根經加工後呈長紡錘形,表皮為灰白色或淺黃棕色,有寬縱溝紋,兩端略尖並呈纖維狀。質硬,難以折斷,其斷面凹凸不平。味淡,嚼之粘牙。此品有時詐稱為「四川剝皮天麻」。
天麻葯性平和,其功效頗多,人們都樂於購買在家庭備用。如在農貿市場購買時,上述真偽天麻的識別方法可以給你作重要的依據。
3. 野生天麻怎樣辨別真假
1、野生天麻會因為自身的生長條件,所以說個頭比較小,而且個頭都不是均勻的,人工天麻相對來說個頭比較大,而且比較厚實。
2、野生天麻中含有比較多的葯用成分,比如說天麻醚干香草醇,天麻苷,特殊的香味是人工栽培所沒有辦法體現出來的,擁有持久的氣味,而普通的天馬擺放在櫃台上之後,馬上就會消散味道,這點也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鑒別。
3、野生天麻大部分都會生長在腐質比較多的土壤中,所以說他們的皮膚相對來說都比較黑,看上去並不如人工天麻光鮮,野生天麻的外表上最起碼有十條左右的環紋,而且底部比較大,呈現圓形的外觀,表面上會看到半透明或者是黃白的色彩。
(3)天麻怎麼分辨真假圖片擴展閱讀:
天麻雖小功效多
1、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止痛的功效。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緩解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
2、凡病人見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均慎用天麻。
3、天麻性雖不燥,畢竟風劑,若血虛無風,火炎頭痛、口乾便閉者,不可妄用。
4、天麻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甙,遇熱極易揮發。天麻與他葯共煎會因熱而失去鎮靜鎮痛的有效成分。
5、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劑量是40克以上,中毒潛伏期是1~6小時。
4. 如何辨別天麻的真假有哪些方法
天麻其根莖入葯用以治療頭暈目眩、小兒驚風、肢體麻木等症,是名貴中葯,與瓊珍靈芝合用可治療頭痛失眠。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辨別天麻的真假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有的殘存表皮組織。皮層外側單列至數列細胞壁稍增厚,可見稀疏的壁孔;厚壁細胞多角形或類長圓形,常呈連珠狀增厚,微木化。中柱薄壁細胞較大,類圓形或多角形,有時可見紋孔。維管束外韌型或周韌型,散在,導管兩個至數個成群,非木化。薄壁組織中可見草酸鈣針晶束,有的散在;薄壁細胞中含多糖類團塊狀物,遇碘液顯棕或淺棕紫色。
2、取粉末,製成10%水浸液,加碘試液2-4滴,顯紫紅至酒紅色。
3、取粉末,製成10%乙醇(45%)浸液,加硝酸汞試液0.5ml,加熱,溶液顯玫瑰紅色,並產生黃色沉澱。
4、取粉末,製成5%乙醇浸液,在紫外光燈下顯石綠色熒光。
1、性味:甘,平。
①《本經》:味辛,溫。
②《葯性論》:無毒。味甘,平。
③《醫學啟源》:氣平,味苦。
2、歸經:入肝經。
①《綱目》:入肝經氣分。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肝、膀胱二經。
③《本草新編》:入脾、腎、肝、膽、心經。
3、功效: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
①《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
②《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
③《葯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
④《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
⑤《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
⑥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
⑦《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4、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5. 如何挑選天麻
1、鮮天麻:品種挑選(現在人工種植的主要是烏天麻、黃天麻、烏紅雜交天麻),就品質、名氣以烏天麻最好(切記烏天麻一般只有昭通有);外形的挑選,以外觀無黑點等變病、頭大尾小、肩寬體短為好。
2、干天麻:品種如上,外觀如果是白凈透亮那就得注意,是用明礬或硫磺熏蒸而成的,還有看天麻皮有沒有黑點(有的話一般是本身天麻採挖時就、加工過程種或保管中生霉、加工不好等)、天麻開裂(主要是因為擺放時間太久)。
(5)天麻怎麼分辨真假圖片擴展閱讀:
(1)鎮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炎。天麻有明顯的鎮痛效果。近年來,經一些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
(2)鎮靜作用:有的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衰弱和神經衰弱綜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別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
