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揀麥穗續寫作文
張潔-------揀麥穗
當我剛剛能夠歪歪咧咧地提著一個籃子跑路的時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後揀麥穗了。那 籃子顯得太大,總是磕碰著我的腿和地面,鬧得我老是跌交。我也很少有揀滿一個籃子的時 候,我看不見田裡的麥穗,卻總是看見螞蚱和蝴蝶,而當我追趕它們的時候,揀到的麥穗, 還會從籃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著我那盛著稀稀拉拉幾個麥穗的籃子說:「看看,我家大雁也會揀麥穗 了。」然後,她又戲謔地問我:「大雁,告訴二姨,你揀麥穗做哈?」我大言不慚地說: 「我要備嫁妝哩!」 二姨賊眉賊眼地笑了,還向圍在我們周圍的姑娘、婆姨們眨了眨她那雙不大的眼睛: 「你要嫁誰嘛!」 是呀,我要嫁誰呢?我忽然想起那個賣灶糖的老漢。我說:「我要嫁那個賣灶糖的老漢!」 她們全都放聲大笑,像一群鴨子一樣嘎嘎地叫著。笑啥嘛!我生氣了。難道做我的男 人,他有什麼不體面的地方嗎? 賣灶糖的老漢有多大年紀了?我不知道。他臉上的皺紋一道挨著一道,順著眉毛彎向兩 個太陽穴,又順著腮幫彎向嘴角。那些皺紋,給他的臉上增添了許多慈祥的笑意。當他挑著 擔子趕路的時候,他那剃得像半個葫蘆樣的後腦勺上的長長的白發,便隨著顫悠悠的扁擔一 同忽閃著。 我的話,很快就傳進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著擔子來到我們村,見到我就樂了。說:「娃呀,你要給我做媳婦嗎?」 「對呀!」 他張著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黃牙。他那長在半個葫蘆樣的頭上的白發,也隨著笑聲 一齊抖動著。「你為啥要給我做媳婦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煙鍋子朝鞋底上磕著:「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長大嘛!」 他摸著我的頭頂說:「不等你長大,我可該進土啦。」 聽了他的話,我著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辦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滿是金黃色的 茸毛的腦門上,擰成了疙瘩。我的臉也皺巴得像個核桃。 他趕緊拿塊灶糖塞進了我的手裡。看著那塊灶糖,我又咧著嘴笑了:「你別死啊,等著 我長大。」他又樂了。答應著我:「我等你長大。」 「你家住哪噠呢?」 「這擔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噠,就歇在哪噠!」 我犯愁了:「等我長大,去哪噠尋你呀!」 「你莫愁,等你長大,我來接你!」 這以後,每逢經過我們這個村子,他總是帶些小禮物給我。一塊灶糖,一個甜瓜,一把 紅棗……還樂呵呵地對我說:「看看我的小媳婦來呀!」 我呢,也學著大姑娘的樣子——我偷偷地瞧見過——要我娘找塊碎布,給我剪了個煙荷 包,還讓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我縫呀,綉呀……煙荷包縫好了,我娘笑得個前仰後合,說那 不是煙荷包,皺皺巴巴,倒像個豬肚子。我讓我娘給我收了起來,我說了,等我出嫁的時 候,我要送給我男人。 我漸漸地長大了。到了知道認真地揀麥穗的年齡了。懂得了我說過的那些個話,都是讓 人害臊的話。