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蒸氣朋克"
「蒸汽朋克」是一個合成詞,來自於蒸汽[steam]和朋克[punk,一種反社會的音樂風格]的合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用街頭語對白書寫的文體,它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
「蒸汽朋克」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威廉·福特·吉勃遜[William Ford Gibson]與其朋友布魯斯·史得靈[Bruce Sterling]於1991年合著的一本關於平行歷史的科幻小說《The Difference Engine》中,它根植於一個看似荒誕的簡單假設,作者假設「要是在後維多利亞時期,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計算機就已經被證實為可行的話……」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從此而展開一段似虛似實的精彩故事。
其後的評論對這類小說的評價很高,認為這類作品開拓出了科幻文學中的另一塊領地,並授予它們的作者「勇敢的一代」的稱號。雖然取得了這樣的成功,但是「蒸汽朋克」文化仍然在繼續影響著創作界。
蒸汽朋克文化的巨大影響力
在電影方面,已經可以在多部作品中尋找到蒸汽朋克文化的影子,而其中最為廣大年輕朋友喜歡和熟悉的,恐怕還要數著名的《最終幻想》系列。在這一系列電影中,蒸汽機械有著極其全面的細致表現。
《最終幻想》系列電影中,蒸汽機械已經作為其世界觀的重要展現元素。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虛構的世界:2065年,地球上的人類正在被毀滅和混亂包圍著,城市荒蕪了,人口驟減,所剩無幾的一些地球人必須想盡各種辦法才能得以勉強生存……而與此同時,地球還在遭受著外星球武裝力量的入侵和大屠殺。在這一大背景之下,蒸汽機械類場景的廣泛運用便顯現出了這部作品的虛幻性和懷舊感。同時,《最終幻想》系列電影的主題——探討「愛」與「生命」的真正意義——也就在欣賞者的懷舊感中變得越發清晰起來,進而與創作者產生共鳴。
另外,該系列電影中某些建築的風格也同樣包含有蒸汽機械文化的色彩。由於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一個未來被毀壞世界的基礎上,因此裡面出現了很多以蒸汽為動力的移動建築。這些建築的風格具有相當的美學標准,引用一些知名電影評論家的描述就是:它們具有「機械美」——外型上的震撼,細節處的精緻細膩,這是它與美國式科幻電影中機械建築的龐大和粗糙最大的不同之處。所以,《最終幻想》系列電影的每一部面市之後,其機械建築美就往往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最終幻想》系列電影中也同樣包含有朋克文化。按照前文對朋克文化的解釋,我們將會很容易的聯想到《最終幻想》系列電影中表現朋克文化的諸多元素。這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它獨特的劇情:在未來的受到侵略的地球上,一群年輕人為了拯救地球與全人類而與侵略者展開斗爭,並開始了一段發現並證明生命和愛的真義的旅程。在這一過程中,後者是他們的終極目的,也是影片要說明和論證的關鍵問題。然而,試問生命與愛的真義到底是什麼呢?這樣終極的問題恐怕無人能答!但是影片恰恰就是要表達這樣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通過影片中一系列人物的激動、歡笑、義氣、勇敢等元素來構成這個讓所有人迷惑的問題的答案。他們用他們獨特的略帶朋克文化的方式發出了對生命和愛的真義的庄嚴拷問,由此,整個影片也就給人一種朋克意味了。
其次,在其建築風格的表現上,也多少有著一些朋克文化的影子。我們知道,影片中的很多建築給人感覺非常冰冷,不太適合人類居住,然而影片中卻將這類建築區作為主要場景加以表現,相信很多觀眾看到此種情景時,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心理反差,而這不正是朋克文化的精髓所在么——反社會主流文化。
