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漫圖片 > 中秋節月餅手拿圖片怎麼拍

中秋節月餅手拿圖片怎麼拍

發布時間:2022-06-29 18:22:05

㈠ 中秋節月餅 怎麼

第一步:首先畫出一個橢圓形。

第二步:在橢圓形的周圍用波浪線把它給圍起來。

第三步:然後用波浪線勾勒出月餅的底部。

第四步:側面用豎線把它的菱角給勾勒出來。

第五步:在月餅的表面寫上「五仁」這是一個五仁月餅。

第六步:然後用線條畫出月餅表面的花紋。

第七步:然後在旁邊畫上一個長方形.這是一個被切開的月餅。

第八步: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面畫上一個半圓。

第九步:半圓的周圍用波浪線把它給圍起來。

第十步:在長方形的表面上畫一個橢圓.這是一個蛋黃月餅。

第十一步:然後把蛋黃月餅表面的花紋給勾勒出來。

第十二步:接著在月餅的下面勾勒出一個盤子的形狀。

第十三步:最後我們給畫好的月餅塗上漂亮的顏色。

第一步:首先畫出一個橢圓形。

第二步:在橢圓形的周圍用波浪線把它給圍起來。

第三步:然後用波浪線勾勒出月餅的底部。

第四步:側面用豎線把它的菱角給勾勒出來。

第五步:在月餅的表面寫上「五仁」這是一個五仁月餅。

第六步:然後用線條畫出月餅表面的花紋。

第七步:然後在旁邊畫上一個長方形.這是一個被切開的月餅。

第八步: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面畫上一個半圓。

第九步:半圓的周圍用波浪線把它給圍起來。

第十步:在長方形的表面上畫一個橢圓.這是一個蛋黃月餅。

第十一步:然後把蛋黃月餅表面的花紋給勾勒出來。

第十二步:接著在月餅的下面勾勒出一個盤子的形狀。

第十三步:最後我們給畫好的月餅塗上漂亮的顏色。

第一步:首先畫出一個橢圓形。

第二步:在橢圓形的周圍用波浪線把它給圍起來。

第三步:然後用波浪線勾勒出月餅的底部。

第四步:側面用豎線把它的菱角給勾勒出來。

第五步:在月餅的表面寫上「五仁」這是一個五仁月餅。

第六步:然後用線條畫出月餅表面的花紋。

第七步:然後在旁邊畫上一個長方形.這是一個被切開的月餅。

第八步:然後在長方形的下面畫上一個半圓。

第九步:半圓的周圍用波浪線把它給圍起來。

第十步:在長方形的表面上畫一個橢圓.這是一個蛋黃月餅。

第十一步:然後把蛋黃月餅表面的花紋給勾勒出來。

第十二步:接著在月餅的下面勾勒出一個盤子的形狀。

第十三步:最後我們給畫好的月餅塗上漂亮的顏色。

㈡ 有關中秋節的照片,月亮或月餅等,要現拍,高水平哦,千萬不要百度

㈢ 中秋月餅的製作過程

【廣式白豆沙蛋黃月餅】
廣式月餅因其皮薄松軟、造型美觀,甜咸適度,製作精巧,被很多人喜歡。手把手教你做廣式月餅,一看就會,比買的好吃實惠。

材料:廣式月餅粉300克,花生油75克,金黃糖漿225克,梘水3克,鹹蛋黃40個,甜豆沙1000克左右,表面刷蛋黃液少許

數量:50克*40個(皮:餡=3:7,如果是2:8,把餡料的重量做調整)

1. 廣式月餅原料准備好:我用的易小焙廣式月餅粉、金黃糖漿、甜餡,金奇香小號鹹蛋黃,學廚的50克月餅模具;

2. 金黃糖漿和梘水同入一盆,攪打均勻;再將花生油倒入,攪打至糖漿顏色發白;我沒有花生油,用的色拉油;