賣灶糖的老漢也不再開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婦了。不過他還是常帶些小 禮物給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倒真是越來越依戀他,每逢他經過我們村子,我都會送他好遠。我站在土坎坎上,看著他的背影,漸漸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復一年,我看得出來,他的背更彎了,步履也更加蹣跚了。這時,我真的擔心了,擔 心他早晚有一天會死去。 有一年,過臘八的前一天,我約摸著賣灶糖的老漢,那一天該會經過我們村。我站在村 口上一棵已經落盡葉子的柿子樹下,朝溝底下的那條大路上望著,等著。那棵柿子樹的頂梢 梢上,還掛著一個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讓冬日的太陽一照,更是紅得透亮。那個柿子多半是 因為長在太高的樹梢上,才沒有讓人摘下來。真怪,可它也沒讓風刮下來,雨打下來,雪壓下。路上來了一個挑擔子的人。走近一看,擔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個賣灶糖的老 漢。我向他打聽賣灶糖的老漢,他告訴我,賣灶糖的老漢老去了。 我仍舊站在那個那棵柿子樹下,望著樹梢上的那個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紅得透亮的 色澤,依然給人一種喜盈盈的感覺。可是我卻哭了,哭得很傷心。哭那陌生的、但卻疼愛我 的賣灶糖的老漢。 後來,我常想,他為什麼疼愛我呢?無非我是一個貪吃的,因為生得極其醜陋而又沒人疼愛的小女孩吧? 等我長大以後,我總感到除了母親以外,再也沒有誰能夠像他那樣樸素地疼愛過我—— 沒有任何希求,沒有任何企望的。
《揀麥穗》賞析 盡管流年似水,歲月的風風雨雨會抹去記憶中的許多往事,但有關兒時的回憶卻往往清晰如昨天,因為長大了的人們,總是格外懷念人生中最天真無邪的童年時光。
《揀麥穗》便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一個生長在農村的小女孩,由於生活的貧困,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揀麥穗,要用麥穗換來的錢攢嫁妝。
可女孩實在太小,根本不懂嫁人是怎麼回事。於是,童心無邪、童言無忌,當別人問女孩要嫁給誰時,她竟然回答要嫁給賣灶糖的老漢,因為這樣就能天天吃灶糖。
對於一位在貧困中生長的農村小女孩,產生這種天真、可笑卻又著實可愛的念頭是自然而然的。對她來說,能夠天天吃灶糖是生活的最大享受、最高幸福。
賣灶糖的老漢當然不會像小女孩那樣天真,他是一位到處流浪、飽經生活風霜的老人,他明白女孩的話不過是逗人發笑的童言,然而,也只有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才能說出這樣教他開心的話,使他在寂寞中感到一絲溫情。於是,在這一老一少之間開始了一段純潔、動人而又妙趣橫生的交往。
老漢真心疼愛小女孩,女孩對老人也越來越依戀。然而,寒來暑往,終於有一天,女孩沒再等到賣灶糖的老漢,老漢離開了人世。
女孩禁不住傷心地哭了,為生活中失去這樣一位慈祥可愛的老人,為他們之間樸素而美好的交往無可奈何的中斷而深感悲傷。在貧窮和寂寞中培養起來的友情最為可貴。
《揀麥穗》通過對小女孩和賣灶糖老漢之間感人至深的關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溫情的渴望。她希望生活中能夠多一些像賣灶糖老漢那樣的慈愛之輩,懂得愛護關心別人,尤其關心「丑小鴨」式的孩子,而且這種關心愛護又該是沒有任何希求的給予。
