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痛恨被朋友欺騙的圖片帶字
一種游戲,玩的起繼續,玩不起出局。
⑵ 帶有不要去欺騙隱瞞一個信任你的人文字圖片
⑶ 傷心句子唯美圖片帶字圖片
傷心句子唯美圖片帶字圖片
諾言不過上一種謊言,那是種美麗的欺騙,可就是有人願意為了它放棄一切。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搜集的傷心句子唯美圖片帶字圖片,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1.真愛需要等待,但太長的等待,對愛情都是一種摧殘。漫漫人生,滾滾紅塵,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生等不了,就別再寄望來生。奈何橋一過,又成陌路。所以,珍惜相見,珍惜相愛,珍惜擁有,珍惜身邊的人。畢竟,沒有誰經得起時間的改變,也沒有誰可以等到來世再愛。
2.因為深愛,所以要放開,因為陪伴,所以要懂得珍惜!在我們的生命中或許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在你身邊停留的時間比較久,但不是你真正的歸屬;有的人你追求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你才發現原來你並非愛他,只是不甘心你追求了那麼久,卻要放手,當你真正遇到那個人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什麼是愛!
3.很多時候並不是愛情離我們遠去,而是自己放棄,一個真正值得擁有的人,想必你也是不願意放手的對吧,一份不完整的感情也就不值得你用心去守護。既然選擇自己所愛的人,就要有克服任何問題的決心,要知道追求的都是自己想要的、所愛的,也是值得的。
4.如果有下輩子,記得不要和我相隔太遠,因為我怕和你沒有機會碰見。如果下輩子你還沒找到我之前,記得不要太早和別人結緣,要相信我們總會見。如果下輩子我們遇見,記得要讓你先愛上我,那樣你就可以包容我所有的任性。如果下輩子是你先愛上我,記得要多在乎我支持我。就像這輩子我愛你那樣的愛我。
5.愛上一個人容易,等平淡了後,還堅守那份諾言,就不容易了。愛,從來不是迎合。吵不散,罵不走,才算是真愛。其實,真愛一個人,你會陷入情不自禁的旋渦中。他讓你流淚,讓你失望,盡管這樣,他站在那裡,你還是會走過去牽他的手,不由自主。
6.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7.做不到就別輕易許下諾言,更別輕易讓我相信。
8.好的壞的我們都收下吧,然後一聲不響,繼續生活。
9.愛上一個人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愛一個人。
10.沒有什麼人會永遠為另一個人守候在原地。
11.我討厭對我好的人對別人更好。說實話,我會心痛。
12.有時候你的懷疑,足夠讓對方失去努力的動力。
13.曾經愛得轟轟烈烈,如今忘得乾乾凈凈。
14.不是沒有更好,只是你已經足夠好。
15.凡事別總想著靠別人,任何人都沒有自己來得可靠。
16.不能接受你最差的一面,憑什麼擁有你最好一面。
17.那麼容易忘記的,要麼它不重要,要麼是你根本不上心。
18.如果我不這么在乎,生活會簡單得多。
19.人的眼睛有5.76億像素,但還是看不懂人心。
20.在自己面前,應該一直留有一個地方,獨自留在那裡。然後去愛。不知道是什麼,不知道是誰,不知道如何去愛,也不知道可以愛多久。只是等待一次愛情,也許永遠都沒有人。可是,這種等待,就是愛情本身。
21.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22.愛一旦消失,承諾就只是一張白紙。
23.我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壓根就懶得理你。
24.明明很在乎,卻沒心沒肺地說著“無所謂”。
25.有些事再也回不去,有些人再也見不到。