3. 將廣式月餅粉倒入糖漿油混合液中;

4. 用刮刀攪拌均勻無乾粉狀即可,蒙上保鮮膜,鬆弛30分鍾後使用;這個用量如果按皮餡比例3:7的話,可以做40塊50克的廣式月餅;餅皮的軟硬度如耳垂一般;

5. 鹹蛋黃和豆沙一起稱重,每份35克,;

6. 蛋黃豆沙共20組;

7. 取一份豆沙甜餡拍成小餅狀,將一個蛋黃放在餅皮上;

8. 左手虎口握住豆沙蛋黃,邊轉邊用右手拇指按壓,將蛋黃包在豆沙中;

9. 20個蛋黃全部包好;再將餅皮稱重15克*20個;

10. 戴上一次性手套來包月餅會非常光滑且不粘手;取一個麵皮拍成餅狀,將豆沙蛋黃球放在上面;

11. 左手虎口握住皮和餡,邊轉邊用右手拇指按壓包嚴;

12. 20份全部包好了;

13. 在月餅模具內撒一層麵粉,將多餘的粉倒出;月餅生坯了拍一點麵粉,放入模具中;

14. 將月餅按壓在不粘烤盤上,不要太用力,因為餅皮很柔軟,輕輕一壓就會出現明顯的紋路了;

15. 烤箱開始預熱200度;進烤箱之前用噴壺向月餅生坯表面噴一層水;將月餅生坯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200度上下火,先烤5分鍾;

16. 5分鍾後將月餅端出,蛋黃里放一小勺涼水稀釋,用羊毛刷子蘸蛋黃液在碗邊刮一下,再在月餅表面輕輕刷一層,蛋液不要多,多了會使花紋不清晰;將月餅重新送入烤箱中層,溫度調到180度,繼續烤13分鍾;溫度和時間視烤箱來調整;

17. 烤好的月餅端出來,先不要取出,待徹底涼後再從烤盤里取出,2天後回油外皮柔軟。

【法式月餅】
法式月餅其實只是形勢和咱們的月餅像,口感和模樣都差著很遠。咱們的月餅適合涼吃,而這個法式月餅適合熱吃。涼吃會因為黃油凝固而覺得油膩,吃剩下的再吃時,送烤箱里回溫一下就可恢復剛出爐的味道。

材料:低筋粉100克,杏仁粉10克,奶粉20克,蛋黃2個,細砂糖80克,黃油100克,淡奶油80毫升,夾心用奶油乳酪100克,夾心用細砂糖30克,夾心用蛋黃1個,糖漬蔓越莓數顆

烘烤時間:180度上下火,20分鍾左右

1. 黃油提前從冰箱中取出,室溫軟化,做夾心用的奶油乳酪也要提前軟化;

2. 軟化好的黃油加入細砂糖,用電動打蛋器低速攪打至顏色變淺;

3. 分兩次加入蛋黃,待蛋黃與黃油充分融合後再加入第二次;充分打發均勻,至完全融合;

4. 加入淡奶油,打發均勻;

5. 將麵粉、奶粉、杏仁粉提前混合,篩入黃油糊中;

6. 拌成麵糊即可;

7. 麵糊裝入裱花袋中,擠入不粘模具中,四周和底部都抹一圈,可以用小勺做些修整;不要太厚,還要留一些麵糊用來封頂;

8. 來製作夾心餡:軟化的奶油乳酪、細砂糖、蛋黃同入打蛋盆中;

9. 用電動打蛋器攪打均勻即可;此時烤箱開始預熱,180度上下火;

10. 將餡料裝進裱花袋中,均勻地擠入抹好的麵糊中;

11. 再放幾粒糖漬蔓越莓增加口感,沒有的可以不放;

12. 將剩餘的外皮麵糊填入模具中,封頂,可以用餐叉劃出幾道花紋來裝飾;

13. 將模具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180度,上下火,烤20分鍾左右;