這篇散文,是一首無私之愛的頌歌,也是期望人心溝通的一聲真誠呼喚。因為只有在充滿愛和溫情的世界中,人才可能變得更加純潔、更加善良,世界也才會變得更加光明和美好。
張潔是位風格獨特的作家,她的作品總是浸潤著詩情畫意,又帶有淡淡的感傷色彩。她表達情感從不採取淺顯直露的方式,歡樂或憂傷,都透著溫柔與優雅的氣質。
她往往通過溫和細致的筆調、委婉動人的文字抒發自己對人生的感受。讀她的作品,常常令人聯想到契訶夫的小說和俄國畫家列維坦的風景畫。
彷彿在一個深秋的傍晚,在暮色薄霧的籠罩下,遠方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畫,面對這樣的景色,心靈為之微微顫動,既感到生活溫柔甜蜜的詩意,又會為生活的不盡如人意處而情不自禁地長嘆。《揀麥穗》這篇散文,也體現了作者的這一風格。
文章的開頭部分,就像是一幅娟秀的風景畫,在月殘星稀的清晨,滿懷幻想的女孩挎著空籃去揀麥穗。田野上騰起薄霧、月亮偷偷地睡了一覺。
詩意的畫面突然摻進了一聲輕輕的感嘆,一旦想到現實生活的貧困和將來未知的命運,美麗的夢幻頓時變了味兒。在氣氛的渲染中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情感狀態,是這篇散文的一個特點。
這篇散文在時間上有一定跨度,但作者銜接得自然流暢,行文的過渡扣住了事情的前因後果,詳略得當,顯示了作者藝術的「剪輯」水平。由於作者是小說家出身,她對人物外貌的塑造,神態舉止和語言的刻畫,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體現了人物的性格、年齡特徵,具有至深的藝術感染力,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文海採珠 1 、作家作品 張潔,當代女作家,原籍遼寧,1937年生於北京。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等。
張潔早期散文創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喚愛與美。在以童年生活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個憨知、純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與事的故事,《揀麥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2 、相關評論 (1 )張潔小說的相關評論 在80年代文壇張潔以寫作具有女性意識和反映女性問題的作品著稱,但她的許多作品並不僅僅局限於表現女性問題。她與1979年發表的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以清新、流麗的的敘述語調而引起注目。
她早期的許多作品如《愛是不能忘記的》、《祖母綠》和《方舟》等,都是以女性人物為主人公,寫女性感傷、細膩而富於利他精神的戀愛心理以及單身女性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愛是不能忘記的》較早涉及到愛情和婚姻的矛盾,在當時引起很大的爭議。
女主人公鍾雨對於那個遭受歷史厄運的男主人公的超越一切的堅貞不渝的戀情,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撫慰當時「文革」創傷的感情載體,因此,這篇並沒有直接涉及「傷痕」主題的小說,成了「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品。通過女性近乎聖潔的「愛情」方式,來超越痛苦的歷史記憶的做法,在《祖母綠》中得到了發展;而另一方面,女主人公曾令兒獨立承擔生活重壓的堅毅形象,又成為女性獨立意識的表徵。
