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女人的內衣是胸罩,那在宋朝妃嬪公主宮女的內衣是什麼,最好有圖片
宋代女性內衣為「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綉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2. 13歲的少女應該穿什麼樣的文胸啊是胸罩的好呢 還是吊帶的呀請發張文胸的圖片如果有任何建議的話。
你的尺碼是多少的?那那個捲尺量一下簡單地說,你只需要量兩個尺寸就可以知道你內衣是多大的了。
第一個尺寸是胸下圍,乳房下沿那一圈的胸圍,就是內衣的70、75、80單位厘米
第二個尺寸是胸上圍,乳頭那一圈的尺寸,這個尺寸減去胸下圍的尺寸得出的值來區分罩杯,
0-7.5是aa罩,7.5-10是a罩,10-13是b罩,13-15是c罩,15-18是d罩,18-20是e罩
3. 胸衣是什麼(求圖片)要不要穿文胸啊
胸衣一般是10歲到15歲的女孩子穿的類似背心的,穿在裡面的小背心,這是針對剛剛開始發育的女生要穿的。到了16歲左右後可以穿文胸,最好是沒有鋼圈的那種就是少女文胸,文胸不要買過大或過小,適合自己穿著舒服就好,正確佩戴文胸很重要。
4. B杯的女生如何穿內衣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在沒穿對文胸前,中國大部分是AB罩杯居多;在穿對文胸後,中國大部分是BC罩杯居多!
所以說只說B罩杯,是不代表多大的,70B和85B那是差別很大的!
因此千萬不要以為所以B罩杯都是特別小的,85B,胸圍都有97.5cm了,和70H、75F、80D是一樣的胸圍哦。穿寬松點的衣服感覺比70D還要大!一隻手完全握不住!70E=75D=80C=85B
也千萬不要以為所以B罩杯就是不算小的,70B,胸圍只有82.5cm了,基本就等於平胸一個!一手握住還嫌空!
脫離下胸圍數據的ABCD罩杯是沒有意義的!比如:90A胸圍100cm,65D胸圍82.5cm,論體積一定是90A大於65D!!!
所以胸圍大並不表示罩杯就大!胸圍很大一樣可以是A罩杯飛機場,胸圍很小,一樣可以是D罩杯!
罩杯尺寸=上胸圍-下胸圍
AA約7.5cm
A約10cm
B約12.5cm
C約15cm
D約17.5cm
E約20cm
F約22.5cm
G約25cm
……(以此類推)
注意測量上胸圍時要前傾45°左右,不然數值會偏小不準的哦!
正確的胸圍(及上胸圍)量法應該是全裸並前傾一定角度,盡可能接近戴文胸後托起來的樣子。
通常下胸圍68cm-72cm選擇7032碼,下胸圍73cm-77cm選擇7534碼,下胸圍78cm-82cm選擇8036碼,下胸圍83cm-87cm選擇8538碼。(因為大多數內衣品牌都是這樣設計的)
還有如果你是男生,千萬不要以為DE罩杯都是籃球一樣的巨乳!因為通常底圍(70、75、80、85等)加一碼,罩杯(ABCD等)減一碼,則它們的罩杯容積是差不多的,但不同的罩杯深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如70D=75C=80B=85A。所以說70D和85A的容積(裝水量)是差不多的,其視覺效果可以理解為70D是一個直徑較小的碗狀體,而85A是一個和70D小碗裝差不多水量且較大直徑的盤狀體。
圖片供您參考:
作為女生,專業詳細的回答,望採納,不懂追問。
5. 文胸是什麼樣的圖片
文胸的分類:按外形設計分
1、無肩帶胸罩:大多以鋼圈來支撐胸部,便於搭配露肩及寬領性感的服飾。
2、魔術胸罩:在罩杯內側裝入襯墊,藉以提升並托高胸部,可表現胸形及深墜的乳溝。
3、無縫胸罩:罩杯表面是無縫處理,中間縫入厚的綿墊,胸下圍之土台也是無縫處理,適合搭配緊身服飾。
4、前扣胸罩;指鉤扣安裝於前方之胸罩,一般便於穿著,也具有集中效果。
按包裹程度分
1、全罩胸罩:全罩胸罩可以將乳房全部包於罩杯內,具有支撐與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任何體型皆適合,尤其適合乳房豐滿及肉質柔軟的人。
2、3/4罩杯胸罩:3/4罩杯胸罩是常見胸罩中,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可以讓乳溝明顯的顯現出來。任何體形皆適合。
3、1/2罩杯胸罩:1/2罩杯胸罩有利於搭配服裝。通常可以將肩帶取下,成為無肩帶內衣,機能性雖較弱,但提升的效果不錯,胸部嬌小者穿著後會顯得較豐滿。
(5)女孩穿的胸罩圖片擴展閱讀
文胸型號確定
胸罩型號是由胸罩尺寸和罩杯尺寸兩部分構成的。通常所說的女性胸圍,是指沿女性乳頭繞胸一周的長度。胸罩尺寸指女性下胸圍,即沿女性乳根繞胸一周的長度。罩杯尺寸是指女性的胸圍減去下胸圍的差。
1、意義用用尺子測量胸圍、下胸圍。乳房下垂者應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後測量。
2、確定胸罩的罩杯。罩杯尺寸=胸圍-下胸圍。罩杯一般用A、B、C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每2.5cm為一級,AA最小為7.5cm,A為10cm,B是12.5cm,C是15cm,D是17.5cm,E是20cm,再往上就算是特種尺寸了。
3、下胸圍加上罩杯代碼就是胸罩型號。
6. 我今年13歲,想問一下經常見到同班女同學的內衣的帶子吊在脖子上,那是什麼內衣(專業名詞,別說我是變態
這種內衣的名字叫:掛脖吊帶內衣因為通常女孩子在發育期使用文胸過早會不舒服,所以穿吊帶內衣來遮蓋身體的變化~掛脖吊帶內衣因為外形可愛而且可以搭配不同的衣服,所以較多數女孩喜愛選擇購買~當然,有些是換掉了文胸原來的帶子,自己又買了好看的吊帶掛在脖子里,像是項鏈一樣做裝飾~像下面那幅圖中的一樣~
7. 那些有兩條帶子的繞到脖子上系著的女中學生內衣叫什麼(順便要附圖)
這種衣服叫做掛脖背心。
掛脖背心是背心與肚兜的結合,背心(包括吊帶衫)都是掛在雙肩上,而肚兜是掛在脖子上但沒有後衣片,合二為一就成為掛脖背心。
(7)女孩穿的胸罩圖片擴展閱讀
背心是一種無袖上衣,也稱為馬甲或坎肩,是一種無領無袖,且較短的上衣。主要功能是使前後胸區域保溫並便於雙手活動。它可以穿在外衣之內,也可以穿在內衣外面。
近年來掛脖款式的背心受到大部分女性的青睞。掛脖背心的吊帶直接掛在或者是綁在後頸上,既涼快又可以展現女性美麗的後背,使女性更加具有誘惑力,所以人們就把這一類的背心直接稱之為掛脖背心。
8. 有個圖片是小女孩的背影,穿著性感內衣,叫什麼名字
都姓張有一個叫張美玉
9. 你知道古代女生的內衣什麼樣
漢: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 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平織絹是漢朝常用的內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稱彩綉),圖案多以「愛情」為主題,在當時用素色面料來製作內衣的情況是不多的。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後傳人中原,屬異族文化。 本貼包含圖片附件:
唐朝:訶子
唐朝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系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綉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元朝:合歡襟
「合歡襟」 由後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朝: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系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現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綉。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