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羅非和桂魚(鱖魚,季花魚)外觀上如何區分呢請詳細說下
兩者完全陪明不像吧......
羅非魚體型比較圓滑,身上的斑紋是條紋型的,背上尖刺明顯,鱗片備消是大鱗的。
桂魚嘴尖,背鰭分兩段蘆滾告,斑點是圓的,鱗片細鱗。
㈡ 羅非魚好吃嗎口感如何
羅非魚生魚片,有膽試試看嗎
最後說一點,人們對於羅非魚是臟魚的看法是徹頭徹尾錯誤的。現在對於淡水魚類的寄生蟲檢測中,幾乎所有的魚都呈陽性(有寄生蟲),其中以鯉魚和麥穗魚的檢出率最高。唯獨沒有檢測出來的,就是羅非魚。
㈢ 羅非魚數量比較多,用什麼辦法可以簡單區分公母
我們想在你釣到的水域有大羅非魚,沒有大羅非魚的話,釣魚技術再好,誘餌再好也能枉費心機的前提下抓住大雨淋。所以這是最重要的。
其次,你釣到的水域存在大羅非魚,但如果數量太少,我們也很難抓住它們,所以數量也是個大問題。
只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的釣魚都可以很容易地由大羅費來做。如果以10%的把握來區分,我們確信至少90%能抓住大羅非魚,所以只要知道我們自己的釣魚水域有足夠的大雨,我們就可以釣魚。
整個青蟒可以釣7 ~ 8次魚,扔撐桿遠釣,通常還可以釣到大羅非魚。
切成紅薯,掛在78號釣鉤上,釣竿釣魚或扔釣竿都可以。
大羅非魚喜歡成雙入對地挖坑同居。水性好的垂釣者在水裡找到大羅非魚窩,摸了摸大羅非魚窩,用腳把空鉤子放在窩里,魚鉤釣魚幾乎百發百中.
㈣ 羅非是什麼樣子要圖片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為一種中小形魚。現在它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原產於非洲,屬於慈鯛科之熱帶魚類,和鱸魚相似。通常生活於淡水中,也能生活於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中,也可以存活於湖,河,池塘的淺水中。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該魚原產於非洲,最早於1946年由吳振輝、郭啟鄣從新加坡引進台灣省,為紀念這兩個人,先稱「吳郭魚」。1957年從越南引進我國內地,又名「越南魚」。因其原產於非洲,形似本地鯽魚,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鯽魚」。
羅非魚食性廣泛,大多為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甚貪食,攝食量大;生長迅速,尤以幼魚期生長更快。羅非魚生長與溫度有密切關系,生長溫度16~38℃,適溫22~35℃。是一種廣鹽性魚類,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棲息於水的下層,但隨水溫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
詳情請見 http://ke..com/view/90434.htm?fr=aladdin
希望可以幫到你,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