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吃葯女孩圖片

吃葯女孩圖片

發布時間:2024-12-17 17:35:29

A. 這個女孩看著是不是特別單薄啊,是不是特別瘦的情況

僅憑一張圖片不好判斷這個女孩的身材。

因為她穿的是連衣裙,並且是側身照,看不清楚四肢和軀乾的輪廓,所以不太好判斷。

不過從露出來的小臂和右手手掌來看,應該是比較瘦的人才有的手。

B. 抑鬱的圖片(100個抑鬱症女生的寫真)

2017年,90後攝影師牙疼,

開始了《皺起的霧》系列,

在微博上徵集被抑鬱情緒所困的人,

無償為他們拍照,記錄他們的故事。

參與的絕大多數是女孩,

至今,他已經拍攝了超過100位女性。

被攝者中90後、00後占絕大多數,

最小的是2004年生的。

她們大部分都是在童年或青年時受到傷害,

父母又疏於關心她們的心理健康。

未來,牙疼希望能有更多不同年齡段、

不同性別的人參與這個項目。

他說,「我想真正鼓勵到每個人都去直面自己,

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

並在廈門三影堂、巴黎大皇宮等地展出。

牙疼說,他其實從沒想過自己能拍這么久。

對自高中起就患上抑鬱症的他而言,

「最初的出發點就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後來慢慢地,

變成一種相互的幫助、寄託和陪伴。」

一條在杭州與牙疼見面,

聊了聊他和他鏡頭下100位女孩的故事。

第100個女孩

這個女孩叫牙牙,南京人,今年23歲。她患上抑鬱症是在爺爺去世那年,高一的時候。

她從小是被爺爺帶大的。父母在另一座城市做生意,卻只帶了弟弟一起。在牙牙看來,他們是一個常規化的一家三口,自己是落單的那個。

2013年,爺爺突然去世。她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一個人上學、吃住。

一年她可能只能和父母見上幾次面,見了面也沒什麼交流。她記得弟弟當時早戀,父母還會開他玩笑。而她生活上的事,他們卻從不關心,只是每個月給她打生活費。

高中的時候班上同學都說很羨慕她,說她是全班最有錢的人。但她看到別人下了晚自習都有人來接,家長會別人家裡都有人參加,只有自己,永遠是一個人。

牙牙拍攝現場

生病最嚴重的時候,她一個半月里做了10次電休克治療。她說那種感覺有點像科幻片里刪除人的記憶,整個人變得很空。

手術前一周,她因為吃葯導致情緒特別激動,就在社交網路上到處說自己要做手術這件事。她告訴我說,「當時很希望有人能來私信我或者打個電話問問我怎麼了。」這件事現在想起來,她感覺特別羞恥。

她爸媽其實知道她的病,但他們不太放在心上,也不太理解抑鬱症到底是什麼,以為就像是感冒一樣,自己會好的。

今年我們拍攝時,牙牙的狀態挺好的,很平穩。但這反而讓她很害怕,害怕那種崩潰遲早會再找上自己。

這也是她申請參加《皺起的霧》拍攝的原因,想把自己現在的狀態記錄下來。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這樣等到我下次崩潰的時候,就能記起來我有清醒過,我有好過。」

牙牙是我拍攝的第100個女孩,《皺起的霧》這個項目我已經拍攝了3年,我遇到了太多像牙牙一樣被困在抑鬱症中的年輕人。

出發點是自己

拍攝抑鬱症人群的出發點,其實是我自己。

我被確診抑鬱症是在高中的時候。

高三那一年我對當兵很嚮往,因為身體的原因沒能如願。後來想去學體育,我父母覺得沒前途,不讓我去,逼著我再讀一年高四。那時候我每天就覺得透不過氣來,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有一天我覺得這屬於一種病態,就背著父母自己去看了心理醫生。

我記得當時那個醫生看到我很是驚訝,因為在我老家山西那邊,大家對於心理健康還沒有什麼意識,更不用說未成年人。

當時我還只是輕度抑鬱,就自己拿零花錢去買葯,自己吃葯,一直持續到上大學。

直到這幾年,我才慢慢開始和家裡人說,但他們也只是說知道這個事情,並沒有太放在心上,覺得我最多就是壓力有點大,會慢慢地自己好起來。

牙疼談到大眾對抑鬱症的誤解

就像我家人一樣,大眾其實對抑鬱症還是有很多的誤解。

所以在2017年自己抑鬱症復發的時候,我就想去把這種情緒認真地展現出來——它就像霧一樣籠罩著你,讓你掙脫不了,卻又捉摸不定,忽有忽無。我給這個項目起名,叫《皺起的霧》。

