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圖為青春期身高和體重的生長變化曲線示意圖,據圖回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男、女兒童大約從___
(1)、從圖中可以看出,男、女兒童大約從7歲或8歲身高和體重開始迅速發育,其次這個時期人的內臟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 (2)、進入青春期,人體開始迅速發育,男孩和女孩的新陳代謝都非常旺盛,因此應該保證充足的營養,以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同時還應經常參加全面、均衡的體育鍛煉. 故答案為:(1)7歲或8歲;身高;體重 (2)充足;全面、均衡的體育鍛煉 |
⑵ 月光下小男孩和小女孩坐在一起的圖片
孩子進入校園之後,他們應該如何正確地與異性相處,就成為了橫亘在家長心中最難解的問題之一。但事實證明,許多小朋友不僅能夠和異性融洽相處,而且還能夠長時間地維持這段珍貴的友誼。
前段時間,有位幼兒園老師在社交平台上上傳了一段有趣的視頻。視頻里的小女孩坐在小男孩的身旁,眼中充滿了仰慕之情。當小男孩開始和小女孩說話的時候,小女孩開心的簡直要跳起來,拉著小男孩的手比比劃劃。小男孩開始認真聽課的時候,小女孩就悄悄地把頭依靠在小男孩的肩膀上,像極了兩小無猜的模樣。
網友A:真好,現在純粹的感情只能到幼兒園里去找了。
網友B:慕了,喜歡一個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網友C:我的小孩如果這樣,我會很開心,以現在我自己的狀態,純粹的喜歡真的很少了。
雖然說小女孩和小男孩相處的很融洽,但也有不少網友擔心,小女孩是否和異性存在過於親密的問題?雖然網友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但對於大多數幼年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喜歡是很單純且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因此不必感到過於憂慮。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正確引導孩子與異性相處呢?
1、 與異性交往是心理需求
父母們要意識到的一點是,孩子對異性友誼的需求,和對同性友誼的需求,是沒有差別的。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心,並渴望得到異性的關注和認同,這都是人之常情。如果父母只知道一味地打壓,那麼只會導致孩子對異性產生一些錯誤的認知。
2、不要輕易判定孩子早戀
有的時候,父母看到孩子與異性走得稍微近了一點,就會大驚失色,然後給孩子貼上「早戀」的標簽。實際上,很多時候孩子與異性只是普通的友誼,根本無需上升到早戀的高度。而父母給孩子貼上「早戀」的標簽,一方面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使得孩子無法與異性保持良好的關系。
3、珍視孩子之間的友誼
無論孩子是與同性交往,還是與異性交往,父母都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除此之外,父母還要鼓勵、支持孩子多參與集體活動,以此來拓寬孩子的社交圈,讓他去結識更多的小夥伴。當孩子的異性朋友來家裡做客的時候,父母也要盡好地主之誼,好好地招待。
4、發現孩子早戀時應正確引導
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對異性產生悸動的情愫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真的存在早戀的情況,父母強勢的阻止往往只會適得其反。面對這種情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意識到在目前的這個階段,學習才是主要任務,不要因為早戀而做出傷害彼此的事情,而是應該學會對彼此負責,以及相互鼓勵一起進步。
總的說來,對於孩子來說,異性友誼和同性友誼同樣地珍貴,父母理應給予孩子多一份信任,並給予正確的引導,想必孩子就能夠在與異性和諧相處的同時,又能夠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⑶ 胸部發育過程圖
青春期以前,男孩與女孩的乳房在外觀上沒有區別。自7歲或8歲開始,女孩身體各系統逐漸發育。約2年後,在卵巢激素、垂體激素和胰島素的共同作用下,乳房開始發育。乳房發育的年齡也有個體差異,平均為10.8歲——11.4歲。如果超過16歲乳房仍未發育,應警惕是否是性發育遲緩或卵巢發育不良。
女孩的乳房發育一般是乳頭開始長大,年齡大約在9歲——10歲。最初是乳腺增生,形成乳核,摸上去有一個結節或小硬塊,壓之疼痛。12歲—13歲時乳腺管與皮下脂肪日趨增加,乳房漸漸隆起並富有彈性,乳暈和乳頭的顏色變深。發育成熟的乳房呈半球形,位於第3至第6肋骨之間。
女孩子長到16歲——18歲,胸廊和乳房的發育已接近成熟,用軟尺從乳房的上底部經過乳頭到乳房的下底部測量,上下距離大於16cm時就應佩戴胸罩。
目前市場上胸罩的種類很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形、胖瘦、季節和乳房發育情況進行選擇,並以選擇柔軟、透氣好、吸濕性強的棉布製品為好。胸罩吊帶的長短也要合適,並且要寬一些(不窄於2cm—3cm)。理想的胸罩應該是在人體活動時剛好能托起乳房,能盡量限制乳房的活動而不影響呼吸,取下後皮膚上不應留有壓迫的痕跡。胸罩大小要適中,如果過小,會壓迫乳房和乳頭,影響呼吸和胸廓、乳房的發育;而胸罩過大,則達不到支托、保護乳房的作用。睡覺時應把胸罩取下,以免影響呼吸和血液循環。
⑷ 男生女生智力曲線圖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差異是在青春期突增過程中形成的。這種差異不但表現在性徵方面,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是體格發育的差異。
青春期以前,男孩和女孩身體發育的各形態指標差別不大,多數指標男略大於女。女孩的快速增比男孩早1~2年,停止也早1~2年,特別是第一次月經前後,生長的速度更快,約在11~12歲開始,這個階段女孩的多數指標超過男孩。女孩一般長到19~23歲就停止;男孩要長到23~26歲基本停止。這就形成了發育均數曲線上的兩次交叉。第一次交叉是女孩生長超過男孩(約在11~12歲),第二次交叉是男孩生長超過女孩(即在13歲以後)。青春期發育階段,男、女各指標增長值不同,差異還逐漸加大。這種差異在18歲以後更加突出。
