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拉什麼樣
樹袋熊又叫考拉、無尾熊,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生活在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乾旱森林中。
考拉非常適於樹棲生活。盡管不象其它諸如樹袋鼠之類的樹棲有袋動物一樣,考拉並沒有明顯的尾巴,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它出色的平衡感。考拉肌肉發達,四肢修長且強壯,適於在樹枝間攀爬並支持它的體重。前肢與腿幾乎等長,攀爬力量主要來自於發達的大腿肌肉。
考拉的爪尤其適應於抓握物體和攀爬。粗糙的掌墊和趾墊可以幫助考拉緊抱樹枝,四肢均具尖銳的長爪。前掌具5個手指,其中2個手指與其它3指相對,就象人類的拇指,因而可與其它指對握,這可以使考拉可以更安全自信地緊握物體。腳掌上,除大腳趾沒有長爪外,其它趾均具尖銳長爪,且第二趾與第三趾相連。
當接近樹木准備攀登時,考拉從地上一躍而起,用它的前爪緊抓住樹皮,然後再向上跳躍攀登。所以,當一棵樹成為考拉的家域樹而被經常攀爬的時候,考拉的爪在樹皮上留下的刮痕就非常明顯。另一個證明某棵樹被考拉所使用的標記就是,在樹基部會有考拉小球狀的排泄物。
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當處於安全的家域樹上的時候,考拉會自然地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坐姿和睡姿,同時也會因為躲避太陽或享受微風向而不停地在樹上移動位置。天氣炎熱時,考拉會攤開四肢並微微搖擺,以保持涼爽,而天氣變冷時,則會將身體縮成一團以保持體溫。
考拉下樹的姿勢是屁股向下地往下退。考拉經常下到地面並爬到另一棵樹上去,這時,它們常遭到家狗、狐狸、澳洲野狗的攻擊,或是被過往的車輛撞死撞傷。考拉能游泳,但只是偶爾為之。
考拉身上長有厚厚的皮毛,這對它們保持溫度的恆定很有利,而且,下雨時還可以當雨衣使用,以免身體遭受潮氣和雨水的侵擾。考拉的皮毛呈現出淡灰色到褐色等多種顏色,其中胸部、頸部、四肢和耳朵內側具白色斑塊。成年雄性考拉白色胸部中央具有一塊特別醒目的棕色香腺。
考拉尾部的皮毛特別豐厚,這是因為考拉經常將它作為坐墊來使用的緣故,而且常常被污染,以致考拉下到地面上屁股朝向你時,一時會難以發現它的存在。
成年雄性考拉體重一般在8-14公斤之間,而雌性則為6-11公斤,分布在南部的考拉,因為需要適應較寒冷的氣候而擁有較大的體重和較厚的皮毛。
考拉大體歸屬為夜行性動物,在夜間及晨昏時活動旺盛,因為這比在白天氣溫較高時活動更能節省水分與能量消耗。考拉平均每天花18-22小時的時間來睡覺和休息,僅剩餘4個小時用來採食、活動、個人衛生清潔及與其它考拉進行交流。過去,因為考拉幾乎整天都在睡覺,所以,人們以為考拉是採食了桉樹葉而中毒的緣故。考拉這種幾乎整天都昏昏欲睡的狀態,實際上是它們在長期進化進程中形成的適應低營養的食物、同時節省能量消耗的有效的低新陳代謝適應機制。
考拉最明顯的特徵是鼻子特別發達,它讓考拉擁有高度發達的嗅覺能力,能輕易地分辨出不同種類的桉樹葉,並發覺哪些可以採食,哪些有毒而不能採食。當然,也能嗅出別的考拉所遺留標記的警告性氣味。
考拉會發出多種聲音與其它考拉進行聯系和溝通,雄性考拉主要通過吼叫來表明它的統治與支配地位,從而盡量避免打鬥消耗能量,並向其它動物表明它的位置。
