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肺鱗癌,ct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術後切除左肺後,左胸負壓引起的改變,沒有復發的跡象。
B. 肺癌的前期徵兆是什麼,如何預防
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症狀,其特點是以陣發性刺激性嗆咳為主,有咳不凈的感覺,一般無痰或只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繼發感染可出現膿痰。如經抗炎治療2周後無改善,應警惕肺癌的可能。或在原有慢性咳嗽基礎上出現咳嗽性質改變,甚至伴有「氣管鳴」、「氣短」應予注意。肺癌的另一警號是間斷性反復少量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此外,還出現胸背痛、胸悶、發熱等症狀
肺癌的主要病因及危險因素:
煙已被公認為引起肺癌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在歐美各國,肺癌的發
因於吸煙的佔90%左右。80年代,上海市區男性肺癌歸因於吸煙的佔70%~80%;女性肺癌約30%歸因於吸煙與被動吸煙。開始吸煙的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開始吸煙的年齡越早,患肺癌的危險越大。煙齡60年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煙齡20年者高出100倍左右。香煙點燃後產生的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於煙焦油中的多種致癌物質、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屬元素等。煙草燃燒所產生的致癌物質有苯並芘、亞硝胺、β-萘胺、鎘、放射性釙等。還有酚化合物等促癌物質。不吸煙的婦女因丈夫吸煙所致被動吸煙患肺癌的死亡率,要比丈夫不吸煙的婦女(無被動吸煙)高1~2倍。吸煙與職業的或環境的致癌因素同時對人起致癌作用時,其結果比單獨因素所起的致癌作用相加還要大,稱協同作用。吸煙與飲酒也起協同致癌作用。如果每天平均吸煙20支,吸了20年的煙民患肺癌的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20倍。年齡小於20歲即開始吸煙者,死於肺癌的人數比不吸煙者高28倍。
職業性致肺癌因素:在70年代,我國有些工業城市,在工廠集中的地區,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特高,當時有的城市已居各種惡性腫瘤的首位。目前認為與下列物質接觸的職業與肺癌的發生有關:石棉、砷化合物、鉻化合物、鎳化合物、二氯甲醚、電離輻射、芥子氣以及煤煙、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環芳烴類等。例如石棉工人死於肺癌者7倍於一般人群,而石棉工人中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群的50~90倍,這是吸煙與石棉起協同作用所致。
⑶大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工業的廢氣如果處理不當,可污染廠礦內外的環境和大氣。此外城市中每天燃燒的大量煤、柴油、汽油以及柏油馬路的鋪設和機動車輛的使用,均可導致居民密集區空氣的污染。一般城市中的肺癌發病有10%,污染嚴重的城市有25%左右是由大氣污染引起的。近年來,室內裝修所用石材、油漆、地板膠、塑料飾物、粘合劑等帶來了室內污染。
⑷廚房烹調油煙和室內生火污染室內空氣:烹調時,當油鍋里的溫度在攝氏200度以上時,所用油脂即發生化學變化,油煙隨著沸騰的油揮發出來,油煙中含有雜環烴、苯並芘等致癌物質。烹調油煙是非吸煙女性、炊事人員發生肺癌的危險因素,是經常在廚房工作者的一個威脅。室內生火常用的燃料有柴草、木材、煤炭、油類、煤氣、天然氣等,當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和氣體是有害的,且具有致癌性。
