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油松的養殖、種植
油松
學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別名:紅皮鬆、短葉松
科屬:松科、松屬
市樹:沈陽市市樹
產地分布:原產中國。自然分布范圍廣,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朝鮮亦有分布。
形態特徵:喬木,高達25m,胸徑約1m余;樹冠在壯年期呈塔形或廣卵形,在老年期呈盤狀傘形。樹皮灰棕色,呈鱗片狀開裂,裂縫紅褐色。上枝粗壯,無毛,褐黃色;冬芽圓形,端尖,紅棕色,在頂芽旁常輪生有3-5個側芽。葉2針1束,罕3針1束,長10-15cm,樹脂道5-8或更多,邊生;葉鞘宿存。雄球花橙黃色,雌球花綠紫色。當年小球果的種鱗頂端有剌,球果卵形,長4-9cm。無柄或有極短枘,可宿存枝上達數年之久;種鱗的鱗背肥厚,橫脊顯著,鱗臍有剌。種子卵形,長6-8mm。淡褐色有斑紋;翅長約1cm,黃白鬼,有褐色條紋。子葉8-12。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
生態習性:為陽性樹種,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風,在-25℃時仍可正常生長。位居泰山海拔1400米處的其名景觀樹『望人松』即為油松,終日風吹霧漫,始終生長良好。但怕水澇、鹽鹼,在重鈣質的土壤上生長不良。
園林用途:松樹樹干挺拔蒼勁,四季常春,不畏風雪嚴寒。適於作油松伴生樹枝的有元寶楓、櫟類、樺木、側柏等。木材富含松脂,耐腐,適作建築、傢具、枕木、礦柱、電桿、人造纖維等用材。亦可采松脂供工業用。
繁育栽培:以種子繁育為主。幼苗生長較慢,一般從第5年起開始生長加速,持續至30年後,生長速度減緩。油松為深根性樹種,苗木需要多次斷根移植才有利於根系發育。
油松分布廣,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最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油松適應性強,根系發達,樹姿雄偉,枝葉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環境的功能。我國勞動人民栽培油松歷史悠久。
常綠喬木,高達25m,胸徑可達1m。
樹冠幼年為塔形或圓錐狀形,中年樹呈卵形或不整齊梯形。孤立老年樹的樹冠為平頂,扁圓形、傘形等。干粗壯直立,形成聳立的樹形,有時也能長成彎曲多姿的樹干,顯得蒼勁挺拔。
油松為陽性樹,幼樹耐側陰,抗寒能力強,喜微酸及中性土壤,不耐鹽鹼。為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垂直深入地下;側根也很發達,向四周水平伸展,多集中於土壤表層。油松對土壤養分和水分的要求並不嚴格,但要求土壤通氣狀況良好,故在松質土壤里生長較好。如土壤粘結或水分過多,通氣不良,則生長不好,表現為早期干梢。在地下水位過高的平地或有季節性積水的地方不能生長。油松的吸收根上有共生的菌根,因此在栽培條件上有一定的要求。
油松在北京無論是山區或平原到處可見,山區一般生長最好。在山區生長的油松,多在陰坡、半陰坡,土壤濕潤和較肥沃的地方。
油松在行道樹上成行種植的株行距:大樹成林種植或行道樹以6~8m為好,中年行道樹一般採用5~6m。
油松可與快長樹成行混交植於路邊,其優點是:油松的主幹挺直,分枝彎曲多姿,楊柳作它背景,樹冠層次有別,樹色變化多,街景豐富。但有土壤容易板結的缺點;有的油松種植人行道內側或分車帶中,於車行道邊種植快長樹。這樣土壤避免車、人的破壞和踐踏,對油松生長有利。
油松幼年樹喜側陰,種植密些生長較好,中年以後株行距要適當加大,過密生長不良,呈為小老樹。
冬季油松苗木防寒措施