從最開始的時候,我就是在微博上進行公開徵集,陸陸續續有300多個人聯系我,至今一共拍攝了超過100位被抑鬱情緒所困的人。

來找我的女孩,表面看著都特別開心

其實在徵集的時候,我並沒有限制年齡和性別,但是來找我的幾乎全部是年輕的女性。最大的也就30多歲,最小的是2004年生的,大部分都是90後和00後。

這個群體最願意去展現自己、表達自己,在我看來,這個狀態是好的。因為我們只有去直面這個問題,願意去溝通,才可能慢慢地走出來。

牙疼與女孩們初見時的場景

這些女孩大部分都是中度抑鬱,重度的也有不少,但她們來找我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都特別開心。

她們太想讓別人覺得自己過得很好,從來不會主動去說自己有抑鬱症,除了覺得別人不會理解之外,也有其他的原因。

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女孩小易,是自己一個人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硬座,從石家莊到武漢去找我拍攝的。從小隻有姐姐和奶奶管她,但她生病之後卻誰也沒告訴。她說姐姐結婚了,奶奶身體不好,不想給她們添麻煩。

拍攝的時候,我總是會先和她們聊天,有時候也會邊聊邊拍,希望能展現她們最真實的樣子,記錄她們最真實的情緒。

小萌是2018年從海南過來找我拍攝的,當時她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然後講著講著忍不住就哭了,我就拍了這張照片。她自己就是學心理學的,但還是沒有辦法自愈。

瑞瑞的這張,我就讓她在自己生活的空間里釋放自己的情緒,不用在意鏡頭,我去抓拍。

是什麼讓她們深困抑鬱情緒

拍了這么多年輕的抑鬱症女孩,我覺得她們中絕大部分的共性問題就是原生家庭。

第一就是父母離異。很多父母在離異後都瞞著孩子不說,直到孩子有一天自己發現了,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還有就是父母離異後又有了新的家庭,對子女的關心就會變少。

這個女生Annie,她父母離婚是因為父親出軌,還把出軌的對象帶到家裡來。經常她父母半夜吵完架就都走了,家裡就剩她一個人。

有一次還翻進來一個小偷,她就躲在那邊不敢說話。後來她和她媽媽說,她媽媽只回了句,「下次窗戶鎖好就好了。」

第二就是家暴。格格的父親是個公務員,在外面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但回家以後會打她,打她媽媽。她說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個屬於她的安全的地方。

她從高中開始抑鬱,但在她們家那個小縣城那兒,沒有人在意這件事,所以她也一直都沒有受到過治療。

第三就是性侵犯。2018年我拍攝Fly的時候,她還在上高中。她從小就受到親戚的騷擾和侵犯,但她的父母一直沒有去關心過這個問題。

她極度缺乏安全感,總覺得別人在窺視她,想對她做什麼。所以拍攝的時候,我就擺了幾個穿著雨衣的人形模特在她四周,她在中間無助地看著鏡頭。

原生家庭之外,情感經歷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最常見的就是男生出軌,我拍的第一個女孩就是遇到這種情況。她和前任在一起很久,一直同居,很依賴他。我讓她把心中想表達的一些詞寫在紙上,裹住身體,算是一種發泄。

最近拍攝的女孩信,也是在大學的時候因為發現男朋友和別人有曖昧關系,想分手。結果那個男生就每天堵在她家門口騷擾她,讓她很受傷。

還有就是身材的困擾,言語暴力。

英子是我攝影課的學生,她因為自己的身材一直很自卑。平時總是戴著口罩,也不和別人說話,常常一個人。

有一天她突然和我說想參加拍攝,說自己在家看我拍的照片邊看邊哭,覺得很受觸動,也想要勇敢地展現自己。

林林現在是一名模特,但她之前很胖,在校園里受到別人的嘲笑。她之前喜歡的一個男生對她說,你喜歡我,讓我感覺很丟臉。

照片里我讓她捂著耳朵,在塑料布包裹著的環境里,想讓她去屏蔽一些外界的聲音。

這些女孩大多都是在童年或青年的時候受到傷害,留下的陰影就一直跟隨著她們。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沒有人去幫助她們,去問過她們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拍這個系列,我不僅是想讓大眾了解抑鬱症,也想讓一些當父母的,去反思一下自己對子女心理教育上的缺失。

