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馬臉女孩吳小燕治好圖片

馬臉女孩吳小燕治好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23 07:00:51

㈠ 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

諸葛亮忠君思想再認識
諸葛亮高卧隆中,聲稱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實則「藏器在身」《諸葛亮集》附錄卷二引裴度《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是胸懷大志的。他曾對好友石韜、徐庶、孟建雲:「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當三人反問諸葛亮可仕至何官時,「亮但笑而不言」。《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魏略》。笑而不言者為何?蓋因刺史、郡守一類官職皆不在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則難以啟齒告人也。諸葛亮抱經緯天地之才,「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然而,管、樂亦並未建立蓋世之功,任官不過諸侯之將相而已。諸葛亮志存高遠,他自比管、樂,很可能僅是其追求的較低目標。以當時形勢而言,不排斥諸葛亮亦有爭奪天下、建立王霸之業的雄心。
東漢末年,皇綱解紐,各路諸侯紛紛起兵,稱孤道寡者不可勝數。曹操、袁紹、孫策、孫權、劉備等人皆有並吞八荒、囊括宇內、掃平四海之志。難道諸葛亮就不如他們,註定只能為人臣,而不能為人君?可惜的是,由於諸葛亮出道太遲(按:較曹操、袁紹、劉備等人要晚出生二十多年),諸葛亮未出隆中,「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同上。其餘軍閥,如劉表據荊州,「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三國志》卷六《劉表傳》,劉璋占益州,張魯守漢中,馬騰、韓遂稱雄於關中。漢朝十三州之地已被各路諸侯瓜分殆盡。諸葛亮已失去自樹大旗,成為獨霸一方諸侯的最佳時機。胸懷濟世之才,欲圖王霸之業的諸葛亮要想攀上權力的高峰,唯一的途徑只能是擇主而事之,這對諸葛亮而言,雖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與司馬懿相似,仍是實現其政治目標的重要契機。
需要探討的是,諸葛亮「擇主」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諸葛亮考慮的標准不外乎兩條。其一,人主必須是雄才大略的明君;其二,自己必須成為人主的股肱,得到人主的特殊重用。從《隆中對》中可知,諸葛亮對世之英雄早已洞若觀火,一目瞭然。劉表、劉璋、張魯等碌碌之輩,根本不在他考慮的范圍之內,諸葛亮心目中的英主明君,唯有曹操、孫權、劉備三人。從當時的政治格局而言,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當然是曹操。那麼,諸葛亮為何要放棄這一選擇?我以為這並非因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諸葛亮要與「漢賊」劃清界限。
諸葛亮棄曹的最主要原因是考慮到中原汝、潁地區人才濟濟《三國志》卷十四《郭嘉傳》載曹操與荀彧書信曰:「汝、潁固多奇士。」《晉書》卷一百一十八《姚興載記》載姚興之語:「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三秦饒俊異,汝潁多奇士。」,曹操平定北方後,已非初起兵時可比,其帳下確是猛將如雨、謀臣如雲,初出茅廬的諸葛亮要想在曹操帳下脫穎而出,談何容易?對此狀況,諸葛亮是有足夠認識的。當其好友孟建思鄉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時,諸葛亮勸阻曰:「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後來諸葛亮伐魏時獲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韜任郡守時,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魏略》。為徐、石二人仕途不暢而鳴不平(按:二人官至二千石,豈能謂曹魏未予重用),未嘗不是為自己未投魏而感到慶幸!以諸葛亮之慧眼,當然深知孫權亦是雄略之主,且其兄諸葛瑾亦在東吳供職,然而當東吳重臣張昭推薦諸葛亮予吳主時,諸葛亮斷然拒絕:「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袁子》。
為什麼諸葛亮最終選擇的是劉備?劉備有雄才,知人善任,自然是諸葛亮擇主的重要條件。加之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諸葛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除此之外,歷代政論家談論的最多的是諸葛亮心存漢室,他同劉備的合作,主要是建立在擁劉安漢基礎上的。「漢祚將傾,方將翊贊宗傑,以興微繼絕克復為己任故也。」《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松之自注。裴注的這條材料為眾多史家所引用,以論證諸葛亮素有「宗本之心」《諸葛亮集》附錄卷二引習鑿齒《側周魯通諸葛論》。,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對此分析,我頗不以為然。東漢中葉以來外戚、宦官輪流專權秉政,朝政日益敗壞。東漢末年,董卓作亂,軍閥混戰,漢家朝廷已是苟延殘喘,奄奄一息,史稱:「自安帝以來,政去公室,國統數絕,至於今者,唯有名號,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期運久已盡,歷數久已終。」《三國志》卷一《武帝紀》注引《魏略》。對此形勢,深諳「人事」、「天道」的諸葛亮會看不出來?兩漢時期,盛行五德終始說,時人皆知炎漢火德已衰,土德將取而代之,才具冠世的諸葛亮難道真的對「歷數」、「期運」一點兒都不相信?諸葛亮不事孫權的理由很清楚,是孫權「能賢亮而不能盡亮」,而並不是孫權姓「孫」,不姓「劉」。那麼,為何諸葛亮要輔佐「羈旅奔逃,寄人籬下,無寸土可以立業」 的劉備?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七「三國之主用人各不同」條。古今幾乎所有的政論家都未深究個中奧秘,大都認為諸葛亮目光遠大,並沒有在乎劉備在軍事實力與人才資源上的「一窮二白」,而以為劉、葛的合作是志同道合。其實這個問題大有玄機,劉備的「劣勢」、「短處」在諸葛亮眼中恰恰是「優勢」、「長處」。試想,倘若劉備和曹操一樣地廣兵眾,人才濟濟,諸葛亮還能受到特殊的重用嗎?正因為劉備手下,武將不過關羽、張飛、趙雲,謀臣不過糜竺、孫乾、簡雍等數人。「亡命於行旅之間」《諸葛亮集》附錄卷二引尚馳《諸葛武侯廟碑銘》。的劉備集團的人才匱乏到如此程度,這就給諸葛亮大展宏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足夠的平台。
諸葛亮出山的條件很高,人主對其不僅要做到「賢」之,還必須做到「盡」之,「賢」、「盡」兩字的寓意深長,必須參而悟之。所謂「賢」,即把諸葛亮視為「賢士」,對待「賢士」的最高規格無非是以「國士」待之,如同春秋時智伯待豫讓《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載:「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戰國時燕昭王待郭隗。這在諸葛亮看來是遠遠不夠的。而「盡亮」就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表達個中之意。諸葛亮自視甚高,雖然年輕,且初出茅廬,但絕不願一步一個台階地從「下曹從事」關於「下曹從事」,《三國志•魯肅傳》載魯肅諫孫權不可降曹操時雲:「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又《三國志•龐統傳》載:「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的才幹與抱負皆高於龐統,當然更不願任從事。的基層工作做起,而必須從高起點開始。既然要「盡」全力發揮亮之大才,當然要將其放到最重要的崗位,賦予重權要職。
諸葛亮高卧隆中時,雖在司馬徽、龐德公等名士的鼓吹下,在荊襄地區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然有許多人不以為然,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只有其小圈子內的幾個好友「謂為信然」《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至於中原、江南地區對其更不了解,可謂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在諸葛亮還未成名前,就要求人主使用他必須「盡亮」,其出山的「心理價位」如此之高,這在人才資源極其充足的曹、孫兩家那裡是不可能一開始就能得到滿足的。至於劉玄德那裡就不同了。劉備雖然其時官拜左將軍、豫州牧。漢制,將軍、州牧雖可以開府治事,然劉備的「幕府」空虛,人才奇缺,趙翼雲:「是時人才已為魏、吳二國收盡。」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七「三國之主用人各不同」條。諸葛亮「高瞻遠矚」看中的正是劉備的這一其他諸侯無法與之相比的「優勢」,故甘心輔佐劉備。
其實,諸葛亮進入劉備集團以後,其地位和權力也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赤壁之戰後(公元208年),「亮為軍師中郎將」同。秩比二千石;劉備取益州,亮遷為軍師將軍,秩二千石。而關羽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就被拜為偏將軍、漢壽亭侯,赤壁之戰後,羽為盪寇將軍,秩二千石。劉備稱漢中王,羽遷為前將軍,位次三公。張飛在建安四年已為中郎將,赤壁之戰後,為征虜將軍、宜都太守,秩二千石。劉備稱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三國志》卷三十六《張飛傳》。位次三公。在劉備稱帝之前的兩個時間段內,關羽、張飛的地位均高於諸葛亮。文官之中的許靖雖為清談客,但因名望甚高,故「先主為漢中王,靖為太傅」,太傅乃上公,當然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三國志》卷三十八《許靖傳》。甚至連才具極為平庸的糜竺之官職亦在諸葛亮之上。「益州既平,先主拜竺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三國志》卷三十八《糜竺傳》。其他如龐統、法正、黃忠、馬超等人之地位亦不低於諸葛亮,正如大多數史家所指出的,劉備與關羽、張飛之關系比之諸葛亮似乎更進一層。他們「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故任何加入劉備集團的人都只能居於關、張二人之後。這對於一心欲謀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來說,這個排他性極強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嚴重障礙。 其實,劉備對諸葛亮亦並非一開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猶如魚水。闖盪半生,歷經數十年軍閥混戰磨難的劉備,此時已經是一個相當老練成熟的政治家。在諸葛亮沒有顯山露水之前,他不可能一開始就釐定諸葛亮能力的高低,故劉備收取荊州江南四郡後,並沒有委諸葛亮以軍政重任,而僅使其「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而已。《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田余慶先生在其《隆中對再認識》一文中指出:「劉備並未以《隆中對》的方略為念,孜孜以求實現,當然也沒有把諸葛亮放在運籌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咨詢。劉備死前,諸葛亮長時間內並不在劉備身邊,戎機大政,並無諸葛亮參贊其間的事實,決計入蜀和叛攻劉璋,是法正、龐統之謀。他在荊不得預入蜀之謀,在蜀不得參出峽之議,這些關鍵之事不論正確與否,都與他無干係。」田文載《歷史研究》1989年第5期。我認為,田先生這個分析相當精闢,道出了諸葛亮相當長時間內並不是劉備手下第一號人物的真相。
諸葛亮攫取權力的最大障礙是誰,毫無疑問,是關羽。關羽驕橫跋扈是出了名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攻益州,西涼馬超來投,馬超是當時頗具聲望的虎將,劉備得之喜出望外,即封其為平西將軍,位同關羽,遠在荊州的關羽聞之極為不滿,當即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作書答稱:「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須髯,故亮謂之髯。」關羽閱信後,洋洋自得,將信「以示賓客」。《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欲重用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羽)、馬(超)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飛)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三國志》卷三十六《黃忠傳》。劉備所謂「自當解之」,僅是派遣益州前部司馬費詩前往。《三國志•費詩傳》曰:劉備「遣(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案:史家習知,魏晉時代兵卒身份低下,「兵」成為對人侮辱的稱呼,這類例證並不罕見。《三國志》卷三十九《劉巴傳》注引《零陵先賢傳》,劉巴以張飛為武人而罵之為「兵子」;卷四十《彭羕傳》,彭羕罵劉備為「老革」,裴松之注謂:「皮去毛曰革。古者以革為兵,故語稱兵革,革猶兵也。羕罵(劉)備為老革,猶言老兵也。」東晉時也有例證。《世說新語•簡傲》謂謝萬矜豪傲物,謝安誡之,萬「因召集諸將,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曰:『諸君皆是勁卒。』諸將甚憤恨之」。《通鑒》昇平三年(公元359年)胡注曰:「凡奮身行伍者以兵與卒為諱。」
