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易傷害娃脊柱的行為有什麼為何很多家長經常做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平時走路時肩膀一高一低?可別以為這是普通的動作、習慣。家長們可能忽略了一種高發於少年的疾病——脊柱側彎!趴桌歪頸、長期低頭、「葛優癱」、伏桌側傾用手托頭……這些看上去自然而然又舒服愜意的姿勢,都是慢慢掰彎孩子脊柱的元兇。
這個年齡段多發 女生風險更高
脊柱側彎是一個常見的骨骼問題,80%在10歲至15歲發病。其中脊柱側彎在20度的患者,男女比例為1比5;達到30度以上的,男女比例為1比10。由此數據可以看出,女生患脊柱側彎風險相對於男生較高。
在站姿下,不管從正面或背面看,正常的人體脊柱排列都應該是身體左右兩邊對稱,並且從上至下呈一條直線的。
如果在站姿下看到脊柱向身體的任何一邊彎曲歪斜,就有可能是脊柱側彎,導致左右手臂與軀干之間的空隙不對稱,一側肩膀較高。
然而大部分的脊柱側彎並不只有單一平面的左右傾斜,通常會伴隨著脊柱旋轉,也會影響到肩胛骨的動作,導致肩關節的物者活動度受限。
如何判斷是否脊柱側彎?可以用亞當測試(Adam test),這是自測是否脊柱側彎最好、最簡單的方式,大家可以試一試:請患者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合十向前彎,檢查者從後方檢視患者的背部是否有不對稱的突起,較高的凸起即為側彎的凸側。
俯伏雙手托頭 一些孩子經常趴在床上,用雙手托頭。這種姿勢長時間會影響腰椎的正常曲度,並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的勞損。
「葛優癱」 近兩年很火的「葛優癱」對頸椎、胸椎、腰椎的傷害都非常大。
已經彎了?6個動作來矯正
姿勢不良與脊柱側彎可互為因果並惡性循環,因此控制脊柱側彎的發展需重視不良姿勢的糾正。抬頭挺胸,勿彎腰、駝背,盡量避免長時間蹺二郎腿的姿勢。對於大部分屬於輕度側彎的人來說,建議著重進行腰背肌的伸展與力量訓練:
1.盤腿坐姿,向上延伸脊柱,挺胸抬頭,目視前方,身體扭轉至右側,左手搭在右膝上,右手扶在身後,身體進一步向後扭轉,眼睛看向斜後方,不要聳肩,停留10至30秒,然後換另一側。
2.盤腿坐姿,身體側傾向單邊,單手向上靠近耳朵,保持臀部都坐在地板上,肩膀遠離耳朵單邊動作停留10至30秒,然後換另一側。
3.仰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膝倒向身體右側,左腳盡量落在墊子上。左臂與軀干垂直平放在身體左側,右手扶在左膝關節處,輔助膝關節下壓。上身平躺。保持10至30秒,然後換另一側。
4.跪姿,右手和左膝著地,向遠處伸展左手和右腿,背部保持平直,腰部不可下塌,收緊腹部保持身體穩定,停留10至30秒後換另一側。
5.仰卧位,雙腿屈曲略寬於肩,腳掌踩地,雙手位於身體兩側,緩慢發力將臀部抬至大腿與身體呈一條直線,臀部抬起時上背部支撐地面,臀部抬起時呼氣,落下時吸氣。可5至10次為一組,重復4至5組。
6.俯卧位,雙臂及雙腿向上抬,使頭胸及雙側大腿離開地面,膝關節伸直,持續3至5秒為一個,可做10至20個,重復4至5組。
⑵ 20歲女生脊柱側彎近180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二十歲的女生脊柱彎曲近180度,看起來像極了一個“駝峰”,造成女生脊柱彎曲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缺陷導致的神經細胞發育異常。造成脊柱彎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錯誤的坐姿,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肌肉萎縮等,這些都會導致脊柱彎曲。脊柱側彎是指脊柱不再是處於同一條直線上,或向左偏斜或向右偏斜,很明顯的就是兩肩不等高出現一邊高一邊低,腰背不平整,脊柱明顯脫離了中軸線。
所以,一旦發現有脊椎側彎的苗頭,或者脊椎側彎已經出現了不適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治療並糾正,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畸形,會影響到患者的心肺功能,甚至還會壓迫神經導致癱瘓。脊柱出現側彎可以通過推拿、牽引等恢復,但這些都是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才能進行,不要偏信偏方,更不要自己盲目鍛煉,如果鍛煉不當很可能會加快病症發作。
⑶ 3種常見不良坐姿到底傷在哪
我們通常所說的3種常見的不良坐姿分別是蹺二郎腿、身體前傾、後腰懸空,這三種坐姿會給我們的腰椎和體態帶來很大危害。