事實上,蒸汽朋克文化不但在電影中有諸多體現,而且在一些游戲中也可以見到它的影子。韓國知名游戲研發商韓光軟體(HanbitSoft)便在最近推出了一款蒸汽朋克文化濃厚的網路游戲《蒸汽幻想》(Neo Steam)。這款游戲中的世界由三塊相鄰的大陸組成,分別代表著三個國家。游戲所設計的世界非常之大,絕不遜於「魔獸世界」和「天堂2」。三塊大陸各自擁有多變的地形環境以及建築物風格。同時擁有機械裝置、城堡碼頭、遺跡地牢、魔法森林等等各種豐富的游戲場景。而最為重要的便是這款游戲中的「新蒸汽」,因為所有的機械裝置都需要用它來作為動力運轉,因此,這種珍貴的能源就成為了各種族和國家爭奪的焦點。
從以上文字所談到的《蒸汽幻想》(Neo Steam)游戲世界觀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個虛幻的游戲世界與「蒸汽朋克」文化創作家威廉·福特·吉勃遜[William Ford Gibson]與布魯斯·史得靈[Bruce Sterling]在科幻小說《The Difference Engine》中所描述的世界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同樣是以蒸汽為動力的機械裝置作為社會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元素;同樣是一個大得形同我們的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同樣是按照真實世界中的生存生活法則來推進故事的進程(《蒸汽幻想》中還包含有魔法,因此在這一點上不全是遵照真實世界中的法則)。
另外,《蒸汽幻想》(Neo Steam)這款游戲雖然主張的是一種朋克文化,但是依然切合了當前相當多玩家的喜好,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反潮流的回歸」現象吧。
蒸汽朋克文化表現方式比較談
關於蒸汽朋克文化的表現形式,上文之中已經談到了三種,雖然我們可能還有很多方式沒有涉及到,但是筆者很想就此三種中的後兩種作一下比較,談一談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最終幻想》系列電影中表現蒸汽朋克文化的要素有故事背景、建築、交通工具等,在這些元素中,故事背景為我們交代了整個故事發生的年代、地點、背景、關鍵人物等,這與即將要在大陸測試的網路游戲《蒸汽幻想》(Neo Steam)中的故事背景有著些許的相似。在年代上,兩者均平行於歷史時間,前者是將時間推進到未來,而後者則是將時間拉回到中世紀擁有魔法的年代;在地點上,兩者卻不近相同,前者的故事仍然發生在地球上,然而後者的故事卻發生在虛構出來的多個國家之中;在背景上,前者是領地遭到侵略,人類奮起反擊,後者是各國為爭奪新能源(新蒸汽 Neo Steam)而不斷發生戰爭;在關鍵人物上,前者是人類與侵略者,後者是人類、精靈、猿矮人、狼巨人四個種族。這些要素均表現出了蒸汽朋克文化的核心主旨——反主流與獨立。
再看建築,咋一看,《蒸汽幻想》與《最終幻想》在這個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蒸汽幻想》中雖然有部分建築的風格與《最終幻想》中的建築風格類似,但是給人的總體感覺還是以可愛型為主,而《最終幻想》中的建築風格則體現了家園遭到侵襲後的冷峻。不過,當我們將建築這一單獨的環節置入到故事的整體之中時,會發現它們其實是殊途同歸——可愛型的建築不正是其風格獨立及反主流的一種體現么?而冷俊型的建築也與正統建築的柔和大氣威嚴等特質相去甚遠,這其實也是一種反主流及追求風格獨立的體現。
而在交通工具上,兩者中最為接近的莫過於「飛空艇」了,飛空艇的作用在這兩部作品中非常相似,但是造型上可能不太一樣。《蒸汽幻想》不可變形,而《最終幻想》中的飛空艇不但可以變形而且還很龐大。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兩者中的飛空艇均使用新蒸汽作為動力能源,且是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這使它成為了兩部作品體現蒸汽朋克文化的重要元素。
在這兩部作品中,體現蒸汽朋克文化的元素還有很多,很值得廣大蒸汽朋克文化fans去搜集整理,相信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在游戲中亦或在小說中,您都會發現更多有趣的設定和故事。
② 有沒有蒸汽朋克風的動漫
最終流放、天空之城、蒸汽男孩 《哈爾的移動城堡》
《鋼之煉金術士》
《藍寶石之謎》
《亞特蘭蒂斯》 from Disney
③ 找一部蒸汽朋克題材的動漫
不會是截圖的《屍者的帝國》吧?——將死去的摯友星期五做成了屍者。
④ 求此圖的動漫 各位大神幫我下~~~~~~~~~~~~~~~
出處~游戲:蒼天のセレナリア
詳細看網路
http://ke..com/view/8200060.htm
游戲介紹
冒煙的水蒸氣!無限廣闊的世界!飛馳在天空中開辟未開發的大地!