關羽如此狂妄,不可一世,諸葛亮為何不加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討其歡心呢?我以為,這正是諸葛亮工於心計、深藏不露的韜略。亮、羽二人的關系如何?史無明文記載。然細加考察,亦可略窺一二。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可見,關羽、張飛並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裡,對劉備「與亮情好日密」是一肚子的不高興。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欲一鼓盪平東南,劉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形勢危如累卵。諸葛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赤壁之戰,諸葛亮建立奇功,不僅鞏固了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而且樹立了一定的威信,使關、張等人再也不敢小覷他了,但關羽卻由過去的輕視而變為嫉妒諸葛亮。王夫之對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說:昭烈之敗於長坂,羽軍獨全,曹操渡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遺。而諸葛公東使,魯肅西結,遂定二國之交,資孫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於亮。劉琦曰:「朝廷養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於是以忌諸葛者忌肅,因之忌吳,而葛、魯之成謀,遂為之滅裂而不可復收。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九,中華書局,1975。
關羽和張飛的性格截然不同。「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三國志》卷三十六《張飛傳》。張飛對有才能的士大夫是十分敬佩尊重的,但關羽卻對士大夫始終心存芥蒂,盛氣凌人,諸葛亮作為劉備集團中的頭號士大夫,當然也在其中。諸葛亮對關羽目空一切、不把他放在眼裡的情況是十分清楚的,然而考慮其與主公「恩若兄弟」的特殊關系,加之自己投奔劉備的時間要比關羽晚得多,官職也比關羽低,故不得不虛與委蛇,巧為周旋。諸葛亮考慮的不是如何懲罰關羽,而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等待時機除去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雖然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最終卻導致荊州失守,自身也為孫權所殺。這其中有很多隱情至今令人費解。襄樊戰役前後,吳、魏使者往來不絕,密謀夾擊關羽,可謂緊鑼密鼓,配合默契,而劉備、諸葛亮對此卻一無所聞,對關羽未作任何具體的軍事、後勤與外交的部署和支援。更使人困惑的是,曹操親統大軍屯駐摩陂,並不斷調遣於禁、龐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蜀漢方面也絲毫沒有採取任何對策,最後當關羽敗走麥城,將全軍覆沒之際,蜀中援軍還是遲遲不至。這就引發後人的紛紛猜議。國學大師章太炎有他獨特的見解。他說:「臨沮(關羽被擒殺之地)之敗,葛氏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譏其無遠略,而或解以敗問之未通。苟羅騎斥侯之疏如是,則政令愈慢矣!」對「無遠略」、「敗問之未通」、「政令愈慢」之解,章氏俱予以否定,他推論:關羽乃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以厭人心,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席益厚而將掣撓吾大政,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土,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非媢之也。一國之柄,無出於二孔;出於二孔,其所舉雖是,而宰相因以不能齊人心,一法令,則國已分裂矣。雖殺之而疆易侵削,終不以易內訌。其故事則有蕭何之戮韓信。何公用之於韓信,而葛氏陰用之於關羽。《章太炎全集》第三卷,263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關羽鎮守荊州,手握重兵,驕狂不可一世,不但易代(劉備死後)之後將難以對付,即使劉備健在之時,諸葛亮也很難越過關羽這道障礙,而攫取更大的權力。故「葛氏」寧可丟失荊州,也要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章氏的這個見解很大膽,當然這僅僅是猜測。也許章氏覺得此說理由不夠充分,故不久又補充曰:「當是時,政在先主,武侯徒以撫民劃策見任,未能一切領錄。其任武侯又不如關羽舊人保信,荊州之敗,始於嬈吳,終於失援,則先主之褊迫疏慢為之。」《章太炎全集》第三卷,611頁。將「荊州之敗」歸咎於劉備的「疏慢」輕敵。但章氏此說亦頗牽強。是時諸葛亮雖不能「一切領錄」,執掌軍政大權,但他明知關羽攻取襄樊條件並未成熟,且完全違背了《隆中對》提出的待「天下有變」,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決策。然《三國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見諸葛亮勸諫的記載。退一步而言,即使劉備寵信、縱容關羽,不把《隆中對》放在心上,但襄樊戰役打響後,劉備、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關注戰役進展的一舉一動。盡管川、鄂之間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傳播不甚暢通,但整個襄樊戰役從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開始,至翌年一月結束,首尾長達半年之久,蜀漢作為一個完整的新興政權,不可能沒有任何信息傳播渠道。
關羽攻襄樊,守荊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時孫劉聯盟已呈破裂之勢。「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孫吳隨時可用奇兵偷襲荊州,諸葛亮深諳兵法,難道他會掉以輕心?眾所周知,諸葛一生唯謹慎,從不肯弄險。他為何不提醒「疏慢」的劉備?方詩銘先生在《三國人物散論》(62)《劉備與關羽》一文中認為,不是諸葛亮要除去關羽,而是劉備要剪除關羽。茲節錄方詩銘先生在《劉備與關羽》一節中的部分原文:「關羽斥罵黃忠為『老兵』,這是憤怒至極的表現,是誰將自己與這個『老兵』同列,當然是劉備,因而關羽的憤怒不是指向黃忠,而是指向劉備。由此可知,關羽對劉備的不滿已經到了何等程度,對此,劉備不可能不有所知曉。但是,關羽手握重兵,鎮守荊州,不但易代(即劉備死後)之後將難於控制,即劉備健在之時也感到沒有把握。怎麼辦?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時必然提上劉備思考的日程。……《隆中對》的破滅,荊州的失守,關羽不能辭其責。但是,由於劉備與關羽的矛盾,一方面派糜芳、士仁各據荊州政治軍事重地,以監視關羽,終於矛盾激化……更為重要的是,聽任關羽破壞《隆中對》策劃,挑起對曹操的戰爭。對此,劉備似皆若無其事。」並不惜歪曲章太炎的原意,將諸葛亮「不除(關羽)則易世所不能御」篡改為劉備「不除(關羽)則易世所不能御」。還說:「章太炎在《訄書》中的看法是大膽的,更是有見地的。」方詩銘:《劉備與關羽》,見《三國人物散論》(6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方先生這種移花接木的方法實不可取。我以為,只要諸葛亮負起自己作為「軍師」的職責,隨時將荊州的「險情」提醒劉備,與關羽「自少結契」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七「三國之主用人各不同」條。情同手足的劉備絕不會「疏慢」到只作壁上觀,對兵敗臨沮的關羽不以一卒相救的。所以把關羽送上斷頭台的除了孫權、呂蒙之外,諸葛亮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羽死後,諸葛亮的地位和權勢有所提高,但仍未能上升至「一人之下」。入蜀後,劉備對法正的信任程度遠遠超過了諸葛亮。對此,諸葛亮自己也十分清楚。劉備東征,「以復關羽之恥」,群臣紛紛勸諫,劉備一概不聽,「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三國志》卷三十七《法正傳》。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諸葛亮是否諫阻,因史無記載,無從得知。但從諸葛亮這番言語中,即可知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是諸葛亮難以企及的。
劉備入川主要倚靠法正的規劃,法正不僅助劉備取益州、定漢中,建立了卓越功勛,且「智術有餘,能回人主之意」。「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雲:『孝直避箭。』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遂退。」《三國志》卷三十七《法正傳》裴松之注。由此足見,法正對於劉備可謂以身相助,事事取信於備。攻取成都後,備「以(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法正一身兼內外要職,這是劉備對其絕對信任的充分體現。法正對「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有人對諸葛亮說: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國志》卷三十七《法正傳》。
諸葛亮所雲反映了當時的實情。但也不難看出,這是諸葛亮在自我解嘲,一方面是法正自以為凌駕於諸葛亮之上,不再把他放在眼裡,另一方面則是諸葛亮對法正的「縱橫」、「威福」,也深感無可奈何。
法正的驕橫跋扈,諸葛亮當然是不快的。但如何在適當時機削弱其權勢,諸葛亮心中自有打算。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因兵力不足,「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楊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時蜀郡太守法正從先主北行,亮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眾事皆辦,遂使即真」。《三國志》卷四十一《楊洪傳》。漢中是「益州咽喉」,得失關系蜀漢政權的「存亡」,對此諸葛亮焉有不知之理?至於「急書發兵」,這是主公劉備的命令,豈能違抗。諸葛亮之所以詢問楊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借機推薦楊洪興辦蜀郡發兵之事,從而以楊洪取代法正蜀郡太守的職位。在法正「缺崗」的情況下,劉備也無可奈何。楊洪將軍隊、糧草等物資及時運送到漢中前線,以「眾事皆辦」之功繼法正之後,「即真」為蜀郡太守。
法正失去「外統都畿」的重任,權勢大為削弱。然而,諸葛亮與法正之間的矛盾並未緩和。「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所謂「公義相取」其實是表面的,而「好尚不同」才是實質性的。對法正的聰明才智,諸葛亮內心是十分欽佩的,「亮每奇正智術」《三國志》卷三十七《法正傳》。更重要的是,法正又是當時唯一能使劉備言聽計從的謀臣,這一點連諸葛亮也自嘆弗如。因此,如果法正長壽,其與諸葛亮矛盾必然加劇。使諸葛亮感到幸運的是,劉備稱漢中王的第二年,法正病故。劉備稱帝時,關羽、龐統、法正、黃忠皆亡。張飛雖然與劉備「恩若兄弟」,但畢竟只是一員武將,馬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三國志》卷四十《彭羕傳》。更不足信任,太傅許靖僅是「清談」之客。劉備環顧左右,除諸葛亮外,竟無一人可賦予重任。故其即位伊始,就封諸葛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領司隸校尉」《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諸葛亮奮鬥了整整十五年,才爬上了他夢寐以求的丞相高位。
劉備白帝託孤,對諸葛亮曰,若其子劉禪「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論此,多贊其君臣肝膽相照,並取魚水之喻相印證。但也有人認為此乃劉備「詭偽之辭」《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孫盛曰。對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試探之。田余慶先生對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為然,在其《蜀史四題——劉備託孤語》一文中作出新的詮釋。田先生的見解是否有道理,本人暫且不作評論,我以為劉備託孤之語,是真心還是假意,抑或另有打算,今已無從考證,誠然是千古之謎。現在要檢討的問題,不是劉備要不要諸葛亮當皇帝,而是諸葛亮自己想不想再上一個台階,由宰相登上龍椅。這個問題古今從未有人作過思考。正如田余慶先生所說:「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從來沒有人懷疑過。」田余慶:《蜀史四題——蜀國新舊糾葛的歷史追溯》,載《文史》,第35期,中華書局,1992。之所以沒有人懷疑過,無非是經過歷代文人及小說家的渲染,諸葛亮已經被衍化成「聖人」,成了「鞠躬盡瘁」、忠貞冠世的典範。歷史學家受其影響,大概也會感到這是古史中的一大「禁區」,輕易不敢染指。要把諸葛亮從聖壇上請下來,我想很有必要對這一最棘手的問題作一番探討。
其實,諸葛亮執政時並沒有被時人視為事君以禮、謀國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漢政權中,李嚴、廖立、來敏、魏延等人對諸葛亮專政攬權頗多微詞,諸葛亮在世時,迫於其權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諸葛亮甫卒,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即上書後主劉禪,曰: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歿,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華陽國志》卷十中《先賢士女總贊•廣漢士女》。

