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可愛黃雀圖片大全

可愛黃雀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3-08-26 03:03:54

A. 這是一隻什麼鳥

黃雀 [huáng què]

更多圖片(44張)
黃雀(學名:Carelis spinus)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雄鳥頭頂與頦黑色,翼斑和尾基兩側鮮黃;雌鳥頭頂與頦無黑色,具濃重的灰綠色斑紋;下體暗淡黃,有淺黑色斑紋;雄鳥飛翔時可顯示出鮮黃的翼斑、腰和尾基兩側。分布於南歐至埃及、東至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生活於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帶,秋季和冬季多見於平原地區或山腳林帶避風處。以多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兼主食赤楊、樺木、榆樹、松樹、及裸子植物的果實、種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薊草、中葵、茵草等雜草種子以及少量昆蟲。

中文學名: 黃雀
拉丁學名: Carelis spinus
別稱: 黃鳥、金雀、蘆花黃雀
二名法: C. spin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雀形目
科: 雀科
屬: 金翅雀屬
命名時間: 1758年
英文名稱: Eurasian Siskin
英文名稱: European Siskin
英文名稱: Siskin
命名人: Linnaeus
分享網路名片:
外形特徵

黃雀身長12 cm,體重10 -14 g,

黃雀(圖3)
壽命11 年。

黃雀(圖9)
雄性成鳥(春羽):額、頭頂和枕部黑色,枕羽略帶灰黃;眼先灰色;眉紋鮮黃;貫眼紋短,呈黑色;耳羽暗綠色;頰黃色;後頸和翕綠色,羽緣黃色;腰亮黃色,羽尖色較深,近背部有褐色羽干紋;尾上覆羽褐色,具亮黃色寬緣;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帶亮黃狹邊;最外側一對尾羽的外翈基段及內翈亮黃色,外翈末段及內翈羽端褐色;其餘尾羽基段亮黃,末段黑褐,並帶黃色邊緣;小覆羽、中覆羽均褐色,帶亮黃綠寬緣;大覆羽黑褐色,羽端亮綠;小覆羽黑色,羽緣黃而尖端白;初級覆羽暗黑,羽緣綠黃;飛羽基段亮黃,末段黑褐,外緣黃綠;所有飛羽羽端均灰褐色;頦和喉中央黑色,羽尖沾黃;胸亮黃色;腹灰白色,微沾黃;兩脅及尾下覆羽灰白色,有黑褐色羽干紋,翼下覆羽和腋羽淡黃,前者羽基發黑。

雄性

黃雀(圖2)
成鳥(秋羽):體羽有黃、綠和黑等色澤不如春羽那樣鮮明,但羽干紋反較明顯。

雌性成鳥:額、頭頂、頭側和翕概褐色沾綠,而帶黑褐色羽干紋;腰部綠黃,亦具條紋;下體淡綠黃或黃白色,並具些較粗的褐色羽干紋,脅部尤甚;余部同雄鳥。

幼鳥:與雌鳥相似,但色較褐而少黃色,因此腰、眉紋和頰側淡皮黃色;上體條紋粗著,下體多呈白色,具有黑色點斑;翼斑帶皮黃色。

虹膜近黑;嘴暗褐色,下嘴較淡;腿和腳暗褐色。

黃雀

棲息環境

黃雀的棲息環境比較廣泛,無論山區或平原都可見到;在山區多在針闊混

黃雀(圖6)
交林和針葉林中;平原多在雜木林和河漫灘的叢林中,有時也到公園和苗圃中。除繁殖期成對生活外,常集結成幾十隻的群,春秋季遷徙時見有集成大群的現象。性不大怯疑,但在繁殖期非常隱蔽。平常游盪時喜落於茂密的樹頂上,常一鳥先飛,而後群體跟著前往。飛行快速,直線前進。

生活習性

黃雀(圖5)

黃雀最典型的叫聲是一種似鈴或似錫的「toolee」和「tsuu—ee」聲,還有一種純的 「tet"或「tet—tet」聲;飛翔時發出一種「tirrillilit」或『『twillit」,「tittereee」的顫音;歌聲是更多的金屬聲、顫音相混雜的旋律,同時綴以喘息音調。雄鳥在其領地內,總是站在高的有利之點或緩慢鼓翼像蝙蝠樣炫耀飛翔時進行鳴唱的;在冬末到回遷之前,它經常以短促的爆破音或亞歌形式進行鳴唱。