《方舟》則寫三個離異女性,她們因女性身份面臨的不公平待遇,被作為社會問題提出:張潔作品的「女性意識」和作為「女性文學」的先導地位正體現在這些方面。張潔有一部分作品,如《沉重的翅膀》、《條件尚未成熟》、《尾燈》、《她有什麼病》,也嘗試把握「重大題材」。
長篇《沉重的翅膀》曾為譽為「與生活同步」的力作。作品完稿於1981年4月,表現的是1980年的圍繞經濟改革發生的沖突,並且把筆墨寫。
《揀麥穗》
文章先講述了村姑們幻滅的夢作為下文的鋪墊和映襯。她們在做姑娘時起早摸黑地揀麥穗,一個季節也許只能揀上一斗。她們把揀的麥子賣了,把錢攢起來,等到趕集的時候,扯上花布,買上花線,回來置辦嫁妝。她們做著美麗的夢。但是,她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依依順順」地嫁出去後會發現,眼前的男人並不是她們在揀麥穗、扯花布、綉花鞋的時候所幻想的那個男人。
「我」在剛剛能夠歪歪趔趔地提著一個籃子跑路的時候,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後揀麥穗了。別人戲謔地問她為什麼揀麥穗,她「大言不慚」地說:「我要備嫁妝哩。」別人又問她要嫁給誰,答曰:「我要嫁給那個賣灶糖的老漢。」不諳世事、憨態可掬的話充滿了童趣。
賣灶糖的老漢聽說「我」長大後要嫁給他之後,雖然知道這無法成為事實,但小女孩童真的感情慰藉了那個孤苦老漢,他以實際行動回報了小女孩純真的感情,每逢經過村子,他總是帶些小禮物給她。因為賣灶糖老漢對「我」的疼愛不僅是帶一些小禮物給「我」如此,還表現在尊重「我」的內心上,他保護「我」的感情,在「我」懂事知道害臊後,不再稱「我」是他的小媳婦。他的愛帶著無私的性質,他疼愛「我」,還因為「我」是個「貪吃的、因為醜陋而又少人疼愛的孩子」。
《揀麥穗》
是張潔的一篇小說,通過一個小女孩揀麥穗、辦嫁妝並對一個賣灶糖老漢萌生情感的故事的描述,
展示了一個農村女孩天真、純潔的情感世界。歌頌了人性美和情感美。
陳花落水映溪明
曉風暖日昶消炎
萍水燕鶯穿柳綠
情殷尚望陳曉萍
落日飛花
蝶兒飛逝
夕陽漸下
歲月無情
不要哭
我的朋友
有我的信念陪你
無論生死都與你相依
卸下你的沉重吧
讓我們共擔狂風與暴雨
讓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讓我們成為彼此的知音
唱生命永遠不衰老的贊歌
飛躍長山峻嶺
跋涉春雪寒冬
永遠不知疲憊的
延續你年輕的生命
便是知音,也無法比擬這份純真和永恆
給你勇敢、堅強、毅力、翅膀
飛吧
我的朋友
重振矯健的翅膀
等候在前方的
不會永遠是暴雨
這世間還有真誠的友誼
為你鋪展著寧靜的小路
飛吧
我的朋友
憑著你的赤誠仁愛
多才多藝
縱使遠離故土浪跡天涯
又何愁尋覓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
飛吧
我的朋友
年輕的心
屬於青年的你
歡樂,憂愁、灑脫、深沉
你都擁有
我為你年輕的生命高聲喝彩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漸漸的從東方升起
當昨夜打在巴蕉上的露珠也已經慢慢的散去
我的朋友
你聽
那晨起的鳥兒正為你唱著歡快的歌曲
還有那懶惰的蝸牛也早就已經沒有了睡意
滄海桑田
花花世間
真摯善良
你我永恆
我的朋友
為你寫下這首詩歌
請允許我的贊頌
這美好的一切
都會實現
在以後的未來
我都將永遠為你喝彩
我的家在北京市通州城的北運河邊。
一直到我9歲,我沒有離開這塊狹天窄地一步。北運河的水土和民間文化,哺育我的身心,陶冶我的性情。