《皺起的霧》在廈門三影堂展出現場

互助、寄託與陪伴

從2017年到2020年,我其實沒想過自己能拍這么久。

未來我真的希望有更多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人能參與這個項目,去鼓勵更多人直面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

有一些女生,她們在最難的時候會給我發消息,說牙疼我挺不下去了。我說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我們還沒有拍攝,這對她們是一個很大的寄託。

很多我拍過的女生會拿我拍的照片做頭像。我做展覽的時候,她們還能在現場再看到自己當時的一些狀態,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更長久的陪伴。

我和大多數人都保持著聯系,有時候刷她們的朋友圈,看到她們大都在往積極的方向發展,想走出來的那個狀態,對我而言其實也是一種鼓勵。

我們之間的幫助是相互的。她們都還在堅持著,我也會堅持拍下去。

*文中參與《皺起的霧》拍攝的女孩均為化名。

任可自幼飽受家庭暴力的折磨,在2018年初確診重度抑鬱症和中重度焦慮症。確診後,她不僅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還被父親罵說「有你這樣的女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恥辱」。

那段日子,朋友不間斷的關心和鼓勵給予了她希望。她從分享自己的抑鬱康復日記開始,慢慢創辦了「抑鬱研究所」這個抑鬱症患者社區,專注於精神心理公共教育。

一條與任可聊了聊抑鬱症在中國的現狀與一些基礎自救常識。以下是采訪精選。

Q:一條 A:任可

Q:我國目前抑鬱症的總體狀況是怎麼樣的?

A: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發病率高達5%~6%,而且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由於精神健康領域醫療資源不足,抑鬱症等精神健康疾病識別率僅有21%。有近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同時,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專業治療。這和很多城鎮沒有專業的精神專科,以及抑鬱症較昂貴的治療成本都有關。

根據我們2020年的最新調查,72%的患者確診年齡在25歲之前,大部分人青春期開始後出現抑鬱症狀。青少年抑鬱症終身患病率已達15-20%。

Q:導致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什麼?

A: 導致抑鬱症的因素有很多,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未成年的病因會比較集中、好判斷一些。但不論年齡,與家庭相關的問題都是患者自認的首要病因。情感問題和創傷經歷也是普遍的抑鬱根源。

每個患者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但主要是長期、持久、穩定的抑鬱心境,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或快感,精力不足,還會有一些附加症狀如自卑、無理由的自責等。13-19歲的青少年容易產生極端行為,態度消極,拒絕溝通。

Q:抑鬱症對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A: 根據我們的大數據調查,大部分患者表示難以繼續工作、生活變得不穩定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事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廣泛存在於抑鬱症患者中,特別是執行和注意功能障礙。

我們接觸到的未成年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迫休學,由於抑鬱症病程較長且容易復發,他們可能幾年都無法繼續學業,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

Q: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會選擇隱藏自己的病情?

A: 在調查患者為什麼不願意傾訴時,我們發現「害怕別人的不理解」、「擔心被歧視」依然是患者無法發聲的重要原因。所以除了正確的疾病科普知識,科學的治療手段外,公共語境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影響也非同小可。污名化和病恥感會降低他們的求助率、治療依從性,影響其康復,甚至導致自殺。

據我們的調查,只有約35%的患者表示在確診後得到了更好的對待。52%的患者表示,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很少有人能幫助自己。 「得到朋友的支持」是患者覺得自己病情得到好轉的首要原因 。「家人」是影響抑鬱症患者病情走向的重要原因。

Q: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A:必須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治療, 盡量選擇當地精神衛生中心掛牌所在的醫院。

用葯是治療的第一步,切勿擅自停葯。 只要不自己隨意加量,抗抑鬱葯物是不會成癮的。專家建議首次發作需服葯6-18個月,第二次需2-3年,第三次及以上建議終生服葯。

一定要先穩定下來後再輔助心理治療。 經過專業的心理咨詢,至少有75%以上的人能夠改善症狀。目前心理咨詢市場的均價是400-800元/小時,同時還有一些公益的心理咨詢,類似全國性的熱線1235400-161-9995,線上的525心理網、壹點靈,抑鬱研究所也有公號科普知識,並建立了非常多的線上社群。