⑷ 脊柱側彎是怎樣形成的有些什麼危害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脊柱側凸的早期診斷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可以防止畸形發展嚴重。脊柱側凸早期表現有:雙肩高低不平,脊柱偏離中線,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出現皺褶皮紋,前彎時雙側背部不對稱。早期發現主要靠父母、學校老師和校醫,簡單的檢慶凱凳查是彎腰試驗:讓患兒脫上衣,雙足立於平地上,立正位。雙手掌對合,置雙手到雙膝之間,逐漸彎腰,檢查者坐於小孩前或後方,雙目平視,觀察患兒雙側背部是否等高,如果發現一側高,表明可能存在側彎伴有椎體旋轉所致的隆凸。如果彎腰試驗陽性,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片檢查 最為重要,一般藉助X線片就可以區別側凸的原因、分譽旅類以及彎度、部位、旋轉、骨齡、代償度等。
常規的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上端包括下頸椎、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線片包括仰卧位側彎位片,牽引位片等,可以評估脊柱側彎的柔孫燃韌性。
(2)CT掃描 可以很好的顯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維重建CT可以很好顯示先天椎體畸形,還可以做脊髓造影CT掃描,在一些復雜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顯示脊椎與神經關系,有無脊髓畸形,指導手術治療。
(3)磁共振(MRI) 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它的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很好的顯示脊髓病變。
(三)神經系統檢查
每一個脊柱側凸的病人應進行詳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一方面注意有無側凸導致脊髓壓迫,引起截癱,早期有腱反射亢進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無合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等脊髓異常。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一般20度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凸,可先不予治療,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每年加重超過5度,則應進行支具治療。首診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因為這一組病人60%以上會發展加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在下列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1)胸彎大於40度、胸腰彎/腰彎大於35度者;
(2)支具治療不能控制,側彎快速進展者;
(3)腰背疼痛明顯或者有神經壓迫症狀者。
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病人,如果側彎是容易進展的類型或者在觀察期間出現側彎明顯進展,則應盡早手術治療,一般3~5歲是一個比較好的手術時機。
由於脊柱側凸病因復雜,類型繁多,是否需要手術絕非簡單地依據患者年齡或側彎度數,還應考慮到畸形的類型、特點、節段、進展速度、患者骨齡發育及畸形對患者體態的影響程度等因素。進展型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應早手術已成共識,因其隨年齡增長不僅畸形加重,且變得僵硬,難於矯治。但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在兒童期過早行後路矯正融合,可能會影響其脊柱生長發育,遠期很可能會出現畸形加重。另外,脊柱的平衡、手術對脊柱的生長和活動度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在內。因此每個脊柱側彎的患者都應該具體分析,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脊柱側凸手術目的是:防止畸形進展;恢復脊柱平衡;盡可能的矯正畸形;盡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動節段;防止神經損害。採用當前的三維矯形技術和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脊柱側凸可以獲得良好的手術矯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糾正,因為手術還要考慮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過分的矯正容易導致內固定物失敗,增加手術並發症發生率,甚至會導致神經損害和癱瘓。不同年齡、不同度數以及病因的側彎矯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凸其矯正率通常可達到60%~80%。
