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怎麼畫簡筆畫
紅軍簡筆畫教程如下:1.首先,可以先畫出紅軍頭上最鮮明特色的紅軍帽子,在帽子上畫出一顆五角星。2.畫出紅軍的面部,在帽子下需要畫出紅軍的耳朵,依次畫出濃濃的眉毛和明亮的大眼睛,緊接著畫出紅軍的嘴巴和鼻子。3.接下來,畫出紅軍的肢體,首先畫出紅軍的兩只胳膊和雙手。4.畫出紅軍上半身的衣服,在頭部和上身肢體的基礎上細節畫出衣服的細節結構。5.最後畫出紅軍的兩條腿和腳上的鞋子,並依此用水彩筆將畫好的紅軍塗上合適的顏色。
㈡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29年前,因一張照片改變命運,如今怎樣
2017年時,34歲的蘇明娟當選安徽共青團團委副書記,相當於副廳級,不過在大家質疑的聲音中,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應和解釋,她的職務只屬於兼職、掛職,沒有行政級別,更不會領取薪酬,只是為她提供一個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平台,讓愛得到更好的傳承。
04結語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蘇明娟從一個受資助者,變成了一個資助者,這是愛心的傳遞和傳承,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㈢ 紅軍過草地有過哪些感人事跡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絕森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並明畝。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
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4、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槐肢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5、紅軍長徵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候,3名紅軍女戰士借宿農民徐解秀家,因為家裡窮,當時床上只鋪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紅軍就和徐解秀蓋一條行軍被,睡一張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門口的草垛上。
白天,紅軍戰士們和徐解秀一起幹活,講進步道理,還幫她帶孩子,徐解秀幫紅軍戰士煮飯。紅軍要開拔了,看到徐解秀家連一床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一名女紅軍用剪刀將這床被子剪開,將半床被子留給了徐解秀。這就是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的魚水情深,生死與共。
175
評論(13)
分享
舉報
lwllyllwllyl
2021-03-24
關注
展開全部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
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4、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5、紅軍長徵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候,3名紅軍女戰士借宿農民徐解秀家,因為家裡窮,當時床上只鋪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紅軍就和徐解秀蓋一條行軍被,睡一張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門口的草垛上。
白天,紅軍戰士們和徐解秀一起幹活,講進步道理,還幫她帶孩子,徐解秀幫紅軍戰士煮飯。紅軍要開拔了,看到徐解秀家連一床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一名女紅軍用剪刀將這床被子剪開,將半床被子留給了徐解秀。這就是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的魚水情深,生死與共。
本回答被網友採納
3
評論
分享
舉報
ehfjj2578
2020-09-17·TA獲得超過186個贊
關注
展開全部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
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4、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5、紅軍長徵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候,3名紅軍
4
評論
分享
舉報
位建白pQ
2021-03-24
關注
展開全部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
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4、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5、紅軍長徵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候,3名紅軍女戰士借宿農民徐解秀家,因
2
評論
分享
舉報
巡迴中國
2015-07-15·TA獲得超過1.1萬個贊
關注
展開全部
飛奪瀘定橋,二十二英雄的榮光;
但是紅軍面臨著前有堵兵,後有追兵的困境,必須奪得生路;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橋對岸的瀘定城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湘江之戰;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勢之敵苦戰,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員浴血奮戰,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25
評論(1)
分享
舉報
123下一頁>
其他類似問題
2007-12-11長征中紅軍的英雄事跡有些什麼30
2007-01-27長征中的英雄事跡91
2011-09-14在紅軍長征中有那些英雄人物?446
2006-09-07紅軍長征途中的英雄事跡(故事)1105
2016-10-21長征里的英雄人物及主要事跡70
2006-04-15長征中的英雄故事有哪些?78
2012-04-01有什麼長征英雄事跡?349
2015-12-09長征中有哪些英雄100~300字(故事)4
更多類似問題>
特別推薦
北斗七星和北極星都是什麼星星?
植物們為了交配有多損?
微生物組與呼吸道健康有何聯系?
反物質都在哪?
領取獎勵
我的財富值
--
去登錄
我的現金
--
去登錄
做任務開寶箱
累計完成
0
個任務
10任務
50任務
100任務
200任務
任務列表載入中...
