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古代女孩內褲圖片

古代女孩內褲圖片

發布時間:2023-09-16 18:10:05

㈠ 古代女子穿內褲嗎 中國古代女的內褲竟然長這樣

在古代,女人的命運是非常悲催的,不僅體現在身份地位上,而且就連服裝也因為女子的身份地位受到了影響。
古代家庭中,一般都是男人當家做主的,如果這個男人不寵愛你的話,生活會更加的艱難,因為古代是不允許女子拋頭露面的,所以女子就沒有辦法維持生計了,只能依靠著丈夫。

我國古代女子服飾多樣化,內衣種類也十分豐富,肚兜和訶子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那麼大家一定很好奇,古代女子到底穿不穿內褲呢?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揭曉古代女子褲子里的秘密。根據史書記載,漢朝以前,女性是不穿內褲的,因為古代女子沒有穿褲子的習慣,大多都是穿著拖地長裙,所以她們根本不需要穿內褲,甚至覺得穿內褲是累贅的。

另一方面,古代男子認為,女人不穿內褲會顯得特別有魅力,總是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而我國古代的道德家也認為如果女子穿內褲,兩條腿成分立狀,是非常不雅觀的事情,他們認為有悖於道德倫常,所以古代女子更不敢穿內褲了。

其實,不光是在中國,當時國外的許多國家也是不穿內褲的。也正是因為不穿內褲,當時日本發生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那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白木屋」大火事件,當時樓下是有救生網的,因為日本女子沒有穿內褲的緣故,都不敢跳下去,擔心走光,結果導致很多日本女性白白喪命,從那以後,日本人便開始研製內褲,並且養成了穿內褲的習慣。

到了漢朝的時候,漢書上曾經記載女子有穿窮褲的習慣,何為窮褲?窮褲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開襠褲,是從古代皇宮開始流行的,據說是古代皇帝為了方便臨幸妃子專門研製的一種褲子,後來,這種褲子流傳到了民間,由於沒有襠部,所以民間女子稱其為窮褲。

㈡ 古代女人沒有胸衣,她們是怎麼穿內衣的呢

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熱,為了穿上很多清涼的衣服,很多MM都換上了薄薄的或者隱形的BRA。今早上出門的時候突發奇想,古代女人沒有我們現代的這些各型各色的bra,她們是怎麼穿內衣的?想知道嗎?哈哈哈哈,讓我來慢慢告訴你。

秦漢時期的「抱腹」

秦漢時期的時候,內衣便有帕腹、抱腹和心衣之稱。看到這些說法,其意思也是顯而易見的。「帕腹」就是將一塊布帕橫裹在腹部,達到收緊腹部的作用;「抱腹」是在帕腹上繫上帶子;緊接著在抱腹上加以「鉤肩」及「襠」的是「心衣」。古代女人保守的性格,在這上面也是有所體現的。

清代的「肚兜」

到了清代,內衣稱為「肚兜」。說到「肚兜」,我們似乎是很熟悉的。清代的「肚兜」一般是菱形狀,只有前片,後背是袒露的,上面有帶,穿的時候把帶套在頸間,然後再把腰部兩側的帶子系在後側,穿上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部位。為了美觀好看,肚兜上的圖案看上去精緻完美,好似一個精美的工品。「肚兜」通常是棉或者綢子做的,材料各異,盡顯美觀。

而我們現在的內衣如此創新

摩登整件內衣囊括了83道工序,單單簡單的背扣設計,就植入了8道看得到以及看不到的工藝在裡面。整件內衣展現的只有菲希妮對產品淋淋盡致的匠心精神,無處不在的對細節的執著。摩登款主打的是對生活,對內衣有獨特的個性追求的年輕時尚群體。

對產品的創新、對品牌的執著、對匠心的一種信仰、2016摩登MODERN 新品預售,根據數據調查,穿上摩登的女神們的評價是:要麼穿它要麼不穿。當舒適、時尚、簡約融合到一體,產生了不一樣的體驗效果,輕奢生活為何而來?享受菲希妮頂級工藝的Bra,價格又是大眾可以接受的,根據自己的喜歡去追求,這就是輕奢。

㈢ 古代婦女有內衣內褲穿嗎

不要覺得內衣只是現代人的特權。自古以來,女性就會在內衣上花心思。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歐洲的內衣史。

20世紀上半頁的時候,隨著工業的形聲發展,內衣製造業也煥發出生機。這一時期,女性內衣開始講求柔順、放鬆。

再後來,人們學會了養蠶、繅絲、植麻,發明了紡織技術,絲製品和麻布成為女性內衣材料的首選。這個階段,除了遮羞、保暖,女性開始追求內衣的舒適、顏色、款式和圖案,內衣逐漸成為一種特殊的女性服飾藝術。

當然,絲綢只能是上流社會女性的選擇,普通百姓只能穿麻布內衣,此後一直到明朝棉花在全國普及前,漫長的古代社會里女性內衣材料沒有大的變化,只有款式的變化。

宋朝時,古代女性普遍穿著「抹胸」,也就是「肚兜」的原型,但前片比肚兜要大,穿上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背部大面積袒露,比較性感。