就患者自己來說,關起來、躺下來、哭出來這三個常見的誤區其實是沒有用的。 運動治療抑鬱是已經被科學研究證明的有效療法, 還有一些比較簡單可行的,例如:閱讀、日記、電影和音樂等。其次,像全麥麵包、小甜品、南瓜、香蕉、巧克力和牛奶也是一些能夠為大腦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幫助大腦有效減緩抑鬱情緒的食物。

Q:怎麼幫助身邊的抑鬱症朋友/家人?

A: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了解抑鬱症的症狀;

鼓勵患者積極治療;

警惕他們極端的想法,如自殺;

肯定他們一些積極的方面,不要否認或批評他們;

制定計劃,邀請他/她一起干一些事情但不要強迫;

仔細去傾聽他們說話,但避免提供意見或作出判斷,僅僅去聽和理解就是一個強大的治療工具。

圖片由牙疼提供

C. 馬思純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告別十月,她近期有何新動態

從微博上我們看到馬思純的個人官微上,拍出了一系列照片,我們能看到照片中的馬思純,首先較之前瘦了很多,精神氣立馬就回來了,再看造型,一頭俏麗的短發,加上黑色的皮衣,還有黑色的休閑褲,氣質里透著潮流,不得不說,照片中的馬思純笑的很開心,這樣狀態不錯的她,觀眾看見也是非常高興的,那麼她近期有什麼動態呢?

D. 8歲女孩吃「偉哥」續命:最可怕的,是活不起,後來怎樣

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當一個小女孩,去葯店要求買10盒「偉哥」。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家教不嚴?

父母不靠譜?

還是受人指使,幫忙代購?

相信不會有什麼好的想法。

但實際上,這些普通人眼中的壯陽葯,卻很可能是她的救命葯。

在河南許昌,一位8歲女孩小雅來到葯店,要買幾盒「西地那非」(俗稱「偉哥」)。

在場的葯劑師和店員都感到很詫異。

心想哪個家長這么不靠譜,竟讓自家的小孩來買這種葯。

其他客人也投來了異樣的眼光。

面對葯劑師詢問,小雅低聲回答說:

「這個葯能治我的病。」

這時,小雅媽媽走了進來,她稱自己剛在隔壁買東西,並遞給了葯劑師一張處方。

原來,女孩患有嚴重的肺動脈高壓。

這是一種會導致心臟衰竭的高危疾病,需要每天吃偉哥續命。

「葯不能停,一停就會窒息。」

與之相反,仿製葯因為不需要負擔研發成本,所以價格低廉。

可隨著仿製葯泛濫,制葯商葯物研發回報率也越來越低。

根據德勤發布的《研發的新前景:衡量2017年醫葯創新回報》報告顯示:

「全球12家制葯巨頭的投資回報率已從2010年的10.1%下降至2017年的3.2%。」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葯企無利可圖,新葯研發也就失去了動力。

不久的將來,對面新的疾病,我們可能將無葯可吃。

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葯品被納入醫保目錄。

除了基本醫療保險外,國家還建立了城鄉居民大病統籌。

有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都可以向當地民政部門申請醫療救助。

但要想短期內覆蓋所有病種,也並不現實。

總之,大病看病貴不能簡單歸於哪方過錯,唯利是圖。

只能說,面對這種無奈,防患於未然才是最優解。

E. 戀愛中的女生,都愛耍什麼「小心機」

戀愛中的女孩子喜歡耍的心機就是想要的東西不好意思說,男生一般都猜不透,她們就很著急,不知道怎麼直接說出口,怕自己說出來顯得自己不好,就這樣她們最後會吵架生氣,然後男生才知道女生想要什麼。


第四戀愛中的女孩子在和男生說分手的時候都不是真心的,她們就想讓男朋友在乎自己一點,沒有想過真的要分手,有的時候女孩子就是喜歡鬧脾氣,太平淡的生活會讓她們胡思亂想,她們總是疑神疑鬼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了,所以說女孩子就是喜歡折騰,無論怎麼樣,她們都是喜歡對方的表現,這點小心機應該不算什麼把,女孩子就是應該讓自己的男朋友寵著,只有這樣她們才能夠安靜下來好好的聽你說話,遇到這樣的女孩子就把她娶回家把,她那麼愛你,不要辜負她!