黃雀的食物一般隨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變化;春季在東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種子、裸子植物種子和鞘翅目小昆蟲;夏季以多種昆蟲喂雛,尤以蚜蟲為主;而秋季則食漿果、草子、稗、粟等。在河北則食大量種子、漿果和昆蟲。春、秋季旅經中國河南時,以各種植物種子為主,兼食少量蚜蟲。在越冬區則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在貴州12月剖檢5隻鳥胃,其中樹果佔55.6%,草子22.2 %,稻穀22.2%。

此鳥雖食些松杉的種子和一些穀物,但為數較少;並能啄食大量害蟲和野生草子,而有益於農林。

分布范圍

黃雀(圖4)

黃雀分布圖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中國東北(北部、南部)、內蒙古(東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台灣、四川(南充、萬縣)、貴州(惠水)。

繁殖方式

黃雀(圖7)
黃雀的繁殖區較為廣泛,從歐洲至西伯利亞東部和日本,在中國大興安嶺根

黃雀(圖8)
河和阿龍山以北地帶進行繁殖。初到繁殖區的黃雀,雄鳥立即發出悅耳的歌聲,而且十分活躍,常在枝間或樹間來回飛舞。不久,雄鳥即展開尾羽,急劇地扇動兩翼並追逐雌鳥。多在松樹平枝上營巢,或在林下小樹上。巢十分隱蔽,由蛛網、苔鮮、野蠶繭、細根和纖維等纏繞而成,頗為精巧,呈深杯形;內墊以細纖維、獸毛、羽毛和花絮等。雌雄均參與營巢,但以雌鳥為主。每窩產卵4—6枚;於5月末或6月初產出。每巢約產14枚,卵呈鮮藍到藍白色,綴以紅褐色線條和斑點。卵的大小平均為16.3(14.3—18.2)mm× 12.2(11—13.3)mm。由雌鳥孵卵。兩性共同育雛,但以雌鳥為主。黃雀在大興安嶺每年可產兩窩,9月初有集群現象。在長白山於9月間見到成群漂泊的情況。冬季它在中國南方各地越冬。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

黃雀(圖10)
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圖片:概述圖、圖2—圖14、分布圖)

人工飼養

鳥種選擇

黃雀(圖12)
黃雀是北方籠鳥,尤其是中國北京地區,飼養得很多。它的羽色鮮麗,姿態優美,並有委婉動聽的歌聲,又易於馴養,因而為人們所喜愛,除換羽期外,整天鳴叫,每年歌唱可長達8個月。一般認為,嘴尖細、身腰長、尾長的健美且善鳴叫的較好。也有的依下體羽色選擇,有青色、白色、黃色之分。還有人喜歡紅腳(俗稱「紅爪。)或頭、頸、胸染紅的。實際上這些顏色與食物有關,一般自然界的黃雀都是黑腳的,經人工養一段時期就變成肉色的,春季遷過的黃雀羽毛常呈紅色,但一換羽紅色就消失了,其原因尚不清楚。

成年黃雀雌、雄很容易區分。雄鳥身體的黃綠色較濃,羽干紋少,頭頂或頦部有黑斑。但剛離巢不久的雄性幼鳥與雌性成鳥較難辨別。這種幼黃雀俗稱「麻鳥」,是養鳥者最珍愛的。價格要比雄性成鳥高2—3倍。一方面由於幼鳥易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剛離巢不久,還未學會老鳥的鳴叫,即沒有「野口」。

閱讀全文

與可愛黃雀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長裙圖片 瀏覽:568
中國風圖片手繪簡單衣服 瀏覽:438
歡迎老公回家文字圖片 瀏覽:299
紅色衣服圖片動漫 瀏覽:123
動漫少女大便失禁圖片 瀏覽:586
星座動漫人物圖片 瀏覽:785
頭上長草圖片可愛 瀏覽:1001
乞丐不簡單的圖片 瀏覽:340
一批word文檔如何插入圖片 瀏覽:39
美國女孩生氣圖片 瀏覽:873
小眾男生圖片 瀏覽:961
拜年圖片簡單動態 瀏覽:584
女生脖子上的草莓圖片 瀏覽:792
軍訓平頭發型圖片男生 瀏覽:667
圍巾圖片大全 瀏覽:932
清代銅茶壺圖片及價格 瀏覽:308
14男生雞的圖片大全 瀏覽:287
兒童交通安全圖片簡單 瀏覽:46
迪麗熱巴所有高清衣服壁紙圖片 瀏覽:633
女孩圖片簡單又漂亮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