⑸ 上海一20歲女生脊柱側彎近180度,有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脊柱側彎
引言、上海一20歲女生脊柱側彎竟然達到180度,脊柱側彎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會使身體產生畸形,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癱瘓。這篇文章將帶大家了解脊柱側彎方面的小知識。
不要長時間背有重量的單肩包,兩個肩膀的受力不均勻,長時間有可能會導致脊柱側彎的現象。生活中有很多人有蹺二郎腿的習慣,這種行為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需要及時改正。長時間蹺二郎腿,會使腰椎受力不均勻。身體前傾會引起腰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的現象。很多人都喜歡癱坐在椅子上,雖然感覺很舒服,但是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這種習慣會加重身體的側彎程度。穿過高的高跟鞋會導致身體前傾,在生活中最好不要穿超過5厘米以上的高跟鞋,避免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三、如何預防脊柱側彎。
生活中不要坐太軟太低的椅子,長時間久坐最好放個抱枕支撐著腰部。電腦要放在正前方,端正坐姿,盡量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可以隔一個小時左右起來活動一下,不要睡太軟的床,使用過高的枕頭,盡量不要側身睡,平躺睡覺對身體最好。不要躺著玩手機看書,長期做羽毛球等單邊運動,盡量採用一些可以拉伸脊柱的運動,如單杠,游泳等等。不要喝太多碳酸飲料,防止骨質疏鬆。
⑹ 孩子是否有脊椎側彎問題,從哪些方面可以判斷
比如在給孩子洗澡時,發現孩子兩個肩膀不等高,或者後背不對稱,一側凸起來。無意中發現的往往會比較晚,如果有意識地去排查,能更早發現並干預。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看到雙肩一高一低。輕度或者中度的脊柱側彎對內臟和身體的其他器官機能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如果脊柱側彎比較嚴重了,就會對腹腔和胸腔造成壓迫,引發心肺功能和胃腸功能的紊亂。稍微嚴重一點的側彎,患者就可能較容感覺到肌肉緊綳僵硬、酸痛疲勞。特別差的狀況下,胸椎的曲線異常可能影響心肺功能,患者會比較容易有胸悶、呼吸困難的感覺。
脊柱側彎是一種進行性疾病,好培通常在兒童進入青春期前和十幾歲時首次出現。它最有可能在生長的快速時期,比如青春期開始的時候。如果及早發現,通常是可以預防的。外傷: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由於家長懷抱姿勢不戚胡正確或發生跌撲等原因造成脊柱或骨盆某一節或幾節椎體骨骼的錯位,未能及時發現整治。繼而造成整個脊柱、骨盆的錯位變形。
⑺ 上海一20歲女生脊柱側彎近180度,發生脊柱側彎時會有哪些症狀
發生脊柱側彎會有明顯的疼痛感。現在的年輕人體質越來越差,不僅體虛還會有一些明顯的身體問題,比如說脊柱側彎。上海一20歲女生脊柱側彎近180度,發生脊柱側彎時會有哪些症狀?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分享你的觀點。
一,脊柱側彎可能會導致駝背。
這天醫院來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只有20歲,但是卻感覺自己的脊椎位置不是特別正,檢查之後發現還真的是脊柱的問題,而且脊柱側彎的程度非常嚴重,已經到達了180度,也就是說整個脊柱的位置就已經偏了,那麼最明顯的我們肉眼可以觀察到的變化,就是人可能會駝背。脊柱在我們身體裡面充當的就是支撐的作用,雖然有一定的曲度,但是總體直的,如果側彎180度,肯定會駝背。
⑻ 表情與形體管理
如果不是美到某種程度,完全做自己都能時刻展現最美風采幾乎不可能,至少,被捕捉到的最美麗的那些瞬間,多數人都不是在做自己,是有在經營,有在管理。
多數女孩只要熟悉自己的臉與體型,做好表情和體態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都比瘋狂自我發揮更能展現出美麗的那個自己。
tips:
1、日常中避免做過於誇張的表情,會讓整個面部變得非常擰巴;
2、微笑時,以輕輕露出上排牙齒、抿嘴為範本,找出適合自己臉型、嘴型的笑容;
3、沉默時,注意管理好面部肌肉以及嘴角,盡量下巴緊綳,牙齒對齊稍稍咬緊,頭不要前伸,不要讓整個臉部整體垮下來;
4、另外,不要經常有舔嘴唇、抿嘴、驚訝狀、皺眉頭、伸脖子等動作,偶爾一次可以,但是不要成為習慣,畢竟想要通過小細節變美是要時刻注意與保持滴~
在妝發,穿搭都對的情況下,表情管理在重要場合(聚會、約會、拍照等)實在是太加分了。
1.避免扁頭
東亞人的頭很多都是扁的,或者說不夠圓,後腦勺和發型問題,所以要從這兩點著手讓頭型圓潤。
不論什麼發型,保證頭型是圓的