我國北方冬季寒冷 , 春季風大、乾旱 , 氣溫變化劇烈 , 對油松苗木的危害很大。為保證油松苗木安全越冬 , 避免因霜凍和生理乾旱而引起油松苗木死亡 , 尤其對一些常綠樹種、新引進的南方樹種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 , 應採取有效的防寒措施。油松苗木防寒主要是防止凍害、凍拔和生理乾旱 , 其具體措施如下 :
覆土防寒法 覆土防寒就是將越冬的油松苗木整個冬季埋在土壤中 , 使油松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溫度 , 不受氣溫急劇變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同時 , 又可以減少油松苗木水分的蒸騰和土壤水分的蒸發 , 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 , 有利於保持幼苗體內的水分平衡 , 可以有效地防止產生凍害和油松苗木生理乾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適用於油松、樟子松、紅松、雲杉、冷杉、側柏、檜柏等常綠針葉樹幼苗和部分落葉的花灌木 , 如薔薇、月季以及常綠的小葉黃楊等。易霉爛的樹種不宜採用此法。覆土防寒時間 , 應在油松苗木已停止生長、土壤結凍前 3 天~ 5 天 ( 立冬前後 ), 氣溫穩定在 0 ℃ 左右時進行。覆土防寒具體方法 , 用犁將步道 ( 或壟溝 ) 犁起、碎土後向床 ( 壟 ) 面一個方向覆土 , 使苗梢向一邊倒 , 不要從苗上頭向下蓋土。覆土要均勻 , 埋嚴實 , 以免土壤透風引起凍害 , 一般床面南側迎風面適當加厚覆土。覆土後要經常檢查 , 發現露苗及時補蓋上。翌年春天起苗前 l 周~ 2 周 , 氣溫穩定在 5 ℃ 左右時開始分兩次撤土 , 不要在大風天撤土 , 這樣有利於緩苗 , 使其逐漸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撤土不宜過遲 , 否則覆土化凍下沉 , 沾附油松苗木 , 影響生長 , 且不便作業。撤土後要及時灌溉 , 以防春旱。
覆草防寒法 用稻草或雜草、麥稈等蓋壓在苗床 , 以防凍害。在初冬土壤結凍時覆蓋 , 厚度以不露苗稍為宜。初次降雪時要震動覆草 , 使積雪落入油松苗木行間填實空隙 , 以免再降雪壓傷油松苗木。春季起苗前 1 周 , 分 2 次~ 3 次撤除覆草 , 避免撤草過早油松苗木遭受霜凍。覆草前如苗床過於乾燥 , 可進行灌溉 , 以保持土壤濕潤 , 但切忌土壤結凍後灌水。覆草防寒不如覆土防寒法保溫效果好 , 但在一些土質粘重不宜覆土防寒的圃地多採用覆草防寒。大型苗圃大面積應用此法較費工、費料 , 且管理不便。
設障防寒法 對於常綠針葉樹幼苗或一些珍貴樹種和新引進樹種闊葉樹幼苗 , 當其長勢較弱時 , 可採取設障防寒。在防寒區、假植區 , 應每隔 20 米~ 25 米用整捆秸稈夾一道防寒障。防寒障在春季起苗前 3 天~ 5 天內分 2 次撤除 , 不宜撤得過早。設障防寒不僅可以降低風速 , 使油松苗木減輕寒害 , 而且有利於土壤保墒 , 增加積雪 , 有效地預防春旱。但用料較多、費工 , 增加油松苗木成本。
冬灌防寒法 各地的試驗結果表明 , 對油松、樟子松、側柏等針葉樹幼苗可以採取冬灌防寒法。具體做法是 : 將壟溝 ( 或床步道 ) 用犁犁成深溝 , 將犁起的土覆到壟 ( 床 ) 兩側 , 土壤結凍前進行壟 ( 床 ) 面側方灌水 , 灌透灌足 , 使油松苗木和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 , 以滿足油松苗木越冬期間的少量水分消耗 , 避免和減輕產生生理乾旱現象。、
塗白防寒法 塗白防寒對於油松幼苗越冬防寒有一定效果。具體做法是 : 配製 1 ∶ 1.5 的加大石灰量的 1% 波爾多液加漿糊乳劑 , 對油松幼苗噴灑。噴灑的時間約在土壤結凍前。在整個冬季 , 油松幼苗外表呈灰白色 , 既能反射陽光 , 防止溫度急劇變化 , 又起到堵塞葉片氣孔 , 抑制蒸騰 , 保護幼苗 , 防除病害的作用。