⑸室內氡污染:氡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廣泛的存在於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建築材料中。它是鈾、鐳經衰變而成的產物。氡的同位素及其衰變產物被稱為氡子體。只要是有氡的地方就會伴存著子體,氡及其子體危害人的健康。氡可通過地基、建築物的縫隙、建築材料結合處、管道入室部位松動處進入室內,建築材料中也可能有氡逸入室內。我國制定的室內空氣中氡濃度標准為100貝克/立方米。1994年以來,我國調查了14個城市的1524寫字樓和居室,發現氡含量超標者佔6.8%,最高達596貝克/立方米。1990年,北京的地下室監測,有2.5%室內氡濃度超過200貝克/立方米。國際上認為暴露於300~500貝克/立方米氡濃度下的人群,其肺癌的死亡率是正常暴露水平下人群的2倍。有研究估計美國每年約有2.4萬名氡致癌病例。認為在美國氡的危害是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大致肺癌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推算在各國所有的肺癌患者中,有5%~15%是室內氡暴露造成的。
⑹肺癌的其它危險因素:肺部既往疾病,如肺結核、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但比起上述五方面因素,既往疾病史所發生的作用是較小的。某肺癌高發區居民血內硒的含量偏低。國內外研究證明,一定量的硒對於癌症有抑制與預防作用。研究發現我國某錫礦礦工肺癌患者飲食中肉食、蛋、豆製品攝入偏少。
⑺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人體內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多基因突變,使細胞多階段受損和修復錯誤,最後引起癌變。已知癌基因ras、myc、Rb 等和抑癌基因p53與肺癌的發生有關。
肺癌常見症狀:
①咳嗽,多為刺激性咳嗽。②痰中帶血,多為血絲痰。③胸悶胸痛,一般症狀輕,定位模糊。當癌瘤侵及胸膜、胸壁時,疼痛加劇,定位較前明確、恆定。④氣促,癌瘤阻塞所致的肺炎、肺不張、惡性胸腔積液、彌漫性肺泡病變等均可引起。⑤發熱,阻塞性肺炎或癌性毒素所致。⑥晚期患者可出現較明顯的惡病質。⑦其他。
肺癌的預防:
⑴不吸煙及戒煙:①有組織、有計劃地在群眾中開展吸煙有害健康、防癌就要堅決不吸煙和戒煙的健康教育。從小學開始在課程中加進吸煙危害健康的內容。②醫務人員、學校的教師、文藝體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各級領導幹部應該帶頭不吸煙,作為廣大群眾的榜樣。③衛生部門、教育部門、新聞機構和群眾團體要開展吸煙有害的宣傳教育。④採取措施在所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英美等國家自60年代起,大力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活動,使人群的吸煙率每年以1~2%比例下降,這些國家的逐年上升的肺癌發病率到90年代,已開始被遏止或逐漸下降。不論您吸煙已有多少年,不論您是否患了肺癌,不論您年齡多大,請您立即下決心戒煙,對您都是有好處的。戒煙後沉積在你體內的致癌毒素會逐漸減少。如果你是患者,戒煙可以鞏固你的療效。戒煙可以恢復你的免疫功能,增強體力,預防癌症和其他疾病。
⑵預防職業性肺癌:①政府部門對工礦企業要監督管理。②改革生產工藝,減少粉塵、煙霧,降低環境中有害物質濃度,不斷提高生產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的程度,生產者避免或減少直接接觸已知致癌因素。③加強個人防護,生產時注意正規操作,生產後換下工作服,洗淋浴,工作服不帶回家。④定期監測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允許標准,及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⑤定期查體,如發現與職業有關癌前病變或早期癌,應及時治療,並調離有致癌因素的職業環境。
⑶預防環境污染: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細則》,對於預防肺癌和其他有關疾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內容是①人民政府、工礦企業、建設項目應當把防止大氣污染納入生產建設和技術改造計劃,加強監督管理。②大氣污染的防治設施和規章制度經驗收合格,建設項目方能投入生產或使用。③防治煙塵污染。④新建住宅區應當實行熱電聯供,或集中供熱,推廣低污染燃燒技術,逐步限制散煤燃燒。⑤禁止在居民區新建排放含有有毒物質的廢氣和粉塵的建設項目,已投入生產的應當進行凈化處理。⑥因特殊情況,需在人口集中地區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以及其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物質,需經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批准,並設置焚燒爐集中焚燒。建築施工需熔化瀝青,使用固定熔化裝置時,應當採用密閉方式。⑦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對機動車船排氣污染的防治要統一監督管理。超過國家規定污染排放標準的汽車,不得製造、銷售或進口。⑧對有違反國家規定者負法律責任。