雌性考拉不象雄性那樣經常吼叫,但也不一定,例如交配時,雌性會發出急促的尖叫聲,給人以正在相互打鬥的印象。母考拉與小考拉之間也會發出輕柔的滴答聲、嘯叫聲、溫和的嗡嗡聲和咕噥聲,溫和的呼嚕聲則表示對對方的不滿。但是,當考拉感到害怕時,都會發出一種類似嬰兒哭叫的聲音,同時伴隨著顫抖和搖晃。考拉也會用它們的腺體產生的氣味在樹上進行標記。
四千五百萬年以前,在澳洲大陸脫離南極板塊,逐漸向北漂移的時候,考拉或類似考拉的動物就已經首先開始進化了。目前的化石證明,二千五百萬年前,類似考拉的動物就已經存在於澳洲大陸上。在漂移的過程中,氣候開始劇烈變化,澳洲大陸變得越來越乾燥,桉樹、橡膠樹等植物也開始改變並進化,而考拉則開始變得依賴於這些植物。
一般認為,土著居民於6萬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經來到了澳洲大陸。如同其它澳洲動物一樣,考拉,也成為土著文化與文明中許多神話與傳說的重要組成部分。
千百年來,考拉雖然一直是土著居民的一項重要食物來源,可是,這並不妨礙它們繁榮昌盛。1788年,歐洲人第一次登上澳洲大陸以後,John Price成為第一個記錄考拉這種動物的歐洲人。他在進入悉尼附近的Blue Mountains時詳細地描述了考拉。1816年,考拉第一次有了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意即為「灰袋熊」。後來,人們發現,考拉根本就不是熊,於是,一個哺乳動物研究小組的成員將考拉叫做「marsupials」(意為「有袋類動物」),即剛出生的幼獸發育並不完全且需要在育兒袋中繼續發育的動物。現在,諸如考拉之類的大多數有袋類動物均分布於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在澳洲的土著語言中,考拉意即為「不喝水」,盡管澳洲的方言多種多樣。在不同版本的殖民資料中,考拉曾被記錄為多個不同的格式,如cullewine, koolewong, colo, colah, koolah, kaola, koala, karbor, boorabee, 和 goribun等等。
2. 考拉長啥樣
考拉身體長約70-80厘米左右,成年體重8-15公斤,性情溫順,體態憨厚,長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對大耳朵,耳有毛茸,鼻子裸露且扁平,沒有尾巴,四肢粗壯,利爪長而彎曲,它的爪尖利,每隻五趾分為兩排,一排為二,一排為三,善於攀樹,
3. 這是神馬呀
這是考拉,
考拉就是樹袋熊,又叫無尾熊、可拉熊,學名:Phascolarctoscinereus英文:Koalabear。
你網路下樹懶和考拉的區別或者圖片就知道了
。。。希望樓主別連樹袋熊和樹懶都分辨不了
4. 動物可愛圖片
動物可愛圖片
動物可愛圖片,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動物是非常多的,有的動物長得非常的可怕,但是也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這樣的動物讓人看了內心歡喜。為大家分享動物可愛圖片。
一、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古老的動物,被動物學家稱為「活化石」。與它同一時期的動物如劍齒虎等,早已滅絕並成為化石。大熊貓分布在我國四川北部、陝西和甘肅南部,主要集中在四川,因此四川又被稱為熊貓的故鄉。其憨態可掬的模樣令世界人民無不為之迷戀,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大使。
二、小熊貓