新手幫助
如何答題
獲取採納
使用財富值
玩法介紹
知道商城
知道團隊
合夥人認證
高質量問答
投訴建議
意見反饋
賬號申訴
非法信息舉報
北互法律服務站
京ICP證030173號-1京網文【2013】0934-983號 ©2021Bai使用網路前必讀|知
武亭,朝鮮人。長征出發時任第一縱隊第三梯隊司令員。黎平會議後,部隊整編,武亭調任紅三軍團炮兵營營長。
近來有人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把法國傳教士阿·勃沙特也列為參加長征的外國人。勃沙特算不算參加了長征,首先應看他是怎樣到長征隊伍中去的,是不是紅軍隊伍的一名成員。據有關資料介紹:"1934年10月,身為貴州鎮遠教堂的英籍牧師鮑斯哈特(即勃沙特)及貴州舊教堂的加拿大籍牧師A·海曼,因'間諜'嫌疑被西征入黔的紅六軍團扣留,嗣後並隨紅二、六軍團行動,直到1936年4月12日......在雲南境內將其釋放。"勃沙特等被紅軍扣留"是由於一九三四年聖誕節一次草率的逃跑行動"。可見,勃沙特在紅軍隊伍里是"被一根繩子拴在一起","非出於自願"的。
當然,勃沙特被紅軍扣留期間,曾為紅軍翻譯了一張法文版貴州省地圖,做了點有益的工作,但不能因此牽強地把他列為與敵浴血奮戰的紅軍隊伍中的一員,更不能把"參加長征"這一無上光榮的經歷加在他身上。美國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把勃沙特稱為"長征隊伍里的局外人"是比較恰當的。
綜上所述,真正參加長征的外國人僅在紅一方面軍里有:李德、洪水、畢士悌、武亭。除李德是歐洲人外,其他三人均為亞洲人。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16
評論
分享
舉報
曦月95
2015-05-15·TA獲得超過4.1萬個贊
關注
展開全部
長征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她沒有這么做,她選擇沉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第一個: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第二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第三個:
紅軍長征途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而且還要經常與空中偵察、轟炸的敵機進行斗爭。盡管當時紅軍的防空武器極其簡陋,但仍發揚以劣勝優、敢打敢拼的精神,積極地進行防空行動,並在長征途中擊落6架敵機。
第四個: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
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
㈣ 朱德唯一女兒:身陷德軍集中營近4年,為保存一枚紀念章九死一生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日子,這一天對於全世界的人民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一天,更是值得紀念的一天,1945年以前,全世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法西斯成了極端恐怖的代名詞。
而在此時,對於一個中國女孩也是極不尋常的一天,從1941年到1945年,將近四年的時間,她被關進了德軍的集中營,遭受著折磨和摧殘,但是她卻為了信念,為了自己的信仰,冒著極大的風險,貼身保存了一枚列寧勛章,這個女孩便是朱德元帥唯一的女兒朱敏。
1995年,朱敏獲得了俄羅斯頒發的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的紀念章,2009年的4月13日,離開人世。
朱敏的一生,是幾近坎坷的一生,作為開國元帥的女兒,自己的童年似乎註定了和別人的不一樣,14歲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相聚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去了蘇聯,一去便是十年,在這十年的時間里,誰也無法想像朱敏遭遇了什麼。
朱德和朱敏的母親相識在上海,他們在德國共同學習的時候,那個愛情的小結晶正在慢慢長大,1926年,他們離開了德國前往蘇聯,朱德進入了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求學,將要臨盆的妻子則在莫斯科的一個小村莊。不久生下了一個小女孩,此時的朱德已經40歲,不惑之年的男子,終於有了生命中第一個孩子,是件多麼開心的事情,朱德給這個女孩取名 "四旬 "。
朱德多想永遠留在妻女的身邊,過幸福的生活,只是,生在亂世,身不由己。
這一年,為支持北伐戰爭,黨中央決定調一批優秀的人來國內參戰,朱德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報國的理想,為了國,也為了以後全國人民有更完整的家,他忍痛離開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兒,這一別竟是14年。
到來第二年夏天,賀治華將女兒送到來從成都趕來中蘇邊境的妹妹手中,徹底和朱德分道揚鑣,而小四旬便在姨媽和姥姥身邊並改名賀飛飛,過了個比較開心的童年。
逐漸長大的朱敏第一次見到父親的畫像還是在街頭,一幅懸賞"朱毛"的畫像上,朱敏回憶: 外婆悄悄告訴我,那個"朱"就是你的爹爹。" 當時的朱敏,心裡肯定是開心的,已經十二歲的,從沒有見到過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看到街頭的畫像的那一刻是那麼的親切,恨不得立刻就能見到自己的父親。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周恩來和鄧穎超夫婦找到了朱敏,長相英俊帥氣的周恩來給少年時期的朱敏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並且驚訝地對鄧穎超說 "這個孩子多像朱老總" 。那個時候的周恩來就想把小朱敏接到朱德的身邊,只是當時她的身體羸弱,外婆知道延安離四川簡直是天和地的距離,自己捨不得讓外甥女離開自己,周恩來夫婦只能向他們要了一張小朱敏的一寸照片,那是她穿著學生裝的照片在成都的一家照相館照的,而且,照片只有一寸,周恩來拿在手裡說 "照片太小了,你爹爹要戴老花鏡才能看清楚你的模樣 "。一直到了朱敏14歲的時候,鄧穎超來到了成都,接走了朱敏和她的表妹。
進了延安,朱敏知道自己和父親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十四年從未見過的父親到底長什麼樣呢?她開始到處探尋父親的身影,這個時候,站在土墩上的一個中年男人進入她的視線,這個男人高高大大,穿著八路軍軍裝,腿上打著綁腿,直覺告訴朱敏,她就是爹爹,她計劃思考了一路,見到父親是什麼樣子的反應,瞬時間腦子變成了一片空白,不自覺脫口而出 "爹爹......,爹爹......"