14. 蛋糕在烤箱中會漲得很高,出爐後會回落,待涼後可輕松脫模。

【彩色冰皮月餅】
不用烤箱的冰皮月餅,冰皮是用糯米粉加適量的小麥澱粉、白糖、水蒸熟成膏狀,再揉入豬油或白油增加皮子的油膩和韌性,我偷懶了,用的現成的預拌粉,包一包壓一壓就成形。這款冰皮月餅,冷藏後的口感酸甜冰涼超贊。

【材料】 冰皮月餅預拌粉300克,85℃以上熱水300克,紫薯粉2克,南瓜粉2克,紅甜菜根粉1克,大青麥苗粉1克,綠豆沙適量,蔓越莓干適量

1. 冰皮月餅主料准備好:冰皮月餅預拌粉、自製綠豆沙、蔓越莓干、天然植物色素;

2. 將冰皮月餅預拌粉稱重分成100克1碗,50克各4碗,其中4碗中分別倒入1-2克天然植物色素,混合均勻;燒一壺開水,分次將85℃以上熱水的麵粉:熱水=1:1的比例倒入預拌粉中攪拌均勻,稍涼後揉成光滑的粉團,蓋上蓋子備用;

3. 蔓越莓切碎,用量可隨意;

4. 將自製綠豆沙與蔓越莓混合均勻;

5. 冰皮月餅的皮餡比可為2:3,即用50克的月餅模,皮可以是20克,也可以是25克;將綠豆沙蔓越莓餡分成30克一個,再捏成較結實的餡球;

6. 白冰皮稱重分成20克一個,再把彩色粉團各放2-3克,拍扁放在白粉團上面;

7. 取一個冰皮拍扁,整理成小盤子狀,將餡料球放在冰皮中間;

8. 冰皮四周向上聚攏,將餡料球包裹在其中;皮子有點兒粘手,且皮子和餡料球的質地不一樣,所以在手上抹一點植物油,防粘效果極好;

9. 這是包裹了餡料的冰皮月餅球;

10. 將月餅球塞入50克的月餅模具中,稍用力向下一壓再一提,完整的彩色冰皮月餅就做好了;

11. 剩下的皮料可以隨意組合,拍成餅狀,包裹上適量餡料;

12. 稍加整理成月餅球,再用模具一壓就是彩色冰皮月餅了。

㈣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怎麼畫好看

背景圖:當然要與中秋節日相關的了。黃+紅不錯。夜晚月光背景不錯。
藝術字:可只寫中秋節也可弄上詞句,如『中秋佳節倍思親』。
畫面:月餅的圖當然要摳下來放上去了。弄幾個好看的。
再加上節日的日期及描述該節日的話,注意字位置的擺放。最後可以適當的加些道具豐富畫面,如綵帶鮮花等。

㈤ 手手工月餅怎麼做法

吃月餅是我們傳統的中秋節習俗,每年八月十五都會逛花燈賞月吃月餅。圓形的月餅象徵著家庭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月餅的做法也有好多種,它主要的材質有麵粉雞蛋糖和添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餡料。月餅含有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能量,可以軟化血管提高免疫力,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食物。