後腦勺有一坨突出的頭發姑娘們看起來不精神。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S5EK6A9bFkU6niG3
發型上扎馬尾,丸子頭,這個高度能讓臉從側面,以及半側面看起來臉瘦頭圓得到,整體感是最好的並松垮
扎高馬尾,丸子頭的時候,仰著頭扎,不要低頭否則會起鼓,多出一堆小山包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58HxSD0l55w3piar
亞洲人來說,應該和下頜骨的傾斜角度一致,位置就在下頜這條斜線對應上去所在的地方。
這個高度能譽鏈讓臉從側面,以及半側面看起來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2c2coTEzkCsHZv6t
2.整理頭臉部毛發
發際線雜亂無形
發際線細碎的雜毛多,會顯得毛發感很旺盛,發際線輪廓模糊不清,有種原生態的感覺,還可能起來有股濃郁的鄉土氣息。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uXneLzJfgW0uLeKU.png
在發質柔軟、膚質均勻、發色與膚色相襯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個人氣質適當保留一些碎發。林依晨的發際線輪廓比較規則,所以保留一些碎發還ok。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PzomEej7E0kaqb72.png
另外,走精緻優雅、高貴成熟路線的妹紙,細碎、模糊的發際線會給整體顏值拖後腿,破壞整體造型的美感,調整前後區別在於額頭和發際線的細碎毛發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uQQ5HFAqQJIHaGCw.png
眉毛雜亂
原理跟發際線是一樣,也為面部毛發感做出了重大貢獻。粗狂、原始,看起來偏男相。而修整過眉毛後,感覺瞬間變精緻、變女人了。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29ievcAAOqIMHUIA.png
口周邊絨毛
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話在嘴周圍有一圈細碎絨毛,給人雄性剛強的感覺,不夠柔和女性化
看起來男相十足,還像是臉沒洗干凈的樣子。右邊眉毛纖細、也沒有口周發黑問題,整體看起來很乾凈、精緻。
總結一下,面部的毛發感會影響人的整潔度。一般來說,毛發感越強,潔凈度越差,越容易給人留下粗糙、邋遢的印象。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W9GTeZ7lTBwXZSWU.png
2.找到對的抬頭挺胸的程度
女孩慶桐孫子都會從小就被教育「抬頭挺胸收腹背收緊」,但對於多數姑娘來說,盡力抬頭挺胸收腹把雙肩打開到盡頭,未必就是體態最好看的時候。
對有的人來說,適當地放鬆點背肌端起點肩膀反倒更有型。
一個人用力抬頭挺輪段胸好不好看主要取決於三點:頭肩比、肩線本身及脖頸的長度。
簡單來說,頭肩比優秀、肩線完美、脖頸長度適中的女性這樣才會好看,比如說,志玲姐姐和劉詩詩:
如若不是,真的不會好看,比如說小兵的女神,肩膀太窄脖子太長的湯唯,林心如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UpTtqL6K3381NvF6/15485853016492.jpg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ixZVd5kMjTwuXWUM/15485853084270.jpg肩背打開的時候都不會太好看,因為頭肩比不好,但稍微收斂會好看很多,湯唯更加有種自然生活接地氣的女神感,而非大氣張開的感覺。
大家穿上內衣或吊帶對著鏡子去試試,感受一下,感受自己的肩胛在哪個位置的時候,自己從正面看起來頭肩比最好肩頸線條最好看。
總之寬肩和稍長脖頸部才適合打開肩背部
拿我自己打個比方,我脖子比較長,肩也不算寬,就很不適合太挺胸或肩部太向後夾攏。
平時我如果正面拍照,一定都是這樣的啦,才不做抬頭挺胸背打開的二傻子呢……
3.大手臂貼合身體
如果身體太胖無法貼合就算了,但不胖的話貼合身體會比較好,避免敞開
尤其在走路和拍照的時候
路上常常看到一些女孩走路的時候喜歡把手臂和身體保持一定的距離,甩開膀子說走咱就走,氣勢是有了,女人味就輸了。
但沒有這個問題的姑娘就得注意了:隨時隨地盡量讓大臂貼近身體,小臂的活動幅度可以適當大一些。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qK7k6dkC4JAn70ss/15485857533229.jpg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86K7A1qcO3QaEqNF/15485857533566.jpg
聳肩偶爾用處很大
可以聳肩,但要挺直背部,這點和一定程度抬頭挺胸一樣。那些讓你說不清道不明的可愛和風情,一半以上都是來自於聳肩。
無論是刻意的還是隨性的還是本能的,這些聳肩都讓人感受到女性的可愛與嫵媚。
但這聳肩聳在什麼時候呢?
一般說來,笑的時候,就一定不會錯,完全少女可愛感!