塑料薄膜防寒法 該防寒法近年來生產上廣泛推廣應用 , 如苗床幼苗雲杉、冷杉、紫杉、側柏、檜柏等床作播種苗採取用鐵筋、竹片在苗床上支撐成拱形 , 上覆蓋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 , 四周用土埋嚴 , 簡便易行。覆薄膜前灌透底水 , 覆薄膜保溫保濕、溫濕度適宜 , 管理方便 , 冬季寒冷 , 可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蓋厚草簾起防寒保溫作用。
葯劑防治法:用防凍劑進行結凍前的防凍噴霧,一般噴施 3 — 5 次。
防治油松凍害五法
一、熏煙法
凌晨 2 時左右在上風方向點燃草堆或化學葯劑,利用煙霧防霜。
二、灌水法
土壤灌水後可使土壤溫度提高 2 ℃ ~ 3 ℃ ,並能維持 2 ~ 3 天。
三、覆蓋法
用稻草、草木灰、薄膜覆蓋田塊,減少地面熱量散失。受凍樹木的輸導組織被樹脂狀物質的淤塞,根的吸收、輸導及葉的蒸騰、光合作用等均受到破壞。因此,應盡快恢復輸導系統,治癒傷口,緩和缺水現象,促進休眠芽萌發和葉片迅速增大,促使受凍樹木快速恢復生長。
四、補充營養法
受凍後的樹,一般表現為生長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強管理,保證前期的水肥供應,亦可以早期追肥,以使樹體恢復生長。
五、修剪法
在樹體管理上,對受凍害樹體要晚剪和輕剪,給予枝條一定的恢復時期,對明顯受凍枯死的部分可及時剪除,以利於傷口癒合。對於一時看不準受凍部位的,待發芽後再剪,對受凍造成的傷口要及時噴塗白劑。
油鬆土壤常用消毒方法
用作苗圃的土地,最好地勢平坦、土壤疏鬆、排灌方便,如有條件,可選擇砂壤土。除此之外,還要在播種或扦插前進行土壤消毒,消滅土壤中的病菌,確保花苗的安全生長。消毒的方法很多,但常用且效果較好的方法有以下六種:
一、五氯硝基苯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 75 %五氯硝基苯 4 克、代森鋅 5 克,兩葯混合後,再與 12 公斤細土拌勻。播種時下墊上蓋。此法對防治由土壤傳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二、福爾馬林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爾馬林 50 毫升加水 10 公斤均勻地噴灑在地表,然後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蓋,悶 10 天左右揭掉覆蓋物,使氣體散發掉,過 2 天後便可播種扦插。對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三、波爾多液消毒法: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即:硫酸銅:石灰:水的比例為 1 : 1 : 100 )波爾多液 2.5 公斤,加賽力散 10 克噴灑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種扦插。對防治黑斑病、斑點病、灰霉病、銹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較明顯。
四、多菌靈消毒法: 多菌靈能防治多種真菌病害,對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效果很明顯。土壤消毒用 50 %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施用 1.5 克,可防治根腐病、莖腐病、葉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 1 : 20 的比例配製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五、硫酸亞鐵消毒法: 用 3 %溶液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葯液 0.5 公斤,可防治針葉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縮葉病。同時,還能兼治缺鐵花卉的黃化病。