外形像貓,但較貓肥大,全身紅褐色。體長40~63厘米,尾長為體長的一半以上,體重一般約為5公斤左右。圓臉,吻部較短,臉頰有白色斑紋。小熊貓和大熊貓 有相似的地理分布、相似的外觀以及一些相似的生活習性。 小熊貓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三、狸花貓
狸花貓的原產地是中國,屬於自然貓,是在千百年中經過許多品種的自然淘汰而保留下來的品種。端正結實勻稱的體格,肌肉發達,具備運動感,四肢長短適中,粗壯有力而敏捷。尾長略短於身長(身長指從 尾骨開端至肩胛),且相對粗壯,無扭曲現象。有獨立的性格,愛好運動。
1、考拉
詳細介紹:考拉源自澳大利亞,是當地的國寶,長相可愛,每天的任務就是吃吃睡睡,據稱考拉平均每天需要睡18個小時,所以體態看起來也非常的憨厚。
2、龍貓
詳細介紹:龍貓並不是宮崎駿作品中的卡通形象,而是一種鼠科動物,又被叫做毛絲鼠,長相非常可愛,圓滾滾的身形,耳朵也特別大,既像倉鼠又像兔子。
3、安哥拉兔
詳細介紹:安哥拉兔是一種長毛兔,體型非常大,但是長相特別可愛,在18世紀時期,歐洲王室是特別流行將安哥拉兔作為寵物的。
4、羊駝
詳細介紹:羊駝的長相是非常有趣的,前面的毛發就像一撮齊牛海,有的時候還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動作,非常可愛。
5、加菲貓
詳細介紹:我這里說的加菲貓並不是卡通人物,而是一種貓咪品種,長相非常呆萌可愛,外形也是圓滾滾的,而且性格非常的溫順文靜,很適合作為寵物貓。
6、熊貓
詳細介紹:說到可愛的動物怎麼少得了我們的國寶熊貓呢,黑白相間的「膚色」,加上蠢萌的動作,看一眼就會迷上。
7、豎琴海豹
詳細介紹:豎琴海豹全身都是毛茸茸的,頭部非常圓,長相也很可愛,可以說是蠢萌界的代表,看到它會有想要帶回家的沖動。
8、比熊犬
詳細介紹:比熊犬毛發是全白的,頭部特別圓,看起來超級可愛,而且性格也很溫順,如果你喜歡可愛的寵物,比熊犬一定會是最佳的選擇。
9、小熊貓
詳細介紹:說到小熊貓大家可能會一位是我們國寶的小時候,其實是另一種動物,它長得非常可愛,主要棲息在溫帶森林之中,這種熊貓的身上有棕紅色的毛發,尾巴也比較大,全身毛茸茸的。
10、銀喉長尾山雀
詳細介紹:銀喉長尾山雀被稱作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鳥,它的體型圓圓的,眼睛又黑有小,尾巴長的也很有趣,看起來就像一個糯米團子。
1、西施熊
和小型倉鼠來比,西施熊個子大,所以需要准備一個比較大的.跑輪。西施熊的智商較高,力氣大,所有當其第一次知道一個越獄的方式後,接下來便會接二連三的從同一個地方越獄,所以一般的籠子門上要記得用鐵絲關住,以免他們自己開門越獄。西施熊可以直接清水補給水分,但是用蔬菜補給水分是最好的。他們的最愛是生菜,另外推薦大白菜和胡蘿卜。
2、中華田園貓
中華田園貓也就是家貓了,其小巧好養,買一隻家貓是很便宜的,而且家貓相對於那些名貴血統的貓來說更加好養,也不需要很嬌氣精細的打理,有貓砂有食物,貓咪就會自娛自樂的玩耍了。
3、鸚鵡
鸚鵡絕對是個很不錯的寵物,不過養鸚鵡的時候要注意餵食,因為它吃的食物一般是植物種子像玉米、瓜子什麼的遇水會膨脹,所以不要一次放置過多。每天每次可以少放點,放的次數可適當的增多,同時要隨時有干凈的清水供它飲用。
4、龍貓
龍貓認識主人,而且聽話可愛,在自己的主人面前會撒嬌和耍賴,但很膽小面對陌生人會很恐慌。龍貓是絕對不可以用水洗澡的,要用浴沙或者浴粉。
5、布偶貓
說到布偶貓,大家肯定都會說它的體型大,體重也是很大的,應該像布偶一樣。布偶貓長著一張娃娃臉,並且當你抱著布偶貓的時候,就會感覺自己像抱了一隻布娃娃一樣。布偶貓非常的適合家養寵物貓,因為它的脾氣超好,可以容忍主人的抓弄,而且還很會討好主人。
5. 考拉(樹袋熊)的全面介紹