㈡ 馬臉女孩小燕手術成功了嗎

現在的女孩子過分注重自己的臉蛋了。不去提升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能力,整天想著靠容貌一步升天的女孩們太多了,即使總有整容失敗的例子發生,依然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不會遇到的,從而鋌而走險,最後造成惡果。
父母傷心之餘,應該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其他女孩更應該引以為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修飾臉蛋不如正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內心強大,自信感爆棚的女孩不會盲目的把一生壓在容貌上的。

㈢ 姓氏的傳說

1、出自己姓,為周代昆吾之後,以封國名
為氏。據 《元和姓纂》和《蘇洵族譜》等所載,顓頊帝裔孫吳回為帝嚳火正,生子

陸終,陸終生樊為昆吾,至周武王,其後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建立蘇國。後

遷都於溫(故城在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其後代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蘇氏。 2、出

自古代少數民族中有蘇氏。據《漢書》所載,遼東烏桓在漢武帝時附漢,他們分遷

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地,其中有改漢姓蘇的。3、出自古代

少數民族有蘇氏或改姓蘇: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改

鮮卑族代北復姓跋略氏單姓蘇。② 清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改蘇姓,錫伯族

蘇木爾氏,漢姓為蘇。③ 裕固族蘇勒都斯氏,漢姓為蘇,土族蘇卜氏,漢姓為蘇。

④ 羌族蘇蟒達房名,漢姓為蘇。⑤ 彝族阿蘇氏,漢姓為蘇其他少數民族亦有。得姓始

祖: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顓頊之裔陸終長子。其父陸終娶鬼方氏之

女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後均有封國,樊初封於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許昌,後

遷至今河南省濮陽),後又封於蘇(一說其子封於蘇),夏桀時被商湯所滅。周初,其

裔忿生因功被封於蘇國,後忿生遷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春秋初,蘇國為

狄所滅,子孫遂以國名為氏,稱為蘇姓,並尊昆吾為其始祖。二、遷徙分布蘇姓發

祥於河南溫縣,後西周被犬戎所滅,周天子遷都洛陽,史稱東周,蘇姓為官者隨之

遷徙洛陽,並在當地形成望族。春秋時蘇從入楚仕庄王,而有蘇姓定居於兩湖一帶。漢

武帝時,因蘇建討伐匈奴有功,被封為平陵(治所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侯,此

後不久,此支蘇姓又派生出扶風蘇姓、武功蘇姓、藍田蘇姓。漢末群雄 割據,有蘇

姓一支由河內遷四川眉山,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北方連年戰亂,烽火連天,

蘇姓也隨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江南各地。蘇建十二世孫蘇則為曹魏東平(今屬山東省)

相,而居山東。隋朝時蘇則三子蘇遁之八世孫蘇威因忠諫而為隋煬帝除為光州(治

所在今河南省光山)刺史,始為光州固始蘇姓。唐初,陳元光入閩開基漳州,已有

蘇姓人入閩,到唐末時,蘇威五世孫蘇益隨王潮、王審知入閩,死後贈上將軍、武

安侯,葬於同安縣,是為蘆山堂同安蘇姓始祖。蘇威長子蘇光誼的子孫分布在福建

德化、永春一帶,次子蘇光謂的子孫分布於莆田一帶,三子蘇光誨的子孫仍居同安,而

早期遷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帶的蘇姓被稱為梅山蠻,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章

敦平定梅山蠻,殺戮過甚,蘇姓之倖免者,大都南逃至兩廣、雲南一帶,也有逃到

越南、寮國、泰國的北部山區。蘆山堂的蘇姓因仕宦在南宋時散居江南各地,並有

一支由閩入粵。蘇姓入台始於宋、明時蘇姓入台,其因有二:一隨鄭成功收復台灣,二

是逃荒謀生。此期隨著航海技術的提高,居於福建沿海的蘇姓則有飄洋過海,僑居

海外者。滿清時,蘇姓人已廣布全國。如今,蘇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廣東省為

多,廣東省的蘇姓人口佔到全國漢族蘇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蘇姓是當今中國姓氏

排行第四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七。三、歷

史名人蘇 秦:河南洛陽人,戰國時的縱橫家,曾成功地勸說六國國王聯合抗秦,身

佩六國相印,可謂三寸不爛之舌能抵百萬雄兵。蘇 武:杜陵(今陝西省西安)人,

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匈奴羈留十九年,牧羊於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

嚙雪吞旃,而仍杖漢節,為保持民族氣節樹立了榜樣。蘇 章:扶風平陵(今陝西省

咸陽)人,東漢名臣,少博學,善屬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歷任冀州、並州刺史,後

因抑制豪強,不徇私情而被罷職。蘇 惠:始平(今陝西省興平)人,十六國時女詩

人,以迴文璇機圖詩著名,此詩今人仍尋解不疲。蘇 林:外黃人,三國時魏大臣,

博學多才,官至散騎常侍。蘇 頌:福建省泉州人,北宋天文學家、葯學家,官至右

僕射兼中書門下侍郎。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水運儀象台,有《新儀象法要》遺

世,敘述水運儀象台的結構和製造。在醫葯方面,編著了《圖經本草》,對葯物學

的考訂有很大的幫助。蘇 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人。深得歐陽修推譽。

以文章聞名於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主張抗擊遼的攻掠,對大地主的土地兼並、

政治特權很不滿。由於文學上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 軾:北宋文學家。

眉州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洵的兒子。嘉佑進士。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

出為杭州通判,元豐二年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而入獄。哲宗親政時出任知州,其後多

次被貶,元符三年病死於常州。與父洵弟轍稱三蘇。他寫的文章揮灑暢達,因此他

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雄放清新,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豪放,與辛棄

疾合稱蘇辛。他的書法為宋四家之一。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

易傳》、《東坡書傳》等。蘇 轍: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由。嘉佑進士。

與父洵兄軾稱;三蘇。 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態度與蘇軾一致,文學上的

成就不如其兄。蘇忿生:周初大臣,官至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後被封於蘇國(

甘肅省的河內)為王。蘇小妹:文學故事人物。相傳為蘇老泉女、東坡的小妹。聰

明異常,在民間的許多小故事中都有她的出現。蘇定芳:冀州武邑(今屬河北省)

人,唐初大將,在抗擊突厥、援救新羅的戰斗中戰功卓著,使大唐勢力西至中亞,

東至朝鮮半島,因功封邢國公。蘇味道:趙州欒城(今屬河北省)人,唐代文學家。乾

封進士,武則天聖歷初官居相位,當時武則天任用酷吏,政治環境險惡,朝官宰相

動輒遭殺身滅族之禍。蘇味道為達到輔佐武則天治國安邦的目的,處世謹慎小心,

後人不理解蘇味道所處的實際環境,貶稱他蘇模稜。模稜兩o這一成語即出自《舊唐

書蘇味道傳》。其詩文與李嶠齊名,號&蘇李;;與李嶠、崔融、杜審言號稱初唐;文

章四友。蘇廷碩:京兆武功(今屬陝西省)人,唐朝文學家,襲封許國公,曾與宋

王景合作,共理政事。文學上,時人有與張說(燕國公)並稱為;燕許大手筆。後人

輯有《蘇廷碩集》。蘇舜欽:四川省三台人,宋代高士,其慷慨有大志,好為古文

詩歌,隱讀以終,著有《蘇學士集》。蘇廷煜:安徽蒙城人,清代畫家,其墨梅蘭

竹菊及書法,為時稱;雙絕。蘇六朋:字枕琴,號怎道人、羅浮道人、南水村老,清

代廣東省順德縣南水人,嶺南著名風俗畫家。幼年從羅浮山寶積寺德堃和尚學畫,後

在廣州石亭巷設石亭池館,以賣畫自給。善畫人物,早歲精細之作多仿宋、元畫法,山

水作青綠重彩,晚年專攻意筆人物,略有黃慎之風,常寫道釋、仙人及民間生

活與市井風俗,形象生動逼真,運筆流暢,頗具奇思,作細筆者尤佳。畫有《群盲

聚斗圖》為時人所賞。蘇長春:字仁山,別署靜甫、教圃、夤珊、七祖、棲霞等,

自號菩提生身尊者魚潺,玄妙觀道士,清代廣東順德縣杏壇鄉人。個性剛強,不合

流俗。善畫人物、山水,兼寫花卉。作畫不泥古人法度,自辟蹊徑。用筆構圖沖破

傳統,能自成一家。與同鄉蘇六朋稱;二蘇寫仙道人物用干筆焦墨,以線條和白描法

,偏重寫意,逸筆草草卻能表達精神特性。論者謂其;白描有如石刻造像,蒼勁古樸,

氣韻淳厚。蘇曼殊:廣東省香山(今中山市)人,近現代文學家,其小說以男女愛

情為主,描寫細膩生動。通英、法語和梵文,亦工繪畫。後削發為僧,號曼殊,有

《蘇曼殊全集》傳世。 蘇兆征:廣東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共早期工運領袖之

一,曾組織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1929年病逝於上海。四、郡望堂號1、郡望武

功郡:戰國時秦孝公置武功縣,所在今陝西省眉縣東四十里、渭河北岸。扶風郡:

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藍田

縣:秦(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歷史,因境內盛產美玉而

得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河南郡:漢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陽(在今河南

省洛陽市一帶)。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黃河以北原陽縣。隋

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河內

郡:春秋時期初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武陟西南)。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

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西

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

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相當於今河

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 洛陽郡:東魏置洛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

漢水北岸。 2、堂號蘆山堂:北宋的時候,蘇蘆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鍾水運

氣象台,集觀測天體、演示圖象與自動報時於體,比歐洲人發明的時鍾表早了600年

,被譽為中國時鍾的祖師。蘇姓以;蘆山;為堂號。此外,蘇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忠

孝堂、;武功堂扶風堂藍田堂洛陽堂;白玉堂;路陽堂;嵋山堂;等堂號。五、宗族特徵

1、在我國歷史上,蘇姓可謂是一個光耀史冊的古老姓氏,早在三千多年的春秋時代,

便顯赫一時,此後蘇姓人材濟濟,俯拾皆是。 2、宋代時,整個文壇似乎都成了蘇

姓士的天下 ,為他姓所不能比。除三蘇外,還有蘇門四學士(或蘇門六君子),皆

名垂千古,光照史冊。 3、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十二年蘇晉生等修《蘇氏族

譜》,陝西長安縣蘇姓一支字行派語為:洪華正昌佐,慶炳宗才賢,善成垂鴻章,

緒克篤長

二、【蘇姓宗祠通用對聯】〖蘇姓宗祠四言通用聯〗三蘇望族;五鳳功臣。佚名撰

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北宋散文家蘇洵(1006-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

文章名於世。其散文語方流暢,筆力雄健,與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下聯典出西

漢大臣蘇武(公元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武帝時為郎。天

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多方威脅利

誘,欲命名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釋

放。他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節不屈。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至始元六年

(前81),方獲釋回朝,官至典屬國。死後,宣帝(年號五鳳)命畫其像於麒麟閣,以

彰其節操。五教傳誦; 片言息爭。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隋代武功人蘇

,字無畏,由高熲( 音炯)推薦,歷官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宰相),

與高熲共掌朝政。他以廉潔謹慎著稱,又多次就輕賦、節儉等事進諫,都被文帝采

納。煬帝時繼任宰相,後因高熲被殺及直言進諫而免官。曾著《五教》,全民傳頌。五

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常道德。下聯典出北齊武強人蘇瓊,

字珍之,歷官刑獄參軍、南清河太守,境內清明。有憶普明因兄弟爭田而久決不下,他

對兄弟二人說:難得者是兄弟,易得者是田地。有什麼可爭的呢?乙普兄弟深受感

動,便不再爭了。 引錐剌股; 仗節全忠。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

時東周洛陽人蘇秦,字季子,從鬼穀子學縱橫之術,出遊數年,裘敝金盡,憔悴歸

家,父母不認他,嫂子不為他做飯,妻子連織布機都不下。於是發奮讀書,瞌睡時便拿

錐子刺大腿,終於學成。後入齊國從事反間活動,又聯絡六國合縱抗秦,身佩六國相

印。《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下聯典指西漢杜陵人蘇武,字子卿,

天漢初年任中郎將,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對他多方威脅利誘,又把他遷往

北海邊牧羊,堅持十九年而不屈服。始元年間,漢與匈奴和好,才被遣送回朝,官

典屬國。節,謂符節,古代使者所持的憑證。 若蘭織錦;小妹工詩。 佚名撰蘇姓

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十六國時前秦女詩人蘇蕙,字若蘭,丈夫竇滔任秦州刺史,因

罪遷徙流沙,蘇蕙織錦成《迴文璇璣圖詩》寄去,表達思念之情。唐代武則天曾作

《璇璣圖序》,說它;顯現五彩,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字,縱橫反復,

都成詩句。下聯典指文學故事人物蘇小妹,相傳是蘇洵的女兒、蘇軾的妹妹。與秦

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詩詞、對聯考試秦少游,後在蘇軾暗中幫助下,秦少游才得

完成。 眉山三傑; 滄浪一亭。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眉山

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蘇洵字明允,嘉佑年間得歐陽修推薦,以文章著名於世,曾

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義安縣主簿。文章語言曉暢,筆力雄健,有《嘉佑集》。蘇

軾字子瞻,號東坡,嘉佑年間進士,神宗時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任

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又因作詩;誹謗朝廷;貶至黃州。哲時任翰林學士,曾

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文章汪洋瓷肆,明白暢達;詩作清新豪健,善用

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又擅長行書、楷書,用筆

豐腴迭宕;能畫竹,還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蘇轍,字子由,號潁

濱遺老,嘉佑年間進士,歷官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宰相)。著有《欒城集》。父

子三人合稱;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聯典指北宋詩人蘇舜欽,字子美,綿

州鹽泉人,遷居開封。景佑年間進士,曾任大理評事,慶歷年間由范仲淹推薦為集

賢校理、監進奏院。當時,他岳父杜衍為宰相,對政事有所整飭,反對派便通過誣

陷蘇舜欽而打擊杜衍,於是,蘇舜欽因小事被除名,退居蘇州滄浪亭。詩風豪健,

為歐陽修所重;又工書法、擅長散文,有《蘇學士文集》。

〖蘇姓宗祠五言通聯〗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蘇曼殊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近代學者蘇曼殊

