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龍的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隸書
如圖所示: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餘年,它不僅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從書法的角度審視,甲骨文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一共三個基本要素。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從結構字體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
因此從章法上看,雖受骨片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仍表現了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甲骨書法」現今已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就證明了它的魅力。
(1)龍小篆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一) 經過加工和刮磨的龜甲和獸骨,由專門負責的卜官保管。卜官在它們的邊緣部位刻寫上記述這些甲骨的來源和保管情況的記事文字,稱"記事刻辭";
(二) 卜官在占卜時,用燃著的紫荊木柱燒灼鑽鑿巢槽,使骨質的正面裂出"卜"形狀的裂紋,這種裂紋叫作"卜兆",是據以推斷卜問事情吉凶的依據。在時代較早的甲骨卜兆下面,刻寫出占卜進行順序的數字,這種數字也叫"兆序";
(三) 甲骨文的主體部分是卜辭,即占卜活動結束後記錄占卜活動進行情況與結果的刻辭。 大多刻寫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寫在反面的;
(四) 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的六十個干支名稱的干支表,可說是我國最早的日歷。
⑵ 大家誰知道12生肖的 篆體字怎麼寫 麻煩告訴一下了 拜託
給你提供個參考,詳見附圖。
篆體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寫法。
圖片較大,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附圖:
⑶ 小篆「龍」怎麼寫
小篆中,「龍」字左旁是龍口與頭角訛變,右旁原為龍身翻轉上騰的樣子,並定型化。如下圖所示。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從龍。
白話版《說文解字》:龍,鱗甲動物之王。能變暗,能變亮,能變細,能變大,能變短,能變長;春分時刻而登天,秋分時刻而潛淵。字形採用「肉」作邊旁,一副飛騰造型,以有所省略的「童」作聲旁。所有與龍相關的字,都採用「龍」作邊旁。
三、相關詞彙解釋
1、龍身
[lóng shēn]
龍的身軀。
2、龍彩
[lóng cǎi]
指斑斕的色彩。
3、鮫龍
[jiāo lóng]
蛟龍。鮫,通「蛟」。蛟指古代傳說中興風作浪、能發洪水的龍。
4、匣龍
[xiá lóng]
匣中的寶劍。
5、龍扈
[lóng hù]
皇帝的扈從。
6、龍袱
[lóng fú]
宮中所用綉龍的包袱。
⑷ 甲骨文的龍字怎麼寫
甲骨文的龍字(如圖):
四、造字本義
名詞,遠古先民用幼童幼女作犧牲品獻祭的熱帶氣旋災難或吃人的大蟒蛇。
(4)龍小篆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組詞:龍蝦、蛟龍、合龍、長龍、龍骨、龍宮、接龍、龍膽、尼龍、龍舟、虯龍、小龍、錢龍、鼉龍、龍燈、龍眼、水龍、蟠龍、龍闕、龍潤、龍邛、鮫龍、龍巾、龍逄、懷龍、龍鞭、龍瓶、龍榻、龍袱、龍伯、
一、龍荒[lóng huāng]
漠北。龍,指匈奴祭天處龍城;荒,謂荒服。
二、龍蟠[lóng pán]
龍蟠里,在現在南京市清涼山下。
三、鮫龍[jiāo lóng]
蛟龍。鮫,通「蛟」。蛟指古代傳說中興風作浪、能發洪水的龍。
四、龍鹽[lóng yán]
葯名。傳說乃龍精液生成。又稱吉吊脂、紫稍花。
五、龍髓[ lóng suǐ ]
1、龍腦香樹的樹汁。亦指龍腦香。
2、龍身上的精髓之處。
⑸ 篆體 龍 怎麼寫
小篆「龍」的寫法是:
——小篆的「龍」字是形聲字。《說文解字·龍》上說:「……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甲骨文的「龍」字是象形字,象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西周金文的「龍」字,基本繼承了甲骨文的象形寫法。
現代簡化字的「龍」來源於異體字「尨」,也可以看作繁體字龍的右半部草書的轉化:
⑹ 龍用篆書怎麼寫
見圖片
⑺ 求繁體龍字的楷書,隸書,篆書,行書圖片各一張
一、繁體龍字的各種寫法
1、行書寫法
二、龍的繁體——龍的基本信息
拼音:lóng;部首:龍;四角碼:01211;倉頡:ybysp;86五筆:uegd;98五筆:uegd;鄭碼:SI;統一碼:9F8D;總筆畫數:16;筆順:4143125111515111。
三、龍的基本釋義
1、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舟。~燈。~宮。~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點睛。~蟠虎踞。
2、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
3、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徵,或稱關於皇帝的東西:~顏。~體。~袍。
4、姓。
(7)龍小篆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龍的組詞
一、龍珠 [ lóng zhū ]
珍貴的寶珠。傳說得自龍頷下或龍口中,故名。也稱夜明珠。
二、飛燕化龍 [ fēi yàn huà lóng ]
形容男子未動情時如新生雛燕,動情後雄姿如龍。
三、喜得龍子 [ xǐ de lóng zǐ ]
非常高興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龍子''一詞一般是對長輩,富貴人家得子的尊稱。
四、馭龍賓天 [ yù lóng bīn tiān ]
古代將皇帝駕崩稱為崩,賓天等,這個詞彙是對皇帝亡故的專屬詞彙,皇帝駕崩即為馭龍賓天。
五、騰龍換鳥 [ téng lóng huàn niǎo ]
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
⑻ 龍,魚字甲骨文,金文,小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怎麼樣寫
給你提供個參考,詳見附圖。
「龍」,「魚」二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寫法。
圖片較大,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附圖:
⑼ 繁體字「龍」的筆畫順序怎樣寫
「龍」繁體字是「龍」,共16筆,其筆順為:點、橫、點、撇、橫、豎、橫折鉤、橫、橫、橫、豎折撇/豎折折、橫、豎彎鉤、橫、橫、橫。
1、「龍」為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龍字像大口長身的一種怪獸。字形1甲骨文中上半部與甲骨文鳳的首略同;下半部像巨大長身的形狀,「左邊是吻,右邊是身。
龍為先民想像中的神物,乃綜合數種動物的形狀,並以想像增飾而成。金文中張口演變為似肉形,戰國文張口已訛變為肉形,蜷體與張口脫離。
2、《說文》小篆中,左旁是龍口與頭角訛變,右旁原為龍身翻轉上騰的樣子,並定型化。漢隸字形在秦篆基礎上將字形方塊化,成為繁體的「龍」字。隋代以後的俗字把「龍」寫作「尨」,據原字右邊偏旁改造而成。三撇也可寫作兩撇。《簡化字總表》進一步省為一撇,簡作龍。
(9)龍小篆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古老的字體。與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屬於表意文字。學習和使用難度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於單純的表音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⑽ 篆體:龍、羅、瓷、庄怎麼寫
見圖,上為大篆,下為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