六、代森銨消毒法: 代森銨為有機硫殺菌劑,殺菌力強,能滲入植物體內,經植物體內分解後還有一定肥效。用 50 %水溶代森銨 350 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澆灌 3 公斤稀釋液,即可防治花卉的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還能有效地防治球根類種球的多種病害。
七、菌無菌消毒法:用菌無菌、真得勁、爐渣攪拌均勻撒入樹穴內,可有效防止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蟲。
油松苗木管理中的合理用水
油松苗木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來源於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乾旱地區主要依靠灌水補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過多或排水不暢,也會影響油松苗木的呼吸,嚴重的會導致爛根甚至死亡。
一、灌溉量和灌溉次數
1 .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 1 )播種苗 播種後要盡量避免表土乾燥,特別是在北方地區,一些小粒種子播種後覆土較淺,易受春旱的危害。通過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濕潤,防止小苗失水,還可調節地表溫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數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 )扦插、壓條、埋條苗 這些苗的生根、發芽都需要較大水量,特別是在剛開始展葉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階段,葉面蒸騰量較大,土壤水分供應量較少,一旦斷水就將造成植株死亡,及時灌水是關鍵。在北方,氣候乾燥季節更應注意。灌水量可適當大些,但水流要細、緩,以免水流沖力移動油松苗木(特別是扦插苗)。( 3 )分株苗、移植苗 這些苗由於在栽植時根系受傷,油松苗木內部的水分供應出現不平衡,必須加強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後應連續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間隔時間也不能太長( 4 )嫁接苗 嫁接苗對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證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動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介面部位不能積水,否則會使傷口腐爛。乾旱天氣必須灌水時也要注意 。( 5 )大苗 除非在乾旱季節才需灌水。如果水分過多,還會使油松苗木抗性降低,影響生長發育。
油松銹病
1. 症狀
各種松樹上發生的針葉銹病,其症狀基本相似,感病針葉最初產生褪綠的黃色段斑,其上生密黃色小點,後變為黃褐色至黑褐色,即性孢子器。隨後病斑上出現橙黃色的囊狀突起,為銹孢子器,銹孢子器常數個相連,成熟後不規則開裂,散生黃色粉狀孢子。病葉上常殘留白色膜狀包被。最後病葉枯黃脫落或病斑上部枯死。
2. 病原及發病規律
松針銹病是由擔子菌亞門鞘銹屬Coleosporium spp某些真菌侵染引起。各種松針銹病的發生規律相似。需要在兩種寄主上完成生活史。黃檗和白頭翁鞘銹菌,以性孢子器在松針上越冬,來年四月上旬至五月下旬在松針上產生銹孢子器,銹孢子借氣流分別侵染黃檗、白頭翁,七至九月份在葉背形成夏孢子堆,隨後又產生冬孢子堆。八至九月冬孢子在適宜條件下萌發產生擔孢子在侵染松樹,在松針上產生性孢子器越冬。山地陰坡發病率比陽坡重;山中、下部的發病率比山上部重。