26.幸福,就是找一個溫暖的人過一輩子。
27.有時候,失憶,是最好的解脫;沉默,是最好的訴說。
28.生活中許多情感都是敗在距離上,遠了生出不滿,近了又生出矛盾,距離其實是彼此的一種尊重。在愛中需要距離,沒有距離的相處是自私的,不能只想著自己,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愛不是枷鎖,況且,給對方空間的同時也給了自己空間。不必靠太近,我們還有各自的生活;不必離太遠,只需要一個轉身的距離。
29.如果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我就沒有相思的苦,沒有守望的累;如果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失去你,我怕迷失自己,得到你,我更怕你哪天悄然地離去;如果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我就不會有醋意,不會嫉妒你身邊的花紅柳綠…縱使不愛你有多麼的好,我還是毅然決然地愛上你,沒有你,再好又有什麼意義。
30.做不到明天快樂,但我可以說聲:明天你好。
31.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32.你若在,我便一直愛,你若不在,封心棄愛。
33.因為討厭那樣的人,所以怎樣也不會成為那樣的人。
34.愛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習慣的認同,愛到最高境界就是認同了他的習慣,一個女人習慣了一個男人的鼾聲,從不適應到習慣再到沒有他的鼾聲就睡不著覺,這就是愛 ;一個男人習慣了一個女人的任性、甚至無理取鬧、無事生非,這就是愛;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去改變、去遷就,這就是愛。
35.許多人以為,兩個人熟悉的像親人就沒愛情了。其實愛到平淡,才是一生的開始。濃烈的愛往往是流動的,愛你也會愛別人。所以重要的不是愛上你,而是只愛你一個。重要的不是愛有多深,而是能愛到底。找人戀愛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所以請記住這句話:愛到親人,才是永恆。
36.愛上一個人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發不可收拾;分手了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還放不下;孤單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孤單;生病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病不起;失業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不去找工作;沒錢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要等人來救濟;輸了並不可怕,怕的是一敗塗地;錯了並不可怕,怕的是一錯再錯。一點點語錄網
37.我可以不是你第一個喜歡的人,不是你第一個牽手的人,不是你第一個擁抱的'人,不是你第一個親吻的人,不是你第一個擁有的人。但希望,我是你遇到痛苦第一個想傾訴的人,是你遇到快樂第一個想分享的人,是你遇到挫折第一個想依靠的人,是你今生以後第一個相伴的人。所以請將你心裡的某個第一交給我。
38.愛情里從來就沒有壞人,他們都希望自己與對方都好,無論身處何種復雜的關系,單戀,暗戀,三角戀,插足戀…每個人能做到的就是理解對方,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愛情里確實沒有公平與不公平,只要你愛對方,你就不會問公平不公平。正確的人,經過了時間,終究會在一起。
39.一個人要死要活想得到你,這不是愛情,而是佔有欲。