4.面部笑容管理
笑容三種發力方式
一,蘋果肌發力,像川普喜歡用蘋果機把下巴往上抬升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9iygUCdi1QA3cBKV
面部扁平的人更適合蘋果肌發力,增添起伏和青春感,填補凹陷平坦缺陷
二,嘴角發力
笑容拉尖,臉部寬度增加。如高圓圓。這個發力方法最直觀的改變就是,讓你的笑容唇形更漂亮。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pZEJZgIa56AUwAmS.png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Hw2TCWwwcuIJZ5bz.png
自然的笑容可能會被門牙撐開影響嘴型,上唇的弧形是向下的;嘴角發力後,唇形線條就靚麗得多了。
適合人群:嘴小牙小,嘴大牙大,嘴小牙大,找到感覺的方法是喊一聲茄子,或者嘴巴咬一根筷子保持平衡。
三,下巴發力
下巴下拉發力,凸顯梨渦增長臉部長度,適合人群:臉短下巴短。
訓練方法牙齒半張開,下巴留點發力感。
還有很多人覺得自己一笑起來整個臉的肉都被鋪開,顯得又寬又胖,這個時候可以學著下巴稍稍發力,向下延伸,拉長臉型顯得臉部修長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dD9KdjAb9JIEMEW9.png
如果覺得自己笑起來不夠好看&臉又寬,那就結合這兩種方法,嘴角發力的同時,稍帶著下巴向下延伸,在鏡頭里會更好看。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a96s3MdVatwMJJYk.png
四,抿嘴笑
更適合抿嘴笑人群:
小嘴,面部肌肉線條誇張,面部骨骼大,氣質清冷的類型。抿嘴笑更能少暴露缺點,更有靜態收斂的美感。抿嘴笑的時候更能展現唇形優勢,這時候用口紅增添色彩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nRS6ajW5XBUpXVAj.png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uIASVE5EodAjm609.png
五,製造笑意
練習有意識地讓眼輪匝肌稍用力,往上抬一抬,製造卧蠶。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TRDOhm8oOIIKArdK.png
主要發力點的位置。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NEQCXWeusEg2j8Qy.png
不一定要笑出來,但已經眼帶笑意
面無表情時,卧蠶不明顯+上眼瞼覆蓋較多,看起來很冷漠。有卧蠶時,眼神就溫柔了許多。
而且有些人眼白部分露出比較多,面無表情時顯得兇相
六,減少嘴角下垂
無意識狀態下的嘴角下垂,會看起來悶悶不樂或不可親近,甚至讓人覺得你是不是在暗暗不爽。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3irQIXVNe9o5cu1h.png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b3zx7S2wmVY0aaY3.png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VmH9UEM5jmsRAtI4.png
有意識地提起嘴角後就柔和多了
5.表情修正
一,笑容肌發音練習
笑容的核心構成是嘴和眼部,不同的嘴型和嘴角走向,就產生了不同的效果的笑容。
慶幸的是,我們的面部肌肉跟其他部位肌肉一樣,你使用的越多,他就越容易形成正確的移動。也就是說,笑容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練習來修正、完善。
發音練習就是:大聲念出哆瑞咪發索拉西 1-7音符,
1.每個音節單獨念出來不要連貫,
2.從低到高連續重復3-5次,
3.對鏡練習,保證標准
可以讓口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鬆和激活。讓嘴邊的每一寸肌肉都做好了迎接笑容的准備,也可以熟悉各個音節,讓銀色更准確些
二,嘴唇肌肉保持彈性
鍛煉嘴唇周圍的肌肉,能使嘴角的移動變得更干練好看,還能減緩皮膚鬆弛引發的皺紋。
1.上下張開到極限,類似a字發音,10秒一組,嘴周圍一圈肌肉放鬆
2.左右方向咧開極限,e的發音,10秒一組,水平方向緊收
3.用力嘟起嘴唇參照u型,10秒一組
以上動作各2組
三,訓練笑容對稱性
無論是保守的微笑還是奔放大笑,如果笑的時候嘴角上升度不一致的話,有種歪嘴的既視感。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fqEH9DlLJFMFPkJJ.png
輕輕咬住筷子,兩邊嘴角對齊筷子,來練習笑容的對稱性,是空乘小姐姐們慣用的練習方法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wkcB3SyTnnAkUUgv.png
四,可以觀察捕捉自己最好的角度,最滿意的表情笑容
找到你笑起來最好看、最具美感的狀態,觀察笑起來時,你嘴角上揚的幅度、雙唇的距離、面部肌肉、狀態等特徵。
至少挺過30秒......