⑷控制室內煙塵等污染:①室內煤爐、煤灶要設有煙囪,保持爐灶的密閉。煙囪要經常清掃,保持通暢。②逐漸以燃氣代替燃煤取暖、做飯。 ③保持廚房通風,廚房要安裝抽油煙機或排鳳扇,點火同時打開抽油煙機或排鳳扇。④烹調時,油鍋溫度不要超過200度,不能讓油鍋冒煙,少用煎炸烹調方式,選用精製油作為食用油。⑤起居室和卧室要與廚房分隔開,避免污染的廚房空氣進入其他居室。⑥室內裝修、裝飾,採用無污染材料,為了防止裝修材料散發有害物質對居民的危害,在裝修完畢後應通風1月後,才開始住人。
⑸控制室內氡污染:①從建築上說,要建造密實的屏障,避免氡向室內滲透,通常沒有裂隙和孔洞的水泥屏障就足以阻擋氡的滲透。良好的通風條件也是控制氡污染的重要環節。②房屋建築前要嚴格進行地基選擇,必要時請有關部門做氡的測試,然後採取降氡措施。注意建築材料的放射性,選擇合格的建材。③從個人來說,購買房屋時先要了解清楚房屋所在地區是否屬於地層氡的含量較高地區,避免在這樣的地區購房。④選擇放射性物質含量低的建築材料做裝修材料。⑤填平、密封地板和牆上的裂縫,⑥將地下室作為居室或工作場所,一定要監測室內氡濃度,氡濃度過高的不宜作為居室或工作場所。
⑹飲食預防與化學預防。美國人馬昌等研究證實多吃各種綠葉蔬菜和番茄(西紅柿)對預防肺癌有明顯保護作用。研究人員觀察到蔬菜中的黃體素(Lutein)、番茄紅色素(Lycopene)和吲哚(Indole)及其它蔬菜成分對人體有抗癌作用。齊勒等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菜花菜、捲心菜、大白菜、甘藍、花椰菜、蕪青等)對肺癌的防護作用更加突出。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在雲錫礦工肺癌的研究中,除發現與上述相同結果外,還發現蔥蒜類對肺癌的防護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類胡蘿卜素及其復合物。在該礦的研究中,研究發現多吃豆腐,適量吃肉類和蛋類也有防護作用。
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尤其多食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微量元素硒等食品,可以降低肺癌的發病率。高脂肪、高膽固醇膳食和飲酒會增加患肺癌的危險性。
維生素A能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維持上皮組織正常代謝,阻斷細胞癌變過程,能加速細胞核DNA修復,對基因表達具有調控作用。格拉漢(Graham)在夏威夷多民族人群中研究發現,每月攝入維生素A少於25000國際單位者,患肺鱗癌的危險性高於每月攝入大於15萬國際單位者。
維生素A的衍化物和胡蘿卜素及類胡蘿卜素預防肺癌更引起注意。湖南腫瘤醫院1989年報告,在湖南兩個礦於1984年應用國產維胺酯(RI)和維胺酸(維生素A的衍化物)治療痰細胞中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治療後一般情況改善,血液內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升高。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肺癌發生率為1比4,且增生細胞平均級別下降,提示本品在化學預防上有一定療效。
⑺生活規律,心情愉快,勞逸結合,鍛煉身體,增加防病抗病的能力。
⑻中年以上居民應定期檢查身體:當出現刺激性乾咳、痰中帶血絲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如家中有人曾患肺癌,其他成員應引起注意,須定期檢查。
C. 如何鑒別肺腺癌與肺鱗癌求解答
肺腺癌:正確鑒別肺腺癌與肺鱗癌首先要了解肺腺癌的發病原因、症狀及病理表現。肺腺癌多起源於較小的支氣管粘膜上的分泌粘液的上皮細胞,因而多數的肺腺癌位於肺的周圍部分,癌腫多呈球塊狀並靠近胸膜,多發生於年輕女性,肺腺癌的發生與吸煙沒有很大關系。
另外,肺腺癌還有一個亞型-肺泡癌,其發病率男女比率相近,其發病率占肺腺癌的40%左右,發病原因尚不明確,臨床推測可能與肺部或支氣管慢性炎症引起的瘢痕和肺間質纖維化有關。
肺腺癌的病理表現
:肺腺癌的癌細胞一般較大,胞漿較豐富,內有分泌顆粒或粘液泡,核較大。另外,癌細胞的表面可見豐富的微絨毛。分化程度較低的肺腺癌可無腺腔結構,癌細胞集聚在一起呈片狀或索狀;而分化程度較高的肺腺癌主要是有腺體組成,有腺腔或分泌粘膜,部分可呈乳頭狀結構。
