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點心有哪些
6款簡單又好吃的精緻小點心
一、香炸米飯團
食材:米飯1碗,雞蛋一個,麵包糠少許,壽司醋適量
做法:
1、做好的米飯稍稍晾涼後加入1勺壽司醋和少量鹽拌勻後捏成飯團,飯團要堅實一點兒;
2、雞蛋打散,將飯團放入蛋液中,均勻的裹上一層蛋液,再裹一層麵包糠;
3、熱鍋燒油,油五成熱時放入飯團,表面炸至金黃撈出即可。
二、香蕉酥
食材:南瓜、香蕉、糯米粉,食用油
做法:
1、南瓜去皮去籽後切小片放入微波爐6分鍾,壓成泥,喜歡吃甜的可以加點糖
2、南瓜和糯米粉糅合成團,揉上有粘性
3、香蕉去皮後先切斷,再切成細條
4、把粉團壓扁均勻地將香蕉包在中間,做成一個個香蕉狀
5、油鍋5分熱,把香蕉酥一個個下入,炸至金黃色,撈起去油分
三、草莓大福
材料:糯米粉300g,細砂糖27g,鹽1撮,水約225ml
做法:
1、將除水外的材料放入盆里,視麵糊的硬度一點點加水,糅合面團像耳垂般硬度
2、用手將面團剝開約4cm的塊狀,壓平,再用蒸鍋大火蒸約20分鍾
3、 蒸好後以玉米澱粉為手粉防粘,將面團趁熱捏成餃子皮狀
4、再將草莓包入即可
四、紫薯餅
食材:紫薯中等個4條、糯米粉7勺、芝麻適量
做法:
1、紫薯蒸熟後壓成泥
2、慢慢加入糯米粉,邊揉邊加,太干可加點水
3、取小快先搓圓再輕壓扁,兩面在壓點芝麻
4、用平底鍋兩面稍煎即可
五、蘋果餅
食材:蘋果3個、糯米粉適量、麵粉適量、白芝麻適量
做法:
1、3個蘋果清凈去皮,用擦子擦成蓉或者細絲;
2、蘋果蓉中加入適量麵粉及糯米粉直至和成面團,麵粉與糯米粉的比例沒有一定要求,糯米粉有利於增加軟糯口感;如果放糯米粉較多,會很粘手,做餅時可以在手上抹些油防粘手;
3、將和好的面團做成小餅狀,兩面粘上芝麻備用;
4、電餅鐺或者平底鍋燒熱,刷上油,放入小餅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六、紅糖小鍋盔
食材:麵粉、紅糖、酵母粉
做法:
1、麵粉加入酵母,揉成面團發酵至兩倍大;
2、麵粉與紅糖以1:4的比例調成紅糖餡;
3、發酵好的面團分成大小相同的小劑子;
4、取一個小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薄,包入紅糖餡,封口,再按成小餅狀;
5、鍋中刷薄油,放入餅劑,蓋上鍋蓋,中小火,一面烙至泛黃後翻面,再蓋上鍋蓋,至兩面黃就好
⑵ 適合夏天吃的糕點都有哪些,都是怎樣的做法呢
暑假,孩子整天都是在家比較多,不想給他單獨去朋友家玩,所以吃喝玩樂都是在家裡,只有下班後,晚上才帶他去玩會,所以我都會做一些點心放家裡,下午午覺醒來的時候可以吃吃,也不用點外賣了,省錢又有營養。剛才把最近做的點心甜點食譜整理了下,哇!原來之前做過那麼多給孩子吃,一星期7天,每天可以不同樣的做了,孩子吃著不膩,做法還簡單。
烹飪步驟
1.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放入蒸鍋中蒸至熟透,差不多要15分鍾哦。建議選擇老的南瓜,水分較少,口感又面又沙,甜度也高,南瓜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這款小點心的口感喲。
2.將蒸熟後的南瓜取出,用小勺壓成細膩的南瓜泥,也可以放料理機打成泥,怎麼方便怎麼來哈。
3.將南瓜泥倒入小鍋中,倒入細砂糖,玉米澱粉和牛奶。糖量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增減,如果買的南瓜比較甜糯,可以不加糖。牛奶也可以換成配方奶。糖放少點,吃的時候奶香味更濃郁哦!
4.開小火,一邊攪拌一邊慢慢熬煮。煮至濃稠,不容易滴落下來的狀態為止。
5.在准備好的方形玻璃碗中撒上一層椰蓉,倒入煮好的南瓜泥。先墊一層椰蓉,到時候就更方便脫模啦。
6.輕輕鋪平表面,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左右。冷藏定型後的口感清涼甜美,特別適合夏天食用哦。從冰箱取出後,倒扣脫模。用刀切成大小合適的方塊。最後沾上椰蓉就可以開吃啦!