F. 21歲獨生女手繪抗癌日記:比癌症更可怕的,是獨生子女

文:清歡

21歲的沈陽女孩王天月梳著齊耳短發,戴眼鏡,笑起來很好看。

她有一位特殊的模特——患了癌症的父親,她用一本本素描,記錄下父親與病魔斗爭的點點滴滴,並把這些素描圖片做成了一個視頻,發到了網上。

「他從190斤瘦到130斤,從啥都愛吃,到現在什麼也吃不了。我想記錄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每一天,也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王天月說。

這個視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王天月的樂觀與堅強打動了無數網友,很多人為她加油打氣,但是也引得無數人心疼。

「加油,一切都會變好的。」

「畫得真好,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奇跡。」

「希望生活善待這個堅強樂觀的女孩,祝福她的父親。」

1

王天月生活在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她的父親王飛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是一名畫室的老師。受父親的熏陶,王天月也有著很高的繪畫天賦。

她從小喜歡畫畫,爸爸沒有生病之前,她的夢想一直是成為一名油畫家。

然而五彩斑斕的夢想尚未來得及實現,這個小小的家庭卻跌落到陰霾中。

2017年9月,王天月的母親因腹痛入院檢查,「子宮內膜癌」,但好在經過手術,母親病情平穩,醫生說五年生存率很高。

但誰也不曾料到,2018年年3月,厄運再次降臨,王天月的父親王飛右下腹和後背疼痛難忍,去醫院檢查後,被確診膽管癌晚期。

而王飛做手術的日子,正是王天月考魯迅美院的前一天。

媽媽怕影響她考試,騙她說爸爸只是膽囊炎,當她知道爸爸患癌的那一刻,她感覺到天塌了,小說里才發生的事情怎麼降臨到自己身上了,這意味從此以後她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了。

父親患癌後,因為母親的病情不能過於勞累,王天月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24小時在醫院里陪著父親,幫父親喂飯、捶背、遞尿壺。

因為壓力和勞累,這個樂觀的女孩經歷過無數無眠的夜晚,經常感到四肢發麻、神情恍惚,心理醫生檢查發現她患有抑鬱並且軀體化症狀嚴重(一種導致軀體不適的精神疾病),吃葯後,病情才有了好轉。

作為家裡的獨生女,面對生活,她不得不堅強,因為沒人替她抗。

王天月的母親本來已經退休,剛動完癌症手術的她應該在家好好休養,但東拼西湊借來的20萬治療費用已全部花光,後續還有各種治療花費,所以她不顧自己的身體,在一家超市找了一份工作。

因為工作勤勤懇懇,王天月的母親獲得了服務之星的稱號。不過,超市工資每月僅有2000元左右,加上退休工資一共4000元,而父親每天的治療費就需要約1000元。

「我們兩個身體這樣,拖累了孩子。」王天月的母親滿眼淚水不停地說。

更無奈的是畫室老闆拖欠父親以前的工資幾萬塊,可父親是個很好的人,甚至是個濫好人,別人欠他兩年工資,他說別逼人家,畢竟人家破產了日子也不好過。

為了貼補家用,王天月開始在微博上售賣自己的畫,了解到王天月一家的遭遇,有很多網友想給她捐款,王天月覺得不好意思,「感謝好心人的幫助,我現在沒有別的能力,只能贈畫回報大家。」

於是,只要有人捐款,不管款項多少,王天月都會給對方回贈一張畫。

然而,父母生病後,王天月最怕的不是自己沒錢,而是怕自己也生病。

「我有時胃痛,我就擔心自己是不是胃癌,如果是,那可完了。」王天月笑著說。

白紙、黑筆、簡單的線條,勾勒著父親王飛抗癌的點點滴滴。在王天月的筆下,父親王飛或是躺在病床上咧著嘴笑,或是母親為父親輕輕擦拭身體,或是因為病痛而皺著眉頭……她用畫筆記錄下了父親在與疾病抗爭當中的喜怒哀樂,每一筆都流露出她對父親深深的愛。