朱德一眼便認出了女兒,他跑過去,一把將女兒抱下了馬車,此時朱敏和朱德可能在相認之前早就腦補了無數次父女相認的場景,見到彼此的時候可能有說不完的話,但是此時,千言萬語都化成了淚水,朱德抹去女兒眼裡的淚水,可是又不斷流了下來。
朱敏多年以後回憶道:
而在朱德自己隨身帶的筆記本里,朱敏發現了父親筆記本里夾著的照片,那是自己剛出生不久在莫斯科照的,雖然照片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泛黃,但是它仍舊整潔地在朱老總的筆記本里,那是父親對朱敏深沉的愛。
父女相見的第一個晚上,朱敏仔細觀察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父親,長長的眉毛,隱隱約約的胡茬,她怎麼也不會想到,那是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相聚的日子也總是短暫的,朱敏和朱德在延安過了一個春節,又再一次面臨和父親的分別,只是,他們都沒想到,此次的分別竟然有十年之久,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朱敏在這十年之間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
那天中午吃完飯後夢,朱德坐在床上,從口袋裡拿出了一本書,遞到女兒手裡,那是一本介紹蘇聯國際兒童院的書 ,並詢問女兒,長大以後想干什麼,而朱敏想也沒想便說想當八路軍,可是朱德問女兒,打完仗之後呢?朱德告訴女兒,我們不可能一直打仗,新中國建立後,我們應該做的是建設祖國,那個時候需要大量有知識有文化的專業人才。 他告訴朱敏,她將要和毛澤東的女兒嬌嬌一塊去蘇聯學習,並且20歲以前不許談戀愛,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後來朱敏回憶說:
可能每一個苦難開始之前,自己有一種說不出的預感罷。朱敏便是如此,去了蘇聯,便是自己苦難人生的開始。
1996年上映的一部《紅櫻桃》讓更多人知道了在德國集中營中人們的遭遇,而劇中的楚楚,在那個時期的悲慘遭遇,讓人回憶起了那個吃人的年代,殊不知,女主人公楚楚的原型便是朱敏。
藝術的再創造,總會有虛構的地方,但是朱敏在這個時期的經歷,和電影情節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部感動無數人的影片,讓人們知道了發生在朱德女兒朱敏身上的悲慘遭遇,那是法西斯犯下的惡行。
那是1941年1月30日,朱敏和父親相聚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又要分離,前去蘇聯學習,到了蘇聯以後,朱敏用了父親給自己取的名字 "赤英 ",赤代表紅色,英的阿彪英雄,父親希望女兒在蘇聯學習的日子,也應該像一個戰士一樣去戰斗,自己是一個小小女英雄。赤英這個名字跟隨了她好多年,不僅僅在蘇聯兒童院的名冊上,更是在德國東普魯士納粹集中營囚徒的名單上。
雖然自己出生在莫斯科,但是初到蘇聯的她,仍舊水土不服,加上自小體弱多病,引起了一系列的疾病,6月21日,兒童院將朱敏送到了一個夏令營療養院療養,僅僅幾個小時的時間,朱敏便陷入了更大的苦難之中, 一夜之間,她和療養院的其他孩子成了法西斯的囚徒。
在當地囚禁了兩年以後,朱敏和其他幾個小姐妹被押上了悶罐火車,德軍像攆牲口一樣,把孩子們趕上去,緊緊貼著,不能挪動身體,不到一天時間,那個火車就像是電影中集裝箱那樣,臭不可聞,此時的朱敏,已經發燒生病,但是若是讓德國人發現,恐怕不是被丟掉就是被殺掉, 此時一位蘇聯紅軍在照顧著朱敏,她激勵她,一定要活下去,即使像牲口一樣,只要活下去,就會有勝利的希望。
進入集中營後,每次都會面臨新的問題,而朱敏每次都會逢凶化吉,進入集中營前,每個人都要換掉自己以前的衣服,沒收攜帶的物品,此時朱敏身上有一支父親送的派克金筆,筆帽上還刻有朱德的名字,幸運的是,德國人不認識漢字,只是父親留給自己唯一的東西,被德國人沒收了。
還有一件特別珍貴的東西,便是縫在口袋裡的一枚列寧紀念章,鋼筆不見了,這個紀念章必須要自己留在身邊,它能時刻激勵自己撐下去。為了保存這枚紀念章,朱敏將它含在嘴裡,舌頭下面,這個明智之舉,使她躲過了滅頂之災,只是,為了保存這枚紀念章,朱敏的嘴被上面的別針深深扎了很多口子,嘴裡都流著血。