肺腺癌的臨床表現
:肺腺癌早期多無明顯的症狀,患者可無明顯不適,多數患者是在健康查體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肺腺癌雖發展緩慢但早期既可發生擴散轉移,所以臨床上多是在出現了腦轉移瘤或肝轉移症狀後才發現肺腺癌為原發腫瘤灶。鑒於此種情況,肺腺癌的治療要以中醫中葯(益肺清化顆粒、清肺散結丸、參蓮膠囊)等保守治療為主。
肺鱗癌:肺腺癌與肺鱗癌的鑒別診斷除了解肺腺癌症狀體征外,肺鱗癌的症狀表現,發病原因同樣要熟悉了解,這樣更有利於安全鑒別肺腺癌與肺鱗癌。肺鱗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原發性肺癌的50%,肺鱗癌常為中央型肺癌,起源於較大的支氣管。肺鱗癌的早期多可引發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性肺炎,肺鱗癌的晚期癌腫組織易發生變性、壞死,而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膿腫。肺鱗癌多發於50歲以上男性,其發病原因與長期吸煙有很大關系。
肺鱗癌病理表現
:肺鱗癌典型的細胞較大,形狀不一,胞漿豐富,核深染,細胞明顯畸形且細胞有角化的傾向。分化程度較高者癌細胞多呈復層排列,癌細胞間多見細胞間橋和角化珠;分化程度中等者癌細胞形態與分化較高者相近,但胞間無細胞間橋和角化珠;而分化程度低者的癌細胞多呈小圓型或梭形,細胞排列無層次。
肺鱗癌的臨床表現
:肺鱗癌早期可見咳嗽、咳血、胸部悶痛等症狀,肺鱗癌生長較緩慢,擴散轉移發生的較晚。因此早期的肺鱗癌治療可以首選手術治療,術後可結合益肺清化顆粒、益肺清化膏、清肺散結丸、消癌平滴丸等中葯長期治療。肺鱗癌對放、化療不如小細胞未分化癌敏感,放化療效果也不理想。
由此可見,肺腺癌與肺鱗癌的鑒別診斷並不難,臨床醫生和患者可根據肺腺癌與肺鱗癌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病理表現加以鑒別,確診後選擇合適有效的治療方法。
D. 左上肺肺鱗癌PT4N0M0Ⅲb 期是什麼期
你上面寫的很清楚了,是3B期,也就是局部晚期。
手術後化療是肯定的,但是要根據患者身體情況來判斷化療的時間。象他72歲年紀比較大,手術後一般恢復就需要很長時間,如果再上化療可能身體會吃不消,希望你們綜合考慮,結合醫生的意見來選擇最佳治療方法。
一般化療兩周期後可以拍CT看看肺部情況再做下一步打算。
E. 同樣是肺癌,肺鱗癌和肺腺癌到底有什麼區別
兩種類型的肺癌,類似於肺鱗狀細胞癌和肺腺癌,聽起來相似,但區別仍然很大。想知道肺鱗狀細胞癌和肺腺癌有什麼區別嗎?我們還請了一位腫瘤科醫生,並詳細解釋了肺鱗狀細胞癌和肺腺癌之間的差異。
其他病因:肺鱗狀細胞癌主要是由於慢性刺激和支氣管粘膜柱狀上皮細胞的損傷,睫狀體丟失,基底細胞鱗狀上皮形成,非典型增生和發育不全,這對突變至癌症最敏感。肺腺癌與大氣條件,肺部疾病,職業因素等相關。
其他人群:肺腺癌更可能發生在女性和非吸煙者中,發病年齡相對年輕,女性相對普遍。肺鱗狀細胞癌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並且與吸煙密切相關。肺鱗癌和肺腺癌有什麼區別?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肺鱗狀細胞癌與肺腺癌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症狀,病因和受影響人群三個方面。無論肺癌的類型如何,治療越快越好。去除病變的手術需要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
F. 肺癌前期徵兆是什麼
肺癌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症狀和體征的有無、輕重以及出現的早晚,取決於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有無轉移及有無並發症,以及患者的反應程度和耐受性的差異。肺癌早期症狀常較輕微,甚至可無任何不適。中央型肺癌症狀出現早且重,周圍型肺癌症狀出現晚且較輕,甚至無症狀,常在體檢時被發現。肺癌的症狀大致分為:局部症狀、全身症狀、肺外症狀、浸潤和轉移症狀。
(一)局部症狀
局部症狀是指由腫瘤本身在局部生長時刺激、阻塞、浸潤和壓迫組織所引起的症狀。
1.咳嗽