「以前我從沒有這么仔細地觀察過父親,看著他我覺得自己以前對他的關注太少了,看著他的眼神,我能感受到父親與病魔對抗的堅韌,也能讀出他對我的關心和疼愛。」王天月說,有時看到父親忍受病痛卻做出平靜的樣子,她經常有一種要哭的沖動。

素描短片「抗癌日記」的最後,王天月寫道:

「我不會讓他放棄,只要醫生說還有希望,我不會讓你一個人,畢竟我還有力氣,我的好爸爸。」

特別心疼這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同時也讓我意識到一個獨生子女的生存狀態與困境。

2

這張圖片是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作品,河北省張審軍的《獨生子》。

它引起了全社會的共鳴,網友紛紛表示這是2018最令人暖心和最令人揪心的攝影獲獎照片!

在醫院的房裡,右手邊是爸爸,左手邊是媽媽,兒子坐在中間,守護著自己的父母。一家三口在醫院的病房裡相互凝視,看起來是那樣的心酸和無奈。

照片里的中年男子守護在父母床邊,背影中透出沉重的壓力,它可能就是現在的我們,或者不久之後的我們。

很多獨生子女都感嘆: 不敢病、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爸媽只有我。

還有人說:能住在一起就不錯了,就怕沒床位分別住兩個醫院。

看到這張照片,老人們開始擔憂:當我們都病倒了,孩子照顧不過來該怎麼辦?

獨生子女們開始焦慮:我是獨生子,一個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困難?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獨生子女就不能遠嫁,不配遠游嗎?

有個網友的回答戳人心肝:

我以前也跟你同樣的想法,覺得獨生子女的愛情就要被拴在父母身邊嗎,認為遠嫁以後可以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

所以為了自己的愛情,當初昧著父母的反對,嫁到了距離父母千里之外的地方。

嫁人之後,才從美好的願景走到慘淡的現實,結婚幾年,我居然沒能一次回家過年。

第一年春節,丈夫說這一年過年要去婆婆家,這樣才有兒媳婦的樣子,不然婆婆不高興。

第二年,正處在懷孕坐月子的時候,自然回不了家,期間母親過來看了我一次。

第三年,趕上孩子生病,經不起長途波折,所以仍然沒能回家。

第四年,爸爸病倒了,在鄰居的幫忙下送到了醫院,媽媽打電話過來,小心的問,能不能回來看望爸爸,可能是最後一面了。

人生最後悔的事情便是,父母愛我一世,子女卻未能報答一分。

在時間和病魔面前,獨生子女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獨生子家庭的「高危性」就在於它的結構是不穩定的,「倒三角」的構造,意味著全部的重心都落在獨生子女身上。

為了讓父母能安享晚年,沒有兄弟姊妹、沒有退路的獨生子女們必須背負起兩倍、三倍的經濟壓力,還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對於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只有一個孩子的他們,「空巢」的可能性很高。

一方面是出現病痛時,一個孩子所能提供的資金支持和照料都比較有限。

另一方面是,平日的生活中,大多數父母並不與子女住一起,甚至不在同一個城市,心靈上的孤獨不可避免。

所以,我覺得獨生子女可能是比癌症更加可怕的存在,因為但凡是病總有葯能緩解,隨著醫療進步也有可能會被治癒,可是獨生子女的問題是無解的。

可是,這是獨生子女的錯嗎?

3

從1980到2016,在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下,中國誕生了1.76億獨生子女,這些幼時飽受寵愛的獨生子女們,終將被巨大的養老壓力所吞沒。

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在上個世紀曾有一個名詞,叫英雄母親。

那時候號召鼓勵多生多育,一個女人能夠生到10個孩子,就算英雄母親。為國家人口做了突出貢獻了,各組織單位都會進行表彰宣傳的,在那個年代,一點都不誇張。

一個女人,從20歲算起,連生10個孩子,兩年1個,要生20年。從20歲到40歲,不是在懷孕,就是在坐月子,然後養孩子。

但那時候生活條件不行,10個子女都能長大成人的不多。但是,一家六七個兄弟姊妹的是常態。

人口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暴增。

後來,那一代人變老了。

於是,輪到我們這一代出生時,又有個政策叫「計劃生育」。

於是乎,出現了獨生子女,我把獨生子女稱為「英雄兒女」。

對獨生子女來說,能夠維持婚姻,再撫養一個子女,照顧四個老人,已經算是苟且。再多的,真的無能為力。

對獨生子女來說,他們也更心疼自己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陪伴,長大後可能會面臨和他們一樣的境地。但是他們能給予的已經無法再多。