⑶ 糕點種類名稱大全圖片
糕點種類名稱大全圖片
糕點種類名稱大全圖片,生活中不少人都是比較喜歡吃糕點的,糕點是中國的傳統特色美食之一,中國的糕點起源於先秦,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以下看看糕點種類名稱大全圖片及相關資料。
1、桂花糕
桂花糕是中國的傳統糕點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主要是以糯米粉、糖和桂花蜜等原料製作而成的。它的口感細膩軟糯,不僅味道香甜可口,而且還帶有濃郁的桂花香味,深受人們喜愛。而且擁有美麗的歷史傳說,更增添了桂花糕的歷史價值。
2、馬蹄糕
中國歷史悠久,不僅有很多傳統上的文化,飲食方面也是不可忽視的。馬蹄糕是我國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和廣西省等很多省份都很流行的一種傳統糕點。馬蹄糕主要是以馬蹄粉和馬蹄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不僅外觀色澤晶瑩,而且味道十分香甜可口。
3、綠豆糕
眾所周知,我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源遠流長。綠豆糕也是我國的傳統特色糕點之一,是以綠豆粉、豬油、白糖等原料製作的。其不僅口感清香綿軟,而且還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糕點。
關鍵字: 美食 糕點
4、驢打滾
中國人對糕點的追求是非常獨特的,也是非常精緻的。[]驢打滾是我國北京、天津以及東北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也是中國十大糕點之一。驢打滾主要是用糯米粉、黃豆面、白糖和豆沙等原料經過多道工序製作的,口感十分綿軟香甜。
5、鳳梨酥
中國的美食的種類是非常的多,而糕點就是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類。鳳梨酥是我國一道歷史非常悠久的糕點,約起源於三國時期。這道糕點是以麵粉、菠蘿、冬瓜、黃油等原料製作的,在台灣地區經常被用作祭拜時的貢品。
6、豌豆黃
中國的傳統糕點種類多樣,糕點源於宮廷當中。豌豆黃是北京的一道傳統小吃,也是北京十大必吃小吃之一,是用豌豆和白糖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其外觀不僅色澤美觀,而且味道清香可口,就連慈禧太後都非常喜愛。
7、老婆餅
老婆餅是源自廣東潮州地區的一種傳統名點,是以糖冬瓜、麵粉、雞蛋等食材製作的。其外觀色澤金黃,味道香酥可口,甜而不膩,深受全國各地人們喜愛。
一、蜜三刀
蜜三刀在山東青州、博山等地區又被稱為「蜜食」,經過數百年的流傳,散播到了全國各個地方。它的外表是有一點脆脆的,但是裡面是很松軟的感覺,一咬一泡蜜汁就流出來,香甜軟綿,越嚼越香帆迅喊糯,不僅外觀非常美觀,而且都很好吃,甜而不膩,是非常不錯的中國八大傳統名糕點之一哦!
二、態野桂花糕
桂花糕是一種以糯米粉、糖和天然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糕點,歷史悠久。製作方法看似簡單卻十分考究,桂花糕口感和其他糕點不太一樣,是粉糯的,但不粘牙,又甜而不膩,濃濃的桂花香夾雜著大米的清香和豆沙的甜香,重重美味又層層分明。
三、桃酥
桃酥是一種以其干、酥、脆、甜的特點聞名全國,咬一口,紛紛的渣落進嘴裡,接下來就是摁不住的香,在口腔里到處撞,香到極點,收都收不住,那種酥那種香,標志性的,獨一昌肢無二。不論是歷史厚重感還是口感與工藝,都是傳統糕點中的上上之作。
四、江米條
江米條是一道傳統名糕點,屬於春節過年必備食品。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後在燜鍋里蒸出來,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擀成圓形,曬干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五、老婆餅
在天下美食匯聚一地的中國內,老婆餅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傳統名糕點,它算是酥餅的'一種,味道香甜不膩,酥得直掉渣兒,也是我兒時記憶的最喜歡吃的糕點,你吃過老婆餅嗎?你心中載滿記憶的那份美食又是什麼呢?
六、綠豆糕
有一款糕點深得人心,老少皆宜,那就是綠豆糕,綠豆糕色澤或淺黃或嫩綠,口感細潤緊密,具有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綠豆糕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傳統名糕點。
七、蛋黃酥
蛋黃酥是由小麥、黃油、蛋黃等做成的傳統名糕點。頂著蟹殼黃般的色澤,微微酥黃,點綴些許黑香的芝麻,還沒入口,一股濃郁奶香就先鑽進鼻腔了,微咸中帶著點甜,層次分明酥得掉渣,我能一口氣吃三個!