然後請像熱愛RMB一樣熱愛這個表情,對它從一而終、至死不渝。
圖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NVUndX1iBWYkczjM.png
有的人適合淡淡的淺笑、有的人適合充滿感染力的大笑,有些人適合嘴角橫向發力多些,有些人適合蘋果肌頂出來。
我們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笑容方式,經常性的反復去可以練習,練習的時候盡量長時間讓它固定在你的臉上,必要的時候可以用手輔助。
經常自拍或者讓人幫自己拍,經常照鏡子,找到最合適自己的角度和表情,有人左臉右臉側面看起來相差很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度。
對了避免露牙齦
6.臉型對稱修正
咀嚼和睡眠習慣修正,
常常咀嚼的那一邊,肌肉會比較大,不太用的那一邊自然就被對比得小了;而常常側向的那一邊面部肌肉用力,臉會比較窄,但是眼角部位的皺紋和法令紋會比較明顯。
大家平時多注意就好,兩邊輪流咀嚼;而喜歡側睡的各位經常注意調整方向,不要總是朝向一邊。
牙齒問題引發臉部下半部不對稱造成的咬合問題
拿出你的鏡子,上牙正常咬住下牙,上面門牙之間的中縫和下面的中縫對齊,上面牙齒覆蓋下面牙齒的一部分,下牙還能露出來一半多的樣子,OK,你就有一副完美咬合的牙齒。
Pan是戴過牙套的,以前咬合雖然談不上完美,但至少上下咬合端正,只是有點深覆合。
深覆合就是咬合時上牙會幾乎完全覆蓋下牙,深覆合導致的面相一般就是下巴會比較短小或後縮——好吧,說的就是我……
牙套和看牙醫矯正
7.脊柱側彎修正
側彎造成的影響
明顯的一邊胸部大一邊胸部小;
你明顯的一邊腿粗一邊腿細,
自己明顯的一邊肩膀高一邊肩膀低;
留意到自己穿露背裝的照片看起來怪怪的,蝴蝶骨不協調;
自己走路一隻腳外八字一隻腳很正常。
所謂蝴蝶骨,就是肩膀以下,分居後背兩側呈對稱分布的兩塊肩胛骨,很多女星在出席大型活動之前都會苦練出蝴蝶骨,才敢穿上深V字露背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G00qWjIL7ZMGJQnC/15486522404503.jpg出現上述症狀都是因為脊柱側彎引起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Col5iygxRi0tVGvE/15486523280919.jpg
脊柱側彎會造成從頭到腳整個身體不均勻的用力習慣,也直接影響到頭部的姿勢。
比如多數脊柱側彎患者都會不自覺地將頭偏向側彎的那一邊,甚至根本都意識不到自己歪頭了,這就是影響臉部對稱的一個典型動作。
增強背部肌肉都是有必要的,我體檢時那個醫生就說可以做燕子飛: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mjVxCgtltNgCsxCV/15486524693365.jpg整個半邊臉頰,所以如果有覺得自己兩邊臉高低有差,同時還伴隨著身體其他部位的不對稱比如高低肩之類的,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存在脊柱側彎哦。
有條件還是先經由醫生確認,是怎麼個側彎法、側彎多少度。不能做大重量訓練,越練越糟糕,這是其一;其二,知道側彎情況,找醫生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8.盆骨傾斜位移修正
光腳平躺在床上,以臀部為核心,晃動盆骨和臀部,讓盆骨得到完全的放鬆。
然後,抬起頭來看你的腳踝和腳掌,或者讓家人幫你觀察腳踝。
腳踝的位置、腳掌的傾斜角度如果不一致得非常明顯,大小姐們,盆骨不端正沒跑。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hyru3CvlHG8Ed5xV/15486537476683.jpg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GpTw6klUHnoG6Sge/15486537476912.jpg總之就是自然狀態下腳掌朝向位置都不同那也許盆骨位置出問題。
盆骨傾斜的修正有非常成熟完善的辦法,但我看到過最完整的、最可靠的,是普林斯頓大學針對盆骨及髖關節穩定性和臀肌力量優化訓練的項目,其中有幾個動作非常適合修正盆骨位移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HkAInXx3hiEa4fie/15486538134914.jpg
側躺後把腿抬起來30度的樣子,再向後一點,與另一隻腿成20度樣子的夾角,然後分別以逆時針和順時針的方向打圈。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W4jc1ecKhbAtDI8l/15486538301806.jpg
側躺,抬單腿,腳尖伸直,按照箭頭標識的方向來回上下活動舉起的那條腿(不要落下)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QwTONzTdcrsbMltG/15486540725764.jpg
單腳站立在一個至少6英寸的檯子上,雙手扶胯,腹部收緊,保持重心垂直,緩慢放下另一隻懸空的腳(不能落地),再回復至直立狀態,兩腿輪流練習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CKmiNgYJ5uAb9JAt/15486541146627.jpg
依然單腳站在檯子上,分別向前、向後、向側後、向外以最大幅度抬腿(以能保持住身體和重心穩定為標准,能抬多高抬多高,用抬的,不要甩腿)
所有動作全部是勻速運動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y4zcEPjUyfYqiLnc/15486542342523.jpg
每次向外抬完時,增加一個腳尖向內下方的角度再抬一次
圖片: https://images-cdn.shimo.im/w8rAkzsm5mEHaxXh/15486542862958.jpg
還是單腳站在檯子上,在腹部收緊保持重心的前提下,分別以順時針、逆時針單腳打圈
套康復操很知名,但其中有一些針對臀部和胯部的力量訓練不適合有腰傷或腰椎有問題的姑娘,
不光修飾盆骨,也助於全身塑形
9.收緊核心
提臀,夾緊往前微頂,收腹,收下巴。肩膀打開後張下壓。這個動作做起來,整個人下盤更穩,和之前相比有種別人推你不容易倒,碰到東西不容易晃動的感覺。
走路帶風,肩背打開,
面部有力,眼神有光
1 眼神有光、面部有力
2 打開肩背、,拉長脖子
3 肩膀平穩、走路帶風
4 蓬鬆發型、頭臉分離
5 摘掉、替換框架眼鏡
6 提亮膚色、增強氣色
7 使用配飾、改變穿法
⑼ 廣州18歲少女睡姿不對致脊柱彎曲,哪些不經意的動作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廣州一名18歲女孩,因睡姿不對導致脊柱彎曲。生活中還有一些不經意的動作,也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健康,比如低頭玩手機、趴桌子上睡覺、長期排便久蹲、長期一側背單肩包等。
廣州18歲少女,因睡姿不正確,導致脊柱彎曲。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小習慣,正在悄悄地危害我們的健康,大家要盡量克服,多做運動。
⑽ 24個脊柱側彎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1.問: 什麼是脊柱側彎?
