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修長城可愛圖片

修長城可愛圖片

發布時間:2022-08-05 12:59:49

⑴ 長城手抄報圖片

嘉峪山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從祁連山流下來的雪水,不斷匯合成北大河,它穿過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澆灌著那一帶的良田,養育著那裡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個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頭碰上一個古怪老頭兒,身上背一袋子石沙,問他去北大河如何走,並說:"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後來被一群百姓搶去,我這次來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聽後非常氣憤,立刻頂撞道:"別說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邊大山搬來,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頭兒一聽氣炸了,立刻將這袋石沙向左右撤開,驟然間,荒原上突起許多丘陵和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現在的嘉峪山。原來這個怪老頭兒是龜精變的,只見他口念咒語,企圖推倒嘉峪山來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頭兒擊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個山包,形狀如龜,這就是現在的"龜蓋山"。

在北京八達嶺長城附近的青龍橋南、居庸關以北,有一處地方叫"五桂頭",形容極為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關溝七十二景之一。那裡原先叫"亂北極溝",傳說燕王朱棣掃北,帶領幾十萬大兵,一路所向披靡,可是過了居庸關,便被阻止在"亂柴溝"這道關口上,明軍付台了很大代價,攻了數十天也沒攻破,燕王十分惱火。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有人建議說:"附近有火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兄弟曾在元朝當過小頭目,獨得一手施放火炮的絕技,可請來助戰。"很快,燕王便重禮聘請這火氏五兄弟台山,為其效力。幾天後,火氏兄弟運來大炮、火葯,來到陣前,看好地形,對准目標就開始了。這火氏五兄弟不愧是神炮手,顆顆炮彈飛向元軍陣地,彈無虛發,只 一陣工夫,那堅如鐵壁的防線被大炮一一摧毀,元兵蒙將死傷慘重,剩下的棄關而逃。燕王率軍乘勝追擊,順利地佔領了"亂柴溝"關口。火氏五兄弟立了戰功,卻只是換來了短暫的榮華。後來燕王做了皇帝便一反常態,對火家五兄弟放心不下,認為他們實在不可靠,萬一變心、造反,把大炮對准我燕王,我打下的天下豈不被他們奪走。所以,決定根除他們,便誣陷他們是"奸細",要謀反等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拘捕並全部斬首,還把五顆人頭掛在亂柴溝示眾。這一舉動引起了百姓的憤憤不平,指責燕王無法無道,忘恩負義。這怨恨之聲很快傳到燕王耳中,燕王深 怕百姓造反,為籠絡民心,於是又把火氏五兄弟封為"五鬼財神",並在關溝石佛寺偏西的地方立了"五鬼財神廟",以享世代香火。"五鬼頭"由此得名,後人覺得"鬼"字不吉利,便改成了"五桂頭".現在,在京張舊鐵路山洞洞口的岩壁上,仍可看到刻著的"五桂頭"三個大字

我俯瞰嵯峨的長城,在夢里
我真切觸摸長城,在雪中
我細品長城,在書里
不朽的長成,在心中
長城,你從歷史中走來
奇跡的稱號,你當之無愧
長城,你從長滿老繭的手中走來
渾身閃耀智慧的光芒
長城,你從戰火中走來
你的形象是堅貞不屈的象徵
長城,你從和平中走來
詮釋的是繁榮和強盛
長城,你從苦難中走來
風霜雪雨無法研磨去你的偉岸
屈辱使你發出雄獅般的怒吼
喚醒一腔腔碧血沸騰
長城,你是一道壯麗的風景
吸引五洲四海嚮往
長城,你是一座高聳的豐碑
銘刻在多少人的心房
長城,你是經典的樂章
讓我們永久傳唱
長城,你是不朽的美文
全世界都來把你頌揚
長城,從火紅的陽光中走來
鐵骨錚錚,英氣勃發
長城,心懷金色的希冀啟程
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長城——騰躍在山嵴的巨龍
拱起在山巒的脊背
是健碩的胸膛
勃動有力的心臟
把自強的信念
注入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管
匯成無法阻擋的力量
推動強大的中國
巋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長城(The Great Wall)
長城橫貫中國華北和華中地區。由於歷史上每一個諸侯國和王朝的疆域都不同,因而修築的長城也都不在一條線上,所以長城的起止和長度也都不一樣。據大致推測,長城總長度為七千多公里,接近一萬五千里,因此它通常被叫做「萬里長城」。城牆最高處將近十米。