八、老式雞蛋糕
小時候最喜歡的傳統名糕點,老式雞蛋糕在中國已經做了很多年了。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雞蛋糕,軟軟的,香香的,滿滿的雞蛋味兒,可香了!
綠豆糕
綠豆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屬消暑小食。相傳中國古代先民,為尋求平安健康,端午節時會食用粽子、雄黃酒、綠豆糕、咸鴨蛋這些食物。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為京式,製作時不加任何油脂,入口雖松軟,但無油潤感;南包括蘇式和揚式,製作時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軟、細膩。
龍須酥
龍須酥被稱為中國民間特色傳統小吃,因外觀潔白綿密、細如龍須而得名。龍須酥是正德皇帝遊民間時,發現民間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別之糖,入口極香、口味特別,於是下旨帶回宮中,並取名為「龍須糖」。龍須酥據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一直為皇帝御用點心,直至雍正年間,龍須酥才名聲大震。
相傳,一日雍正皇帝設滿漢全席,宴請文武百官。當御廚現場製作該酥時,雍正皇帝見其手法嫻熟,似游龍舞鳳,手中糖絲雪白、纖細,如祥龍之須,遂龍顏大悅,賞賜眾嬪妃臣子,並特封此糖為「龍須酥」,自此,龍須酥的美名遍傳大江南北。
棗泥酥
始於隋唐,盛於明清,是「滿漢全席」中名點之一。相傳,某日慈禧太後吃膩了山珍海味,於是御廚們絞盡腦汁,將金絲小棗精工細作製成棗泥餅。慈禧食後,贊不絕口。
桂花糕
對這樣的桂花糕來說,絕對是中國糕點的代表,因為他也是曾經出現在很多人的口中的,那麼對於這種桂花糕來說,因為製作的方法不同,所以說桂花糕的味道也是不太一樣的,當然它的口感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有的桂花糕吃起來就是那種非常軟糯黏黏的,可是有的桂花糕吃起來就是那種特別酥的口感,所以說對於這樣的桂花糕來說,真的是對於每個人的口味來講,可能都是不太一樣的味道。
桃片
主要的食材是糯米、核桃仁、白糖等,色澤呈雪白色。追其歷史,最早出現在清光緒二一年,也就是1895年,早已經過了百年之久的歷史洗禮,如今依然活躍在」糕點界」。是重慶當地的一道傳統美食,雖然屬於甜食,但卻有點兒也不膩,還有軟糯的特點。所以桃片上榜也是屬於實至名歸。
⑷ 甜點簡單做法
甜點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各式各樣的甜點惹人垂涎三尺,其實甜點的製作非常簡單方便,下面的8款甜點做法簡單,非常好學,大家可以參照著做一下,非常的美味。
圖一:奶味香蕉蛋羹 簡單粗暴的製作方法,味道卻讓你回味無窮。 製作材料: 香蕉1根、牛奶100ml、雞蛋1一個。 製作方法: 1、香蕉去皮,用勺子壓成泥。 2、雞蛋磕入碗中打散,攪拌均勻。 3、往蛋液中加入香蕉泥和牛奶一起拌勻。 4、蒸鍋加水燒開,將調好的香蕉蛋奶液,入鍋用中火蒸熟即可。
圖二:焦糖布丁 焦糖布丁是一款點心,以牛奶、蛋為主要原料,細膩柔滑,獨特甜蜜氣息。具有層次分明的口感,深受歡迎。 製作材料: 1、牛奶1/2杯 2、鮮奶油1/2杯 3、常溫雞蛋4個 4、糖1/3杯 5、香草精油適量 製作方法: 1、先把烤箱140°C~150°C預熱; 2、小鍋里放入75g砂糖,小火熬煮至漿狀,可以用小勺輕輕的把鍋中央的砂糖推到鍋周圍,讓砂糖可以均勻受熱溶化。不可攪拌,這時把准備好的10ml開水倒入糖漿中,快速攪拌均勻,趁熱倒入布丁模具底部,薄薄的一層即可。(根據個人喜好,喜歡略苦的就熬煮至起小泡;喜歡甜的把糖熬成褐色漿狀即可) 3、把全蛋和蛋黃打入大碗,放入65g砂糖將蛋打散。 4、把15g砂糖放入400ml牛奶用另用一口鍋小火煮至快開之前關火,滴入數滴香草香精稍稍攪拌。牛奶的溫度不可過高。把煮好的牛奶分次倒入打好的蛋液中,再用麵粉篩濾去奶皮和泡沫,過濾後烤出來的布丁會很光滑。 5、過濾好的布丁蛋液倒入模具中,再用廚房紙輕輕吸去蛋液上的細小泡沫(如果不吸的話結果烤出來的布丁旁邊的一圈就有小眼)。 6、在預熱好的烤盤中倒入大約50°的熱水,把模具放上後,表面上覆蓋上錫紙,時間大約20~30分鍾。(覆蓋錫紙一是可以保持蛋面滑嫩,二也可以幫助加溫,縮短烘烤時間)。 7、放入冰箱冷藏4~5個小時。脫模時,用小勺順著布丁的周圍輕輕的壓圈,讓布丁和模具脫離,再放入熱水稍稍浸泡幾分鍾就好脫模了。 8、最後一個可口的焦糖布丁就呈現在你面前啦!