4歲那年,三伏天歇晌,我趁母親睡熟,躡手躡腳地溜出屋,從籬笆根下扒個窟窿鑽出小院,直奔村南池塘岸上的柳棵子地,天熱得像下了火,鳥兒好像怕烤焦了翅膀,躲到了柳棵子深處,閉上眼睛張著嘴兒,伸出舌頭喘氣。我想乘虛而入,捕捉一隻黑頭、白脖、紅頦兒、花翅膀的山雀。可是,鳥兒睡覺有打更的,我剛鑽進柳棵子地,打更的一聲叫喚,驚醒睡覺的鳥兒,撲嚕嚕飛上了天。我捉不著天上飛的,又想抓水裡鳧的。一池碧水,片片青萍,一縷縷的綠藻纏繞在狗尾巴花的半腰上,鼓眼珠子的鳳眼小魚,在青萍綠藻間穿來穿去,鑽上鑽下。我當時還不會鳧水,只敢下到水邊。但是魚兒比鳥兒還難捉,我瞪圓了眼睛盯住了一尾。剛要伸手去抓,小魚一甩尾巴跑了,在水中忽前忽後,忽左忽右。惹得我惱火,更逗起我的興致,昏了頭,紅了眼,向前猛跨一步,一腳踏空,鏡子面似的碧水一口把我吞了進去。 我嚇得大喊大叫,喊一聲喝一口水,後來就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卻躺在柳蔭下的一片白沙上,是一位姓劉的老叔把我從滅頂之災中救了出來,抱上岸提起雙腿,控凈了肚子里的黃湯綠水,死裡逃生。
我10歲到通州城內念高小,級任戴鴻珍老師是通州女子師范的畢業生。
第一堂作文課,戴老師命題。
別的同學都已經動筆,我卻不打開墨盒,也不展開作文本,只是坐在椅子上發呆。
「劉紹棠,你怎麼不作呀?」戴老師問我。
我歪著頭回答:「我自己給自己出題目」。
「依你,寫!」……
我在課堂上構思,晚自習便寫起來,題目叫《西海子游記》,連寫了五冊作文本。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通州城內西海子東岸,我對西海子的風光景色十分喜愛,因而下筆千言。
我把這篇作文送交戴老師審閱,戴老師讀後給我打了滿分。
當時,學校有一個佳作欄,類似牆報,由一位愛好文學的國文老師主編;每周將各班的優秀作文集中起來評選,入選者重新謄寫,畫上題圖尾花,張貼公布於大牆上。戴老師每次作文都要叮嚀我:「劉紹棠,想個好題目,寫得好一點,爭取每周都有咱們班的佳作上牆。」
呵,那時候自己的作文能上佳作欄,比今天獲得這個那個大獎和溢美之詞的贊譽更令人感到喜悅和激動。
童年,說不完的故事…… 童年是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童年的游戲更是難得的寶石,童年無論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在日復一日的歲月里它都會成為生命中最誘人的磁場。
我的家在農村,童年的美好回憶都在70年代末。那個時候每家都有好幾個孩子,農村的生活很貧困,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實在沒有什麼可玩的東西,除了跳繩、踢毽、捉迷藏外,我最喜歡也最擅長的就是玩骨頭節,骨節分羊骨節和豬骨節,每副要四塊,那時可沒錢買,一切都得自力更生,可家家日子過得緊巴巴,一年到頭能殺一口豬就算不錯了,況且豬頭和豬蹄都要等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吃,為了能湊一副骨節要等兩年,一般孩子可沒那份耐心。好在我還算聰明,尋找外援就成了惟一的捷徑,因為學習成績好頗有人氣,同桌的小男孩用兩塊豬骨節換取了一個學期的「抄作業權」,二年級那年我終於有了一副自己的「玩具」,心裡那個美喲。
一有空閑我就找小夥伴玩,由於我的靈氣加執著,不長時間便玩得爐火純青了,可我的手太小,豬骨節又大,總玩得不那麼便利,看到別人那小巧的羊骨節,我又有了份野心,由於那時是生產隊制,普通社員家裡是不具備對羊的生殺大權的……那年的中秋節隊里決定殺幾只羊分給社員,我迫不及待地去領羊肉,並私下做主用半斤羊肉換了四根羊後腿骨,為此挨了父親的一頓臭罵。盡管如此我還是滿懷感動,我還是暗暗地把快樂握在手裡「遞給」了我的童年。