⑵ 長城的資料及圖片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禦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況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河北寬城滿族自治縣潘家口水庫內的「水下長城」部分已成為高高在上的懸城。 地處河北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的潘家口水庫里,有一段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下長城」奇觀。建於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是明代長城的兩個重要關隘,是當時中原通往北疆和東北邊陲的咽喉要道,這一帶的長城共有墩台21座,敵樓160座,長約50公里。1975年國家在這里修建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潘家口水庫蓄水後,水位超過了長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沒於水中,從此這段歷經五百年滄桑的長城便隱身水下。因連年乾旱,潘家口水庫水位急劇下降,在20世紀末,隱身水下20多年的長城露出水面。
長城修築的歷史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 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紀,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相互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長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 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長城以自衛。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了六國諸侯,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紛爭的局面,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一國家的大業。為了鞏固統一帝國的安全和生產的安 定,防禦北方強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隸主的侵擾,便大修長城。除了利用原來燕、趙、秦部分 北方長城的基礎之外,還增築擴修了很多部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婉蜒一萬余里」,從 此便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號。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槐、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的長城規模最大,都達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們都不在一個位置上。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朝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 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

河北境內明代大理石長城隱在深山鮮為人知,大理石長城的敵樓基本保存完好

長城的防禦工程體系 綿延萬里的長城它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 里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 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 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 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明代長城沿線約有100萬人的兵力防守。總兵官平時駐守 在鎮城內,其餘各級官員分駐於衛所、營城、關城和城牆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在2000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驗。2000多年一直遵循這一原則,成為軍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據。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 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天工」的創造,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

這段1.5公里長的大理石長城共有4座敵樓

●長城的城牆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 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 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險牆」和「劈山牆」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 牆,一般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七米,牆頂寬約四五米。在城牆頂上,內側設宇牆, 高一米余,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牆,高2米左右,垛口牆的上部設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牆頂上,還建有層 層障牆,以抵抗萬一登上城牆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 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牆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台,以住宿巡邏士兵和 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禦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 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就以 明長城的關城來說,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著名的如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 、 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偏關、嘉峪關以及漢代的陽關、玉門關等。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 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系統。 有些重要的關城,本身就有幾重防線,如居庸關除本關外,尚有南口、北口、上關三道關防。北口即八達嶺,是居庸關最重要的前哨防線。

高高聳立的
長城烽火台

●烽火台是萬里長城防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為傳遞 軍情的設施。烽火台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一開始修築的時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這是一傳遞信息很科學又很迅速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採用了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傳遞頃刻千里。在古代沒有電話、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情信息的辦法可以說 十分迅速了。關於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緊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險處或是 峰迴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是要三個台都能相互望見,以便於看見和傳遞。烽火台在漢代曾經稱過亭、亭隧、烽燧等名稱,明代稱作煙墩。它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還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台、亭燧而不築牆的,可見烽火台在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

萬里長城:中華大地上的一條巨龍 八達嶺長城

⑶ 北京的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關於它都有那些傳說故事

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秦始皇為了造長城,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就准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闖進來一隊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好似晴天霹靂,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從此後市就流傳了下來。

⑷ 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中國男孩,其照片火爆全球,後來過得如何

《紅色中國的第一罐可樂》不僅在《時間的力量》攝影集中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也在不經意間見證了可口可樂進入中國人民生活的40年,就像黑建濤所說:每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只不過身在其中卻沒有在意。

⑸ 要一些有關長城的圖片、故事、詩歌、文章等資料,用來做手抄報

孟姜女哭長城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里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女已經長大成人。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蘆時發現葫蘆架後面藏了個人。孟姜女剛想叫人就被那個人捂住了嘴。後來,那個人告訴孟姜女自己叫范杞梁是為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長城才躲在葫蘆架後。之後,范杞梁便住進了孟姜女家裡。所謂日久生情,范杞梁經過孟姜兩家長輩的同意與孟姜女成婚。天有不測風雲,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范杞梁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轉眼一年過去了,范杞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干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飢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裡便塌到哪裡,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監,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屍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范杞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⑹ 中國長城在哪裡

長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這15個省區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長城的結構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

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6.5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5.8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檐牆和內檐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⑺ 長城簡筆畫步驟

  1. 先用水彩筆勾勒一個烽火台。

2.然後再畫小山包和城牆。

3.選擇合適的位置繼續延綿長城,再畫烽火台和城牆。

4.重復上一個步驟,繼續畫。

5.最後畫一輪明月在長城上,大功告成!

⑻ 八達嶺長城圖片

八達嶺長城圖片網路一下旅途團 吧 上面有都高清的圖片
八達嶺長城 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明長城之一。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
城牆:八達嶺長城圖片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磚是特製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圖片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牆台,也有上、下兩層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房舍。台堡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

墩台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圖片外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修築於長城沿線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口糧和用水等。這種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城台、敵台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戰略戰術作用。