3. 防治措施
(1) 營造混交林時,避免黃檗與油松混交。
(2) 有條件地區可噴硫磺粉或0.3~0.5oBe石硫合劑,或用80%代森銨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500倍液等防治。
㈡ 如何對植物整形修剪
一、整形修剪時期
對園林植物整形修剪工作,隨時都可以進行。但有些植物因傷流等原因,應在傷流最少的時期進行。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因此多以休眠期和生長期進行整形修剪。
(一)休眠期修剪(又稱冬剪)
樹木落葉後至第二年早春樹液開始流動前,這段時間的修剪稱為休眠期修剪或稱為冬剪(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這段時間因樹木生長緩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樹體內的養料大部分回歸根部,修剪後營養損失量最少,且修剪後的傷口不易被病菌感染,對樹木生長影響最小。因此,大部分木本植物及多量的修剪工作在此時間內進行。休眠期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培養骨架和樹形。有些在生長期修剪後易產生傷流的樹種,例如,核桃、葡萄、槭類、獼猴桃、櫻花、四照花等宜在冬季修剪。
(二)生長期修剪(又稱夏剪)
自萌芽後至新梢或副梢生長停止前,這段時間的修剪稱為生長期修剪或稱為夏剪(一般在4~9月)。這段時間因處於生長季節樹體消耗的養分大,貯藏的養分較少,修剪時又剪去了帶葉的枝條,減少了光合產物,對樹體生長抑製作用較大,所以一般修剪強度要從輕,以免妨礙樹木整體的生長。夏季修剪的目的是控制競爭枝、內膛枝、直立枝、徒長枝的發生和長勢,以集中營養供給主要骨幹枝的旺盛生長之需。對於夏秋季進行花芽分化的樹木以集中營養供花芽分化之需。
修剪時期的確定,除受地區條件、樹種生物學特性及勞動力的制約外,主要著眼於營養基礎和器官情況及修剪目的而定。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分析,確定合理的修剪時期和方法,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二、修剪方法
由於修剪時期和修剪部位不同,採用的修剪方法也不一樣。歸納起來,無論是休眠季修剪,還是生長季修剪,採用的方法概括為五個字:「截、疏、放、傷、變」。
(一)休眠期的修剪方法
1.截
(1)截又稱短截(如圖3-2所示),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的作用是刺激側芽萌發,分枝數加多,增加枝葉密度,有利於有機物的積累,從而促進花芽分化,調節枝勢的平衡,控制樹冠的大小和枝梢的長短;有利於營養生長和更新復壯。短截程度影響枝條的生長,短截程度越重,對單枝的生長刺激量越大。根據短接的程度可分為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極重短截。
1)輕短截:剪去枝條的1/5~1/4。
2)中短截:剪去枝條的1/3~1/2。
3)重短截:剪去枝條的2/3~3/4。
4)極重短截:剪去枝條絕大部分,僅剩基部2~3個「癟芽」。
短截應注意留下的芽,特別是剪口芽的質量、位置等因素,以正確調整樹勢的平衡。
(2)縮剪又稱回縮。縮剪與短截相似,將一個枝條的上部剪除,以縮短大枝的長度,故又稱回縮(如圖3-2所示)。主要發生在兩年生以上枝條上。縮剪有雙重作用,一是減少樹體的總生長量,二是縮剪後,使養分和水分集中供應剪枝部位後部的枝條,刺激後部芽的萌發,重新調整樹勢。特別是重回縮,對復壯更新有利,又稱更新修剪。
圖3-5扭梢