(1884-1918)自題聯,現懸於浙江舟山普陀寺。蘇曼殊,字子谷,廣東中山人,

生於日本,父中國人,母日本人。有《蘇曼殊全集》。 漢室忠臣第; 宋朝學士

家。 佚名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南雄珠璣巷位於梅嶺山下,是 廣

東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稱為;廣東第一巷;珠璣巷的得名始於唐代張昌七世同居,朝

廷知道後為表彰其孝義特賜珠璣絛環。自梅關開通以來,梅關驛道就成為中原和江

南通往嶺南的唯一一條大道,也是北上商貿交易和南遷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線,珠璣

巷便成了這條驛道上的一個重要墟鎮。前人楊廷桂在《南還日記》中描寫:途中行

旅如蟻,擠擁甚於觀劇。大量來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進入嶺南珠璣巷,又經此轉

至珠江三角洲及廣西以至海外謀生,其後裔遍布嶺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國。看

來珠璣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發祥地,海外華僑的祖居。據珠璣巷南遷後裔聯誼

會搜集的各地南遷後裔143姓族譜記栽,由珠璣巷播遷粵、港、澳、台及海內外的後

裔數千萬人,都承根認脈,均稱珠璣巷為;七百年前的桑梓鄉。

〖蘇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武著遷秋源苦竹; 功傳萬代念蘆山。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

用聯 此聯為台灣省新竹縣東鎮蘇氏公祠;武功堂;聯。聯首嵌;武功;堂名。聯語典指

西漢時,杜陵人蘇建以校尉跟從衛青出擊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為望

族,故稱武功堂。蘇建後人蘇益隨王朝、王審知於唐末入閩,為福建;蘆山堂;蘇氏

始祖。清乾隆、嘉慶年間,從汀州府永定縣苦竹入台灣的蘇氏,多定居於新竹,建

武功堂。對聯寫出了蘇氏先祖自陝西武功遷福建的足跡,表達了台灣新竹尋根問祖

的思想感情。襟懷談定天無二; 氣象光昌月是元。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典

指東漢平陵人蘇章,字孺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官冀州刺史,當時有老朋友任清

河太守,貪山贓枉法,蘇章到清河去查處他,他沒宴招待,熱情敘舊,並高興地說:人

人都有一個天,只有我有兩個天。蘇章說:今日我和老朋友飲酒,是私誼;明日冀

刺史辦案,是公法。果然依法處理了他,一州肅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指揮六國一

身榮。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唐、宋兩代八個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蘇氏佔了三人。

下聯典出戰國虹縱橫家蘇秦(-公元前284),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東)人。字

季子。他曾與趙奉陽君(李兌)共謀,發動韓、趙、魏、齊、燕五國合縱,迫使秦

國廢帝請服,退還部分侵地。趙封他為武安君。北海牧羊不屈志;南天放鶴超然

情。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北宋文學家蘇

軾典故。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三

蘇;既是散文家,又長於詩詞。下聯典出北宋六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

耒、陳師道和李鷹並稱為蘇門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黃庭堅傳》中謂;天

下稱為四學士。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

為北宋文學家蘇軾(1036-1101)自題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人,與歐陽修一起參加詩文革新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山

有約常當戶; 秋水為神不染塵。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詩句

聯。 勸子勿為官所腐; 知君欲以詩相磨。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

詩句聯。 無數雲山供點筆;且將墨竹換新詩。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佚名

集自蘇軾詩句聯。北客幾人謫南粵;東坡到處有西湖。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

為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蘇(軾)公祠聯。

〖蘇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倚靠君山,雙龍應侍; 聚回沙水,百鳳和鳴。 佚名

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瑞雪飛花,映中郎之節;金蓮絢彩,輝學

士之文。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宋代進士蘇

舜欽,字子美,范仲淹薦其才,召試集賢校理。好為古文詩歌,其體豪放,往往驚

人。善草書,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有《蘇學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

文章雄百代,喬子流芳。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全聯典指北宋眉山三蘇附錄:

【蘇姓典故、趣事】 〖嚙雪〗 嚙雪這個典故出自於《漢書蘇武傳》。 蘇武是西漢

時期著名的使者。西漢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地侵擾邊關,漢武帝派蘇武出使

匈奴,蘇武一行人抵達匈奴後,被匈奴單於扣留下來,單於讓漢朝叛臣衛律前來勸

降,蘇武至死不從。單於見勸降不成,就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給蘇武吃喝,借

此消磨蘇武的意志。當時大雪封山,蘇武飢渴難耐,只好口吃雪塊,吞咽氈毛,即

使這樣蘇武也不向單於屈服,最後被流放到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長達19年之後,才

獲釋回漢。 後來人們用這個表示堅貞不屈,元代丁鶴年的《自詠》里就有這個典

故:嚙雪心危天日遠,看雲淚盡歲時深。〖蘇軾與酒〗 蘇軾字東坡,四川眉山人,

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從他嗜酒如

命和風度瀟灑的神態,可以尋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詩,他的詞,他的散文

〖蘇軾的詞〗 蘇軾是北宋詞壇的巨擘,在北宋詞壇上,他突破了柳永以來;詞必香

軟;的樊籬,創作了一批風貌一新的詞章,為詞體的長足發展開拓了道路。從今存三

百四、五十首東坡詞來看,蘇軾對詞體的革新是多方面的。 蘇軾擴大了詞反映社會

生活的功能,蘇軾不僅用詞寫愛情、離別、旅況等傳統題材,而且還用詞抒寫報國

壯志、農村生活、貶居生涯等,擴大了詞境。他以健筆刻畫英氣勃勃的人物形象,

來寄託立功報國的壯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等篇。在詞中,他更多

地傾入自我,表現個性。《滿江紅》;江漢西來;即景懷古,用禰衡的遭遇暗寓憤懣

不平的感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

自處的生活態度。而在徐州寫的五首《浣溪沙》,則以清新雋秀的語言,生動地描

繪了農村生產和生活小景,描繪了黃童、白叟、採桑姑、繅絲娘、賣瓜人等各式各

樣的農村人物。可以說,凡能寫進詩文中的生活內容,蘇軾都可以用詞來表達。 蘇

詞在筆力和體制上有所創變。他以寫詩的豪邁氣勢和勁拔筆力來寫詞,格調大都雄

健頓挫、激昂排宕。如《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筆勢如突兀雪山,卷地 而

來。元佑詞人以詩文句法入詞,始於蘇軾。蘇軾把陶淵明《歸去來辭》改寫成《哨

遍》,將韓愈《聽穎師琴詩》,擴成《水調歌頭》,在詞體上也堪稱創制。 以前詞

家於調名外極少立題,蘇軾不少詞作不但始用標題,有的還系以小序,小序長者達

數百字,文采斐然,頗能引人入勝。蘇軾以詩為詞,擴大了詞體的表現力。 蘇詞具

有鮮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聯翩,逸興遄飛。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憑高眺遠、《滿庭芳》歸去來兮;等,這類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

白,下開辛棄疾的某些清曠奇逸之作。在語言和音律上,也體現了蘇軾的創新精神

。蘇詞語言多吸收詩賦詞彙,兼采史傳、口語,以清雄見稱,對以前詞人鏤金錯采

的風尚有所改變。他重視音律,但不拘泥於音律。 蘇軾詞風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

除了;大江東去;一類壯麗詞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曠奇逸,或清新雋秀,或婉媚纏

綿,都各具風韻。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龍吟》詠唱楊花,幽怨

纏綿;《蝶戀花》寫佳人的歡笑攪動了牆外行人的春愁,風情嫵媚動人。 〖兄妹

戲丑〗(民間故事)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可說宋代四川的靈秀

之氣盡革於蘇氏一門,蘇小妹的父親蘇詢,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

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圓圓的臉蛋,

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子。她

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鬥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胡須,肚突身肥,

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更是她鬥口的對象,於是整天在家口

戰不休。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

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

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杏然;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里

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

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

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再一端詳,發

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隻眼睛距離較遠,整

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佔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

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

。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像。 〖蘇軾難荊

公〗 宋代大文豪蘇軾,號東坡。他經常和王荊公(王安石)在一齊研究字義。有一

次,東坡指;字請教王荊公字義。王安石解釋道:坡;者乃;土;之;皮。;東坡聽了,

不以為然,反問道:照這樣說來,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嘍?;王安石聞之,半天

默然無語。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蘇軾的字和畫〗 蘇軾的書法在宋

以後很有名,位居;蘇、黃、米、蔡;四大家之首。 宋代開國以降,帖學大行,言比

尊,加上歷代帝王的好惡,書法的格式主要以權臣的書體為轉移。這種現象嚴重影

響和限制了宋代書法的發展。因此一說起宋代說法,必以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

襄四大家為概括。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蘇軾的的書法,師

法;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諸多名家,轉益多師,

自成一家,長於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他從不拘於形式,注重吸

取各家有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蘇軾在講到他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

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講他的書

㈣ 蘇在百家姓排行第幾,關於這個姓氏的傳說

蘇姓的由來及分布 分類:默認欄目一、姓氏源流蘇(Sū 蘇)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為周代昆吾之後,以封國名
為氏。據 《元和姓纂》和《蘇洵族譜》等所載,顓頊帝裔孫吳回為帝嚳火正,生子

陸終,陸終生樊為昆吾,至周武王,其後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建立蘇國。後

遷都於溫(故城在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其後代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蘇氏。 2、出

自古代少數民族中有蘇氏。據《漢書》所載,遼東烏桓在漢武帝時附漢,他們分遷

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地,其中有改漢姓蘇的。3、出自古代

少數民族有蘇氏或改姓蘇: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改

鮮卑族代北復姓跋略氏單姓蘇。② 清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改蘇姓,錫伯族

蘇木爾氏,漢姓為蘇。③ 裕固族蘇勒都斯氏,漢姓為蘇,土族蘇卜氏,漢姓為蘇。

④ 羌族蘇蟒達房名,漢姓為蘇。⑤ 彝族阿蘇氏,漢姓為蘇其他少數民族亦有。得姓始

祖: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顓頊之裔陸終長子。其父陸終娶鬼方氏之

女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後均有封國,樊初封於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許昌,後

遷至今河南省濮陽),後又封於蘇(一說其子封於蘇),夏桀時被商湯所滅。周初,其

裔忿生因功被封於蘇國,後忿生遷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春秋初,蘇國為

狄所滅,子孫遂以國名為氏,稱為蘇姓,並尊昆吾為其始祖。二、遷徙分布蘇姓發

祥於河南溫縣,後西周被犬戎所滅,周天子遷都洛陽,史稱東周,蘇姓為官者隨之

遷徙洛陽,並在當地形成望族。春秋時蘇從入楚仕庄王,而有蘇姓定居於兩湖一帶。漢

武帝時,因蘇建討伐匈奴有功,被封為平陵(治所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侯,此

後不久,此支蘇姓又派生出扶風蘇姓、武功蘇姓、藍田蘇姓。漢末群雄 割據,有蘇

姓一支由河內遷四川眉山,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北方連年戰亂,烽火連天,

蘇姓也隨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江南各地。蘇建十二世孫蘇則為曹魏東平(今屬山東省)

