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杠精」在古代,有個更形象的稱呼,是什麼
“杠精”在古代也是晌彎非常有意思的,叫“咬”,也是非常的形象吧,顧名思義,“杠精”就是專門抬杠的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能和你抬杠,非豎敬常煩人但是有時候有點可愛。古代的文人們余謹慎也是很會說的,舌戰群儒大概也就是這個規模了。
② 杠精有幾級
1、一級杠精
這個等級的杠精是最弱的,就是想要發表一個冷門的觀點和別人對立,就御困碧是想要刷個存在感而已,不會太嚴重的引起心理不愉快。
2、二級杠精
這個等級的杠精是一級杠精的升級版了,不同的是,他們經常要用一些比喻來作證他們的觀點,還會抓住你的一些語言漏洞進行攻擊,會讓你生氣,會氣得你吃不下飯。
3、三級杠精
這已經是杠精中的變異群體了,他們自己不認為自己是杠精,別人一反駁他的觀點,不管別人說得對不對,就會認為別人是杠精,從而就和別人杠起來了。
4、四級杠精
只准自己杠別人,不準別人杠自己,也就是不準回杠。在他們發言的時候,經常出現的措辭有:
「我只是個新手」(意思:你別反駁我哦!要不然你欺負新人)
「我知道我說這話,有些人會反駁」(你反駁後,他:我就知道你會反駁我(得意)鎮舉)
這種等級的杠精,是語言高手,杠了別人,別人還尺察很難還口,自己還很容易被戴上杠精的稱號。
③ 你都知道哪些二次元中「杠精」角色
我覺得現在這個社會,「賤」這個字已經有了一絲絲不同的味道,帶著一絲俏皮和可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漫威粉們所熟知的「小賤賤」——Deadpool(死侍)了。作為一個實打實的嘴炮界代表,小賤賤不纖慶僅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不作就不會死」,還更精確空豎正地表達了「杠精」這個詞語的另外一層內涵,略萌。
所謂二次元杠精,也許就是這種在可愛和耍賤的邊緣反復橫跳,並且越看越萌的角色了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哦。
④ 縱觀歷史長河,都有哪些比較出名的「杠精」人物
雖然說杠精這個詞是現在才有的,但是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依然有一些這樣的人出現,或許在那個年代沒有這個詞去形容,但是我們現在完全可以這樣形容他們。
其實還是比較可愛的,大家都在為自己的想法做一個爭論,我覺得他和現在的杠精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都是和平爭論,而不是像現在網路噴子一樣。那種人才是最惡心的。
⑤ 清初有位奇人叫毛西河,負才縱橫,天賦異稟,五官並用,過目不忘
今日上午,讀《清史稿》,翻至一千四百八十一卷時,剛好看到《毛奇齡傳》。毛奇齡,西河先生也。之前讀《清稗類鈔》時,對西河先生就頗有印象,知道此人強聞博記,過目不忘,是個狠人。
《清稗類鈔》是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匯編。從清人、近人的文集、筆記、札記、報章、說部中,廣搜博採,仿清人潘永因 《 宋稗類鈔》體例,編輯而成。記載之事,涉及內容極其廣泛,舉凡社會經濟、名臣碩儒、疾病災害、盜賊流氓、民情風俗,幾乎無所不有。編者態度比較嚴肅,雖說是民間所撰的「野史」,但是並子虛烏有,憑空杜撰,其中許多資料可補正史之不足,也很有參考價值。
在《清稗類鈔》第七卷「異稟類」中,記載了毛西河咐棗先生的二三事,閱罷,汗顏。
其中有一則,記載了毛西河的異稟——可「五官並用」,比如他可以用右手改學生的課作,左手撥算盤算帳,耳聽學生背誦經書,同時可以盯著小僮澆花,弟子有問題,又能對答自如,間或數落旁邊的妻子幾句。幾件事情同時進行,互不影響,有條不紊。之前看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知道了老頑童的絕技「左右互搏術」,一心可二用,左手畫方,右手畫圓。我試過,搞不定。如毛西河握型先生練之,恐如同兒嬉。
毛西河除了五官並用之外,還能「過目不忘」,比起黃老邪的妻子來,絲毫不差。
據說,毛西河曾經與朋友騎馬穿街而過,默記兩旁市招,回家後取紙筆,將街兩旁店招依序記錄於冊。第二天,他的朋友拿冊到街上,一一比對,竟然一個也不差。還有一次,毛西河去了一家染坊,與店伙計問話。坐下後,抽著煙袋,翻閱染坊的帳冊,不料,星火落下,乘風而燃,把帳冊燒毀了。店伙計急得大哭,毛西河說:「你不用著急,取紙筆來。」紙筆拿來後,他一一默寫之,凡染物人姓名、綢布、日期……一一默寫。一個不差。
《清史稿》中記載:
毛奇齡,字大可,又名甡,蕭山人。四歲,母口授《大學》即成誦。總角,陳子龍為推官,奇愛之,遂補諸生。明亡,哭於學宮三日。山賊起,竄身城南山,築土室,讀書其中。
四歲,就能背誦《大學》,奇才。相較而言,同齡的孩子在當時大多還在讀《三字經》或是《百家姓》一類的啟蒙讀物吧!