一、五仁月餅

主料:低粉200克,葵花籽仁、花生仁、核桃仁、糯米粉、黑芝麻、白芝麻各適量。

配料:糖漿120克,花生油50克,鹼水4克,麥芽糖1大勺,糖適量。
老苗傳統月餅做法:
1.將葵花籽仁、花生仁、核桃仁、糯米粉分別在鍋中小火炒熟;
2.將熟葵花子仁、花生仁(去皮)、核桃仁、大杏仁分別碾碎(或用攪拌機打碎)放入大碗中,加入熟的黑白芝麻,倒入適量熟糯米粉、糖、少許水、28克花生油、麥芽糖,混合均勻成軟硬合適的餡料;
3.糖漿、鹼水、22克花生油混合均勻,攪拌至色呈渾濁;
4.篩入低粉,攪拌成表面光亮的面團,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鬆弛4小時以上;
5.下劑——餅皮40克/個,餡50克/個;
6.將餅皮輕輕擀開,包入餡,包好後,入模壓成型;
7.碼入烤盤中,表面噴水霧,入烤箱,160度烤15左右至上色取出,稍涼後刷蛋黃液,繼續烤10分鍾左右即可。
傳統老式月餅的做法二
1.糖漿和花生油,泡打粉混合乳化,具體看最後一步小視頻,這是剛混合的狀態
2.篩入中粉,混合的時候採用搓抓混合,合成軟面團醒發兩小時,面團軟硬差不多耳朵垂的軟度,硬的話可再加點油調節,和好的面團光潔有好的延展性,不出油,面團混合好一定要醒發,不然可能烤出來會裂
3.餡兒的原料都炒熟,花生去皮用擀麵杖干碎,核桃切碎,冰糖敲碎成小塊,冬瓜糖切小塊,葡萄乾用高度白酒浸泡一下,除油以外所有原料混合均勻,然後分次加入油,至能用手使勁兒纂成團,好包的程度,油和麵粉不需要全部加上哦,糖根據喜好添加,也可以不加,因為裡面好多東西都是甜的哈,這里特別注意,一定不要沾到生水,這是成品保存時間長的關鍵,過程中使用的所有盆和器具也要保證無生水,手最好戴手套
4.皮餡兒按照3:7,分好,包好入模具,印出花紋,表面噴水,200℃烤六分鍾,取出刷薄薄一層蛋黃夜,轉180℃再烤15~20分鍾,至表面金黃即可。

㈥ 中秋節的月餅圖案有哪些簡單

導語:通常中秋節我們吃月餅的時候,都會看到月餅表面有各種好看的圖案,這些圖案有人物的,有字樣的等等,非常美觀。那麼,這些圖案都這么弄上去的呢?下面我們來欣賞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圖案,看看月餅是如何上圖案的。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圖案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製作圖1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製作圖2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製作圖3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製作圖4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製作圖6

月餅的製作方法圖片 2018中秋節各式製作月餅製作圖7

註: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什麼是月餅模:

月餅模俗稱月餅印,是製作月餅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傳至今的月餅模子以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居多。

博物館最「年長」的月餅模具是元代的,取材杜梨木,整個模具呈長方形,中間部分內「挖」圓孔,大小和當今常見的月餅相當,雕刻著簡單的花紋。

「元代的餅模,基本都是木質的,梨木或者棗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館長宣繁秋介紹,月餅最早起源於殷周時期,漢代稱為「胡餅」,唐代更名為「月餅」,元代形成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可能是受「馬上民族」的粗獷風格影響,元朝時期的月餅餅模不太規整,較為簡單。

明代時期,月餅模具開始出現壽桃、鯉魚、蓮花等圖案,整體風格簡約,注重線條美。

到了清代,中秋吃月餅成為普遍的習俗,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比如這個『三合一』的模具。」宣繁秋拿起一個紫砂陶的月餅模具,瘦長的模具上共有三個圖案,最上面的是個壽星公,胡須根根分明;中間是鯉魚,鱗片層層重疊,片片清晰;最下方是個壽桃,經脈明確。

㈦ 中秋手抄報怎麼做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即陰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編輯本段中秋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編輯本段中秋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嫦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 。

玉兔搗葯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為其下凡的搗靈葯
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 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裡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姊妹們,到月宮陪伴嫦娥住了!