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以咳嗽為首發症狀者佔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與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張及其他胸內合並症有關。腫瘤生長於管徑較大、對外來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氣管黏膜時,可產生類似異物樣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乾咳,一般止咳葯常不易控制。腫瘤生長在段以下較細小支氣管黏膜時,咳嗽多不明顯,甚至無咳嗽。對於吸煙或患慢支氣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痰中帶血或咯血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症狀,以此為首發症狀者約佔30%。由於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徵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復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而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
3.胸痛
以胸痛為首發症狀者約佔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大多數情況下,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若繼續發展,則演變為恆定的鑽痛。難以定位的輕度的胸部不適有時與中央型肺癌侵犯縱隔或累及血管、支氣管周圍神經有關,而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有25%訴胸部鈍痛。持續尖銳劇烈、不易為葯物所控制的胸痛,則常提示已有廣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肩部或胸背部持續性疼痛提示肺葉內側近縱隔部位有腫瘤外侵可能。
4.胸悶、氣急
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症狀,多見於中央型肺癌,特別是肺功能較差的病人。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肺癌晚期,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壓迫氣管、隆突或主支氣管時,可出現氣急,甚至窒息症狀。②大量胸腔積液時壓迫肺組織並使縱隔嚴重移位,或有心包積液時,也可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但抽液後症狀可緩解。③彌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支氣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氣體彌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的通氣/血流比值失調,引起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常伴有發紺。④其他:包括阻塞性肺炎。肺不張、淋巴管炎性肺癌、腫瘤微栓塞、上氣道阻塞、自發性氣胸以及合並慢性肺疾病如COPD。
5.聲音嘶啞
有5%~18%的肺癌患者以聲嘶為第一主訴,通常伴隨有咳嗽。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左側聲帶麻痹。聲帶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
(二)全身症狀
1.發熱
以此首發症狀者佔20%~30%。肺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中央型肺癌腫瘤生長時,常先阻塞段或支氣管開口,引起相應的肺葉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張而出現發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復發作,約1/3的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反復在同一部位發生肺炎。周圍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腫瘤壓迫鄰近肺組織引起炎症時而發熱。二為癌性發熱,多由腫瘤壞死組織被機體吸收所致,此種發熱抗炎葯物治療無效,激素類或吲哚類葯物有一定療效。
2.消瘦和惡病質
肺癌晚期由於感染、疼痛所致食慾減退,腫瘤生長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以及體內TNF、Leptin等細胞因子水平增高,可引起嚴重的消瘦、貧血、惡病質。