無尾熊的平均壽命,約在十二、三歲左右,小時被媽媽養、長大後被人類養。小無尾熊囝仔出生後,會先窩在媽媽溫暖的懷中袋子里喝奶、撒嬌,半年後才探出頭來,攀在媽媽的身上,像只可愛的跟屁蟲。
無尾熊簡介
姓名:無尾熊
拉丁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
英文俗名:Koala
外號:考拉、可拉熊、樹袋熊
學校:哺乳綱
班級:有袋目〈同班同學有袋鼠、袋熊、袋鼯等〉
座號:結趾科
住址:澳洲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
體重:約15公斤
身高:60~80公分
無尾熊的生活
食
無尾熊不吃尤加利樹以外的葉子。而且在約六百種的尤加利樹里,只挑約三十五種來吃。每日大約要吃一公斤半的樹葉,為了便於消化,盲腸約有兩公尺半的長度。尤加利樹葉里含有帶毒性的尤加利油,但是無尾熊的肝臟卻能加以化解。
無尾熊(koala)這個名稱,在澳洲原住民的土話中,是「不喝水」的意思。但是,所有的動物都需攝取水分才能生存,那麼住在高樹上的無尾熊,究竟是如何攝取水分的呢?其實尤加利樹葉里含有很多水分,所以,只要吃尤加利樹葉,就能獲得無尾熊身體所需的足夠水分。
無尾熊的大便和小便都在樹上排放,所以尤加利樹的周圍經常會看到無尾熊的大便。無尾熊的大便含有尤加利樹的臭味,小便的氣味也非常難聞。
住
無尾熊居住的尤加利樹林,一到晚上就熱鬧起來。因為他們會為了尋找尤加利樹葉而四處活動。白天在尤加利樹上睡覺的無尾熊,到傍晚就開始活動了深夜稍事休息,到黎明前又再度開始活動。由此可知,無尾熊是一種夜間活動的動物。
對野生的無尾熊而言,最可怕的是山林火災。來不及逃走的無尾熊常與尤加利樹一起藏身火海。另外,據說無尾熊還怕大鷹鷲和土狼等兇猛動物的追捕。但是。最近在尤加利樹林內的道路上,被汽車撞死的無尾熊數量也不少。
行
無尾熊的一天有一半以上時間躲在尤加利樹上睡覺。他們坐在尤加利樹的樹枝,以四肢環抱樹枝乾的姿勢睡覺。睡覺時用前腳和後腳緊緊地抓著樹枝,所以不會從樹上掉下來。當無尾熊要遷移到另一棵樹時,就會爬下樹來,慢慢走或是快步跑過去。
無尾熊的全身長滿了絨毛,與身體比較起來,頭、耳朵和黑色的鼻子顯然大了很多。接著,我們就來仔細地看看無尾熊的身體。無尾熊的耳朵很大,所以細小的聲音也可以聽得到。無尾熊的眼睛能和貓的眼睛一樣調節光線。夜裡張開瞳孔就能視物,白天合上瞳孔即能遮光。無尾熊擁有非常靈敏的鼻子。能聞到自己愛吃的尤加利樹葉的香氣,或同伴的氣味。
無尾熊有可咬斷尤加利樹葉的前齒〔門齒〕和在口腔深處,能磨碎葉子的臼齒,上下頷合計共是三十顆。
無尾熊的前腳和後腳的趾尖,長有尖銳的趾甲,可用來抓著樹枝或樹干。另外,兩腳的背面均有細紋,可確保在樹上不至於滑落。公熊的胸部,有一塊毛色特別不同的地方。那裡有會發出氣味的臭腺。而且,公熊從外表即可看到生殖器。
母熊的腹部有護育小嬰兒的囊袋。熊寶寶就在此囊袋中吸食母熊的乳汁而長大。在澳洲,除了無尾熊之外,在雌性的腹部有囊袋的動物還有很多,像是袋鼠、鼬鼠等等。這些動物都會產下體型極小的幼兒,放進囊袋裡面扶養長大。囊袋既是寶寶的睡床,又是保護它的安全場所。
無尾熊Koala的種類
澳洲有三種無尾熊。這三種無尾熊不單外形不同,所吃的尤加利樹種類也有異。下面來比較看看它們的毛色與體型的差別吧。
維多利亞無尾熊〔南方的無尾熊〕
住在最寒冷的地方。濃厚的體毛呈現容易吸收陽光熱量的焦褐色。耳朵和身體都很大,公熊的體重可達7~13.5公斤
新南威爾斯無尾熊〔中部的無尾熊〕
是最早發現的無尾熊,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毛色深灰,是南方無尾熊和北方無尾熊的中間型。
昆士蘭無尾熊〔北方的無尾熊〕
居住在北部溫暖地方的無尾熊。毛色呈既淺且柔的灰白色。體型嬌小,體重約4.1~9.1公斤之間。