玄宗漫遊月宮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宮的傳說了。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各地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里。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編輯本段中秋習俗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

㈧ 家常做法,正宗中秋月餅怎麼做

中秋月餅的做法詳細步驟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1步1、轉化糖漿倒入碗里,加入梘水和花生油。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2步2、用打蛋器攪拌均勻。篩入中筋麵粉和奶粉。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3步3、用手揉成面團,把揉好的面團用保鮮膜蓋好,靜置醒發1-2個小時。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4步4、將醒發好的面團和栗蓉餡以2:8或者3:7的比例稱量好,分別滾圓,即麵皮15克,餡料35克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5步5、手上拍點麵粉防粘,取一塊餅皮面團放在手上壓扁,用擀麵杖擀薄,放上栗蓉餡。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6步6、慢慢往上推麵皮,讓麵皮慢慢的包裹在餡上。包好的面團盡量使麵皮均勻,可以稍微調整下薄厚不均的地方。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7步7、月餅模具內撒上一些麵粉防粘(放入麵粉,晃一晃,使麵粉附在模具上,再將多餘的麵粉倒出)。把包好的面團放入模具。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8步8、按壓模具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9步9、使月餅成型。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10步10、依次做好所有的月餅,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11步11、在月餅表面噴一些水,放入預熱好200度的烤箱,烤5分鍾,取出來在月餅表面刷一層薄薄的蛋黃水(側面不用刷)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12步12、重新放入烤箱,再烤15分鍾左右,直到烤成金黃色即可出爐。
中秋月餅的做法圖片第13步13、出爐的月餅冷卻後密封保存,等待2-3天,餅皮回油後再食用。

㈨ 做中秋節月餅的過程

【廣式白豆沙蛋黃月餅】廣式月餅因其皮薄松軟、造型美觀,甜咸適度,製作精巧,被很多人喜歡。手把手教你做廣式月餅,一看就會,比買的好吃實惠。材料:廣式月餅粉300克,花生油75克,金黃糖漿225克,梘水3克,鹹蛋黃40個,甜豆沙1000克左右,表面刷蛋黃液少許數量:50克*40個(皮:餡=3:7,如果是2:8,把餡料的重量做調整)1. 廣式月餅原料准備好:我用的易小焙廣式月餅粉、金黃糖漿、甜餡,金奇香小號鹹蛋黃,學廚的50克月餅模具;2. 金黃糖漿和梘水同入一盆,攪打均勻;再將花生油倒入,攪打至糖漿顏色發白;我沒有花生油,用的色拉油;3. 將廣式月餅粉倒入糖漿油混合液中;4. 用刮刀攪拌均勻無乾粉狀即可,蒙上保鮮膜,鬆弛30分鍾後使用;這個用量如果按皮餡比例3:7的話,可以做40塊50克的廣式月餅;餅皮的軟硬度如耳垂一般;5. 鹹蛋黃和豆沙一起稱重,每份35克,;6. 蛋黃豆沙共20組;7. 取一份豆沙甜餡拍成小餅狀,將一個蛋黃放在餅皮上;8. 左手虎口握住豆沙蛋黃,邊轉邊用右手拇指按壓,將蛋黃包在豆沙中;9. 20個蛋黃全部包好;再將餅皮稱重15克*20個;10. 戴上一次性手套來包月餅會非常光滑且不粘手;取一個麵皮拍成餅狀,將豆沙蛋黃球放在上面;11. 左手虎口握住皮和餡,邊轉邊用右手拇指按壓包嚴;12. 20份全部包好了;13. 在月餅模具內撒一層麵粉,將多餘的粉倒出;月餅生坯了拍一點麵粉,放入模具中;14. 將月餅按壓在不粘烤盤上,不要太用力,因為餅皮很柔軟,輕輕一壓就會出現明顯的紋路了;15. 烤箱開始預熱200度;進烤箱之前用噴壺向月餅生坯表面噴一層水;將月餅生坯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200度上下火,先烤5分鍾;16. 5分鍾後將月餅端出,蛋黃里放一小勺涼水稀釋,用羊毛刷子蘸蛋黃液在碗邊刮一下,再在月餅表面輕輕刷一層,蛋液不要多,多了會使花紋不清晰;將月餅重新送入烤箱中層,溫度調到180度,繼續烤13分鍾;溫度和時間視烤箱來調整;17. 烤好的月餅端出來,先不要取出,待徹底涼後再從烤盤里取出,2天後回油外皮柔軟。【法式月餅】法式月餅其實只是形勢和咱們的月餅像,口感和模樣都差著很遠。咱們的月餅適合涼吃,而這個法式月餅適合熱吃。涼吃會因為黃油凝固而覺得油膩,吃剩下的再吃時,送烤箱里回溫一下就可恢復剛出爐的味道。材料:低筋粉100克,杏仁粉10克,奶粉20克,蛋黃2個,細砂糖80克,黃油100克,淡奶油80毫升,夾心用奶油乳酪100克,夾心用細砂糖30克,夾心用蛋黃1個,糖漬蔓越莓數顆烘烤時間:180度上下火,20分鍾左右1. 黃油提前從冰箱中取出,室溫軟化,做夾心用的奶油乳酪也要提前軟化;2. 軟化好的黃油加入細砂糖,用電動打蛋器低速攪打至顏色變淺;3. 分兩次加入蛋黃,待蛋黃與黃油充分融合後再加入第二次;充分打發均勻,至完全融合;4. 加入淡奶油,打發均勻;5. 將麵粉、奶粉、杏仁粉提前混合,篩入黃油糊中;6. 拌成麵糊即可;7. 麵糊裝入裱花袋中,擠入不粘模具中,四周和底部都抹一圈,可以用小勺做些修整;不要太厚,還要留一些麵糊用來封頂;8. 來製作夾心餡:軟化的奶油乳酪、細砂糖、蛋黃同入打蛋盆中;9. 用電動打蛋器攪打均勻即可;此時烤箱開始預熱,180度上下火;10. 將餡料裝進裱花袋中,均勻地擠入抹好的麵糊中;11. 再放幾粒糖漬蔓越莓增加口感,沒有的可以不放;12. 將剩餘的外皮麵糊填入模具中,封頂,可以用餐叉劃出幾道花紋來裝飾;13. 將模具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180度,上下火,烤20分鍾左右;14. 蛋糕在烤箱中會漲得很高,出爐後會回落,待涼後可輕松脫模。