答:正常的脊椎由正面或背面看都應是直立成直線的,如有向兩側(左或右)成 「C」型或「S」 型彎曲,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顯示脊柱有 大於10度 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
2.問: 脊柱側彎有什麼表現?
答: 初期 發現的脊柱側彎極大多數都 沒有症狀 的,不過身體會出現畸形,如高低肩、肩胛骨一邊凸起、肩胛下角不等高、彎腰時一側腰背部肌肉隆起、後背棘突連線不是一條直線。如果度數 進展到一定程度 ,則有可能出現腰背痛、呼吸不暢、高血壓、繼發頸椎病等等的問題。
3.問: 脊柱側彎有什麼危害?
答:青少年脊柱側彎所造成的危害雖然往往不是致命的,但 對孩子的一生 卻可能有著極其嚴重的影響。從外觀上看,脊柱側彎可影響身高,會使孩子發育不良,長不高;對女孩子來說,則會導致雙側乳房發育不均勻、一側肋骨突出,使孩子缺乏信心,產生自卑自閉心理;另外,由於生物力學的改變,還會影響頸椎,出現各種頸椎病的症狀,例如頭痛、頭暈。嚴重的還可以影響心肺功能,因為脊柱側彎多發生在胸腰段,彎曲嚴重者會導致胸廓旋轉畸形和胸廓容積下降,影響心肺發育而出現活動耐力下降、心慌氣促等症狀。
4.問: 成年以後脊柱側彎會發展嗎?
答:成年以後,由於受到 重力和負重 的影響, 超過35度 的側彎也是會緩慢發展的,以平均 每年1度 的速度發展,所以成年以後也需要通過矯形體操控制側彎的發展。
5.問: 脊柱側彎的度數是怎樣量出來的?
答:脊柱側彎的度數是需要拍站立位的全脊柱X光片才能量出。然後再X光片上測量Cobb角(科布氏角)即側彎的度數。
6.問: 為什麼會得脊柱側彎?
答:脊柱側彎的原因很多,大體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是指出生前在 胎兒階段 就出現了脊柱發育異常。胚胎期脊柱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妊娠第5周和第6周,這是脊柱分節的時間。如果胎兒在此時期受到葯物、病毒、理化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脊柱發育畸形。
而後天性脊柱側彎往往發生在青少年期,青少年脊柱側彎的 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但總體來說並不會簡單的因為坐姿睡姿不正或背書包的方式不對而出現。而是有更加內在的原因,與發育異常、神經肌肉失衡、內分泌紊亂或平衡調節功能受損有關。目前尚無方法預測哪些人會出現青少年脊柱側彎而哪些不會。還有一些是由於其他疾病激發的脊柱側彎,如神經纖維瘤、小胖威利症、脊柱裂等等,這類脊柱側彎通常都要先把原發病先治好。
7.問: 脊柱側彎遺傳嗎?
答:雖然有些患者有脊柱側彎的家族史,但絕大多數患者並不會把側彎遺傳給下一代。
8.問: 脊柱側彎的發病率高嗎枝高?
答:脊柱側彎的發病率其實並不低, 發病率約5% ,即每一百個人中就有5個人患病,但絕大多數都是輕度的。脊柱側彎一般要超過30度時,才能在穿緊身衣時看出來,而一般要超過40度才能在穿不太緊身的衣服時看出來。而40度以上的脊柱側彎的發病率要低很多,約為千分之三。
9.問: 脊柱側彎男女發病率有區別嗎?