7.環剝將枝乾的皮層和韌皮部剝去一圈的措施,稱為環狀剝皮,簡稱環剝。環剝可以中斷了有機物質向下運輸,增加環剝以上部位糖分的積累,有利於花芽的形成和坐果率的提高。環剝時不宜過深或過淺,以深達木質部為宜。寬度以一個月傷口癒合為限,一般為枝粗的1/10。有傷流的植物不宜採用此方法。
三、修剪程序及注意事項
(一)修剪程序概括起來就是「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處理、六保護」。
一知:參加修剪工作的人員,必須知道操作規程、技術規范;必須知道修剪目標植物的生長習性、枝芽發育特點、開花習性等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
二看:樹木修剪切忌上來就修,修剪前應繞樹仔細觀察,做到了解樹形及樹木周邊的環境。觀察樹木的生長狀況以及枝條的生長情況,有無枯死枝、病蟲枝、折枝,有無需去除的大枝等。對剪法做到心中有數,因樹制宜合理修剪。
三剪:一知二看以後,根據因地制宜,因樹修剪的原則,做到合理修剪。一般來講若必須去除大枝,應先進行,然後在對小枝進行修剪。自下而上,從里到外,順序修剪。
四拿:修剪後掛在樹上的斷枝,應隨時拿下,集中在一起。特別是大樹掛住的枝條應及時取下,以免對樹下的人員造成危險。
五處理:剪下的枝條應及時集中處理,不可拖放過久,以免影響市(園)容和引起病蟲擴大蔓延。可進行粉碎漚肥,或掩埋。
六保護:即對修剪後的傷口進行保護。為防止傷口因病菌的侵入而腐爛,可使用桐油、桐油合劑、保護蠟、疏理劑塗抹傷口進行保護。
(二)修剪的技術要點
(1)剪口的位置和形狀:
1)短截時,應在葉芽的上方0.5~1cm處斜剪成馬蹄形,芽的正上方略高,背離芽的一面略低,呈30°左右。若需要擴大樹冠,應在外向芽上方短截;若需枝條向內生長,則應在內向芽上方短截。留芽方向應根據樹體具體的需要而定。
2)疏枝時,細弱枝條可在分枝點處基部剪掉。較粗(直徑0.5~2cm)枝條應在皮脊(枝條基部突起部分)上方2~3mm處剪除,以便傷口早日癒合。
(2)大枝的剪除:在對大枝剪(5cm以上)剪除時,為防止枝條劈裂,可採取分布作業。首先應在剪口的上方20cm左右處,從枝條下方鋸一切口,深度到達枝粗的一半,然後從上方鋸斷。其次,將餘下的殘樁鋸掉。
(3)修剪時剪口不應過大,要平滑,疏剪不留樁。以免影響傷口的癒合。
(三)修剪注意事項
(1)操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說笑打鬧;上樹前不準飲酒。
(2)每個作業組,都要選派有實踐經驗的老工人,擔任安全質量檢查員,負責安全、質量的監督、檢查、技術指導及宣傳教育工作。
(3)勞保用具是保證工人操作安全的必需品,工作中必須要按規定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安全繩等勞保用具和用品。
(4)攀登高大樹木需使用梯子時,必須選用堅固的梯子,並要立穩。單面梯應用繩子將上頂橫檔和樹身捆住,人字梯的中腰,應拴繩並注意開張合適角度。
(5)上樹後,應系好安全帶,手鋸一定要拴繩套在手腕上。
(6)刮四級以上大風時,不可上樹操作。
(7)截除大枝時,必須由有經驗的工人指揮安全操作。
(8)在行道樹上修剪作業時,必須選派專人維護現場。樹上、樹下要相互配合聯系,以免砸傷過往行人和來往車輛。
(9)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不準上樹。
(10)修剪用的操作工具必須堅固好用。木把要光滑,不要因工具不合格而影響操作,甚至誤傷人員。
(11)一棵樹修完後,不準攀跳到另一樹上,而應下樹重上。
(12)在高壓線附近作業時,應特別注意安全,避免觸電,必要時應請供電部門配合。
(13)幾個人同在一棵樹上操作時,應有專人指揮,注意協怍,避免誤傷同伴。
(14)便用高車上樹修剪前,要檢查好高車的各個部件,一定要支放平穩。操作過程中要派專人隨時檢查高車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5)上樹後必須系好安全繩,安全繩要拴在不影響操作的牢固的大樹枝上,隨時注意收、放。
㈢ 油松樹是什麼樣子的樹