相,而居山東。隋朝時蘇則三子蘇遁之八世孫蘇威因忠諫而為隋煬帝除為光州(治

所在今河南省光山)刺史,始為光州固始蘇姓。唐初,陳元光入閩開基漳州,已有

蘇姓人入閩,到唐末時,蘇威五世孫蘇益隨王潮、王審知入閩,死後贈上將軍、武

安侯,葬於同安縣,是為蘆山堂同安蘇姓始祖。蘇威長子蘇光誼的子孫分布在福建

德化、永春一帶,次子蘇光謂的子孫分布於莆田一帶,三子蘇光誨的子孫仍居同安,而

早期遷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帶的蘇姓被稱為梅山蠻,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章

敦平定梅山蠻,殺戮過甚,蘇姓之倖免者,大都南逃至兩廣、雲南一帶,也有逃到

越南、寮國、泰國的北部山區。蘆山堂的蘇姓因仕宦在南宋時散居江南各地,並有

一支由閩入粵。蘇姓入台始於宋、明時蘇姓入台,其因有二:一隨鄭成功收復台灣,二

是逃荒謀生。此期隨著航海技術的提高,居於福建沿海的蘇姓則有飄洋過海,僑居

海外者。滿清時,蘇姓人已廣布全國。如今,蘇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廣東省為

多,廣東省的蘇姓人口佔到全國漢族蘇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蘇姓是當今中國姓氏

排行第四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七。三、歷

史名人蘇 秦:河南洛陽人,戰國時的縱橫家,曾成功地勸說六國國王聯合抗秦,身

佩六國相印,可謂三寸不爛之舌能抵百萬雄兵。蘇 武:杜陵(今陝西省西安)人,

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匈奴羈留十九年,牧羊於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

嚙雪吞旃,而仍杖漢節,為保持民族氣節樹立了榜樣。蘇 章:扶風平陵(今陝西省

咸陽)人,東漢名臣,少博學,善屬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歷任冀州、並州刺史,後

因抑制豪強,不徇私情而被罷職。蘇 惠:始平(今陝西省興平)人,十六國時女詩

人,以迴文璇機圖詩著名,此詩今人仍尋解不疲。蘇 林:外黃人,三國時魏大臣,

博學多才,官至散騎常侍。蘇 頌:福建省泉州人,北宋天文學家、葯學家,官至右

僕射兼中書門下侍郎。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水運儀象台,有《新儀象法要》遺

世,敘述水運儀象台的結構和製造。在醫葯方面,編著了《圖經本草》,對葯物學

的考訂有很大的幫助。蘇 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人。深得歐陽修推譽。

以文章聞名於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主張抗擊遼的攻掠,對大地主的土地兼並、

政治特權很不滿。由於文學上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 軾:北宋文學家。

眉州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洵的兒子。嘉佑進士。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

出為杭州通判,元豐二年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而入獄。哲宗親政時出任知州,其後多

次被貶,元符三年病死於常州。與父洵弟轍稱三蘇。他寫的文章揮灑暢達,因此他

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雄放清新,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豪放,與辛棄

疾合稱蘇辛。他的書法為宋四家之一。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

易傳》、《東坡書傳》等。蘇 轍: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由。嘉佑進士。

與父洵兄軾稱;三蘇。 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態度與蘇軾一致,文學上的

成就不如其兄。蘇忿生:周初大臣,官至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後被封於蘇國(

甘肅省的河內)為王。蘇小妹:文學故事人物。相傳為蘇老泉女、東坡的小妹。聰

明異常,在民間的許多小故事中都有她的出現。蘇定芳:冀州武邑(今屬河北省)

人,唐初大將,在抗擊突厥、援救新羅的戰斗中戰功卓著,使大唐勢力西至中亞,

東至朝鮮半島,因功封邢國公。蘇味道:趙州欒城(今屬河北省)人,唐代文學家。乾

封進士,武則天聖歷初官居相位,當時武則天任用酷吏,政治環境險惡,朝官宰相

動輒遭殺身滅族之禍。蘇味道為達到輔佐武則天治國安邦的目的,處世謹慎小心,

後人不理解蘇味道所處的實際環境,貶稱他蘇模稜。模稜兩o這一成語即出自《舊唐

書蘇味道傳》。其詩文與李嶠齊名,號&蘇李;;與李嶠、崔融、杜審言號稱初唐;文

章四友。蘇廷碩:京兆武功(今屬陝西省)人,唐朝文學家,襲封許國公,曾與宋

王景合作,共理政事。文學上,時人有與張說(燕國公)並稱為;燕許大手筆。後人

輯有《蘇廷碩集》。蘇舜欽:四川省三台人,宋代高士,其慷慨有大志,好為古文

詩歌,隱讀以終,著有《蘇學士集》。蘇廷煜:安徽蒙城人,清代畫家,其墨梅蘭

竹菊及書法,為時稱;雙絕。蘇六朋:字枕琴,號怎道人、羅浮道人、南水村老,清

代廣東省順德縣南水人,嶺南著名風俗畫家。幼年從羅浮山寶積寺德堃和尚學畫,後

在廣州石亭巷設石亭池館,以賣畫自給。善畫人物,早歲精細之作多仿宋、元畫法,山

水作青綠重彩,晚年專攻意筆人物,略有黃慎之風,常寫道釋、仙人及民間生

活與市井風俗,形象生動逼真,運筆流暢,頗具奇思,作細筆者尤佳。畫有《群盲

聚斗圖》為時人所賞。蘇長春:字仁山,別署靜甫、教圃、夤珊、七祖、棲霞等,

自號菩提生身尊者魚潺,玄妙觀道士,清代廣東順德縣杏壇鄉人。個性剛強,不合

流俗。善畫人物、山水,兼寫花卉。作畫不泥古人法度,自辟蹊徑。用筆構圖沖破

傳統,能自成一家。與同鄉蘇六朋稱;二蘇寫仙道人物用干筆焦墨,以線條和白描法

,偏重寫意,逸筆草草卻能表達精神特性。論者謂其;白描有如石刻造像,蒼勁古樸,

氣韻淳厚。蘇曼殊:廣東省香山(今中山市)人,近現代文學家,其小說以男女愛

情為主,描寫細膩生動。通英、法語和梵文,亦工繪畫。後削發為僧,號曼殊,有

《蘇曼殊全集》傳世。 蘇兆征:廣東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共早期工運領袖之

一,曾組織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1929年病逝於上海。四、郡望堂號1、郡望武

功郡:戰國時秦孝公置武功縣,所在今陝西省眉縣東四十里、渭河北岸。扶風郡:

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藍田

縣:秦(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歷史,因境內盛產美玉而

得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河南郡:漢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陽(在今河南

省洛陽市一帶)。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黃河以北原陽縣。隋

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河內

郡:春秋時期初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武陟西南)。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

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西

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

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相當於今河

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 洛陽郡:東魏置洛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

漢水北岸。 2、堂號蘆山堂:北宋的時候,蘇蘆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鍾水運

氣象台,集觀測天體、演示圖象與自動報時於體,比歐洲人發明的時鍾表早了600年

,被譽為中國時鍾的祖師。蘇姓以;蘆山;為堂號。此外,蘇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忠

孝堂、;武功堂扶風堂藍田堂洛陽堂;白玉堂;路陽堂;嵋山堂;等堂號。五、宗族特徵

1、在我國歷史上,蘇姓可謂是一個光耀史冊的古老姓氏,早在三千多年的春秋時代,

便顯赫一時,此後蘇姓人材濟濟,俯拾皆是。 2、宋代時,整個文壇似乎都成了蘇

姓士的天下 ,為他姓所不能比。除三蘇外,還有蘇門四學士(或蘇門六君子),皆

名垂千古,光照史冊。 3、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十二年蘇晉生等修《蘇氏族

譜》,陝西長安縣蘇姓一支字行派語為:洪華正昌佐,慶炳宗才賢,善成垂鴻章,

緒克篤長

二、【蘇姓宗祠通用對聯】〖蘇姓宗祠四言通用聯〗三蘇望族;五鳳功臣。佚名撰

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北宋散文家蘇洵(1006-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

文章名於世。其散文語方流暢,筆力雄健,與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下聯典出西

漢大臣蘇武(公元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武帝時為郎。天

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多方威脅利

誘,欲命名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釋

放。他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節不屈。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至始元六年

(前81),方獲釋回朝,官至典屬國。死後,宣帝(年號五鳳)命畫其像於麒麟閣,以

彰其節操。五教傳誦; 片言息爭。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隋代武功人蘇

,字無畏,由高熲( 音炯)推薦,歷官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宰相),

與高熲共掌朝政。他以廉潔謹慎著稱,又多次就輕賦、節儉等事進諫,都被文帝采

納。煬帝時繼任宰相,後因高熲被殺及直言進諫而免官。曾著《五教》,全民傳頌。五

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常道德。下聯典出北齊武強人蘇瓊,

字珍之,歷官刑獄參軍、南清河太守,境內清明。有憶普明因兄弟爭田而久決不下,他

對兄弟二人說:難得者是兄弟,易得者是田地。有什麼可爭的呢?乙普兄弟深受感

動,便不再爭了。 引錐剌股; 仗節全忠。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

時東周洛陽人蘇秦,字季子,從鬼穀子學縱橫之術,出遊數年,裘敝金盡,憔悴歸

家,父母不認他,嫂子不為他做飯,妻子連織布機都不下。於是發奮讀書,瞌睡時便拿

錐子刺大腿,終於學成。後入齊國從事反間活動,又聯絡六國合縱抗秦,身佩六國相

印。《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下聯典指西漢杜陵人蘇武,字子卿,

天漢初年任中郎將,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對他多方威脅利誘,又把他遷往

北海邊牧羊,堅持十九年而不屈服。始元年間,漢與匈奴和好,才被遣送回朝,官

典屬國。節,謂符節,古代使者所持的憑證。 若蘭織錦;小妹工詩。 佚名撰蘇姓

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十六國時前秦女詩人蘇蕙,字若蘭,丈夫竇滔任秦州刺史,因

罪遷徙流沙,蘇蕙織錦成《迴文璇璣圖詩》寄去,表達思念之情。唐代武則天曾作

《璇璣圖序》,說它;顯現五彩,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字,縱橫反復,

都成詩句。下聯典指文學故事人物蘇小妹,相傳是蘇洵的女兒、蘇軾的妹妹。與秦

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詩詞、對聯考試秦少游,後在蘇軾暗中幫助下,秦少游才得

完成。 眉山三傑; 滄浪一亭。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眉山

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蘇洵字明允,嘉佑年間得歐陽修推薦,以文章著名於世,曾

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義安縣主簿。文章語言曉暢,筆力雄健,有《嘉佑集》。蘇

軾字子瞻,號東坡,嘉佑年間進士,神宗時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任

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又因作詩;誹謗朝廷;貶至黃州。哲時任翰林學士,曾

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文章汪洋瓷肆,明白暢達;詩作清新豪健,善用

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又擅長行書、楷書,用筆

豐腴迭宕;能畫竹,還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蘇轍,字子由,號潁

濱遺老,嘉佑年間進士,歷官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宰相)。著有《欒城集》。父

子三人合稱;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聯典指北宋詩人蘇舜欽,字子美,綿

州鹽泉人,遷居開封。景佑年間進士,曾任大理評事,慶歷年間由范仲淹推薦為集

賢校理、監進奏院。當時,他岳父杜衍為宰相,對政事有所整飭,反對派便通過誣

陷蘇舜欽而打擊杜衍,於是,蘇舜欽因小事被除名,退居蘇州滄浪亭。詩風豪健,

為歐陽修所重;又工書法、擅長散文,有《蘇學士文集》。

〖蘇姓宗祠五言通聯〗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蘇曼殊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近代學者蘇曼殊