童年讓山更青,水更藍,山上密匝匝的白樺林,山下炊煙裊裊的幾十戶人家,村頭的三間草房裡住著祖孫三代,兄妹六人,勤勞的父親,善良的母親,其中那個梳著兩條羊角辮的就是我……盡管世界很大很大,時光很快很快,在我心靈的一角始終有著不變的故鄉夢,童年的苦,童年的樂,童年的腳步,還有那紅日朝氣蓬勃露出的笑臉,還有那不為人知的童年的秘密在飛沙走石,成敗榮辱的人生里程中,童年的游戲是一道永駐心田的風景。
⑵ 京山的習俗有哪些
京山縣依山懷水,民風淳厚,人民有勤勞、善良的美德。
由於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人們普遍重農輕商。鄉土觀念甚濃,有「一生不出門,是個大福人」的俗語。清末至民國時期,在鄉風民俗中,有不少陳規陋習。諸如衣食住用、婚喪喜慶、節日時令的禮儀比較繁瑣,有些還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
建國後,隨著政治經濟的變革,民風民俗嬗變。50年代初,大力貫徹《土地改革法》、《婚姻法》,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上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生產生活習俗逐漸更新。婚姻自由,喜事新辦,助人為樂,尊老愛幼蔚成風尚。1978年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種信息在城鄉廣為傳播,「重農輕商」的觀念逐漸改變,生產方式、飲食起居、人際交往也日趨文明。但由於受各種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某些陳規陋習,在不少地方又復活起來。
服 飾
衣著 京山縣城鄉人民的衣著因時代而變化。清末,一般人多穿自紡自織或者自染(多用烏桕樹葉、鍋底灰、漚泥巴)的土(粗)布,多白、黑、灰色。富有者多著「洋」(細)布及綢緞、毛皮等衣料。
民國時期,多數人沿襲清末服裝,少數上層人士開始穿西裝,公務人員改穿中山服,學生穿學生服。
建國後,衣著改進。50年代初,除老人仍著大襟長(短)衫外,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服、解放服、青年服。
帽子 建國前,冬季城鎮男子多戴禮帽、瓜皮帽、風帽,老年婦女裹包頭,有的戴「兩塊瓦」的絨帽或平頂絨帽。農村男子多戴螺旋帽(「狗鑽洞」),老年婦女裹包頭,中青年婦女罩頭巾。夏季多戴草帽。雨季戴斗笠。
建國後,城鄉人民多戴解放帽、鴨嘴帽。夏季戴草帽、太陽帽、航空帽,冬季戴棉軍帽、防風帽。80年代初禮帽又有出現。
鞋襪 建國前,城鄉居民多穿自作的「千層」布底布鞋,穿布襪或線襪。
建國後,春秋鞋襪有:布底布鞋、塑料底布鞋、力士鞋、解放鞋、旅遊鞋、運動鞋和皮鞋。
發型 清末,男子腦後留發辮,女子未婚者梳辮,婚後將長發綰髻於腦後。民國初期,男子剪辮或剃光頭。農村青年開始留平頭。城鎮青年蓄分頭(即西裝頭),中老年多理平頭。兒童多蓄「頂達」、女孩梳「羊角辮」。未婚女子前額蓄「劉海頭」,留長辮的有單辮雙辮之分。女學生剪短發,以齊耳為度。婚後的婦女多綰髻,有剪短發的,也有燙發的。
建國後,男青年留平頭、蓄分頭,未婚女青年蓄長辮,婚後剪短發者增多。至70年代後期,有些婦女開始燙發。80年代,婦女燙發居多,老年婦女挽髻很少。男子蓄分頭、留平頭基本普及。少數青年蓄長發、蓄大鬢角、留小鬍子。農村老漢有的仍剃光頭。