(三)肺外症狀
由於肺癌所產生的某些特殊活性物質(包括激素、抗原、酶等),患者可出現一種或多種肺外症狀,常可出現在其他症狀之前,並且可隨腫瘤的消長而消退或出現,臨床上以肺源性骨關節增生症較多見。
1.肺源性骨關節增生症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柞狀指(趾),長骨遠端骨膜增生,新骨形成,受累關節腫脹、疼痛和觸痛。長骨以脛排骨、肱骨和掌骨,關節以膝、踝、腕等大關節較多見。柞狀指、趾發生率約29%,主要見於鱗癌;增生性骨關節病發生率1%~10%,主要見於腺癌,小細胞癌很少有此種表現。確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雌激素、生長激素或神經功能有關,手術切除癌腫後可獲緩解或消退,復發時又可出現。
2.與腫瘤有關的異位激素分泌綜合征
約10%患者可出現此類症狀,可作為首發症狀出現。另有一些患者雖無臨床症狀,但可檢測出一種或幾種血漿異位激素增高。此類症狀多見於小細胞肺癌。
(1)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綜合征 由於腫瘤分泌ACTH或類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活性物質,使血漿皮質醇增高。臨床症狀與柯興氏綜合征大致相似,可有進行性肌無力、周圍性水腫、高血壓、糖尿病、低鉀性鹼中毒等,其特點為病程進展快,可出現嚴重的精神障礙,伴有皮膚色素沉著,而向心性肥胖、多血質、紫紋多不明顯。該綜合征多見於肺腺癌及小細胞肺癌。
(2)異位促性腺激素分泌綜合征 由於腫瘤自主性分泌LH及HCG而刺激性腺類固醇分泌所致。多表現為男性雙側或單側乳腺發育,可發生於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以未分化癌和小細胞癌多見。偶可見陰莖異常勃起,除與激素異常分泌有關外,也可能因陰莖血管栓塞所致。
(3)異位甲狀旁腺激素分泌綜合征 是由於腫瘤分泌甲狀旁腺激素或一種溶骨物質(多肽)所致。臨床上以高血鈣、低血磷為特點,症狀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痛、煩渴、體重下降、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煩躁不安和精神錯亂等。多見於鱗癌。
(4)異位胰島素分泌綜合征 臨床表現為亞急性低血糖徵候群,如精神錯亂、幻覺、頭痛等。其原因可能與腫瘤大量消耗葡萄糖、分泌類似胰島素活性的體液物質或分泌胰島素釋放多肽等有關。
(5)類癌綜合征 是由於腫瘤分泌5-羥色胺所致。表現為支氣管痙攣性哮喘、皮膚潮紅、陣發性心動過速和水樣腹瀉等。多見於腺癌和燕麥細胞癌。
(6)神經-肌肉綜合征(Eaton-Lambert綜合征) 是因腫瘤分泌箭毒性樣物質所致。表現為隨意肌力減退和極易疲勞。多見於小細胞未分化癌。其他尚有周圍性神經病、脊根節細胞與神經退行性變、亞急性小腦變性、皮質變性、多發性肌炎等,可出現肢端疼痛無力、眩暈、眼球震顫、共濟失調、步履困難及痴呆。
(7)異位生長激素綜合征 表現為肥大性骨關節病 多見於腺癌和未分化癌。
(8)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 是由於癌組織分泌大量的ADH或具有抗利尿作用的多肽物質所致。其主要臨床特點為低鈉血症,伴有血清和細胞外液低滲透壓(<270 mOsm/L)、腎臟持續排納、尿滲透壓大於血漿滲透壓(尿比重>1.200)和水中毒。多見於小細胞肺癌。
3.其他表現
(1)皮膚病變 黑棘皮病和皮膚炎多見於腺癌,皮膚色素沉著是由於腫瘤分泌黑色素細胞刺激素(MSH)所致,多見於小細胞癌。其他尚有硬皮病、掌跖皮膚過度角化症等。
(2)心血管系統 各種類型的肺癌均可凝血機制異常,出現遊走性靜脈栓塞、靜脈炎和非細菌性栓塞性心內膜炎,可在肺癌確診前數月出現。
(3)血液學系統 可有慢性貧血、紫癜、紅細胞增多、類白血病樣反應。可能為鐵質吸收減少、紅細胞生成障礙壽命縮短、毛細血管性滲血性貧血等原因所致。此外,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均可出現DIC,可能與腫瘤釋放促凝血因子有關。肺鱗癌患者可伴有紫癜。
(四)外侵和轉移症狀
1.淋巴結轉移
最常見的是縱隔淋巴結和鎖骨上淋巴結,多在病灶同側,少數可在對側,多為較堅硬,單個或多個結節,有時可為首發的主訴而就診。氣管旁或隆突下淋巴結腫大可壓迫氣道,出現胸悶。氣急甚至窒息。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咽困難。
2.胸膜受侵和/轉移