門票·開放時間
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5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元。學生憑有效證件半價。乘八達嶺纜車往返60元。
開放時間:夏季6:30-19:00;冬季7:00-18:00。
提供電子導游服務,中文10元/次,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各為40元/次。
交 通
八達嶺位於北京西北方向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延慶縣境內,距離市區約80公里。從市區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遊專線車一小時可以到達。旅遊專線車每天早晨在市區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前門樓東側、天安門廣場歷史博物館門前、崇文門路口東南角等地發車,車票價:往返36元/人。
登八達嶺長城圖片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最便宜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乘車方式:乘地鐵等車輛到德勝門下車,乘919路公交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圖片腳下,普通車每人7元,空調車每人12元,5分鍾發一輛車,比旅遊車要便宜許多。
到八達嶺八達嶺長城圖片圖片城際列車現已開通,從北京北站出發,一等票價17元,二等票價14元,首班車6:08分發車,到達八達嶺時間是7:07。火車票到售票窗口買。下火車後不用走很遠。八達嶺高速經常會堵車。

⑼ 長城的圖片和資料

八達嶺長城

中國長城的一段。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南部。八達嶺地處居庸關關溝北口,地勢高峻險要,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八達嶺長城修築得格外堅固。其關城有東西兩座關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向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長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約7.5米,牆的下寬約6.5米,頂上寬約5.8米。可容五馬並騎,或士兵十人並行。城牆下為條石台基,上部為巨磚牆殼,內部填以黃土和碎石。牆頂地面鋪砌方磚,頂部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鎡望和射擊敵人。

城牆上每隔30~40米或100~200米,於險要處築一堡壘式堡台。堡台建築於山脊的高處、城牆的轉角處或險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敵樓,上層有垛口可以鎡望射擊,下層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擊、屯儲火葯和糧食。低的為牆台,高度與城牆差不多,但突出於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原來上面還有房屋建築用於士兵休息,現僅存地基。

在八達嶺城牆向外眺望,遠處還有零散的煙墩,上築垛口,是守衛八達嶺長城的警戒設施。出北門鎖鑰關門不遠,有明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一座磚城,名岔道城,是八達嶺前哨指揮處所在,可駐軍800餘人,並可儲備大量的軍械於此。八達嶺長城在明代盛極一時,到清代後就失去其防禦的歷史作用,不再修葺。經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而日漸荒蕪。1949年以後曾多次整修八達嶺關城、關門及南北各4個敵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關外鎮的城樓。八達嶺居庸關,翠嶺重疊,花木蔥蘢,早有居庸疊翠之稱,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八達嶺長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稱。明末學者顧炎武曾兩度登臨,並賦詩盛贊「雄托朔地當年大,不斷秦城自古長」。對於八達嶺這一名稱的由來,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兼而有之,考證起來非常有趣,同時也足見八達嶺長城載譽天下的盛名。

當地傳說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關山險峻,崇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曰「巴達嶺」,後人訛傳為「八達嶺」。這個解釋未必真實,因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據,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過一位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實際上,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確曾降生過一位元代皇帝,不過,他的名子叫愛育黎拔力八達,含有「八達」二字,也許「巴達黎黎」是一種誤傳。但聯想到元朝時皇帝們每年要從北京到上京來往一次,而處於必經之路的八達嶺,被這位皇帝乘興賜名,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還有人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軍征戰到此,由於關城易守難攻,大軍受阻,累日不進,不由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前方還有七道險關。李聽罷長嘆一聲,心想這第八道關都過不去,看來強攻是不行了,於是改途而去。後來這里被稱「八道嶺」,繼而成為「八達嶺」。

在明代,八達嶺曾一度成為防守滿族軍隊的前哨陣地。因為在古代漢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稱作「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嶺」(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和誤傳。但這一觀點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據。

看來,最可信的還是《長安客話》中的: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名「八達嶺」了。

「十口金钁露著袢,十口金鍋露著沿,百樣草葯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麼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

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里注銷戶口。城隍爺打開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注銷。」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為什麼不給注銷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了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為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為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葯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著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葯王爺為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葯籽,長出了許多草葯,什麼柴胡啦、知母啦、蒼術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著,光聽說露著沿,露著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葯材可是到處都有。

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所以後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葯王修了葯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著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

閱讀全文

與修長城可愛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人魚發型圖片 瀏覽:226
中國十大美女排名圖片 瀏覽:580
古典舞蹈發型圖片 瀏覽:670
下雨天的可愛天氣圖片 瀏覽:570
易企秀如何製作海報生成的是圖片 瀏覽:35
可愛動漫美少女圖片 瀏覽:857
動漫女生圖片清新背影 瀏覽:461
插畫女生卡通圖片大全 瀏覽:925
銀錠圖片及價格 瀏覽:518
怎麼上傳自己的圖片 瀏覽:104
吉利頭像圖片大全 瀏覽:675
畫畫圖片可愛少女黑白 瀏覽:792
壁紙圖片大怎麼設置 瀏覽:442
馴鹿蛋糕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1033
大笑佛系可愛圖片 瀏覽:416
男生紋身趙雲圖片 瀏覽:153
嗯嗯簡簡單單的畫畫的圖片 瀏覽:598
水波紋發型圖片中短發 瀏覽:139
在線自製文字圖片大全 瀏覽:339
女孩子嘴上火了怎麼辦圖片 瀏覽: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