首飾 建國前,在富有者中流行的有金、銀、玉質首飾,多為婦女、兒童飾戴,也有男子戴戒指的。有的人家兒童過「周歲」,即戴項圈(亦稱項箍、狗圈),掛「百家鎖」。婦女多穿耳戴環,也有的人家給獨子穿耳戴環,以期長命百歲。婦女戴項鏈、手鐲、戒指,婚後多用簪子綰髻以固其發。一般人家戴銀質或玉質首飾,富裕人家戴金質首飾,貧窮人家有的用竹質簪子綰發。
建國後,金銀玉質首飾不多見,女子穿耳者少。80年代,一部分人開始戴金、銀戒指,女青年開始穿耳戴環,城鎮女青年有戴金、銀項鏈的。
飲 食
主食 建國前,以食大米為主,兼食粟米、高粱、玉米、小麥、紅薯。農忙時,日進三餐;清晨做完第一茬活後吃早飯,太陽當頂吃午飯,太陽落山後吃晚飯。城鎮居民吃飯時間,每餐比農村稍為提前。冬閑時,多數人家或干、稀搭配,或一日兩餐。夏季,永隆等地喜食「稀米茶」(將大米炒黃,淘凈,而後煮熟即成),以充飢解暑。災荒年景,主、雜糧搭配,干稀搭配,代食品與糧食搭配,山區以葛根、橡子、榔樹(香棉樹)皮製粉充飢,平原以南瓜、野菜加大麥粉度日。
副食品 為節約主糧,京山縣人民有利用野生植物和雜糧製作副食品的習俗。
菜餚 京山縣流傳的四季食用的菜餚有鮓辣椒、腌菜、泡菜、豆瓣醬、霉豆腐、腌蘿卜干、霉干腌菜,還有用米粉製作的鮓藕、鮓冬瓜、鮓魚、鮓豬大腸。冬季製作的臘菜有:腌豬肉、牛肉、野羊肉、野兔肉、雞鴨肉,腌制鹽蛋、皮蛋也較普遍。菜餚的烹調技術有蒸、煨、燒、炸、炒、燉、煮等方法。京山名菜有清蒸鱔魚、盤龍菜、松枝肉、東坡肉、瓦罐雞湯。還有飲「臘八雪水」(即農歷臘月初八下的雪,裝入壇內埋於地下,待第二年暑天飲用)解暑治痢的習俗。
婚喪喜慶設宴,一般人家是「4盤、2碗、1蒸籠」,中等人家是「8冷盤、10大碗」,富裕人家是「8大碗、4小碗、12圍盤」的海參席、筍子席、洋粉席,以第一碗菜定席名。
居 住
建國前,京山縣農村房屋,丘陵、山區多為土木結構,以土磚、木檁、木椽、布瓦為主,有的地方打碴牆,又稱「干打壘」。房屋形式有「連三層」、「四井口」、「三合頭」、「連三間」等種類。房屋內部格局分堂屋、正房、廂房、耳房。房屋建築方位多為座北朝南,山、丘地區屋後多靠高土旁 、山嶺,房前有溝塘。
舊時建築房屋,要請陰陽先生選好「黃道吉日」,才能破土動工。豎柱、上樑要設宴請客。興偷樹作屋樑,而且要偷能結籽的樹,取意興旺發達。有的偷樹時,用紅紙包錢放在樹兜上,樹兜用紅布裹著,表示對樹主的謝意。偷來的樹不能放在地上,擱干後鋸刨成梁。上樑時,用紅布卷梁,鳴炮喝彩,丟粑粑。上樑後,宴請樹主、封(泥工)、木匠。
舊時遷居,又稱「過屋」,多請客送禮,親友喜送對聯、匾額,上書「鶯遷喬木」、「鳳宿高梧」等吉語以示祝賀。遷居時,要在舊屋廚房燒一鍋開水,在新居廚房燒一鍋開水,都要燒得熱氣騰騰,象徵接上氣,才能興旺發達。
建國後,擇日建屋、偷樹作梁等迷信活動減少,「喬遷之喜」仍有親朋祝賀。
家 具
建國前,一般家庭的傢具多為木製,著紅色或深茶色油漆。堂屋後壁立靠木櫃(城鎮有的擺香案桌),俗稱神龕。還擺有方桌、長條凳、方凳。卧室備有「平頭」床或架子床、兩門櫃、三屜桌和大木箱。廚房備有碗櫃。富裕家庭則具有雕花的八仙桌、圈椅、穿衣櫃、「寧波床」和各種長、方凳。書香門第還設有書房,備有書櫥、寫字台。夏天,一般家庭都有竹製和木製涼床、躺椅。冬天,習慣於烤火。三陽、廠河等山區冬季有坐石頭烤火,墊竹編涼席睡覺的習慣。
建國後,一般家庭仍用木製油漆傢具,有紅、黃、茶等色,也有國漆油的黑色。70年代傢具式樣時興漢(武漢)式、海(上海)式、捷克式。80年代初,又興「組合」式、「幾何」式傢具,床的式樣增有高低綳子床、席夢思床墊等,顏色增有天藍色、淡綠色、米黃色、乳白色等,材質採用三夾板、五夾板。椅、凳的式樣改變,一般家庭的長條凳減少,多數是方凳,又稱「排骨」凳,大小靠背椅。多數城鎮居民家庭擺設沙發、藤、竹或塑料圍椅、春秋椅。在家庭用具方面,還增加了洗衣機、縫紉機、電風扇、自行車、電視機,富裕家庭還有電冰箱、彩色電視機、摩托車等。