(1884-1918)自題聯,現懸於浙江舟山普陀寺。蘇曼殊,字子谷,廣東中山人,

生於日本,父中國人,母日本人。有《蘇曼殊全集》。 漢室忠臣第; 宋朝學士

家。 佚名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南雄珠璣巷位於梅嶺山下,是 廣

東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稱為;廣東第一巷;珠璣巷的得名始於唐代張昌七世同居,朝

廷知道後為表彰其孝義特賜珠璣絛環。自梅關開通以來,梅關驛道就成為中原和江

南通往嶺南的唯一一條大道,也是北上商貿交易和南遷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線,珠璣

巷便成了這條驛道上的一個重要墟鎮。前人楊廷桂在《南還日記》中描寫:途中行

旅如蟻,擠擁甚於觀劇。大量來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進入嶺南珠璣巷,又經此轉

至珠江三角洲及廣西以至海外謀生,其後裔遍布嶺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國。看

來珠璣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發祥地,海外華僑的祖居。據珠璣巷南遷後裔聯誼

會搜集的各地南遷後裔143姓族譜記栽,由珠璣巷播遷粵、港、澳、台及海內外的後

裔數千萬人,都承根認脈,均稱珠璣巷為;七百年前的桑梓鄉。

〖蘇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武著遷秋源苦竹; 功傳萬代念蘆山。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

用聯 此聯為台灣省新竹縣東鎮蘇氏公祠;武功堂;聯。聯首嵌;武功;堂名。聯語典指

西漢時,杜陵人蘇建以校尉跟從衛青出擊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為望

族,故稱武功堂。蘇建後人蘇益隨王朝、王審知於唐末入閩,為福建;蘆山堂;蘇氏

始祖。清乾隆、嘉慶年間,從汀州府永定縣苦竹入台灣的蘇氏,多定居於新竹,建

武功堂。對聯寫出了蘇氏先祖自陝西武功遷福建的足跡,表達了台灣新竹尋根問祖

的思想感情。襟懷談定天無二; 氣象光昌月是元。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典

指東漢平陵人蘇章,字孺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官冀州刺史,當時有老朋友任清

河太守,貪山贓枉法,蘇章到清河去查處他,他沒宴招待,熱情敘舊,並高興地說:人

人都有一個天,只有我有兩個天。蘇章說:今日我和老朋友飲酒,是私誼;明日冀

刺史辦案,是公法。果然依法處理了他,一州肅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指揮六國一

身榮。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唐、宋兩代八個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韓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蘇氏佔了三人。

下聯典出戰國虹縱橫家蘇秦(-公元前284),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東)人。字

季子。他曾與趙奉陽君(李兌)共謀,發動韓、趙、魏、齊、燕五國合縱,迫使秦

國廢帝請服,退還部分侵地。趙封他為武安君。北海牧羊不屈志;南天放鶴超然

情。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北宋文學家蘇

軾典故。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三

蘇;既是散文家,又長於詩詞。下聯典出北宋六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

耒、陳師道和李鷹並稱為蘇門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黃庭堅傳》中謂;天

下稱為四學士。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

為北宋文學家蘇軾(1036-1101)自題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人,與歐陽修一起參加詩文革新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山

有約常當戶; 秋水為神不染塵。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詩句

聯。 勸子勿為官所腐; 知君欲以詩相磨。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

詩句聯。 無數雲山供點筆;且將墨竹換新詩。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佚名

集自蘇軾詩句聯。北客幾人謫南粵;東坡到處有西湖。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此聯

為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蘇(軾)公祠聯。

〖蘇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倚靠君山,雙龍應侍; 聚回沙水,百鳳和鳴。 佚名

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瑞雪飛花,映中郎之節;金蓮絢彩,輝學

士之文。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宋代進士蘇

舜欽,字子美,范仲淹薦其才,召試集賢校理。好為古文詩歌,其體豪放,往往驚

人。善草書,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有《蘇學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

文章雄百代,喬子流芳。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全聯典指北宋眉山三蘇附錄:

【蘇姓典故、趣事】 〖嚙雪〗 嚙雪這個典故出自於《漢書蘇武傳》。 蘇武是西漢

時期著名的使者。西漢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地侵擾邊關,漢武帝派蘇武出使

匈奴,蘇武一行人抵達匈奴後,被匈奴單於扣留下來,單於讓漢朝叛臣衛律前來勸

降,蘇武至死不從。單於見勸降不成,就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給蘇武吃喝,借

此消磨蘇武的意志。當時大雪封山,蘇武飢渴難耐,只好口吃雪塊,吞咽氈毛,即

使這樣蘇武也不向單於屈服,最後被流放到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長達19年之後,才

獲釋回漢。 後來人們用這個表示堅貞不屈,元代丁鶴年的《自詠》里就有這個典

故:嚙雪心危天日遠,看雲淚盡歲時深。〖蘇軾與酒〗 蘇軾字東坡,四川眉山人,

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從他嗜酒如

命和風度瀟灑的神態,可以尋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詩,他的詞,他的散文

〖蘇軾的詞〗 蘇軾是北宋詞壇的巨擘,在北宋詞壇上,他突破了柳永以來;詞必香

軟;的樊籬,創作了一批風貌一新的詞章,為詞體的長足發展開拓了道路。從今存三

百四、五十首東坡詞來看,蘇軾對詞體的革新是多方面的。 蘇軾擴大了詞反映社會

生活的功能,蘇軾不僅用詞寫愛情、離別、旅況等傳統題材,而且還用詞抒寫報國

壯志、農村生活、貶居生涯等,擴大了詞境。他以健筆刻畫英氣勃勃的人物形象,

來寄託立功報國的壯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等篇。在詞中,他更多

地傾入自我,表現個性。《滿江紅》;江漢西來;即景懷古,用禰衡的遭遇暗寓憤懣

不平的感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

自處的生活態度。而在徐州寫的五首《浣溪沙》,則以清新雋秀的語言,生動地描

繪了農村生產和生活小景,描繪了黃童、白叟、採桑姑、繅絲娘、賣瓜人等各式各

樣的農村人物。可以說,凡能寫進詩文中的生活內容,蘇軾都可以用詞來表達。 蘇

詞在筆力和體制上有所創變。他以寫詩的豪邁氣勢和勁拔筆力來寫詞,格調大都雄

健頓挫、激昂排宕。如《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筆勢如突兀雪山,卷地 而

來。元佑詞人以詩文句法入詞,始於蘇軾。蘇軾把陶淵明《歸去來辭》改寫成《哨

遍》,將韓愈《聽穎師琴詩》,擴成《水調歌頭》,在詞體上也堪稱創制。 以前詞

家於調名外極少立題,蘇軾不少詞作不但始用標題,有的還系以小序,小序長者達

數百字,文采斐然,頗能引人入勝。蘇軾以詩為詞,擴大了詞體的表現力。 蘇詞具

有鮮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聯翩,逸興遄飛。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憑高眺遠、《滿庭芳》歸去來兮;等,這類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

白,下開辛棄疾的某些清曠奇逸之作。在語言和音律上,也體現了蘇軾的創新精神

。蘇詞語言多吸收詩賦詞彙,兼采史傳、口語,以清雄見稱,對以前詞人鏤金錯采

的風尚有所改變。他重視音律,但不拘泥於音律。 蘇軾詞風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

除了;大江東去;一類壯麗詞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曠奇逸,或清新雋秀,或婉媚纏

綿,都各具風韻。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龍吟》詠唱楊花,幽怨

纏綿;《蝶戀花》寫佳人的歡笑攪動了牆外行人的春愁,風情嫵媚動人。 〖兄妹

戲丑〗(民間故事)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可說宋代四川的靈秀

之氣盡革於蘇氏一門,蘇小妹的父親蘇詢,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

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圓圓的臉蛋,

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子。她

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鬥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胡須,肚突身肥,

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更是她鬥口的對象,於是整天在家口

戰不休。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

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

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杏然;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里

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

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

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再一端詳,發

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隻眼睛距離較遠,整

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佔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

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

。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像。 〖蘇軾難荊

公〗 宋代大文豪蘇軾,號東坡。他經常和王荊公(王安石)在一齊研究字義。有一

次,東坡指;字請教王荊公字義。王安石解釋道:坡;者乃;土;之;皮。;東坡聽了,

不以為然,反問道:照這樣說來,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嘍?;王安石聞之,半天

默然無語。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蘇軾的字和畫〗 蘇軾的書法在宋

以後很有名,位居;蘇、黃、米、蔡;四大家之首。 宋代開國以降,帖學大行,言比

尊,加上歷代帝王的好惡,書法的格式主要以權臣的書體為轉移。這種現象嚴重影

響和限制了宋代書法的發展。因此一說起宋代說法,必以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

襄四大家為概括。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蘇軾的的書法,師

法;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諸多名家,轉益多師,

自成一家,長於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他從不拘於形式,注重吸

取各家有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蘇軾在講到他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

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講他的書法 。

㈤ "蘇"姓的來歷

■相關網站

·網路貼吧·蘇吧:http://post..com/f?kw=%CB%D5
·中華蘇氏:http://zhonghuasu.pkm.cn/
·中華蘇氏:http://suofchia.bokee.com/
·由於「網路知道」字數限制,更多的內容請參見: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69212&page=1

■蘇姓排行

蘇姓分布廣泛,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一位,為全國人口最多的五十個姓之一。尤以廣東省為多,廣東省的蘇姓人口佔全協蘇姓人口的20%。

■姓氏源流

蘇(Sū 蘇)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為周代昆吾之後,以封國名為氏。據 《元和姓纂》和《蘇洵族譜》等所載,顓頊帝裔孫吳回為帝嚳火正,生子陸終,陸終生樊為昆吾,至周武王,其後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建立蘇國。後遷都於溫(故城在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其後代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蘇氏。
2、出自古代少數民族中有蘇氏。據《漢書》所載,遼東烏桓在漢武帝時附漢,他們分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地,其中有改漢姓蘇的。
3、出自古代少數民族有蘇氏或改姓蘇: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改鮮卑族代北復姓跋略氏單姓蘇。
② 清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改蘇姓,錫伯族蘇木爾氏,漢姓為蘇。
③ 裕固族蘇勒都斯氏,漢姓為蘇,土族蘇卜氏,漢姓為蘇。
④ 羌族蘇蟒達房名,漢姓為蘇。
⑤ 彝族阿蘇氏,漢姓為蘇……其他少數民族亦有。
得姓始祖: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顓頊之裔陸終長子。其父陸終娶鬼方氏之女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後均有封國,樊初封於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許昌,後遷至今河南省濮陽),後又封於蘇(一說其子封於蘇),夏桀時被商湯所滅。周初,其裔忿生因功被封於蘇國,後忿生遷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春秋初,蘇國為狄所滅,子孫遂以國名為氏,稱為蘇姓,並尊昆吾為其始祖。

■遷徙分布

蘇姓發祥於河南溫縣,後西周被犬戎所滅,周天子遷都洛陽,史稱東周,蘇姓為官者隨之遷徙洛陽,並在當地形成望族。春秋時蘇從入楚仕庄王,而有蘇姓定居於兩湖一帶。漢武帝時,因蘇建討伐匈奴有功,被封為平陵(治所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侯,此後不久,此支蘇姓又派生出扶風蘇姓、武功蘇姓、藍田蘇姓。漢末群雄割據,有蘇姓一支由河內遷四川眉山,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北方連年戰亂,烽火連天,蘇姓也隨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江南各地。蘇建十二世孫蘇則為曹魏東平(今屬山東省)相,而居山東。隋朝時蘇則三子蘇遁之八世孫蘇威因忠諫而為隋煬帝除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光山)刺史,始為光州固始蘇姓。唐初,陳元光入閩開基漳州,已有蘇姓人入閩,到唐末時,蘇威五世孫蘇益隨王潮、王審知入閩,死後贈上將軍、武安侯,葬於同安縣,是為蘆山堂同安蘇姓始祖。蘇威長子蘇光誼的子孫分布在福建德化、永春一帶,次子蘇光謂的子孫分布於莆田一帶,三子蘇光誨的子孫仍居同安,而早期遷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帶的蘇姓被稱為梅山蠻,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章敦平定梅山蠻,殺戮過甚,蘇姓之倖免者,大都南逃至兩廣、雲南一帶,也有逃到越南、寮國、泰國的北部山區。蘆山堂的蘇姓因仕宦在南宋時散居江南各地,並有一支由閩入粵。蘇姓入台始於宋、明時蘇姓入台,其因有二:一隨鄭成功收復台灣,二是逃荒謀生。此期隨著航海技術的提高,居於福建沿海的蘇姓則有飄洋過海,僑居海外者。滿清時,蘇姓人已廣布全國。如今,蘇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廣東省為多,廣東省的蘇姓人口佔到全國漢族蘇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蘇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七。