胸膜是肺癌常見的侵犯和轉移部位,包括直接侵犯和種植性轉移。臨床表現因有無胸腔積液及胸水的多寡而異,胸水的成因除直接侵犯和轉移外,還包括淋巴結的阻塞以及伴發的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張。常見的症狀有呼吸困難、咳嗽、胸悶與胸痛等,亦可完全無任何症狀;查體時可見肋間飽滿、肋間增寬、呼吸音減低、語顫減低、叩診實音、縱隔移位等,胸水可為漿液性、漿液血性或血性,多數為滲出液,惡性胸水的特點為增長速度快,多呈血性。極為罕見的肺癌可發生自發性氣胸,其機制為胸膜的直接侵犯和阻塞性肺氣腫破裂,多見於鱗癌,預後不良。
3.上腔靜脈綜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
腫瘤直接侵犯或縱隔淋巴結轉移壓迫上腔靜脈,或腔內的栓塞,使其狹窄或閉塞,造成血液迴流障礙,出現一系列症狀和體征,如頭痛、顏面部浮腫、頸胸部靜脈曲張、壓力增高、呼吸困難、咳嗽、胸痛以及吞咽困難,亦常有彎腰時暈厥或眩暈等。前胸部和上腹部靜脈可代償性曲張,反映上腔靜脈阻塞的時間和阻塞的解剖位置。上腔靜脈阻塞的症狀和體征與其部位有關。若一側無名靜脈阻塞,頭面、頸部的血流可通過對側無名靜脈迴流心臟,臨床症狀較輕。若上腔靜脈阻塞發生在奇靜脈入口以下部位,除了上述靜脈擴張,尚有腹部靜脈怒張,血液以此途徑流入下腔靜脈。若阻塞發展迅速,可出現腦水腫而有頭痛、嗜睡、激惹和意識狀態的改變。
4.腎臟轉移
死於肺癌的患者約35%發現有腎臟轉移,亦是肺癌手術切除後1月內死亡患者的最常見轉移部位。大多數腎臟轉移無臨床症狀,有時可表現為腰痛及腎功能不全。
5.消化道轉移
肝轉移可表現為食慾減退、肝區疼痛,有時伴有惡心,血清γ-GT常呈陽性,AKP呈進行性增高,查體時可發現肝臟腫大,質硬、結節感。小細胞肺癌好發胰腺轉移,可出現胰腺炎症狀或阻塞性黃疸。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都可轉移到肝臟、胃腸道、腎上腺和腹膜後淋巴結,臨床多無症狀,常在查體時被發現。
6.骨轉移
肺癌骨轉移的常見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以同側肋骨和椎骨較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並有定點壓痛、叩痛。脊柱轉移可壓迫椎管導致阻塞或壓迫症狀。關節受累可出現關節腔積液,穿刺可能查到癌細胞。
7.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1)腦、腦膜和脊髓轉移 發生率約10%,其症狀可因轉移部位不同而異。常見的症狀為顱內壓增高表現,如頭痛、惡心、嘔吐以及精神狀態的改變等,少見的症狀有癲癇發作、腦神經受累、偏癱、共濟失調、失語和突然昏厥等。腦膜轉移不如腦轉移常見,常發生於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其症狀與腦轉移相似。
(2)腦病和小腦皮質變性 腦病的主要表現為痴呆、精神病和器質性病變,小腦皮質變性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肢體功能障礙,四肢行動困難、動作震顫、發音困難、眩暈等。有報道腫瘤切除後上述症狀可獲緩解。
8.心臟受侵和轉移
肺癌累及心臟並不少見,尤多見於中央型肺癌。腫瘤可通過直接蔓延侵及心臟,亦可以淋巴管逆行播散,阻塞心臟的引流淋巴管引起心包積液,發展較慢者可無症狀,或僅有心前區、肋弓下或上腹部疼痛。發展較快者可呈典型的心包填塞症狀,如心急、心悸、頸面部靜脈怒張、心界擴大、心音低遠、肝腫大、腹水等。
9.周圍神經系統症狀
癌腫壓迫或侵犯頸交感神經引起Horner氏綜合征,其特點為病側瞳孔縮小,上瞼下垂、眼球內陷和顏面部無汗等。壓迫或侵犯臂叢神經時引起臂叢神經壓迫征,表現為同側上肢燒灼樣放射性疼痛、局部感覺異常和營養性萎縮。腫瘤侵犯膈神經時,可贊成膈肌麻痹,出現胸悶、氣急,X線透視下可見有膈肌矛盾運動。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時,可致聲帶麻痹出現聲音嘶啞。肺尖部腫瘤(肺上溝瘤)侵犯頸8和胸1神經、臂叢神經、交感神經節以及鄰近的肋骨,引起劇烈肩臂疼痛、感覺異常,一側臂輕癱或無力、肌肉萎縮,即所謂Pancoast綜合征。
G. 肺鱗癌術前和術後的CT檢查不同該如何看待【肺鱗癌】
對於這樣的微病灶的判斷可能受到影像學檢查容積效應的影響,建議你繼續隨診,沒有必要過分擔心,術中的檢查和術後的病理是最為准確的,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病灶的變化,必要的時候需要進行薄層掃描
(高文斌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大連中山醫院高文斌 http://wenbingao.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