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蟋蟀怎樣區分公母
一、從體型上區分
1、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
2、雄蟲較小,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
二、從尾部區分
蟋蟀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絲,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絲還長的產卵管,雌性產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由2對管瓣組成。
三、從翅膀區分
翅膀有明顯凹凸花紋的是雄的,翅紋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雄性的聽器是在前腳節上。
(1)蛐蛐怎麼分公母圖片擴展閱讀
蟋蟀的生長繁殖
蟋蟀的繁殖經過卵 、 若蟲 、 成蟲過程,屬不完全變態。雌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產卵管,產卵時插入土中。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
越冬卵於10月產下,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蟲。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繼續為害。
若蟲蛻皮6次(即6個齡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141~151天。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
『貳』 蛐蛐怎麼分辨公母圖
蛐蛐的尾巴上有兩根肉質「刺「則是公的;
蛐蛐的尾巴上有兩根肉質「刺」中間有一根鈣質「刺」 則是母的。
『叄』 蛐蛐怎麼辨別雌雄
1、蛐蛐的尾巴上有兩根肉質「刺「則是公的;
2、蛐蛐的尾巴上有兩根肉質「刺」中間有一根鈣質「刺」 則是母的。
蟋蟀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
全世界已知 22 亞科55 族 595 屬(包括 17 個化石屬),約 4649 種(亞種)(包括 50 個化石種)。
該科昆蟲體長大於 3mm,缺少鱗片;觸角絲狀,長於身體;跗節 3 節,前足為步行足,脛節常具鼓膜聽器,後足為跳躍足;多數種類雄蟲前翅具發聲結構;雌性產卵瓣發達,呈刀狀、矛狀或長板狀。
(3)蛐蛐怎麼分公母圖片擴展閱讀
蛐蛐的生活習性
1、蟋蟀喜歡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白天休息夜間出外活動。它屬於雜食性動物,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在農業上,人們把蟋蟀作為害蟲類。
2、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會和另一隻雌蟋蟀同居。否則它們是彼此是不能相容的。如果碰到一起也會毫不猶豫的咬鬥起來。因此就有鬥蟋蟀的民間活動。
3、蟋蟀間的繁殖交配,不是通過彼此「戀愛」完成的。而是雄蟋蟀之間進行異常激烈的斗爭,勝利者才可以擁有配偶。在蟋蟀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由於優勝劣汰的繁殖方法,因此蟋蟀繁殖出來的子孫多半都是非常健康的。
4、蟋蟀的鳴叫對於人類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是響亮的鳴叫聲只有雄性蟋蟀才能發出,雌性蟋蟀沒有發聲的能力。雄性蟋蟀通過震動自己的翅膀來發出強弱長短不同的聲音,以此來代表它要表達的意思。
5、每年9月底,雌蟋蟀把產卵管插入地下,把卵產在地下,大約離地面0.5cm深。第二年的5、6月間,卵開始孵化。孵化後的1齡幼蟲,幾天後就蛻皮成2齡幼蟲。蟋蟀每蛻皮一次,就成長一些。一般在8月下旬,最後一次蛻皮,羽化為成蟲。羽化後23天,就可以開始鳴叫。
『肆』 蟋蟀怎樣區分公母
二尾公 ,三尾雌 ,二尾衣翅長且皺,三尾衣翅短平滑。
二尾的頭大, 三尾的頭小。
尾部3針就是母的,2針就是公的,母的之間一根是生殖孔。
『伍』 敬請大師們告訴我如何區分蛐蛐的公母
如圖,尾須中有一針狀產卵管的是母的,無針狀產卵管的是公的。公的善斗,母的不鬥
『陸』 蛐蛐怎麼分辨公母要圖
母的有產卵期長針狀,圖一是母的,圖二是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