㈩ 中秋節的手抄報中秋節的手抄報怎麼做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

有關中秋節來源的故事有以下幾則:

(一)嫦娥奔月

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後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後羿想長生不老,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葯,准備擇日吞葯,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於後羿長期殘暴統治,乃先將此葯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後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傳,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統治,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並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於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於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起義聲勢大振,元人大為吃驚,朱洪武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來,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內寫「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就紛紛奮起把韃子殺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節的習俗有以下幾種: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具有象徵團圓的意義。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社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前人有關月亮的詩詞:

1.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獨酌唐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時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閱讀全文

與中秋節月餅手拿圖片怎麼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與美女車震圖片 瀏覽:624
六角福字花盆彩繪圖片大全簡單 瀏覽:425
搞笑藝術圖片背景簡單ppt 瀏覽:53
word插入兩個並排圖片 瀏覽:108
物理降溫可愛圖片 瀏覽:744
可愛小魚的圖片 瀏覽:13
軟萌圖片男生 瀏覽:412
街舞造型圖片頭發小女孩 瀏覽:572
男生圖片無羈照片 瀏覽:151
可愛娃娃圖片高清 瀏覽:489
如何保存論文中的圖片 瀏覽:732
手機情侶壁紙動漫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827
動漫跳躍的圖片 瀏覽:91
韓劇齊肩發型圖片 瀏覽:264
可愛豬的表情包圖片不帶字 瀏覽:205
好看漢服男生圖片 瀏覽:908
9歲男孩的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173
簡單用筆畫的恐怖小丑圖片 瀏覽:548
求婚的圖片動漫圖片 瀏覽:380
電影聊天背景男生圖片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