男、女體格發育的特點是:男子骨骼比女子骨骼重約20%,主要是四肢較長,肩寬,軀干較窄,骨密質層較厚,身體重量大,因此男子的承受力和耐久力都比女子強。女子肌肉要比男子肌肉輕約40%,其主要原因是女子肌肉中含水和脂肪多,含糖量少,下肢較短,軀干相對較長;骨盆寬大,所以重心偏低;肩窄,胸廓小,下肢較上肢發達。
(2)內臟器官的差異。
運動系統方面,女子的肌肉不如男子發達,力量也較差。而女子的關節韌帶彈性好,所以柔韌性強。
心血管系統方面,女子心臟的體積、容量、重量和血液量占體重的百分比均比男子少,血壓也低於男子,而心率較男子快。因此,心臟的功能較男子差。
呼吸系統方面,女子肩帶狹窄,胸廓、肩帶和胸部肌肉發育較弱,胸圍、呼吸差、肺活量均小於男子,呼吸頻率較男子快,這些特點使女子的肺功能差,耐力差。
可以看出,男子的身材比較高大,肩寬背厚,肌肉堅實有力,腿長且細。心、肺等內臟功能均較女子強。而女子身材較矮,皮下脂肪厚,骨盆大,重心低,肌肉力量、內臟功能較差,但女子的韌性好,平穩能力強。
5.青春期孩子的飲食營養
青春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身高和體重都在迅速增長,對營養物質消耗大,需求多。這時如果營養不足,會出現疲勞、消瘦和抵抗力降低等現象,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因此,營養問題對青春期孩子很重要。
青春期孩子應注意以下營養素的補充:
(1)滿足熱量的供應:青春期所需的熱能比成年人多25~50%。熱能主要來源於碳水化合物,即由各類食物提供,所以青少年必須保證足夠的主食攝入量。如水餃、包子、餛飩、面條、饅頭、糖餅、米飯、小米、綠豆粥等。
(2)對蛋白質的需求:蛋白質是生長發育基礎,身體細胞的大量增殖,其構成均以蛋白質為原料。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2~4克,即每天蛋白質的供給量是:13~16歲的分別為80克和75克;16~19歲的分別為90克和80克。人體的蛋白質主要由食物供給。蛋類、牛奶、瘦肉、魚類、大豆、玉米等食物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混合食用,可以使各類食物蛋白質互相補充,營養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對青少年蛋白質的供應,不僅要滿足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
(3)供給充足的維生素:人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維生素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可以預防某些疾病,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青年時期維生素的需要量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維生素A、B、C、D的攝入更為重要。維生素A、D對骨骼的發育起重要作用,維生素B、C則促進生長和發育。每天供給量為:維生素A國際單位,維生素C80~90毫克,維生素D國際單位。[Page]
(4)供給足夠的無機鹽:礦物質是人體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鈣、磷參與骨骼和神經細胞的形成,青少年的骨骼正在生長發育之中,需要大量的鈣和磷,如果鈣和磷缺乏,可能產生輕度佝僂病和骨質疏鬆症。因此,要為青少年每天供給鈣~毫克。特別是青少年女性,每次月經要損失50~毫升血,至少要補充15~30毫克鐵。碘供應不足,會出現粗脖子病。碘可以從飲水、加碘食鹽及食物中取得。含碘最豐富的食物莫過於海產品。
本新聞共2頁,當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雖然在體內含量極少,但在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鋅,我國規定每日膳食鋅的攝入量為15毫克。含鋅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產品、瘦肉、堅果等。
(6)水:青少年活潑好動,需水量高於成年人,每日攝入毫升,才能滿足人體代謝的需要。水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機體代謝及體內有害物質和廢物的排出。如果運動量大,出汗過多,還要增加飲水量。
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少男少女,要注意各種營養成分的攝取,以平衡膳食,切忌偏食、忌口或盲目補充某種營養成分。中學階段學習考試緊張,考期營養更需供給充足,合理搭配,講求食物的多樣性。既要滿足各營養成分的需要,又要注意不使某種營養過剩,在體內積存而致肥胖。
⑸ 青春期的女孩和男生的發育有區別嗎
青春期不僅是個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也是心理急劇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上的變化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何正確面對身體的變化,做好心理調適,是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不同於嬰兒期(0-1歲)的生長發育,青春期的生長發育具有顯著性別差異。那麼男孩和女孩青春期生長發育過程中會有怎樣的差別呢?
第一,女孩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早於男孩。女孩大約在11~12歲時進入發育期;而男孩在13~14歲時進入,因此11歲開始的兩年裡,女孩總體比男孩高,而13歲之後,由於男孩身高徒增幅度大、持續時間長,男孩普遍高於女孩,這種狀態將持續到成年。
(圖片來源網路)
隨著第二性徵和性功能的發展,少男少女出現性好奇和接近異性的慾望,又由於校園環境、規章制度和傳統觀念的約束,這種朦朧的好奇心和慾望感不得不被壓抑,使青春期學生往往處於莫名的煩躁不安之中。
總體來說,青春期性徵發育和異性吸引都是正常的現象,正確的處理方式絕對不是壓制,而應該是正確引導。如果說青春期是迅猛的洪流,那麼家長和社會對性的過度迴避和隱瞞就是築起的堤壩,其高度和強度終究有限,終有一天洪水會溢出堤壩,或者有一天會將堤壩沖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