40.在每一次愛情的面前,我們總是以為那是此生最終的並且唯一的愛!雖然,明白:如果愛了,就有眼淚、有爭吵、有期待、有心傷、有朝思、有暮想,甚至有開始也有終結。但是我們還是義無返顧,哪怕那是沼澤、是泥潭、是懸崖、是深淵、是溝渠、是漩渦。我們還是要經歷一回。
41.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42.真心覺得有些人不只是外表賤,骨子裡也賤。
43.請你朝我相反方向做360°勻速運動——滾。
44.我很喜歡自己百毒不侵的樣子。
45.誰的男人都可搶、閨蜜的不行。
46.我熱情有限,你把握好時間。
47.不會低頭,不懂挽留,不善言辭,這可能就是我。
48.社會路難走,有人也有狗。
49.要有多堅強,才敢念念不忘。
50.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憤怒在燃燒還保持微笑。
51.愛不一定要永遠。曾經擁有的也許會是你一生最美好的回憶。因為我愛過,所以不會成敵人;因為我傷過,所以不會做朋友;那我們只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愛過知情重,醉過才知酒濃。
52.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伴侶,這是給對方最溫柔的關注。
53.沒有我,你連死的資格都沒有。
54.不心疼自己的人,怎麼心疼別人。
55.人的一生永遠沒有捷徑可言,只有腳踏實地的走下去。 ;
⑷ 欺騙你眼睛的奇特視覺錯覺圖片有哪些
《科學美國人》雜志網站最近刊登了26幅奇特的視覺照片,會給人眼帶來不同的視覺錯覺現象,其中一些錯覺是由將色彩置於一個與眾不同的背景所致。以下就是這些照片: 1.黃月亮和藍月亮 乍一看上去,這是兩個顏色不同的月亮,一個呈黃色,一個呈藍色,但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在這幅由日本立命館大學心理學家北岡秋吉設計的視覺錯覺圖中,兩個月亮的顏色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便是周圍的顏色。我們之所以產生月亮顏色不同的錯覺皆因背景所致。 2.母狼盧帕之子雷克斯和費多 根據古羅馬傳說,羅馬由雙胞胎兄弟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創立,他們由維斯塔貞女瑞亞·西爾維亞所生,父親是戰神瑪爾斯。正如「貞女」二字所暗示的那樣,維斯塔貞女必須是處女,不能與男人發生性關系,更不能生育下一代,即使讓她們懷孕的人是神也不行。西爾維亞的行為讓家族蒙受恥辱,他的父親殘忍地殺死了她,同時將兩個孩子裝在柳條筐並扔進波濤滾滾的台伯河,企圖淹死他們。慶幸的是,母狼盧帕發現了這對雙胞胎並收養了他們。 盧帕的親生兒子——雷克斯和費多是在母親發現羅穆盧斯和瑞摩斯之後出生的,它們的「遲來一步」改變了雙胞胎兄弟的命運。左圖中的雷克斯和費多看上去並非一模一樣,但在去除背景後的右圖中,情況卻恰恰相反。如果雷克斯和費多在母親發現羅穆盧斯和瑞摩斯之前便已來到這個世上,羅馬註定不會在這個世界上出現。 3.光照影響拼魔方難度 魔方是一種三維智力玩具,玩家需要不停轉動魔方,直到每一面上的9塊都是同樣的顏色。這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只有在光照條件穩定時才是如此。正如杜克大學的比努·羅托和戴爾·普維斯繪制的這幅錯覺圖所展示的那樣,如果改變光照條件,我們便很難對顏色進行辨別。如右側被去除一些色塊的對比圖所示,在白光照射下,左側的藍色塊和右側的黃色塊實際上均呈灰色。從嚴格意義上講,色覺並不基於到達視網膜的光線的波長,大腦根據光照條件分配顏色,波長只是一種指導,用於確定在同一場景下哪些物體比其他物體更紅或者更藍。 4.同眼不同色 北岡秋吉創作的漫畫女孩,看上去一隻眼睛呈藍色,另一隻則呈灰色。而實際上,兩隻眼睛都為灰色。由於微紅色的背景,女孩右眼的顏色與綠松石色發夾一模一樣。對顏色的感知過程涉及到眼內3種不同的光感受器,對應著紅黃藍三原色,這些顏色被長波、中波和短波可見光激活。來自目標區域的信號立即與來自同一場景內附近區域的信號相比較。