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猞猁是什麼動物圖片
猞猁(學名:Lynx lynx),羅馬尼亞國獸,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貓科,為喜寒動物。棲息環境極富多樣性,主要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岩上,廣泛分布於歐洲和亞洲北部。 猞猁體型似貓而遠大於貓,體粗壯,尾極短,通常不及頭體長的1/4。四肢粗長而矯健,耳尖生有黑色聳立簇毛,兩頰具下垂的長毛,上體淺棕、土黃棕、淺灰褐或麻褐色,或為灰白而間雜淺棕色調,腹面淺白、黃白或沙黃色,尾端呈黑色。
猞猁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屬於中型的猛獸。體重15-30千克左右,體長80-130厘米,尾長16 -23厘米。身體粗壯,四肢較長,尾極短粗,尾尖呈鈍圓。耳基寬。耳尖具黑色聳立簇毛,兩頰有下垂的長毛,腹毛也很長。脊背的顏色較深,呈紅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黃白色;眼周毛色發白,兩頰具有2-3列明顯的棕黑色縱紋。背部的毛發最厚,身上或深或淺點綴著深色斑點或者小條紋。這些斑點有利於它的隱蔽和覓食。背部的毛色變異較大,有乳灰、棕褐、土黃褐、灰草黃褐及淺灰褐等多種色型。有些部位的色調是比較恆定的,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污白色至暗褐色,頜兩側各有一塊褐黑色斑,尾端一般純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側均具斑紋,胸、腹為一致的污白色或乳白色。其冬毛長而密,冬季,大爪子上包被著長而密的毛茸茸的獸毛,在厚厚的積雪移動,相當於提供了雪靴的效果。[1]
兩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長著聳立的長長的深色叢毛,長達4-5厘米,其中還夾雜著幾根白毛,很象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耳殼和鼻毛能夠隨時迎向聲源方向運動,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鼻毛就會影響它的聽力。[2]
猞猁的兩性特徵區別不大,僅在身材和體重上有所表現:雄性猞猁比雌性猞猁身材稍微大一點,體重也稍微重一點(1-2千克)。
Ⅱ 猞猁的圖片是什麼樣的
猞猁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屬於中型的猛獸。體重15-30千克左右,體長80-130厘米,尾長16 -23厘米。身體粗壯,四肢較長,尾極短粗,尾尖呈鈍圓。耳基寬。背部的毛發最厚,身上或深或淺點綴著深色斑點或者小條紋。這些斑點有利於它的隱蔽和覓食。
兩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長著聳立的長長的深色叢毛,長達4-5厘米,其中還夾雜著幾根白毛,很象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耳殼和筆毛能夠隨時迎向聲源方向運動,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筆毛就會影響它的聽力。
(2)小猞猁可愛圖片擴展閱讀
猞猁屬為喜寒動物,棲息生境極富多樣性,從亞寒帶針葉林、寒溫帶針闊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叢草原及高寒荒漠與半荒漠等各種環境均有其足跡。它們的棲居高度可由海拔數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米左右的高原。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岩上較常見。
主要食物是各種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種群數量也會隨著野兔數量的增減而上下波動,大致上每間隔9-10年出現一個高峰。除了野兔外,它獵食的對象還有很多,包括各種松鼠、野鼠、旅鼠、旱獺和雷鳥、鵪鶉、野鴿和雉類等各種鳥類,有時還襲擊麝、狍子、鹿,以及豬、羊等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