■歷史名人

蘇 秦:河南洛陽人,戰國時的縱橫家,曾成功地勸說六國國王聯合抗秦,身佩六國相印,可謂三寸不爛之舌能抵百萬雄兵。
蘇 武:杜陵(今陝西省西安)人,漢武帝時出使匈奴,被匈奴羈留十九年,牧羊於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嚙雪吞旃,而仍杖漢節,為保持民族氣節樹立了榜樣。
蘇 章: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人,東漢名臣,少博學,善屬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歷任冀州、並州刺史,後因抑制豪強,不徇私情而被罷職。
蘇 惠:始平(今陝西省興平)人,十六國時女詩人,以「迴文璇機圖詩」著名,此詩今人仍尋解不疲。
蘇 林:外黃人,三國時魏大臣,博學多才,官至散騎常侍。
蘇 頌:福建省泉州人,北宋天文學家、葯學家,官至右僕射兼中書門下侍郎。他設計出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水運儀象台,有《新儀象法要》遺世,敘述水運儀象台的結構和製造。在醫葯方面,編著了《圖經本草》,對葯物學的考訂有很大的幫助。
蘇 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人。深得歐陽修推譽。以文章聞名於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主張抗擊遼的攻掠,對大地主的土地兼並、政治特權很不滿。由於文學上的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 軾:北宋文學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洵的兒子。嘉佑進士。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杭州通判,元豐二年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而入獄。哲宗親政時出任知州,其後多次被貶,元符三年病死於常州。與父洵弟轍稱「三蘇」。他寫的文章揮灑暢達,因此他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雄放清新,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豪放,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的書法為宋四家之一。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易傳》、《東坡書傳》等。
蘇 轍: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由。嘉佑進士。與父洵兄軾稱「三蘇」。 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態度與蘇軾一致,文學上的成就不如其兄。
蘇忿生:周初大臣,官至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後被封於蘇國(甘肅省的河內)為王。
蘇小妹:文學故事人物。相傳為蘇老泉女、東坡的小妹。聰明異常,在民間的許多小故事中都有她的出現。
蘇定芳:冀州武邑(今屬河北省)人,唐初大將,在抗擊突厥、援救新羅的戰斗中戰功卓著,使大唐勢力西至中亞,東至朝鮮半島,因功封邢國公。
蘇味道:趙州欒城(今屬河北省)人,唐代文學家。乾封進士,武則天聖歷初官居相位,當時武則天任用酷吏,政治環境險惡,朝官宰相動輒遭殺身滅族之禍。蘇味道為達到輔佐武則天治國安邦的目的,處世謹慎小心,後人不理解蘇味道所處的實際環境,貶稱他「蘇模稜」。「模稜兩可」這一成語即出自《舊唐書·蘇味道傳》。其詩文與李嶠齊名,號「蘇李」;與李嶠、崔融、杜審言號稱初唐「文章四友」。
蘇廷碩:京兆武功(今屬陝西省)人,唐朝文學家,襲封許國公,曾與宋王景合作,共理政事。文學上,時人有與張說(燕國公)並稱為「燕許大手筆」。後人輯有《蘇廷碩集》。
蘇舜欽:四川省三台人,宋代高士,其慷慨有大志,好為古文詩歌,隱讀以終,著有《蘇學士集》。蘇廷煜:安徽蒙城人,清代畫家,其墨梅蘭竹菊及書法,為時稱「雙絕」。
蘇六朋:字枕琴,號怎道人、羅浮道人、南水村老,清代廣東省順德縣南水人,嶺南著名風俗畫家。幼年從羅浮山寶積寺德堃和尚學畫,後在廣州石亭巷設石亭池館,以賣畫自給。善畫人物,早歲精細之作多仿宋、元畫法,山水作青綠重彩,晚年專攻意筆人物,略有黃慎之風,常寫道釋、仙人及民間生活與市井風俗,形象生動逼真,運筆流暢,頗具奇思,作細筆者尤佳。畫有《群盲聚斗圖》為時人所賞。
蘇長春:字仁山,別署靜甫、教圃、夤珊、七祖、棲霞等,自號菩提生身尊者魚潺,玄妙觀道士,清代廣東順德縣杏壇鄉人。個性剛強,不合流俗。善畫人物、山水,兼寫花卉。作畫不泥古人法度,自辟蹊徑。用筆構圖沖破傳統,能自成一家。與同鄉蘇六朋稱「二蘇」,寫仙道人物用干筆焦墨,以線條和白描法,偏重寫意,逸筆草草卻能表達精神特性。論者謂其「白描有如石刻造像,蒼勁古樸,氣韻淳厚」。
蘇曼殊:廣東省香山(今中山市)人,近現代文學家,其小說以男女愛情為主,描寫細膩生動。通英、法語和梵文,亦工繪畫。後削發為僧,號曼殊,有《蘇曼殊全集》傳世。
蘇兆征:廣東省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共早期工運領袖之一,曾組織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1929年病逝於上海。

■郡望堂號

1、郡望
武功郡:戰國時秦孝公置武功縣,所在今陝西省眉縣東四十里、渭河北岸。
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
藍田縣:秦(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歷史,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黃河以北原陽縣。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河內郡:春秋時期初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武陟西南)。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西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
洛陽郡:東魏置洛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漢水北岸。
2、堂號
蘆山堂:北宋的時候,蘇蘆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鍾水運氣象台,集觀測天體、演示圖象與自動報時於體,比歐洲人發明的時鍾表早了600年,被譽為中國時鍾的祖師。蘇姓以「蘆山」為堂號。
此外,蘇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忠孝堂」、「武功堂」、「扶風堂」、「藍田堂」、「洛陽堂」、「白玉堂」、「路陽堂」、「嵋山堂」等堂號。

■宗族特徵

1、在我國歷史上,蘇姓可謂是一個光耀史冊的古老姓氏,早在三千多年的春秋時代,便顯赫一時,此後蘇姓人材濟濟,俯拾皆是。
2、宋代時,整個文壇似乎都成了蘇姓人士的天下 ,為他姓所不能比。除三蘇外,還有蘇門四學士(或蘇門六君子),皆名垂千古,光照史冊。
3、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十二年蘇晉生等修《蘇氏族譜》,陝西長安縣蘇姓一支字行派語為:「洪華正昌佐,慶炳宗才賢,善成垂鴻章,緒克篤長。」

■蘇姓宗祠通用對聯

〖蘇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三蘇望族;
五鳳功臣。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五教傳誦;
片言息爭。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引錐剌股;
仗節全忠。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若蘭織錦;
小妹工詩。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十六國時前秦女詩人蘇蕙,字若蘭,丈夫竇滔任秦州刺史,因罪遷徙流沙,蘇蕙織錦成《迴文璇璣圖詩》寄去,表達思念之情。唐代武則天曾作《璇璣圖序》,說它「顯現五彩,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字,縱橫反復,都成詩句」。下聯典指文學故事人物蘇小妹,相傳是蘇洵的女兒、蘇軾的妹妹。與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詩詞、對聯考試秦少游,後在蘇軾暗中幫助下,秦少游才得完成。

眉山三傑;
滄浪一亭。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蘇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乾坤容我靜;
名利任人忙。
——蘇曼殊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近代學者蘇曼殊(1884-1918)自題聯,現懸於浙江舟山普陀寺。蘇曼殊,字子谷,廣東中山人,生於日本,父中國人,母日本人。有《蘇曼殊全集》。

漢室忠臣第;
宋朝學士家。
——佚名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

〖蘇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武著遷秋源苦竹;
功傳萬代念蘆山。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台灣省新竹縣東鎮蘇氏公祠「武功堂」聯。聯首嵌「武功」堂名。聯語典指西漢時,杜陵人蘇建以校尉跟從衛青出擊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為望族,故稱武功堂。蘇建後人蘇益隨王朝、王審知於唐末入閩,為福建「蘆山堂」蘇氏始祖。清乾隆、嘉慶年間,從汀州府永定縣苦竹入台灣的蘇氏,多定居於新竹,建武功堂。對聯寫出了蘇氏先祖自陝西武功遷福建的足跡,表達了台灣新竹尋根問祖的思想感情。

襟懷談定天無二;
氣象光昌月是元。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典指東漢平陵人蘇章,字孺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官冀州刺史,當時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貪山贓枉法,蘇章到清河去查處他,他沒宴招待,熱情敘舊,並高興地說:「人人都有一個天,只有我有兩個天。」蘇章說:「今日我和老朋友飲酒,是私誼;明日冀刺史辦案,是公法。」果然依法處理了他,一州肅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
指揮六國一身榮。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唐、宋兩代八個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蘇氏佔了三人。下聯典出戰國虹縱橫家蘇秦(?-公元前284),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東)人。字季子。他曾與趙奉陽君(李兌)共謀,發動韓、趙、魏、齊、燕五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請服,退還部分侵地。趙封他為武安君。

北海牧羊不屈志;
南天放鶴超然情。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北宋文學家蘇軾典故。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指「三蘇」既是散文家,又長於詩詞。下聯典出北宋六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和李鷹並稱為蘇門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黃庭堅傳》中謂「天下稱為四學士」。

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北宋文學家蘇軾(1036-1101)自題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歐陽修一起參加詩文革新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青山有約常當戶;
秋水為神不染塵。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詩句聯。

勸子勿為官所腐;
知君欲以詩相磨。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詩句聯。

無數雲山供點筆;
且將墨竹換新詩。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佚名集自蘇軾詩句聯。

北客幾人謫南粵;
東坡到處有西湖。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蘇(軾)公祠聯。

〖蘇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倚靠君山,雙龍應侍;
聚回沙水,百鳳和鳴。
——佚名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

瑞雪飛花,映中郎之節;
金蓮絢彩,輝學士之文。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上聯典出西漢大臣蘇武事跡。下聯典出宋代進士蘇舜欽,字子美,范仲淹薦其才,召試集賢校理。好為古文詩歌,其體豪放,往往驚人。善草書,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有《蘇學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
文章雄百代,喬子流芳。
——佚名撰蘇姓宗祠有用聯
全聯典指北宋眉山「三蘇」。

■附錄:【蘇姓典故、趣事】

〖嚙雪〗
「嚙雪」這個典故出自於《漢書·蘇武傳》。
蘇武是西漢時期著名的使者。西漢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地侵擾邊關,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蘇武一行人抵達匈奴後,被匈奴單於扣留下來,單於讓漢朝叛臣衛律前來勸降,蘇武至死不從。單於見勸降不成,就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給蘇武吃喝,藉此消磨蘇武的意志。當時大雪封山,蘇武飢渴難耐,只好口吃雪塊,吞咽氈毛,即使這樣蘇武也不向單於屈服,最後被流放到北海荒無人煙的地方長達19年之後,才獲釋回漢。
後來人們用這個表示堅貞不屈,元代丁鶴年的《自詠》里就有這個典故:「嚙雪心危天日遠,看雲淚盡歲時深。」

〖蘇軾與酒〗
蘇軾字東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從他嗜酒如命和風度瀟灑的神態,可以尋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詩,他的詞,他的散文都有濃濃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樣,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為之銳減。