隨著信號進入大腦內更為高級的處理中心,它們繼續與來自周圍更大空間的信號相比較。科學家將這一過程稱之為「拮抗過程」,這一過程意味著顏色總是與亮度相關。 5.紅環 這幅由北岡秋吉繪制的圖像包含大量藍綠色環結構,你認為自己看到紅環不過是大腦的傑作。「色感一致性」過程使得物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呈現出同樣的顏色,即使被物體反射的光的顏色存在差異也是如此。色感一致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重要性超乎想像。這一過程幫助我們無論是在洞穴火光還是熱帶大草原明亮陽光等光照條件下都能辨認物體、朋友以及家人。 由於整幅圖像布滿藍色,大腦會錯誤地認為圖像被藍光照亮,藍色結構內的灰環一定是紅環無疑。也就是說,大腦從灰環中扣除誤認為周圍光照的藍色,沒有藍色襯托的灰色便成為我們眼中看到的柔和的紅色。 6.多色環 這是大腦根據背景確定顏色的另一個例子。在左側國際象棋棋盤的「牛眼」結構中,中部的環看上去似乎呈綠色或者藍色,而實際上,它們卻顏色相同,都是綠松石色。右側國際象棋棋盤的中部環均為黃色。與前面的圖片有所不同的是,這種類型的錯覺很難用拮抗過程加以解釋,原因在於環外表呈現的顏色與背景更為接近,而不是差異較大。 7.反復無常的心 這個棋盤上的所有心形圖案均由同樣的青色點構成,但在不同背景影響下,它們卻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綠色背景下為綠色,藍色背景下又變成藍色。北岡秋吉根據義大利帕多瓦大學視覺科學家鮑拉·布萊森發現的地牢錯覺現象繪制了這幅圖像。 8.魔方色塊變色 在背景影響下,同樣的顏色看上去會有所不同。在這幅錯覺圖中,背景也讓不同顏色看上去類似。在第一個對比圖中,左側和右側魔方頂面的紅色塊或多或少地呈現出同樣的顏色。如果去除其他色塊並用白色取代,左側魔方的紅色塊實際上呈現出橙色,右側魔方的紅色塊則為紫色。 9.4種錯誤顏色 在這幅背景為灰色的圖片中,我們看到了4種不同顏色的色塊。它們的顏色真的不同嗎?答案是否定的。這里的灰色實際上是很小的藍色和黃色像素的混合產物。由於這些像素太小,混合在一起不會引發拮抗過程,也就無法形成對比。彩色電視機之所以能夠利用顏色差異很小的像素呈現不同色彩就是這個原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用放大鏡親自驗證一下)綠松石色和淡黃綠色色塊實際上分別由很小的綠色像素與藍色背景像素混合和與黃色背景像素混合而來。紅色像素與背景中的黃色像素混合形成橙色,與背景中的藍色像素混合則成紫色。 10.懷特效應 1979年,塔斯馬尼亞高級教育學院的邁克爾·懷特發現了一種錯覺現象,徹底改變了視覺學的面貌。如圖所示,左側的灰條亮度超過右側灰條。而實際上,所有灰條都是一樣的。在懷特發現這種現象前,所有亮度錯覺均被認為由拮抗過程所致,也就是說,灰色物體在被白色物體包圍時看上去更為暗淡,被黑色物體包圍時則顯得更為明亮。但在這幅錯覺圖中,被白色包圍的灰條亮度更高,被黑色包圍時則更為暗淡。迄今為止,懷特效應背後的大腦機制仍舊是一個未知數。 11.閃爍的藍點 這幅錯覺圖名為「藍寶石之光」,由北岡秋吉繪制。在你移動視線時,圖中的藍點似乎在閃爍。但如果盯住一個點,這種發光便消失蹤影。與視線外的點相比,處在視線焦點上的點藍色似乎更為飽滿。「藍寶石之光」所描繪的實際上就是德國阿倫驗光研究所的埃爾克·林格巴赫以及同事邁克爾·斯庫拉夫、伯恩德·林格巴赫以及尤金·韋斯特在1994年發現的閃爍網格錯覺現象。 12.年度最佳錯覺圖 年度最佳錯覺圖結合了懷特效應(窗簾後面的花瓶似乎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和著名的面部-花瓶錯覺(花瓶被換成獲勝者的獎杯)構成。 13.超現實螺旋 這些螺旋圖案由北岡秋吉繪制,是懷特效應影響顏色呈現的典型例子。綠色和奶油色螺旋實際上由黃色條紋形成。另外兩個例子中的條紋實際上是紅色和青色,而不是紫色、橙色、藍色和綠色。 14.霓虹色擴散 顏色似乎從小交叉點擴散到周圍的白色區域。這種效果與霓虹燈的發光類似。