在集中營里,朱敏整天面對的就是吃發霉的麵包,和其他的囚犯一樣做苦力,時不時挨打,甚至不只一次親眼目睹了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看到如此殘忍的德國人,他們簡直就是沒有感情的怪物,而朱敏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護好自己,隱藏好自己的身份。 在集中營,朱敏從來不說關於八路軍的任何事情,長期的沉默幾乎使自己喪失了語言功能,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她頭發脫落,身高再也沒有長過。
朱敏的脖子上有一個永遠不能抹去的疤痕,這條疤痕長約三四厘米,這是德軍給她留下永遠的傷痛,那一年,她得了頸部淋巴結核,因為得不到治療,結核快速潰瘍,衣領不斷摩擦,加劇了潰瘍,不斷發燒,生病,德軍看到後,將她帶到醫務室"治療",說是治療,其實就是把她當小白鼠實驗,將朱敏的頭惡狠狠地按在病床上,沒有麻醉,沒有消毒,他們猶如惡魔一樣,將刀子切向她的結核瘤,出來之後,她的結核瘤並沒有治好,反而加重,幸運的是,她活下來了,此刻的她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她要活下來,要等到勝利的那一天,要和只團聚了一個月的父親永遠在一起。
除了這道永久的疤痕之外,朱敏的家中有這樣一張照片,照片中有三個小女孩,其中那個東方女孩便是朱敏,這張照片也成為朱敏關於童年最殘忍的記憶。
1944年1月30日中午,朱敏在和幾個小夥伴放風,一個德國士兵拿著相機走過來,想要替他們拍照,幾個小夥伴看到兇狠的德國士兵原來也有和善的一面,對他露出了真誠的微笑,而德國士兵卻說孩子們嘲笑他,瞬間就拿起鞭子對幾個孩子拳打腳踢,美好的瞬間永遠定格在照片里,而相片背後卻是德國人的惡行,幾天後,德國人將相片給了她們,一面誇他們可愛,一面揮舞手中的鞭子,而朱敏眼裡,只有恐懼,
他們在德軍的集中營里遭受非人的待遇的同時,還要給敵人做苦力,朱敏等人雖然身在敵營,但是自己仍舊和敵人斗爭。
她知道子彈不能受潮,朱敏在裝子彈的時候,會偷偷和夥伴們往裡面吐口水,這樣,沒用的子彈多了,殺傷力也會減輕不少。
隨著新年鍾聲的敲響,迎來了1945年,此時,蘇聯紅軍勢如破竹,不斷反殺,集中營中的人也似乎迎來了自由,他們這幾年當中無時無刻不盼望著蘇聯紅軍能夠快點到來,快點把受難中的人們解救出去,1945年的1月30日,集中營中的夥伴們發現大門敞開著,四周圍也沒有了德國人的身影,他們意識到,是德國人都跑了,蘇聯紅軍贏了,他們終於得到自由了。他們下意識往德國人的倉庫里跑,經過幾年非人的待遇和生活,他們最想的還是吃一頓飽飯,而德國人的倉庫里有豐盛美味的食物。
很快朱敏和幾個小夥伴害怕德軍回來,便匆忙離開了集中營,他們決定要去蘇聯,他們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都是在流浪中度過的,白天會往蘇聯的方向跑,晚上就露宿野外,偶爾還會遇到炸彈在他們身邊爆炸,幾個月的時間里,都是九死一生的。
朱敏天生體弱多病,在往蘇聯逃亡的路上,自己也因為高燒不起和夥伴們走散,後來一個為德軍做翻譯的蘇聯人看朱敏是東方人的模樣,便以他為砝碼,和蘇聯紅軍談條件,幾天後,朱敏被送到了難民收容所。
在這里,朱敏也不敢鬆懈,她是中國人,她是朱德的女兒,萬一碰到敵人怎麼辦。她對外宣稱自己叫赤英,父親是中國的老中醫,送她來蘇聯療養。
她在蘇聯的難民收容所待了幾個月,直到新的領導的到來,多次盤問朱敏的身世,幾次和她交談,逐漸得到了朱敏的信任。當說起中國的時候,朱敏熱淚盈眶,經過政委的教導,朱敏也逐漸對她敞開看心扉,敘說了自己孤苦的漂泊的生活,她告訴政委: 我是中國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女兒 。
面對這個消息,政委不免驚訝,在集中營里好多年,德國人竟然沒有發現這中國女孩竟然是朱德的女兒。朱敏也從政委這里得知,蘇聯的領導人也在尋找自己,最後斯大林下令送朱德將軍的女兒去莫斯科,1946年,朱敏終於坐上了開往莫斯科的列車,得知消息的朱德將軍也在第一時間給女兒來信,這是朱敏時隔四年第一次收到父親的來信,不知不覺中,淚水早就打濕了一頁頁信紙。