總角,是指過去男孩未冠,女未笄時的發型。即頭發梳成兩個 發髻,如頭頂兩角,泛指童年時代。 陳子龍是明朝末年大臣,著名學者,詩歌成就很高,被公認為明代最後一個大詩人、「明詩殿軍」,對清代詩歌與詩學有很大影響。清兵攻陷南京後,他組織太湖民眾,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後被捕。於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國。陳子龍喜歡這個孩子,「補諸生」,相當於免試入學國子監。
明朝亡國,毛衡皮拆奇齡悲痛,大哭三日,後逃至深山中隱居讀書去了。
康熙十八年,薦舉博學鴻儒科,試列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二十四年,充會試同考官,尋假歸,得痹疾遂不復出。
清朝的制科取士方式承唐宋舊制,而在正常科舉考試之外,又增設制科取士。其中有「博學鴻儒」、「經濟特科」、「孝廉方正」科等名目。其中的「博學鴻儒」,又稱博學鴻詞,亦簡作「詞科」或「鴻博」。
康熙十八年,與試一百四十三人,錄取五十人。當時天下名士, 除顧炎武、黃宗羲等人拒不接受薦舉外, 其他如朱彝尊、汪琬、 毛奇齡、 施潤章等都應選錄取,入翰林院纂修《明史》。
顧炎武、黃宗羲等人之所以拒薦,有的是因為長期從事反清復明的活動,國難家仇,耿耿於懷,志念不衰;有的是理學名家,一貫標榜氣節,以失節為恥。在當時,這幾人的影響很大, 也是康熙所要爭取的重點對象。
毛奇齡此人確有大才,著書很多,他去世後,其門人蔣樞編輯遺集分經集、文集二部。經集自《仲氏易》以下凡五十種,文集合詩、賦、序、記及他雜著凡二百三十四卷。《四庫全書》收錄毛奇齡所著書目多至四十餘部!非一般學者文人所能及也!
《清史稿》:毛奇齡淹貫群書,所自負者在經學,然好為駁辨,他人所已言者,必力反其詞。
此句話翻譯成當下流行語言,很簡單,毛奇齡是個杠精!
《漁洋詩話》中記載了一段詩壇軼事,說毛奇齡不喜歡蘇軾,聽旁人評價「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妙極,梗著脖子撇著嘴說:「春江水暖,定該鴨知,鵝不知耶?」要是蘇東坡較真兒,是不是也要反譏:「如此這般,『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定是君子逑得,小人逑不得?」 可惜蘇東坡早謝世幾百年,留下毛奇齡獨自吟唱,杠得可愛!
這樣熱衷抬杠的一類人,現在被網友稱為「杠精」。甚至戲謔說「給『杠精』一個槽點,他能『杠』起整個地球」。杠精和噴子不一樣,杠精一般會思考,而噴子是無腦的。
這位負才縱橫,傲睨當世的文人,可以用「狂狷一生,反彈一生,對傳統質疑一生,對儒家定論逆反一生」為其定性。毛奇齡之所以如此高唱反調,並不意味著他活得很快樂,唯其不快樂,一生才「抬杠」不止,以獲取一時宣洩之快。實際上,在這種嘴巴的痛快之後,其靈魂上忐忑、恐慌的時代桎梏,並未解除。
說起「抬杠」,還有一杠精——惠施。
他和莊子是好友,因為都博學多識,聚在一起便經常抬杠。
一次,莊子和惠施在河邊遊玩。看見河裡魚兒自由自在地覓食,莊子隨口說:「你看這些魚多快樂啊!」惠施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就知道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呢?」惠施說:「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的快樂;你也不是魚,所以也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亂了,亂了,還是回到談話的開頭,你問我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你這么問,說明你已經承認魚是快樂的。」這算得上中國哲學史上最著名最經典的「抬杠」了。
後來,惠施死了,莊子經過他的墓地,一步三回首地說:「自從惠施死後,我就再也沒有『抬杠』的朋友了,再也沒有人和我邊走邊談了。」人這一輩子,得一知己真難求啊。
康熙五十二年,毛奇齡卒於家,年九十一。
毛奇齡的一生,是風光的一生,也是孤單的一生。
可他不快樂。我知道。
你問我是咋知道的?
你又不是我,怎麼會知道我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