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書法作品的落款怎麼寫求圖
1、書法落款,不單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所有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
2、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書、章草、楷、行書;正文若是隸書、楷書、魏碑,落款可用楷書或行書;在實際運用最多的落款字體還是行書,既易識別,又顯活潑。
3、如果正文的最後一行只有2-3個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寫,不要轉行另起一行寫,不要畫蛇添足。
4、蓋印不要貪多,合適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蓋的,是流傳導致。蓋章數量一定要慎重,不要蓋得又多又雜,喧賓奪主。
5、接正文落款的兩排小字左邊,不要超過正文的寬度。
6、落款中的年、月,公歷農歷不能混寫。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農歷天不寫「年」。
7、橫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寬度不要超過上面正文的寬度。
8、已經落款蓋印,款後不可再署上款贈人,再署就失敬。
9、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畫面。
10、對於橫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書法落款注意事項:
1、落款的字不應該大於正文主題的字。應比正文的字小且協調。
2、題款不能題在整個正文上面,國展上也有出現很多此類情況,是非常不適合的。
3、印章絕對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❷ 2020鼠年11月毛筆書法落款怎麼寫
落款時間庚子年定亥月,落款為庚子丁亥××書;庚子年寒月;或庚子孟冬。
書法落款,不僅尾筆,是作者書法作品中除文字外的全部書寫內容。一份完整的落款包括:正文內容來源、贈與對象、創作原因、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體大小等。
落款的字不應該比正文的主題大。單詞應該比文本更小,更和諧。
簽名字體,一般為「古」、「文活」,詳細分析為:隸無篆書,楷無隸書,行書無楷書;主體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書、篆書、章草、楷、行書;如文字為隸書、楷書、魏碑、尾可用楷書或行書;在實際使用中最常用的簽名字體或行,既容易識別,又表現得生動活潑。
(2)毛筆落款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以前唐作家不題款,所以研究古代著作很麻煩,已經變成了很多假著作,關於書中聖王權軍的很多著作都讓人懷疑。風格上,除字體、字形變化外,可分為「單款」和「雙款」兩大類。
單款一般書寫簡單,簽上名字或日期,但也不過是個十字。
除了這兩件作品外,還添加了作品作品之受者名號稱謂,官銜,敬詞。受者的名字給別人這個詞,更受人尊敬的,如果沒有字體的名字可以叫,但最好不是即使受者的名稱中使用的官方頭銜古人「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等,現在的老師說「老師」,「校長」,「教授」等等。
受者與受者有親屬關系者;長輩多用「姻伯」、「姻丈」。敬詞如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等。
❸ 毛筆書法作品落款怎麼寫今天是2019年6月3日,麻煩給出具體的寫法
已亥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XX書
傳統格式的落款可以分上下款。常見的只有下款,格式為:
時間(一般不用公歷)+(地點)+作者+(敬)書
如:「丁酉仲春(下浣)於古風堂XX敬書」。
傳統書法落款中,日期用干支紀年,月份按陰歷,寫雅稱,一般不具體到某日。
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落款有所不同。硬筆書法落款可以按照上述傳統格式,也可以按照現代格式。如:二零一九年某月某日XXX書(於xx)
(3)毛筆落款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書法著作落款時刻的陰歷傳統雅稱摘要
1、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陽、端春、孟陬、春陽、首陽、肇春;
2、二月:二月、仲陽、仲鍾;
3、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蠶月;
4、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維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5、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6、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極暑、且月;
7、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蘭月、涼月、相月;
8、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壯月;
9、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詠月、玄月、窮秋;
10、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陽月、坤月、吉月、良月;
11、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暢月;
12、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窮冬、嚴冬、嚴月、嘉平月、臘月、除夕
❹ 書法作品如何落款
落款是指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於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若作品內容占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如果余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號,謂之「窮款」。
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4)毛筆落款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書法作品落款注意點:
1、在落款時寫了錄××××,就不要在寫××××書。
2、落款的字不要超過正文主題的字。應比正文的字小且協調。
3、印章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如果正文的最後一行只有2-3個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寫,請不要轉行另起一行寫。
5、題款不能題在整個正文的上面。
6、落款中的年、月,公歷農歷不能混寫。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
❺ 書法落款的正確格式及樣板是怎麼樣的
書法落款格式為:創作時間,創作地點,作者名字、贈送對象、創作緣由。
落款的格式——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
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
(5)毛筆落款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落款日期寫法
歷代書畫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日期的了解,能使我們在閱讀臨習碑帖法書的時候,掌握書家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面貌,了解一幅書法作品的所處年代及歷史背景,對提高自身的書畫鑒賞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古代書畫家一般採用帝王年號與干支歷、農歷按需要相結合的方法來紀年、月、日。如「永和九年」是帝王年號,「歲在癸丑」是干支歷法的紀年。