答:後天性側彎,尤其是青少年特發性側彎,女孩明顯多於男孩,比例高達9:1,尤其是高瘦型的女生。
10.問: 家長應該怎麼檢查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脊柱側彎呢?
答:家長在家可以進行脊柱側彎的「六步篩查法」,若檢查出有一步或以上陽性,都應帶孩子到猛纖尺三甲醫院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骨盆)X光片排查。
11.問: 如果真有脊柱側彎,應該如何治療?
答:通常來講,10度以內的側彎需要接受運動康復訓練和定期拍X光片觀察;10度以上的側彎則需要學習針對性的矯形體操,如施羅斯強化運豎神動,其中20-70度的側彎需要矯形體操加支具治療。
12.問: 脊柱側彎20°以內是不需要支具治療嗎? 為什麼?
答:支具的矯正效果是和脊柱側彎的度數成正比的,度數越大支具的矯正空間越大。如果度數很小低於20度時,支具的矯正效果有限,反而可能限制孩子的胸廓發育,所以最好還是等度數超過20度再考慮支具治療。
13.問: 如果不戴支具只是定期拍片,那隔多久拍一次片子呢?
答:如果在孩子發育的高峰期,應該每6個月拍1次,18歲以後可以每1年拍1次。
14.問: 如果度數在20-40度,支具治療是怎樣的呢?
答:支具治療必須由專業的支具師量身定做,不要簡單買個背背佳,背背佳只能起到提醒彎腰駝背的作用,並沒有矯正的效果,對真正的脊柱側彎是毫無用處的。支具每天必須佩帶20-22個小時,包括睡覺的時候。只有在洗澡、運動的時候才可以不佩戴。隨著孩子身高的增長,支具需要每年更換一次。女孩一般要至少佩戴到月經後2年。
15.問: 支具治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答:支具做好後要佩戴支具重新拍片看支具矯正的效果,而且要 佩戴1個小時後拍片 ,此時的效果就是支具矯正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感覺支具是否合適,如果覺得不適,可以讓技師調整。
每隔半年拍片復查,需要提前4小時脫掉支具,這樣才能真實反映目前的度數。因為脫掉支具後度數會反彈,只不過每個人反彈的度數不同,我們復查拍片需要看的是反彈後真實的度數。
16.問: 平時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答:脊柱側彎患者在飲食上無須太注意,正常飲食即可。
17.問: 脊柱側彎與書包有關系嗎? 書包應該要多重?
答: 單肩背書包或書包過重 都有可能加速青少年脊柱側彎的形成。應把背包的重量控制在背包者體重的10%以下,最好是雙肩背書包,而且背帶盡量寬一點,不要太鬆弛。
18.問: 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手機等會影響脊柱健康嗎?
答: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工作或學習、長時間低頭玩電腦手機、喜歡側卧在沙發上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頸背部肌肉過度牽拉而出現勞損,對脊柱的保護能力減弱,導致脊椎關節錯位,出現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不適症狀。建議長時間看電視、對電腦、玩手機的朋友要注意勞逸結合,每40分鍾要休息5-10分鍾。休息期間可以喝點溫開水,按前後左右、旋轉慢慢活動頸部肌肉。同時,可行吊單桿訓練。
19:脊柱側彎可以吊單杠嗎?
答:若脊柱生理曲度存在,可以早晚進行1~2分鍾吊單杠;若生理曲度消失,則不適宜吊單杠。吊單杠有可能使生理曲度減少。站立位的全脊柱X光片可看到脊柱生理曲度的情況。
20.問: 可以穿戴支具做運動嗎?
答:不可以。若穿戴支具做運動會增加支具和皮膚的摩擦力,使皮膚破損,所以進行運動的時候一定要脫掉支具。
21.問: 穿戴支具後要如何護理皮膚?
答:每天可在洗澡後對有摩擦或支具受力點處,用蘆薈膠進行塗抹。若皮膚出現破損,應立即咨詢醫生,停止穿戴支具,待破損處癒合後再佩戴。
22.問: 患有脊柱側彎還能上體育課嗎?
答:若度數低於30°,可以正常參加體育鍛煉。若度數超過30°,應暫停體育課,避免彈跳類、負重類運動。
23. 成年人發現脊柱側彎還能矯正嗎?
答:成年側彎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矯正訓練改善體表。這時候骨骼已經發育結束,趨向穩定,減度數可能性比較低,除非每天有超過6小時的訓練才有可能降低度數。
24. 問: 什麼時候是治療的黃金期?
答:女生初潮或男生變聲的前10個月和後2年都是生長發育高峰期,這時候骨頭生長潛力最高,若在此時期得到正確的治療,讓脊柱在正確的方向上生長,治療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