圖三:芝麻糊 芝麻糊是以芝麻為原料,加入其它五穀雜糧調制而成的食品。它營養豐富,清甜麻香,可以解饞,餘味無窮。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滋補強身、延年益壽的佳品。而且芝麻糊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老少皆宜。 製作材料: 1、主料:黑芝麻、黑米、糯米。 2、配料:根據個人喜好和來源任意選擇加入,小米、薏米、玉米、黑豆、紅豆、黃豆、淮山以及其它五穀雜糧。 3、調料:白糖 製作方法: 1、黑芝麻、黑米、糯米分別洗干凈,瀝干。 2、黑芝麻、黑米、糯米分別下鍋炒熟,切記不要炒糊啦。至於配料的話,看個人喜好了。 3、准備打粉機(網上很多賣的啦),把炒熟的黑芝麻、黑米、糯米分別打成粉。配料也要打粉哦。 食用: 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比例來添加三種粉末,然後加入配料粉,最後沖入開水拌勻,加點糖,一碗濃香的芝麻糊就可以食用了。
圖四:牛奶凍 牛奶凍,又名blancmange,一種家常的甜品。有多種製作方法。這里介紹最基本的做法,不過你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材料來源選擇不同的食材配方和製法。 製作材料: 主料:牛奶200ml、淡奶油 輔料:吉利丁、水果(種類不限,看個人喜愛)、糖、淡奶 製作方法: 1、吉利丁片提前用冷開水泡軟,泡軟後濾掉多餘的水分,留在容器里備用。 2、淡奶油和純牛奶倒入奶鍋中。 3、再放入煉乳和細砂糖混合均勻。 4、開中小火把奶糊煮開,在奶糊快要煮開的時候加入泡軟的吉利丁,攪拌均勻後就可以關火了,不要煮太久。 5、在模具底部墊一張硅油紙,再把奶糊倒入模具里,等奶糊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里冷藏了,冷藏一晚後再用新鮮的水果裝飾!
圖五:芒果西米露 芒果西米露是一道港式甜品,眾多的心潤心學員港式甜品店中均有此產品,是大從化最容易接受的甜品之一,炎熱的夏天,能吃上這樣清爽的芒果西米露,冰涼可口,解暑降溫。 製作材料: 芒果若干、西米50g、淡奶200ml、冰糖(依個人口味添加) 製作方法: 1、西米加一小鍋水大火燒開後,將冰糖放入待熔後,小火熬上15分鍾。 2、待西米中心還有一點白時,關火蓋上鍋蓋,一直悶到西米呈透明狀。 3、芒果去皮去核,兩個切粒,另兩個加淡奶放入攪拌機打成漿,盛在干凈碗中。 4、吃時在西米碗中放入芒果汁再加入芒果粒即可,隨吃隨取,很方便。
圖六:紅豆蓮子羹 紅豆蓮子羹有清心養神、固精益氣、止血以及強身健體的功效,對人們身體抵抗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同時可以不限季節的使用。 製作材料: 主料:紅豆250g、蓮子20g、紅棗10g 輔料:百合15g、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 1、新鮮蓮子剝去外殼,去芯(如果體質偏熱,易上火的不需要去蓮子芯),准備好紅豆和蓮子,紅豆清洗干凈,壓力煲中放入紅豆,倒入四大碗水,直接壓20分鍾即可取出備用。 2、取出的紅豆已經比較軟綿了,但還是粒粒成狀。 3、加入蓮子,壓力鍋繼續煲20分鍾。 4、取出後,可以調入冰糖,或者稍為放涼調入蜜糖,冰凍口感更佳!