油松樹樹葉呈針葉狀,顏色有灰綠深綠黑綠等。
油松樹有的地區山區、丘陵地帶有華山松,要選取植株較矮、樹干較粗有一定姿色的華山松樹木掘取。
掘取時要保護好側根和須根,以提高成活率。栽植前應剪除枯根,傷勢過重的根,剪短直立粗大主根,根據立意構圖對枝條進行一次修剪。
培育油松樹在幼苗期小枝較多。根據日後造型的需要去除多餘的枝、芽,以保證主芽的生長。2-3年生的華山松樹干,枝條都比較軟,根據苗木基本形態,以蟠扎為主,以修剪為輔對植株進行加工,為日後上觀賞盆造型打下良好基礎。從野外掘取的華山松樹樁,經過1-2年「養旺」就可上盆造型。
(3)油松怎麼修剪圖片擴展閱讀
不宜多施肥,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2次腐熟稀薄有機液肥,夏季天氣炎熱不宜施肥,冬季氣溫低也不宜施肥。
生長旺盛季節,要適當少澆水,使盆土略偏干,以控制枝葉不讓其長得太長。平日盆土濕潤即可不澆水。在炎熱的夏季,應常向葉片和地面灑水,以利生長良好,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少,要少澆水。
㈣ 油松大苗用修剪嗎怎麼修剪
油松大苗需要修剪。
整形修剪是以保證油松樹形優美、整齊一致、生長良好、不影響城市的公益設施建設和人們的生活為目的的必要管理技術。應採取哪些措施要視綠化場所、位置、佔用空間及藝術造型等具體目的而定。一般都離不開去除冗枝、病蟲枝、疏除生長方向不合適的旺長枝。油松塔狀的樹形屬性一般來說適當保證中心領導乾的頂端優勢較低為合適,對於塑造工藝型枝還要採取拉枝、摘心等技術實施。
㈤ 油松怎麼造型
1、剝芽:早春,枝條萌芽初期,徒手剝去枝條上多餘的無用芽,稱為「剝芽」。剝芽要注意保護有用的芽(將來准備留為主枝),留芽方向要合理,分布應均勻。
2、去櫱:在新生枝未木質化時,除去主幹上或根部萌發的無用嫩枝條,稱「去櫱」。去櫱要防止撕裂樹皮或遺留枯樁。
3、短截和摘心:將枝條截去一部分,叫「短截」。在生長季節除去枝條尖端嫩枝梢,叫「摘心」。對多年生枝條短截叫「回縮」。短截分為三種:輕短截,在枝條中上部飽滿芽處截,促發中、長枝較多,能增強成枝力;重短截,在枝條中下部截,截後發枝少,但能促發旺枝。
4、疏枝:把沒用的枝條剪去,稱為「疏枝」。疏枝能使樹體通風透光,對局部有促進作用;疏去弱枝,可集中養分,增強樹勢。為落葉喬木疏枝時,剪鋸口應與著生枝平齊,不留枯樁。為灌木疏枝,要齊地皮截斷。為常綠樹疏除大枝時,要留1—2cm的小樁子,不可齊著生長枝剪平。
油松的日常養護和注意事項
1、培育管理
當油松栽上之後,最好在一周內連續的施兩次水,隨後你可以對其鬆土和保墒,記住在五月初的時候再澆一次水,之後就可以根據天氣的情況來澆水了天氣不旱的情況也是可以不用澆水的,六月的時候可以進行施一次肥,八月份施一次硫酸亞鐵。在鬆土和鋤草的時候,大約20天左右進行一次,一定要認真和細致。
2、防蟲害
油松上經常發生的蟲害就死紅蜘蛛,出現這樣的情況要用殺蟎類葯物來防治。像袋蛾類和刺蛾類的蟲害在許多苗木上都可能發生,油松也不例外,因此應該在幼蟲時期就要加以防治。特別是在夏天病蟲害防治是苗木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對油松苗木生長影響極大,因此應做到技及時的檢查,及時的防治。
3、防日灼
對於油松新種的芽苗來說要時刻的注意,夏季的時候不要讓其受到日灼的傷害,最好進行適當的遮擋和遮陰;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也沒有關系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除草的工作,不然高溫高濕會灼傷苗木。
㈥ 油松怎麼修剪