1971年,義大利米蘭大學的達里奧·瓦林報告了這種錯覺現象。幾年之後,荷蘭奈梅亨大學的哈萊·凡·圖吉爾也發現了這種現象。導致這種錯覺的神經系統方面的原因目前仍舊是一個謎。 15.彩色枕形網格 霓虹色擴散形成一種錯覺,圖片中好似出現一個由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直線交叉構成的網格。但如果聚精會神地凝視,這個網格便會消失。 16.霓虹黃擴散 在這幅霓虹色擴散錯覺圖中,黃色似乎朝著與黑條垂直的方向擴散。 17.水彩效應 在這幅由義大利視覺科學家拜恩吉奧·皮納繪制的錯覺圖中,靠近顏色更為暗淡的紫色輪廓的橙色輪廓似乎在向外擴散自己的色彩,橙色線之間的空隙呈現出水彩畫效果。紫色輪廓對面的空心區域則呈白色。 18.煙霧彌漫的空隙 在這幅由皮納繪制的錯覺圖中,內部方框內的圓點似乎被紫霧包圍,外部方框則似乎充滿藍色。這種錯覺由水彩效應所致。 19.波浪線錯覺 受水彩效應啟發,日本視覺科學家Seiyu Sohmiya發現了波浪線錯覺。在北岡秋吉繪制的這幅錯覺圖中,波浪線後面的白色背景似乎也染上了與線條同樣的顏色。 20.中國地毯 藍線後面的紅色看上去似乎呈洋紅色,黃線後面的紅色則似乎呈橙色。這種顏色同化現象說明顏色能夠在某些情況下彼此混合,而不是彼此形成對比。 21.畢加索的藍色時代 在藍色時代,帕布羅·畢加索縱情於深淺不同的藍色,創作繪畫作品,無論是影子還是陽光的漸變都被披上一件藍衣。如果一切都用錯誤的顏色加以呈現,我們又如何分辨人、沙和灰濛蒙的天空呢?哈佛醫學院的瑪格麗特·利文斯通表示,雖然畢加索使用藍色,但他同時也對畫作中的亮度關系進行巧妙處理,使其在光照條件下形成對比,進而讓人們通過亮度變化欣賞他的作品。在右側的灰度圖中,亮度關系顯得更為明顯,我們很容易對畫中的人與物進行分辨。這也就是為什麼色盲人群能夠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有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種缺陷。 22.埃舍爾的《巴別塔》 利文斯通及其哈佛醫學院的同事大衛·胡伯爾將埃舍爾的木版畫《巴別塔》(左圖)中的白色區域填充淺藍色(中圖)。這個時候,我們仍可以看到巴別塔的身影,因為亮度關系仍保持完整。但如果用亮度與藍色區域(之前的白色區域)相同的綠色填充黑色區域(右圖),巴別塔就變得一團糟。我們的視覺系統無法只根據獲取的顏色信息,辨別體積、形態與距離,要做到這些,還必須獲得亮度信息。 23.馬蒂斯的多色臉 20世紀,以亨利·馬蒂斯和安德烈·德萊恩為首的一群歐洲畫家使用生動而不同尋常的色彩創作他們的繪畫作品。當時的一名評論家將這些作品戲稱為「les Fauves」(意為野獸)。這種繪畫風格也就是所謂的「野獸派」。德萊恩1905年創作的馬蒂斯肖像就是屬於這種風格。通過這幅作品的灰度版,利文斯通展示了怪異的色彩如何藉助合理的亮度表現畫中內容。 24.畢加索的顏色擴散 畢加索的這幅作品說明在線條內上色沒有必要。利文斯通指出,我們的大腦會將顏色分配給恰當的形狀,即便對使用最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的形狀也是如此 25.混亂的色彩 這是一幅大名鼎鼎的視覺錯覺圖,讓欣賞者大腦內的語法與符號處理系統爆發一場沖突。一個接一個地瀏覽這些單詞,中間不停頓或者減慢速度,同時大聲說出單詞的顏色而不是單詞本身,你能夠做到准確無誤嗎?毫無疑問,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在此過程中,你會受到斯特魯普效應的影響。這種效應以心理學家約翰·瑞德雷·斯特魯的名字命名。即使嘗試不去讀這些單詞,你也無法避免單詞代表的含義與它們的顏色爆發沖突。 26.麥克洛效應 麥克洛效應由視覺研究員賽勒斯特·麥克洛發現。這種錯覺說明感知顏色和感知形狀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夠持續很長時間,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