心跳加速的蒸汽朋克冒險活劇!
舞台是在蒸汽裝置異常發達的世界——到處都是噴出來的蒸氣,城鎮被白煙所籠罩;而文明則發展到出現了憑借蒸汽能在天上飛行的機械「飛空艇」的程度。
コニー及シェラ,是靠駕駛飛空艇做『天上萬用店』為生的2人組合。她們在文明世界的各個都市及各種各樣的未知世界來回飛行,偶爾跟討人厭的巨大軍事國家『帝國』發生沖突,馳騁於無盡的天空之中!
未知的大地上馳騁的心跳加快的「飛空艇之旅」系統以及豐富而美麗的背景;
「未知的世界」「新的遇見」「噴出的蒸汽」「鐵的氣味」「巨大兵器」以及可愛的『女生』;讓人充滿期待的蒸汽朋克世界&冒險的冒險活劇SLG+ADV!
——在天空中飛馳!
——藍天與海,未曾見過的景色。無限廣闊的世界,全部歸你所有!
⑤ 蒸汽朋克的創新發展
至此,蒸汽朋克終於為世人所熟知,它的魅力有目共睹,為人們展現了一個以前從未經歷過,甚至從未想像過的世界。充滿了大霧和濃煙,陰暗且潮濕的倫敦街道;巨大笨重充滿各式各樣齒輪的蒸汽機械;錯綜復雜,介面處間歇噴著熱氣的管道;以及銹跡斑斑的金屬和劣質的皮革製品,這一切都讓習慣了傳統科幻小說的讀者驚訝不已。越來越多不同行業的藝術家加入了這個陣營的創作中,許多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同時蒸汽朋克的范疇也被不斷擴大開去,許多新的思路被加入到作品中,使蒸汽朋克衍生出許多不同的風格。 傳統作品:
《差分機》之後,無數幻想小說家齊聚蒸汽朋克這塊新興的寶地,在嘗試多種不同題材的同時造就了許多經典之作。
通常把前述的《摩洛客之夜》等作品稱為蒸汽朋克核心作品,而《差分機》開啟了蒸汽朋克的探索和拓展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保羅·德·菲利普《蒸汽朋克三部曲》:《維多利亞》,《霍屯督》,《沃爾特與艾米麗》,金·紐曼的《德古拉紀元》,以及菲利普·普爾曼著名的《黑暗元素》三部曲,由其第一部改編的電影《黃金羅盤》已於2006年上映。
當然,蒸汽朋克在它發源的老家——英倫大陸依然興盛。錢那·米耶維爾的《帕迪諾街車站》是最早也是最副盛名的英國新蒸汽朋克小說,這本書於2000年出版後獲得了英國奇幻獎和阿瑟·克拉克獎。克里斯·伍迪的《女巫與回憶》在蒸汽朋克中加入了神秘追蹤、黑色奇幻以及拉夫克拉夫特式的恐怖,但其定位卻是一部面向兒童的小說。伊恩·麥克勞德的《日光時代》是名著《遠大前程》的蒸汽朋克版,講述一場以新能源凱奇的工業革命,獲得了世界奇幻獎提名。
作品的多樣化:
具有工業時代羅曼史、維多利亞式風情畫以及隱秘或平行歷史的小說也常常被歸入蒸汽朋克,詹姆斯·布雷洛克的《挖掘艦》,提姆·鮑爾斯的《怪異之潮》,羅賓·賈維斯的《死氣》,喬·蘭斯德爾的《飛艇向西》都屬這一類型。其中《怪異之潮》以十八世紀海盜冒險為主題,《死氣》則以伊莉莎白時代取代了傳統的維多利亞,各有千秋。
此外,近些年較出色的蒸汽朋克小說還有保羅·麥克沃雷的《帕斯誇里的天使》,書中出現了義大利「政治學之父」馬基雅弗利。魯迪·拉克的《中空地球:弗吉尼亞的梅森·阿爾吉爾·雷諾茨的筆記》再一次拿名人開涮,19世紀著名偵探和恐怖小說家埃德加·愛倫·坡在書中成了探險家。斯蒂芬·巴克斯特的《反冰》的主角憑借反重力物質登上了月球。羅伯特·蘭金的《克利斯威克的女巫》充滿了巴貝奇超級計算機、泰斯拉發報機、時間機器、火星人、開膛手傑克等等新奇瘋狂的東西。而斯蒂芬·巴克斯特的《時間之船》和克利斯朵夫·普利斯特的《太空機器》都是向威爾斯致敬的作品。
此外,以經典的科學怪人、狼人為題材的蒸汽朋克小說也不斷出現,凡爾納的故事也被屢次拿來翻新和添加新的佐料,除了中長篇小說之外,近些年也冒出一些十分優秀的短篇蒸汽朋克小說。隨著更多的作品被獎項肯定,被改編成電影,有理由相信更加出色的蒸汽朋克小說會繼續沖擊幻想小說界。 東方:
作為一個與電影業同樣受眾廣闊、利潤豐厚的行業,很多游戲大作也別出心裁的引入了蒸汽朋克的概念。日本的蒸汽朋克文化雖然在小說和電影方面都不及歐美,但在游戲上卻先行一步,體現出了相當的前瞻性。
日本的傳統游戲中,本就充斥了以騎士、法師、城堡、公主的歐式背景的一線作品,一旦引入蒸汽朋克絲毫不顯得做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最終幻想》系列,雖然同名電影系列也揚名國際,但原作游戲才是最能體現蒸汽朋克精華的作品。游戲中創造性的將魔法和機械混用,開辟出一個空前宏大的史詩世界,從1987年第一款發布後一直廣受歡迎,2010年該游戲的第14部正式上市。
《櫻花大戰》是另一款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蒸汽朋克游戲,游戲背景並不是常見的西方世界,而是日本歷史上的大正時代。大正時代同維多利亞時代一樣,是個資本主義文化和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對蒸汽機械的遐想同樣能在這個年代得到滿足。作為一款典型的蒸汽朋克游戲,《櫻花大戰》從1996年以來歷經十幾年更新換代始終飽受贊譽,而且游戲中的世界被設計的光鮮亮麗,與西方蒸汽朋克中粗糙斑駁的金屬感頗為迥異,也算切合日本動畫人獨有的唯美風格。
西方:
最為典型的西方蒸汽朋克游戲應屬《奧秘》,同樣是一個魔法與機械共存的世界,《奧秘》的最大優點在於它將這個世界營造的十分逼真,各處細節都十分切合邏輯,整體上能夠自圓其說,魔法與機械的結合也並不是隨意的、突兀的組合在一起,而是以一種看似十分合理十分現實的方式,這一切精良用心都使得《奧秘》無愧於蒸汽朋克游戲代表作之一。
《獅心王》和《國家的崛起》也是兩部蒸汽朋克韻味十足的游戲。前者以中世紀為背景,出現了製造天才達芬奇和他的蒸汽風格機械發明。後者中的梵希族是仿照工業革命風格創造出來的機械族,這個種族以步兵團、重型坦克和空軍等機械單位為主,它們還擁有很多達芬奇的發明和畫作,該種族的一種直升機就是取自達芬奇的畫作而設計。另外,1999年,美國還出品了一款模仿《最終幻想》的游戲《賽普特拉戰記》,但整體比較山寨,只徒有蒸汽朋克的軀殼而已。著名的第一人稱游戲《神偷》系列也有某些蒸汽朋克的風格,只是游戲的動作冒險主題決定了這種風格不會太張揚。
近些年又有一款蒸汽朋克游戲叫人驚喜,《機械迷城》是由捷克開發的一款AVG冒險游戲,在2009年獨立游戲節上獲得了視覺藝術獎。游戲中的城市面貌老舊、布滿銹跡,但由於全部採用手繪而給人獨特的親切感,解謎過關中要運作的大量機械和機關都充滿了工業風情,機器人也是蒸汽味十足。
2012年新作《恥辱》也是典型的蒸汽朋克作品,盡管它是潛行類的。本作融合了《生化奇兵》的科幻風味,《刺客信條》的開放探索,《殺出重圍》系列的冒險元素等諸多游戲。主角擁有非凡的能力,例如可媲美GPS的「紅心」元素,召喚老鼠等動物的咒語。另外,還有時間掌控,風暴,小范圍的心靈控制和瞬間移動等能力。玩家將操縱科爾沃,一名擁有魔法的衛國英雄。本作主角擁有非凡的能力,尤其是占據技能。後者會毫無意識到你侵入了他的大腦,仍會進行他們的日常任務。在游戲開場,科爾沃被攝政王雷金特栽贓謀害女王被迫入獄,當然,他將著手復仇。游戲結局有三個大方向:1.good end:公主奪回王位。要求:殺人數低,最後一關成功救出公主;2.黑暗結局-低混亂:公主奪回王位,但一片混亂景象。要求:高殺人數,公主救出;3.黑暗結局-高混亂:國家被鼠疫和混亂所籠罩,主角離開了帝國。要求:高殺人數,沒能及時救到公主。另外有些細節會隨著玩家選擇而改變,例如:船夫山米爾會因玩家選擇而病死或痊癒。 東方:
日本的動漫大師們早早就把思維延伸到了蒸汽朋克題材,宮崎駿的很多作品都表現出對蒸汽朋克濃厚的興趣,大友克洋也是一個十足的蒸汽朋克迷,當然,動畫稿還是和漫畫存在區別。關於他們動畫電影的具體情況,請移步稍後的「蒸汽朋克電影史」。
麻宮騎亞的《快傑蒸汽偵探團》則是實打實的蒸汽朋克漫畫,創造出一個蒸汽時代的架空城市,蒸汽機器人在其中成為了主角之一。因改編電影而人氣暴漲的漫畫《20世紀少年》也因對巨大機器人的描繪而顯露出些許蒸汽朋克的靈感,同樣架空世界,虛構未來,機器人也是在煙霧彌漫中以復雜的機械構造示人。著名的《鋼之煉金術師》也因題材踩界而時不時被歸入蒸汽朋克類型。
西方:
美國的超級英雄漫畫中,蒸汽朋克亦開始大行其道。阿蘭·摩爾與凱文·奧尼爾合力完成的《超凡紳士聯盟》就是其中佼佼者,吸血鬼、化身博士、隱形人、尼莫船長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兩場對抗傅滿州和莫利亞蒂博士的蒸汽朋克冒險想像力超乎尋常。邁克·米格諾拉創作的《地獄男爵》同樣是蒸汽朋克代表作,漫畫中的魚人和納粹軍官的裝束都充滿了工業時代的味道,還有地獄男爵那把招牌的大槍和許多機關復雜的場景。
脫離了超級英雄范疇的《畸形天使》是近些年美國漫畫界一部出色的末世題材作品,毀滅後的世界科技退回到工業時代,出現了很多蒸汽驅動的交通工具,人物裝束和建築風格也帶有維多利亞時代特色。《鋼鐵西部》(Iron West)是另一部十分純正的蒸汽朋克漫畫,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美國西部,出現了蒸汽機器人等科技。
⑥ 求蒸汽朋克時代動漫,類似於最終流放的
天空之城
蒸汽男孩
青之六號
紅豬
哈爾的移動城堡
武器種族傳說
攻殼機動隊
⑦ 求蒸汽朋克風場景,裝備,服飾,人物圖片,越多越好,發百度雲,謝謝
2人物2場景
⑧ 有哪些畫風精良的蒸汽朋克風的動畫和漫畫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天降奇兵》,《天空之城》,《飆風戰警》,《亞特蘭帝斯:失落的帝國 《時光機器》,《寶藏星球》,《最終流浪》,《天空上校與明日世界》,《變異編年史》。
⑨ 什麼是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Steampunk是一個合成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片語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用街頭語對白書寫的文體,它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新技術,如通過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
雖然蒸汽朋克具備一定的科學成分,但是並沒有拘泥於此。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而蒸汽朋克就是建立在工業科學革命的基礎上,展現在現實中不存在的空間,讓玩家看到不曾看到的事物,給他們帶來愉悅的題材。它的真正價值就在於給玩家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刺激他們的想像力,並給予他們在這方面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