對油松進行一個整體的修剪不僅是為了讓其有一個比較好看的外觀,同時對於植物本身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這樣可以使得枝幹第二來年更旺盛的生長,同時還能夠增加它的視覺效果。我們在進行修剪的過程中不能任意進行修剪,要採取一定的修剪技巧,依照油松一直以來的生長習性和具體的立地條件進行修剪,要考慮到樹木的主側枝結構是不是合理,其長勢是不是均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是不是協調一致,綜合這些因素可以來制定並進行具體修剪活動。油松苗木的修剪要遵循從上到下、從外到內、從粗剪到細剪、先剪粗枝後剪細枝的修剪順序。先疏枝,去掉枯枝、徒長枝、輪生枝、重疊枝;再造型,根據樹形的要求修剪出造型和層次。
(4)摘心
摘去枝條的生長點。苗木枝條生長不平衡,有強有弱。針葉樹種因某種原因造成的雙頭、多頭競爭,落葉樹種枝條的夏剪促生分枝等,一般採用摘去生長點的辦法來抑制它的生長,以達到平衡枝勢、控制枝條生長。
(5)拉枝
即採用拉引的辦法,使枝條或大枝組改變原來的方向和位置,並繼續生長。如針葉樹種雲杉、油松等。某一方向上的枝條被損壞或缺少,為彌補缺枝可把兩側枝拉向缺枝部位的方法,彌補原來樹冠缺陷,不然就會成為一株廢苗。拉枝用的最多的還是花、果類大苗培育。由於苗木向上生長,主枝角度過小,用修剪的方法往往達不到開角的目的。只能用強制的辦法將枝條向四外拉開,一般主枝角度以700左右為宣。拉枝開角往往比其他修剪方法效果好。拉枝改變了樹冠所佔空間,有的甚至能增加50%的空間量。營養面積擴大,通風透光條件改善。拉枝還能使旺樹變成中庸或偏弱樹,使樹勢很快緩和下來,對成花和結果有利。
㈦ 油松怎麼澆水
油松樹的種植方法:
一、栽培技術:
1、整地作床:在整地前,先施硫酸亞鐵50斤,然後用杴深翻20厘米,再耬平作床,畦寬1.5米,長20至50米,打埂做畦,種植50厘米左右的苗按1.5米×1.5米的株行距定點挖穴,每畦一行,每畝栽300株。
2、挖穴栽苗:栽植油松時,每畦一行,定點在畦的中央,穴為30×30厘米,下留鬆土4至5厘米,若是草繩包裝的土球,可以不解開;若是尼龍繩和塑料包裝的,必須解下,免得造成栽死苗的惡果。將苗栽好後,平好畦面,就可以澆灌。若苗葉發黃,是缺鐵,需施硫酸亞鐵。
二、培育管理:
1、油松栽上後,在一周內施兩次水,以後可鬆土、保墒,到五月初再澆一次,以後天氣不旱不澆,到六月可施一次肥,八月施一次硫酸亞鐵。在株邊挖坑點施。在鬆土鋤草上,可20天進行一次,要求認真細致,一般深達4至5厘米,要求鋤勻,土松無坷垃,草鋤凈、拾凈。
2、油松整形和換頭:油松在管理過程中,需注意整形和換頭工作,油松在生長過程中,有的重枝,頭會損壞或處於弱勢,須用強健的側技拉上、捆好,以後成為中心優勢,這個過程就是換頭。
①、油松整形:1.疏去過密的枝;2.回縮過長的枝;3.補充偏冠的缺枝。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以保證油松樹形優美、整齊一致、生長良好、不影響城市的公益設施建設和人們的生活為目的的必要管理技術。應採取哪些措施,要視綠化場所、位置、佔用空間及藝術造型等具體目的而定。一般都離不開去除冗枝、病蟲枝、疏除生長方向不合適的旺長枝。油松塔狀的樹形屬性一般來說適當保證中心領導乾的頂端優勢較低為合適,對於塑造工藝型枝還要採取拉枝、摘心等技術實施。
②、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是保障植株正常生長、抵抗病蟲害的重要措施。在移植成活後的1a中,在生長季節平均每2個月澆水1次。
㈧ 油松最適合栽植、修剪的季節。
每年的10月份至來年的2月份最為適宜,樹液流失少
㈨ 油松的栽培管理
1、種子處理
油松種子處理有兩種方法。溫水浸種快速催芽和冷凍雪藏。一般多用溫水浸種快速催芽。是在播種前10天進行種子催芽處理。先用1-2%濃度的硫酸亞鐵浸泡1小時,再用1%濃度的高錳酸鉀浸泡1小時,用清水淘洗兩次,然後用45℃溫水浸種24小時,撈出放在溫暖的地方,攤放在濕麻袋或草袋上,覆蓋,每天撒水和翻拌一次,當種子裂嘴達70%以上即行播種。
㈩ 油松栽幾年以後可以修剪
摘要 你好,油松樹木種植兩年之後就可以定幹了,此時需要將樹木上部的頂梢修剪,並且將分枝點以下的側枝修剪三分之一,主要以枯枝、過密枝、徒長枝為主。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