6. 兒童畫教程|藝術啟蒙美術課程《可愛的小考拉》
課程准備
1.課程類型 綜合創意美術課程
2.參考課時 90分鍾
3.工具材料 素描紙、記號筆、彩色卡紙、水彩筆
課程構思
在遙遠的南半球,有著一塊神奇的大陸,那裡有著其他大洲沒有的許許多多古老的生物,那裡就是澳洲,也可以稱其為澳大利亞。提到澳大利亞,就不得不聊一聊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了!考拉也叫樹袋熊,顧名思義,它們是生存在樹上的有袋動物,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動物,考拉的主食是桉樹葉,也因為食用桉樹葉,考拉幾乎不需要喝水,但樹葉的營養價值低、質地粗糙,考拉們為了獲得更多能量,只能不停地吃。同時,考拉們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它們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22個小時左右,一覺起來,它們又會開始吃樹葉……考拉們可真是一群憨憨的小懶蟲呢!它們行動遲緩,且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樹上度過,這樣的生活習性導致它們幾乎不會離開森林,而2019年,澳洲發生了一場燃燒四個月的山火,這場大火燃燒了考拉近八成的棲息地,近6萬只考拉再次喪生,令人十分痛心。每一種生物都是我們地球上的小精靈,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和保護,在今天的繪畫中,就讓我們來畫一畫憨萌可愛的考拉吧!我們將用擬人的方法表現考拉可愛的外形和表情,並通過樹葉的剪貼形成豐富的裝飾效果,簡單有趣,我們一起來看看參考的教程吧!
情景描述
大耳朵,大鼻子,胖胖的身體,小小的圓眼睛,再加上溫順的性格,遲鈍的反應,看上去就是一副憨厚的樣子,所以考拉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可愛的象徵。你看,考拉寶寶剛剛睡醒,周圍的樹葉是它最喜愛的食物,怎麼能不飽餐一頓呢?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圖片欣賞了解考拉的相關知識,觀察考拉的照片素材,概括出考拉的外形特點。
欣賞考拉的相關的圖片,為小朋友們介紹與考拉相關的趣味知識,能夠增強小朋友們的作畫興趣,為繪畫主題的開展做好鋪墊。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和描繪出考拉的外形,可以運用到誇張和擬人的方法表現出考拉的有趣可愛。
2、使用剪貼的方式表現考拉所在的樹木環境,並為畫面搭配明亮的色彩。
我們可以使用灰色、黃色、黑色的水彩筆,為考拉塗上顏色,表現出考拉的色彩特點;考拉喜歡吃樹葉,我們可以運用剪貼的方法,表現出樹葉的形態,將簡單的剪貼融入到創作中,既增添了繪畫過程的趣味性,也為畫面帶來了裝飾效果。
繪畫教程
准備一張素描紙
在紙上描繪出考拉的輪廓特點
使用黃色、灰色和黑色水彩筆
為我們的考拉添上合適的色彩
使用棕色的記號筆
描繪出考拉所在的樹木
我們可以使用綠色卡紙
結合有趣的葉脈描繪和剪貼
製作出形態、色彩不一的豐富樹葉
將剪下來的樹葉錯落有致地粘貼在畫面中
注意畫面遮擋關系的表現
為我們可愛的考拉添加毛發等小細節
同時表現出樹下的灌木叢
使用超輕黏土
捏出樹上一顆顆的紅色小果子,展現富饒的叢林
課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