這就是剛到中年的獨生子女的生存現狀。

作為獨生子女,就算曾經被長輩百般呵護,可當步入中年時,他們依舊無處求援。

穆光宗早就指出,獨生子女家庭本質上是風險家庭。當你嘗完童年的蜜糖,中年的炮彈馬上就會轟炸而來。

社會學家陳友華曾分析道,因為獨生子女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養老,養老壓力遠超於承受能力,更容易引發代際沖突。特別是當父母進入老年出現疾病等問題而子女又無力照料時,平時所潛藏的代際矛盾就會爆發出來。因此他預言說,獨生子女一代是註定會被冠之以「不孝」的一代,雖然這並非他們本意。

獨生子女們沒有辦法,因為這一切都不是由他們決定的。

到了2016年,二胎開放終結了獨生子女政策,但是已經過了36年,無數人已經在為此付出代價。

時代還沒有準備好,但他們已經長大了。

他們一覺醒來,周圍全是需要依靠他們的人,卻沒有他們可以依靠的人。

G. 兒童用葯需要注意什麼呢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則關於「兒童用葯」的央視公益廣告,太讓人淚奔。

這個可愛的女孩叫付浠諾,5歲,本該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可以大聲唱歌,可以熱烈交流,但這些歡聲笑語只屬於別的孩子。



● 氨基糖苷類

常見:慶大黴素、阿米卡星、鏈黴素、卡那黴素、小諾米星、新黴素等

禁忌:6 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6歲以上慎用。

原因:可致腎毒性和耳毒性。

●大環內酯類:紅黴素

禁忌:2 個月以內盡可能避免使用,2個月以上慎用或醫生密切監護使用。

原因:嚴重者導致兒童肝臟損傷、肝功能衰竭。

●磺胺類:復方新諾明(SMZ-TMP)

禁忌:新生兒禁用、2歲以上醫生指導下使用。

原因:新生兒表現為缺氧性全身發紫、新生兒黃疸。

●喹諾酮類葯物

常見: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禁忌:18歲以下的小兒及青少年不宜使用。

原因:可影響幼齡兒童關節和軟骨發育。

● 氯黴素

禁忌:新生兒、早產兒禁用氯黴素,包括眼用制劑、搽劑和滴耳液。

原因:可致新生兒灰嬰綜合征。

●替硝唑、奧硝唑

禁忌:替硝唑口服:僅限3歲以上兒童治療腸道阿米巴病;替硝唑注射劑:12歲以下兒童禁用;奧硝唑注射劑:建議3歲以下兒童不用。

原因:治療厭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

●四環素類葯物

禁忌:8歲以下兒童禁用。

原因:可引起牙釉質發育不全、牙齒著色變黃和骨生長抑制。

除了上述葯物,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葯物都涉及兒童慎用或禁用的內容,而且國家已對這些葯品說明書進行了修訂,家長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再遇到上面芽芽媽提到的葯品一定要記得說不!

這些葯有你給孩子用過的嗎?記得提醒更多爸爸媽媽!

閱讀全文

與吃葯女孩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幀簡單動畫動態圖片 瀏覽:975
時尚百搭女生背影圖片 瀏覽:399
如何把圖片融入背景 瀏覽:683
簡單的鋼筆字詩句圖片 瀏覽:785
怎麼找好看的圖片 瀏覽:709
真人黑白男生在城市打傘圖片 瀏覽:109
如何自己設置鍵盤圖片 瀏覽:703
截屏如何把兩張圖片結合在一起 瀏覽:407
ps中圖片上的文字如何移動 瀏覽:880
1997年郵票價格圖片 瀏覽:583
女生頭發發尾圖片 瀏覽:784
吃葯女孩圖片 瀏覽:484
姓尚的圖片文字 瀏覽:696
多麼簡單的幸福圖片 瀏覽:157
小女孩穿婚紗和涼鞋子圖片大全 瀏覽:698
偽短發發型圖片 瀏覽:564
情侶簡單相片背影圖片 瀏覽:509
奎山紫砂壺圖片及價格 瀏覽:470
盤子畫圖片大全簡單小豬佩奇 瀏覽:979
怎麼下載網站上的圖片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