元朝時,女性內衣叫「合歡襟」,樣式和宋朝「抹胸」差不多,不過沒有肩帶。

明朝時,社會風氣趨於封閉,女性內衣叫「主腰」,袒露較少,但更貼合身材曲線,有束腰效果,能最大程度凸現女性三圍,類似歐洲的束腰式內衣。

㈣ 古代女子的內衣最早被稱為「褻衣」,古代內衣除了肚兜還有哪些

漢代以前的內衣被稱為「褻衣」,意思是它輕薄,又不莊重,所以可以看到古人對內衣的態度。在古代,一名婦女去世後,需要為她准備衣服,但是女性的內衣通常是不可見的,因此無法在公眾場合展出。在漢代,心衣開始出現。 心衣用鉤肩代替抱腹的細帶,然後加襠。大部分心衣和抱腹都是平織的,沒有背面。頂部綉有各種圖案,這些圖案主要表現愛情。

在宋代,抹胸開始出現。普通人在做抹胸上衣時使用土布,而貴族則通常使用絲織物,並且綉花的顏色因花朵而異。在將抹胸穿在身上之後迅虧,它可以覆蓋乳房下方的腹部伍侍。因為可以覆蓋整個胸部和腹部,因此抹胸有一個小名字,叫做抹肚。

㈤ 古代女子的貼身內衣只有肚兜,那她們下半身穿什麼

古代女子下半身是不穿內褲的,只用一條遮羞布圍著或者穿開襠褲。事實上,貼身內衣褲的歷史很短,直到近代時人們才發明出了內褲,在這以前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都沒有穿內褲這個概念。

可能有人會疑惑,既然沒有內褲,那麼女性來月經的話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女性來月經時僅僅會在外褲或者長袍裡面穿上一條舊褲子,以免弄臟外面的衣服,也並沒有什麼比較方便有效的應對方式。

所以古代的女子是沒有舒適貼身的內衣褲穿的,這也與女子的社會地位底下有關,所以人們才忽略女性的需求,無視女性的感受。

㈥ 古代人,內衣 內褲是怎樣的

古代人的內衣統稱褻衣。

古代內衣,較早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可見古人對內衣的心態。

古人還沒發明合檔的長褲之前有一種掛檔的衣物叫褌。

褌,《釋名》曰:「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褌就是檔間的著裝,形制有二。

一、短,僅遮襠部,不縫褲腿,類似現在內褲的形制。因古人認為類似牛的鼻子,被稱為犢鼻褌。

二,長可達膝部,縫有兩個褲腿,

漢: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鉤肩」及」

古代內衣(女性)演變

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平織絹是漢朝常用的內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稱彩綉),圖案多以「愛情」為主題,在當時用素色面料來製作內衣的情況是不多的。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後傳人中原,屬異族文化。本貼包含圖片附件:

唐朝:訶子

唐朝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綉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㈦ 除了肚兜外,古代女子的「內衣」還有哪些種類

現代人普遍著裝的內褲,其實是胡人的裝束,胡人騎馬放牧,騎馬放牧移動的時間比呆坐的時間長的多,為了適應這種經濟生活狀態,北方的胡人並不像中原的漢人一樣穿寬體的長袍或者說裙子,而是束腿的褲子,方便活動。

比如說漢朝時就是前面覆塊布,魏晉時期則前後都有布,唐朝的時候大家影視劇中應該都見過,就是那種半露胸裝,在胸部中下部往往還會束一條帶子,顯得挺拔有朝氣,明清的肚兜則在現在仍有使用,這就是古代女子的內衣和內褲了!

除了褻褲,女性的還有「抹胸」、肚兜衣,也是外衣後面的內襯衣服,在設計理念下,「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形式上往往有單有夾。因為女子整個胸腹全被掩住,也被稱之為「抹肚」,既可以保暖,也可以裡面穿,一舉兩得。

閱讀全文

與古代女孩內褲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如何掃描圖片 瀏覽:939
茶杯貓咪可愛圖片 瀏覽:46
神明圖片男生 瀏覽:365
ps如何移圖片 瀏覽:592
word圖片右鍵怎麼沒另存為 瀏覽:272
化學圖片怎麼轉化成文字 瀏覽:865
男生帶玉百度圖片 瀏覽:545
男生頭像q版高清圖片 瀏覽:588
女生愛你動漫圖片 瀏覽:98
美麗的女生和帥氣的男生的圖片 瀏覽:881
蒯字男生圖片 瀏覽:322
圈暈衣服圖片 瀏覽:513
動態美女搞笑圖片大全 瀏覽:174
簡單信封圖片 瀏覽:147
古裝人物繪畫簡單圖片 瀏覽:701
徐州美女新娘圖片 瀏覽:493
駱駝毛的衣服圖片 瀏覽:744
最美夕陽下的女生圖片 瀏覽:190
各個國家的衣服圖片 瀏覽:735
簡單編發圖片男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