❻ 書法落款的正確格式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
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
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上款客套語或敬詞有: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等。
下款客套語或敬詞有:
書法題款用:敬書、拜書、謹書。繪畫題款用:敬、敬贈、特贈。篆刻邊款用:刻作、記、制。
2、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和窮款之分。
長款是在正文處寫時間、名號和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一般都是用來補充章法用的。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如果余紙不夠,留白的地方太少,只能寫上作者的名字,這種落款被稱為「窮款」。
(6)毛筆落款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書法格式一共有7種,分別為斗方、三開、對幅、中堂、條幅、對聯、扇面。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❼ 2021牛年書法落款怎麼寫
如果是毛筆書法,落款格式為:
辛丑xx(月份,用雅稱)xx書。
比如:辛丑孟春羲之書。
古代多在書信、字畫上題字,用毛筆豎寫姓名年月,用以贈送禮物時表明贈送人和受贈人,也為書法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一件書法作品要整體意義上的完成,落款能看出一個書家的修養和才識。現多在公文、字條上署名,一般為橫寫,表明其法律效應。
書法落款常識:
一、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❽ 書法落款年月怎麼寫法
書法落款年月:
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二陽、臨月。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三陽、泰月。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四陽、壯月。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五陽、決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六陽、乾月。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鍾、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一陰、姤月。
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二陰、遁月。
八月: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三陰、否月。
九月: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四陰、觀月。
十月:孟冬、亥月、陽月、應鍾、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五陰、剝月。
十一月:仲冬、子月、黃鍾、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六陰、坤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塗月、辜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一陽、復月。
每月一日至十日:上旬、上浣、上瀚、上澣
每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中旬、中浣、中瀚、中澣
每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下旬、下浣、下瀚、下澣
每月初一:朔、旦、額;每月十五日:望;每月最末一日:晦
其他:元旦(元月一日)、元宵(元月十五日)、端午(五月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中秋(八月十五日)清明、冬至、七夕、重陽、除夕等等。
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❾ 毛筆書法如何落款
方法如下:
1、字體不宜太大。
2、不能影響畫面美感,書寫要和畫面風格統一,相得益彰。
3、題在畫面需要堵氣的地方,不要跑氣。
4、題款順序是:畫的題目、作畫時間、作者、繪畫地點。但根據畫面需要和實際情況,可多可少,也可只題人名,即窮款。
拓展資料
書法落款常識
一、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四、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歷代書畫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日期的了解,能使我們在閱讀臨習碑帖法書的時候,掌握書家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面貌,了解一幅書法作品的所處年代及歷史背景,對提高自身的書畫鑒賞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❿ 書法臨摹作品該怎麼落款
落款是指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型大小等。
落款有「雙款」「單款」兩種。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稱呼、謙詞。下款:寫時間、地點、姓名、謙詞。
有下款沒有上款的稱為單款,單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內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內容。如果沒有書贈對象,就只落單款。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於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若作品內容占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如果余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號,謂之「窮款」。
落款的字體,一般是隸不用篆,楷不用隸,行草不用楷書。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參考資料
書法落款常識:
一、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屬書、醉書、嘴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四、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歷代書畫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日期的了解,能使我們在閱讀臨習碑帖法書的時候,掌握書家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面貌,了解一幅書法作品的所處年代及歷史背景,對提高自身的書畫鑒賞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古代書畫家一般採用帝王年號與干支歷、農歷按需要相結合的方法來紀年、月、日。如王羲之《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號,「歲在癸丑」是干支歷法的紀年。又如釋慧湛《佛說生經》:「陳太建八年歲次丙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