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象棋的擺法、和規則是什麼
擺法:最後一排從中間向外雁翅排開依次是將(帥)士(仕)象(相)馬車,再往上是雙炮,再上是五個卒(兵)。
走法是象走田,馬走日,小卒一直向前方(小卒只能前進不能後退)。車走直線炮隔子(炮走時直線,殺子時必須隔一個子)。將(帥)只能在他站的田字里活動,士只能走那田字中的斜線。
國際象棋的棋盤為正方形,由32個深色和32個淺色方格交替排列組成。每邊8個方格。淺色棋格稱為「白格」,深色棋格稱為「黑格」,擺放棋盤時要使每位棋手的右下角為白格。
國際象棋的棋子也分為兩種顏色:淺色棋子稱為「白棋」,執白棋的棋手稱為「白方」;子稱為「黑棋」,執黑棋的棋手稱為「黑方」。對弈雙方各有16枚棋子,分別為一王、一後、雙象(或譯主教)、雙馬(或譯騎士)、雙車(或譯城堡)和八兵。開局時即全部放在棋盤上規定的棋格內。
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象棋
② 象棋開局應該怎麼擺放
象棋開局擺放的位置如圖所示:
紅方和黑方分別位於楚河漢界的兩側,最中間的位置是兵(卒)間隔分布,然後是「炮」,位於兩側靠邊的第二列,最後一排依次是:車(車)、馬、相(象)、士(仕)、帥(將)、士(仕)、相(象)、馬、車(車)排列。
(2)象棋怎麼擺放的圖片擴展閱讀:
象棋的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
③ 國際象棋怎麼擺放
國際象棋的擺法如下:
從左下角開始是車、馬、象、後、王、象、馬、車,最前面的是小兵,進攻的時候也基本是小兵先行的。就是「小兵一排在一起,車馬兩邊象對齊,白後放在白格里,黑後黑格別忘記,留下一格給皇帝」。
國際象棋起源地是在亞洲,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關於它的起源說法不同,比如起源於古印度、阿拉伯國家、波斯、中國等,但是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最早是起源於古印度的,1790年在《亞洲研究》裡面有實際的描述。
國際象棋棋盤64格,黑白各32格,黑白雙方各16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的移動是在格子裡面的。
國際象棋在下的時候都是白棋先走,黑棋緊跟, 雙方交替走子,兵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第一步可以走兩格。
分清國王和皇後,國王頭頂有十字架,皇後是皇冠,白後放白格,黑後放黑格,國王一次只能走一步,皇後威力最大,橫豎斜均可移動。
④ 怎樣擺國際象棋才是正確的
國際象棋的擺法如下圖所示,國際象棋由黑白兩種棋子組成。國際象棋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深色與淺色)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深色與淺色)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8條直線從白方左邊到右邊分別用小寫字母a、b、c、d、e、f、g、h表示。8條橫線從白方到黑方分別用數字1、2、3、4、5、6、7、8表示。白王一定在e1格,黑王一定在e8格。
(4)象棋怎麼擺放的圖片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是雙方對下的,一方用白棋,一方用黑棋。對局由執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各種棋子的一般走法如下:
1、王(K):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王是不可以送吃的,即任何被敵方控制的格子,己方王都不能走進去。否則,算「送王」犯規,三次就要判負。
a、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不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而且只能走一步(著)。
b、易位是由王和己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的仍被視作王的一步(著)的走法。
2、後(Q):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3、車(R):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4、象(B):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開局時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5、馬(N):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6、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走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⑤ 象棋咋擺放
象棋在擺放的時候首先擺放對戰雙方的帥和將,分別在最上方和最下方九宮格中央的位置,士放在將帥的兩邊,相(象)放在士的兩邊,作為外圍保護將帥的棋子,馬在車的內側,車在棋盤最下方的最邊緣,炮花位置擺放炮,棋盤兵花上放雙方的兵(卒)作為最前方的阻擋棋子。
象棋的棋盤是由形式完全相同的兩部分組成,每方有五條橫線和九條豎線,交叉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象棋棋盤。
棋盤中間的空白橫線就是河界,是雙方防線的界限,兩部分是和河界相連接的,形成了十條橫線、九條豎線的完整棋盤,在棋盤上面有兩個「米」字形方框,就是九宮,是帥(將)和仕(士)的活動范圍。
象棋棋子顏色有兩種,分別是紅色和黑色,紅、黑各為一方,各有16顆棋子,雙方的兵種都是一樣的,僅僅是區分紅棋和黑棋。
⑥ 象棋怎麼擺,發來圖片。
象棋是一種雙方對陣的競技項目。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有十六個,由對弈的雙方各執一組。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別紅棋和黑棋而已。象棋的擺放如下: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士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6)象棋怎麼擺放的圖片擴展閱讀:
棋盤術語:
九宮:將帥活動區域 棋盤的「米字格」,當對方棋子逼近時,通常要轉為防守;
中線:棋盤中第五條直線,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線左右的四、六(4、6)路,屬於攻防要道;
邊線:棋盤的一、九(1、9)路縱線;
河界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五條橫線;
兵行線(卒林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四條橫線,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橫線;
宮頂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三條橫線,九宮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二條橫線;
底線:雙方最低的一條橫線;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車、炮)在己方河界上。
騎河:一方的棋子在對方河界上稱騎河。
⑦ 怎麼擺象棋
1首先對戰雙方的,將帥放在上方最下方九宮格的中央處
6」炮「放在棋盤的炮花位置,可以隔山打牛
7兵(卒)放在棋盤兵花上,是最前方的阻擋棋子
⑧ 象棋是怎麼擺的
中國象棋的擺法是:⑨ 中國象棋怎麼擺放棋子
中國象棋擺放棋子完整圖如下所示:
首先擺放九宮格正中間位置,紅方擺放「帥」,黑方擺放「將」。
接著擺放「將」和「帥」旁邊位置,為「士」和「仕」棋。
第三步,擺放「相(象)」棋,擺放在「仕(士)」棋兩邊位置。
第四步,在二八位置擺放「馬」。
第五步,在一九位置,也就是兩邊最邊緣位置擺放「車」。
第六步,在「馬」的上方第二格位置擺放「炮」。
第七步,在棋花位置擺放「兵」,位於一三五七九列,從下往上數第四行。
⑩ 象棋的走法和擺法
一、象棋的擺法如下:
二、走法如下:
馬走日, 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線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回還。車走直路馬踏斜,象飛田字炮打隔,卒子過河了不得。
(10)象棋怎麼擺放的圖片擴展閱讀:
象棋的整個棋盤以「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為了比賽記錄和學習棋譜方便起見,現行規則規定:
按九條豎線從右至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表示紅方的每條豎線,用阿拉伯數字1隻至9來表示黑方的每條豎線。己方的棋子始終使用己方的線路編號,無論棋子是否「過河」。
對弈開始之前,紅黑雙方應該把棋子擺放在規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進就寫「進」,退就寫「退」,如果像車一樣橫著走,就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