圖七:
紅豆桂花羊羹 羊羹,起源自中國,其後再傳入日本而成為當地的傳統點心。初期,羊羹的確是一種加入羊肉煮成的羹湯,再冷卻成凍佐餐。後期羊羹傳至日本,但在鐮倉時代至室町時代佛教的禪宗傳入,由於僧侶戒律不能食葷,故羊羹亦慢慢演化成為一種以豆類製成的果凍形食品。此後,羊羹成為了茶道的其中一種著名茶點,而日本人亦慢慢將羊羹發展和轉化,變成今天多款不同口味的羊羹。 製作材料: 紅豆沙300克、瓊脂14克、清水500ml、干桂花適量、 蜜紅豆適量。 製作方法: 1、瓊脂用水泡軟,鍋中加水加熱至瓊脂融化,加紅豆沙,煮至沸騰關火。 2、倒入保鮮盒(提前刷油,這樣才容易脫模),表面灑桂花和蜜紅豆,冷卻後便凝固了
圖八:蜂蜜芒果龜苓膏 蜂蜜芒果龜苓膏是一道美食,由蜂蜜、芒果等原料製作而成。夏天吃上一碗冰鎮的蜂蜜芒果龜苓膏,那才解渴消暑。 製作材料: 龜苓膏(超市有賣)、芒果、蜂蜜 製作方法: 1、將芒果取肉切成1公分左右的塊。 2、龜苓膏取與芒果同等份量也切成同等大小的塊。 3、將上述材料混合。 4、將蜂蜜用適量礦泉水調開,倒入混合物中即成。 PS:可以按自己喜好將蜂蜜改成煉乳,奶茶……將芒果改成任一種應季水果
⑸ 有哪些父母長輩一定喜歡吃的糕點
沙琪瑪是我國傳統美食,滿族特色糕點, 嘗到味道就心心念念,吃了還想吃 ,直到現在,一經想起,還忍不住咽口水。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沙琪瑪不用等到過年,隨時想吃就吃,反正也不貴,口味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雞蛋沙琪瑪、芝麻沙琪瑪、五穀牛奶沙琪瑪、芝士沙琪瑪、堅果沙琪瑪等,條件允許多囤點,老人孩子也愛吃,一飽口福。
二、溫州特產 桂花糕
文章圖片4
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溫州特產桂花糕,曾經是宮廷糕點,採用糯米粉、芝麻、花生、干桂花等天然食材製作,吃上一口,軟軟糯糯,卻不像蛋糕那麼蓬鬆暄軟,口感很扎實,也很有嚼勁,還帶著淡淡的桂花香,恍惚間彷彿置身於八月的桂花樹下,清香幽幽,這種感覺真好~
文章圖片5
自己特別著迷紅豆口味桂花糕,大顆粒的紅豆加持,口感更豐富,營養也更均衡。
文章圖片6
父母、孩子卻偏愛原味桂花糕,紅糖口味桂花糕,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回購時總是把3種口味都選上,滿足一家老少不同口味所需。就算是沒有去過溫州,也建議嘗一嘗溫州特產桂花糕,下單3件每件僅5.04元,一件嘗鮮價也才9.9元,好吃又便宜,傳統老味道,特實在!
三、陝西西安清真糕點 全盛齋椰蓉酥
文章圖片7
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歷史上曾經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美食也別具特色。
文章圖片8
去過西安的小夥伴一定都會對全盛齋的清真糕點記憶深刻,特別是椰蓉酥嘗到味道就心心念念。雪白的酥皮層層起酥,裡麵包裹著飽滿的椰蓉餡料,吃上一口又酥又軟,還帶著濃郁的椰果香,略有似無的甜,卻恰到好處打動味蕾,就連平時不喜歡吃甜點的小夥伴 ,吃了一個又拿起一個往嘴裡送,風味獨特,好吃又解饞。
文章圖片9
旅遊結束回程時的伴手禮往往就是椰蓉酥,分給親朋好友,大家嘗到味道也贊不絕口,老少都愛吃。
文章圖片10
就算是沒有去過西安,也建議嘗一嘗清真美食全盛齋椰蓉酥,好味道不會令你失望,一件500克,大概有11-12塊,包裝古色古香,用牛皮紙細繩子一捆,拎在手中,彷彿穿越回過去,很有感覺~
別忘記給父母、公婆也備上一份,也嘗嘗傳統老味道,老人家保准會更開心。
四、潮汕特產肚臍餅
文章圖片11
不得不說,遇見美食還真是靠緣分 ,就如遇見這款潮汕特產糕點肚臍餅。還是在上大學時,同學寒假返校帶回來的伴手禮就是它,才嘗到它的好滋味。
文章圖片12
看著造型很有喜感,好好的一個圓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