(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痴呆症,有效率達81%。
6. 如何辨認天麻
天麻是一種治療眩暈病的重要葯材,性味甘平,入肝經,主要功用為平肝息風,凡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通紅、頭重腳輕、或者肝風內動引起的高熱驚風、顛癇抽搐、角弓反張等,以天麻配伍其他葯物服用,常有良好的效果。鑒於此,一些不法商人就以相似的其他根莖冒充天麻,欺騙消費者。市場上常見的假天麻有紫茉莉根、大麗菊塊根、馬鈴薯、芭蕉芋地下莖、毛芋頭等,這些植物根莖形狀與天麻十分相似,有時真假難辨,需要掌握要領進行鑒別。
接下來告訴你十二種方法識別真假天麻,讓假天麻無處遁形。
【芋的一年生塊莖】:呈壓扁狀,有縱溝及皺褶,頂端有芽苞殘基,下端有棕色的圓形疤痕,斷麵粉白色,微甜有麻舌感。 【黃精根狀莖】:別名老虎姜。有結節,有細皺紋及稍隆起的環節,莖痕明顯,呈圓盤狀,俗稱雞眼,其上布有許多小麻點,味甜,嚼之有粘性。
【栝樓的乾燥塊根】:呈不規則的圓,紡綞形,一端有莖基殘留或紮成短嘴狀。縱斷面富粉性,有黃色筋脈條紋。 【商陸乾燥根】:別名山蘿卜。呈紡綞形,頂端常有莖基殘留或兩端均為切面痕,可見同心環狀層紋,外表可見須根痕,味淡,麻舌。
【大九股牛的塊根】:別名羊角。多呈紡綞形,一端常扭曲成羊角狀。表面有須根痕及線樣橫環紋,頂端有殘莖基,味淡。
7. 真假天麻如何鑒別
如何鑒別天麻
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的乾燥塊莖。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cm,寬1.5~6cm,厚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
一、鑒別:
(一)天麻頂端有紅棕色至棕色鸚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另一端有圓臍形疤痕。
(二)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為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氣微,味甘。
(三)天麻多有不規則皺紋,半透明,並可見多輪環節。
二、偽品鑒別:天麻的偽品較多,如:
(一)紫茉莉根:呈長圓錐形,稍彎曲,有的有分枝,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味淡有刺喉感。
(二)大理花(菊)根:呈長紡錘形,微彎,有的已壓扁,有的切成兩瓣,表麵灰白色或類白色,未去皮的黃棕色,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臭味,味淡。
(三)羽列蟹甲草根:呈長橢圓形或圓形,有的已壓扁。表麵灰棕色,半透明,未去皮的棕黃色,環節明顯,有不規則溝紋或皺紋,並有須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半形質,灰白色或黃白色,無臭,味微甜。
(四)土豆:呈橢圓形,已壓扁,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較光滑,有縱皺紋及淺溝紋,底部無圓形疤痕,質堅硬,難折斷,斷面平坦,無臭,味淡。
(五)其它:有赤匏根,商陸根(有毒),從外形看有點相似,但細看後,均可發現差別。如赤匏根折斷面平,粉質多。商陸則外表皮粗糙,久嚼麻舌。
8. 如何辨別真假天麻
天麻通常呈長橢圓形,扁縮而略彎曲,長4~12厘米,寬2~6厘米,厚1~3厘米。一端稍粗,有紅棕色乾枯芽苞,俗稱「鸚哥嘴」,有的為開花後殘留的莖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脫落後的圓臍形疤痕,俗稱「肚臍眼」。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可見數圓點狀的退化須根痕組成的橫紋、麻點皺紋和輪節。質堅實,半透明,不易折斷,斷面平坦,角質狀,有光澤,嚼之發脆有粘性。目前較常見的假天麻有大麗花的乾燥塊莖、紫茉莉的乾燥根及馬鈴薯、紅薯的加工品等。偽品一般不透明,無麻點皺紋和輪節,也無「鸚哥嘴」和「肚臍眼」特徵,斷面纖維明顯,質較輕或易折斷。
常見的假天麻主要有以下幾種:
馬鈴薯,別名土豆。塊莖呈長橢圓形,壓扁狀,表面無溝紋及皺紋,鸚哥嘴及點狀環痕均為人工捏造,干後產生細裂紋,味淡且甜。
大麗花塊根,別名大麗菊。塊根扁縮,紡綞形,象牙白色,有細小的平行紋理,體輕,味淡微甜,嚼之粘牙。
紫茉莉根,別名胭脂花。根呈長圓錐形,有縱溝及星點狀下陷或小洞狀的須根痕,味淡、有刺喉感。
芭蕉芋的根莖。頂端有莖基,灰棕或灰黃色,半透明,質堅硬,表面可見微突起而不連續的須根痕。
羽裂蟹甲草的塊莖,別名羊角天麻。外形似天麻,環節明顯,但無鸚哥嘴,質堅,表面有不規則溝紋及皺紋,並有疣狀須根痕,一端有殘留莖基,略下凹,圓形。
.
芋的一年生塊莖。呈壓扁狀,有縱溝及皺褶,頂端有芽苞殘基,下端有棕色的圓形疤痕,斷麵粉白色,微甜有麻舌感。
黃精根狀莖,別名老虎姜。有結節,有細皺紋及稍隆起的環節,莖痕明顯,呈圓盤狀,俗稱雞眼,其上布有許多小麻點,味甜,嚼之有粘性。
栝樓的乾燥塊根。呈不規則的圓,紡綞形,一端有莖基殘留或紮成短嘴狀。縱斷面富粉性,有黃色筋脈條紋。
商陸乾燥根,別名山蘿卜。呈紡綞形,頂端常有莖基殘留或兩端均為切面痕,可見同心環狀層紋,外表可見須根痕,味淡,麻舌。
大九股牛的塊根,別名羊角。多呈紡綞形,一端常扭曲成羊角狀。表面有須根痕及線樣橫環紋,頂端有殘莖基,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