婚喪喜慶
(一)婚 嫁
建國前,男女婚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沖破封建婚姻制度者極少。聯姻的過程是:首先由雙方的任何一方請媒說親(也有媒人主動說親的),如雙方父母認為門當戶對,由女方提供女孩的生辰年月日時,俗稱「生庚八字」,由男方請算命先生卜合男女雙方的「八字」。如雙方的「八字」卜合,第二步就是訂婚。訂婚的禮儀,是由男方備彩禮和禮金後,「抬盒」(裝禮物的器具)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送到女家,俗稱「過門」,交換雙方的「八字」。第三步是結婚:男女孩成人後,由父母主辦婚事,俗稱「過喜事」、「吃餅子」、「團圓」、「圓房」。
除明媒正娶、女到男家外,舊時還有入贅、童養媳、填房、坐堂、納妾幾種婚姻形式。舊時婦女喪夫,提倡空門守寡,從一而終。寡婦不再嫁,稱「忠貞」,未婚夫夭亡,未婚妻至婆家終身守孝不嫁,稱「烈女」。
建國後,一度依循舊習。《婚姻法》頒布後,提倡婚姻自由,嚴禁包辦、買賣婚姻,寡婦可以再婚。提倡一夫一妻制,嚴禁納妾。
(二)生 育
建國前,一般人認為生育子女是「命中註定」,多子多福。如無生育,便是「命不好」,還要求神拜佛祈求「送子」。無生育的婦女,受人輕視。舊時有妊娠、催生、接生、報喜、洗三、坐月子、滿月等生育習俗。
建國後,提倡新法接生,生育禮儀從簡,迷信活動減少。70年代後,提倡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育更科學化。80年代初,人民政府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
(三)壽 辰
建國前,慶壽辰俗稱「做生」。「做生」又分「做散生」和「做整生」兩種,「散生」為一年一慶,「整生」為10年一慶。小孩有做1歲的,俗稱「抓周」,有做10歲的,男孩有做15歲的,俗稱「成丁」,一般要舉行「告祖加冠」禮。成人是男不做30歲,女不做40歲。老人生日,滿50歲稱「大衍」,滿60稱「花甲」,滿70稱「古稀」或稱「稀齡」,80歲稱「高齡」,一般都要做生。有的人家如父母同在,不管生日是否相同,也要同時做生,俗稱「五十雙慶」、「六十雙慶」,依此類推。男的做虛歲生,女的要做足歲生。「做生」一般以小孩周歲和老人壽慶為隆重。
建國後,祝壽禮儀不盛行。即使「做生」也只敬酒祝賀,不行叩頭禮。兒童「抓周」習俗尚存,但較樸素簡單。80年代開始,祝壽之風復行,禮品規格頗為講究。
(四)喪 葬
建國前,老人去世,稱「白喜事」,男稱「壽終正寢」,女稱「壽終內寢」。而且喪葬禮儀繁瑣,迷信氣氛甚濃。
從葬期起,接連3天晚上,死者家屬要到墓前祭祀。死者靈堂要點49天的長明燈。每逢7天燒1次紙錢,俗稱「燒七」,以「三七」、「五七」燒紙錢較隆重。「七七」後燒「百日」紙,紀「周年」,3年孝滿除靈。「七七」守孝期,家人男不理發,女不穿紅綠。不滿周年,家裡不操辦婚嫁喜事。
除老人喪葬外,舊時還有幾種喪葬形式:小孩死叫「跑了」或稱「丟了」,只用長方形木匣埋掉。年輕人死了,不掛孝,不做齋,不擇出葬日期。孕婦死後第3天,家人要送書包(裝針線花樣用的)、剪刀、雨傘、尿盆至墳台,作死者陰間之用。
建國後,破除迷信,改進喪葬,禮儀從簡。50年代,提倡為死者開追悼會,主持人致悼詞,寄託哀思,親友送花圈、輓聯,戴黑(白)紗。送葬時有鑼鼓鞭炮伴行。1977年前,均為棺材土葬。之後,京山縣火葬場落成,逐步實行火葬。但農村有的人家仍用土葬。有的即使火葬,之後仍按舊禮儀將骨灰盒土葬,還有的將骨灰盒入棺後再行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