蘇聯戰爭結束以後,朱敏面臨著兩個選擇,是繼續在蘇聯求學還是回國,雖然她想念父親,但是在國外這么些年,自己身在集中營,除了遭受了很多苦難,卻沒有學到很多知識,她決定先留在蘇聯,苦學俄語,捷克語,波蘭語還有德語。而當她再次給父親寫信的時候,中文已經忘得差不多,隨著朱敏越來越熟練使用俄語,而忘了漢語的時候,朱德希望女兒可以回國,邊學習邊治病。1949年她考入了列寧教育學院,1950年,趁暑假回國看望父親,這已經是她離開的第十年了,見到女兒的時候,朱德沒有特別的激動,只是自己嘿嘿傻笑,而眼睛裡早就濕潤了。
朱敏回國工作的時候,朱德已經是年近70的老人,而朱敏一直任教於北京師范大學,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年輕時候受過太多磨難,朱敏身上也落下很多病根,在下鄉勞動的時候,一場眼疾襲來,右眼失去了復明的希望,右眼徹底在她的眼睛裡消失,作為父親,自己除了內疚自責,還經常激勵女兒,一隻眼睛也是可以干很多事情的,後來朱敏安上了假眼。70歲的時候,她和丈夫散步被自行車撞到了,一次小小的意外卻導致了她胯關節骨折,只能用人造關節,而這些,都是她曾經在集中營留下的後遺症。
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50周年紀念日,俄羅斯政府也在這一年頒發了在衛國戰爭中為二戰作出貢獻的人,而在我們中國,有18人被授予勛章,其中一枚便給了朱敏,她在衛國戰爭中不畏強暴,嚴守身世,自己身陷囹圄的情況下,活了下來,回到莫斯科的事跡。
朱敏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也是苦難的一生,盡管朱敏已經去世多年,但是這種不嬌柔,不驕傲,穩重,還有為祖國做貢獻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㈤ 粘土小紅軍圖片教程簡單
粘土小紅軍圖銷梁悶片教程簡單介紹如下:
先捏出圓圓的腦袋,然後畫出彎彎的眼睛和嘴巴。
手工製作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手工活動是探索求知的一個途徑,是促進大腦發育的活動,動手做得越多,能夠學到的東西就越多。
第二、手工能夠為孩子帶來精細動渣做作能力的鍛煉,也就是思維意識和肌肉運動的統一協調。 從粗略的手工到精細的手工的進步過程,讓孩子的動手能力循序漸進的提高,通過做手工能夠讓孩子更精準的控制自己的動作。
第三、不只是生理層面的作用,手工活動對人的綜合能力和心理健康更加重要。手工活動能夠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創造力、想像力。
孩子會在手工的過程中逐漸養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越來越精準地抓住事物的特徵。孩子從模仿到創作的手工活動,正是創造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在觀察現實事物與創造想像事物的過程中,豐富了孩子頭腦中的連接,創意正是由此產生的。
第四、手工活動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正確引導孩子動手動腦解決手工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孩子體驗付出後取得的成功,感知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同時孩子在活動中更加清楚自己與自然界的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
第五、做手工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樂觀積極,生活充滿樂趣。手工活動會自然地帶來豐富的故事環境創設,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更容易排解各種不良情緒,每次手工活動相當於一次小規模地實現理想的歷程,過虧彎程中充滿各種因素,讓孩子體驗了豐富的場景,帶來更樂觀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