〖蘇軾的詞〗
蘇軾是北宋詞壇的巨擘,在北宋詞壇上,他突破了柳永以來「詞必香軟」的樊籬,創作了一批風貌一新的詞章,為詞體的長足發展開拓了道路。從今存三百四、五十首東坡詞來看,蘇軾對詞體的革新是多方面的。
蘇軾擴大了詞反映社會生活的功能,蘇軾不僅用詞寫愛情、離別、旅況等傳統題材,而且還用詞抒寫報國壯志、農村生活、貶居生涯等,擴大了詞境。他以健筆刻畫英氣勃勃的人物形象,來寄託立功報國的壯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等篇。在詞中,他更多地傾入自我,表現個性。《滿江紅》「江漢西來」即景懷古,用禰衡的遭遇暗寓憤懣不平的感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處的生活態度。而在徐州寫的五首《浣溪沙》,則以清新雋秀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農村生產和生活小景,描繪了黃童、白叟、採桑姑、繅絲娘、賣瓜人等各式各樣的農村人物。可以說,凡能寫進詩文中的生活內容,蘇軾都可以用詞來表達。
蘇詞在筆力和體制上有所創變。他以寫詩的豪邁氣勢和勁拔筆力來寫詞,格調大都雄健頓挫、激昂排宕。如《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筆勢如突兀雪山,卷地而來。元佑詞人以詩文句法入詞,始於蘇軾。蘇軾把陶淵明《歸去來辭》改寫成《哨遍》,將韓愈《聽穎師琴詩》,擴成《水調歌頭》,在詞體上也堪稱創制。
以前詞家於調名外極少立題,蘇軾不少詞作不但始用標題,有的還系以小序,小序長者達數百字,文采斐然,頗能引人入勝。蘇軾以詩為詞,擴大了詞體的表現力。
蘇詞具有鮮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聯翩,逸興遄飛。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憑高眺遠」、《滿庭芳》「歸去來兮」等,這類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開辛棄疾的某些清曠奇逸之作。在語言和音律上,也體現了蘇軾的創新精神。蘇詞語言多吸收詩賦詞彙,兼采史傳、口語,以清雄見稱,對以前詞人鏤金錯採的風尚有所改變。他重視音律,但不拘泥於音律。
蘇軾詞風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除了「大江東去」一類壯麗詞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曠奇逸,或清新雋秀,或婉媚纏綿,都各具風韻。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龍吟》詠唱楊花,幽怨纏綿;《蝶戀花》寫佳人的歡笑攪動了牆外行人的春愁,風情嫵媚動人。

〖兄妹戲丑〗(民間故事)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可說宋代四川的靈秀之氣盡革於蘇氏一門,蘇小妹的父親蘇詢,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圓圓的臉蛋,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子。她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鬥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胡須,肚突身肥,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更是她鬥口的對象,於是整天在家口戰不休。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杏然;
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隻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佔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像。

〖蘇軾難荊公〗
宋代大文豪蘇軾,號東坡。他經常和王荊公(王安石)在一齊研究字義。有一次,東坡指「坡」字請教王荊公字義。王安石解釋道:「『坡』者乃『土』之『皮』。」東坡聽了,不以為然,反問道:「照這樣說來,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嘍?」王安石聞之,半天默然無語。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不知辛苦為誰甜〗
蘇東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時,經常與詩僧佛印參禪、唱和,二人最是友善。東坡喜歡吃燒豬。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時,常常做好燒豬等待東坡來吃。
一天,蘇東坡又來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燒豬卻被別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蘇東坡便作了一首游戲詩,安慰佛印:
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
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為甚酥〗
蘇東坡任黃州團練副使時,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蘇東坡邊吃邊問:「這種油果叫什麼名字?」主人回答說還沒有取名字呢。東坡又問:「為甚酥?」(為什麼這么酥脆)座中眾客皆曰:「您說的『為甚酥』三字就可以作為它的名字了。」
還有,潘長官因知蘇東坡不能飲酒,東坡每次來赴宴時,就特地為他准備了一些度數低的甜酒。蘇東坡飲之笑著打趣道:「這酒一定是錯煮水了。」
一天,蘇東坡忽然心血來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詩向何秀才索求之:
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
已傾潘子錯煮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都是葯名〗
蘇東坡和姜至之參加朋友的宴會,二人同坐一席。席間,姜至之先說了個酒令:「在座的諸位各要打一個葯名。」於是指著東坡說:「你就是個葯名。」東坡莫名其妙,連忙請教。姜至之說:「子蘇子。」東坡隨口對他說:「你也是個葯名,如果不是半夏,那一定是厚朴了。」姜至之一時不解,反問東坡有何說法。東坡笑著告訴他:「不是半夏、厚朴,為何以姜制(至)之呢?」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文字游戲〗
蘇東坡聽說王荊公的《字說》剛完成,前去荊公處祝賀,並戲言道:「大作中說:以『竹』鞭『馬』為『篤』。但我還有個疑問:「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麼可『笑』的?」荊公笑而不答,卻反問道:「『鳩』字以『九』從『鳥』,難道也有什麼證據嗎?」
東坡立即作答:「《詩經》上說:『屍鳩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們的爹娘,恰好是九個。」
王荊公聽了,欣然點頭應允。時間長了,才知道蘇東坡又跟他開了個大玩笑。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七分詩,三分讀〗
秦少章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詩人郭祥正有一次路過杭州,把自己寫的一卷詩送給蘇東坡鑒賞。未等東坡看詩,他自己先有聲有色地吟詠起來,直讀得感情四溢,聲聞左右。吟完詩,征詢東坡的意見:「祥正這些詩能評幾分?」
東坡不假思索地說:「十分。」郭祥正大喜,又問何以能有十分。東坡笑著答道:「你剛才吟詩,七分來自讀,三分來自詩,不是十分又是幾分?」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由於「網路知道」字數限制,以下內容請參見: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69212&page=1

■蘇姓典故、趣事[更為豐富]
■蘇姓起源[更為豐富]
■蘇姓歷代遷徙史[更為豐富]
■國外蘇姓介紹
■蘇姓分布[更為豐富]
■蘇姓家譜介紹
■蘇姓家譜文獻目錄
■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F77917整理]

㈥ 河北蘇姓 由來

歷史來源
一 :「蘇」出自「己」姓。以國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武王時,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國,後遷於溫,稱為蘇忿生,春秋時,蘇國被狄族所滅,其子孫以國名為氏。
二 : 為鮮卑族復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復姓「拔略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蘇」氏。

蘇姓起源參考之二
蘇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一,在台灣排名第二十三。蘇姓出自古帝王顓頊高陽氏,是陸終長子昆吾的後代。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生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有六個兒子,長子姓己,名樊,在夏朝時被封在昆吾,因此叫昆吾氏。昆吾有個兒子後來被封在蘇,建立了蘇國,他的子孫因此而姓蘇。後來,昆吾的後代中有個叫蘇忿生的,被周武王封在溫縣,建立了蘇國。後來,蘇國被滅,蘇國的子民就用蘇作為自己的姓氏。發展與演變:蘇姓世居河內,先秦時有一支徙居湖南,湖北,西漢時期,有蘇姓開始遷居陝西,山東,廣東等地,晉朝時,更是發展到河北,江蘇,浙江。唐代,蘇姓開始進入四川,福建,北宋年間,蘇姓擴展到了雲南,台灣。蘇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溫縣,河內,洛陽,武功,扶風,杜陵,平陵,北海,桂陽,襄陽,邯鄲,藍田,趙郡,漳州,同安,新化,梅州,仙游,興化,泉州,晉江,南安,永春,龍溪等。

㈦ 點評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中,諸葛亮無疑是塑造得最為成功,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可以說,他是全書的主角,是全書的靈魂。那麼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物?在作品中他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後世人們心中他是一位足智多謀,克己奉公的千古賢相,他鞠躬盡瘁,效力蜀漢,是忠臣的典範。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准備階段。他隱居隆中,躬耕隴畝,心懷天下,研究治國用兵之道。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他輔佐劉氏,力圖復興漢室。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六齣祁山,北圖中原,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諸葛亮在我國古代政治家中可說是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在《三國志》、《晉書》等史志類作品中,對他的政治、軍事才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一個有著經天緯地的智慧,矢志不逾的精神,全智全能的幾乎完美無缺的人物形象。
一,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是智慧的化身。
在《三國演義》中,表現諸葛亮的才能的是從兩方面描寫的,即正面和側面。第三十六回中,徐庶曾曰:「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水鏡先生司馬徽也喻諸葛亮為「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開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劉備前兩次顧茅廬,通過對隆中環境的描寫,及崔州平等對孔明的評價,產生「未見其人而先見其才」的效果,側面描寫諸葛亮的智慧。而當劉備見到了諸葛亮時,對諸葛亮開始了正面的描寫,「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這便是有名的天下三分《隆中對》,從諸葛亮在茅廬中的見識表現出他的智慧,真是「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而接下來諸葛亮智慧又是從政治、軍事、創造三個方面來展現:
(一)他是傑出的政治家。
諸葛亮大小事並抓,「躬自校簿書,流汗竟日」,不但承擔了全國軍政大計的決策和推動,並親自監督興修水利、橋梁、道路,驛舍等工程,組織養蠶、織錦、煮鹽、冶鐵、鑄錢等重要事業,實施「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獎勵農桑,與民生息」等正確政策,使蜀漢逐漸恢復了元氣。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安定了後方。使蜀漢漸漸開創了一個「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積蓄饒」、「吏不容奸,人懷自勵」的有所作為的局面。
(二)他是傳神的軍事家。
陳壽說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而在《三國演義》里,羅貫中通過大量的虛構情節,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把他塑造為用兵如神的軍事家。以決定劉備集團命運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戰為例,諸葛亮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關鍵的人物。孫劉聯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孫權抗曹的決心,由他使之堅定;周瑜導演的「群英會」、「蔣干盜書」,黃蓋的苦肉計、詐降計,被他一眼看穿;他與周瑜共同商定戰役的關鍵決策火攻計;且又能借來實行火攻的決定性的東風。可以說,孫劉聯盟在奪取勝利的道路上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他的智慧;如果沒有他,盟軍要想打敗曹操幾乎是不可能的。周瑜對他嫉恨在心,多次企圖除掉他,他都逐一化解,安如泰山,使周瑜無可奈何,同時又維護了孫劉聯盟,保障了戰役的勝利。三氣周瑜、智取漢中、七擒孟獲、六齣祁山、設空城計諸葛亮的軍事謀略展現得淋漓盡致。在與對手的斗爭中,他總是善於把握全局,隨機應變,因勢利導,牢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他總是知己知彼,重視掌握情報,善於調動對方,打心理戰,或伏擊,或偷渡,或偽裝,或奔襲,進退自如,虛虛實實,千變萬化,一次又一次地贏得勝利。甚至在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率兵追趕,還被諸葛亮的遺像嚇得狼狽而逃,不得不使司馬懿承認:「吾不如孔明也!」
(三)他是偉大的發明家。
諸葛亮重視裝備的革新和戰術的改進,創制了可巧運糧草的「木牛流馬」和神秘的「八陣圖」,造射殺力極強的連弩,還發明了神奇的孔明燈。

以孔明燈為例, 這是諸葛亮北伐被司馬懿困於平陽時所發明的一種用來向救兵傳遞信息的空飄燈,也是熱氣球的起源。在科技不發達的三國時代,諸葛亮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熱氣球空飄這個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實的卧龍!稱他為「智慧的化身」實不為過!
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忠臣的代表。
只因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將自己的一半人生都獻給了劉備復興漢室的理想。從「白帝託孤」到「秋風五丈原」(公元223年—公元234年),這十二年裡,諸葛亮獨力支撐蜀漢政局,日理萬機,盡心竭力,為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而不懈奮斗。平定南方之後,他親率大軍北伐,臨行呈上著名的《出師表》,對後主諄諄告誡,並慨然表示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他「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在外有強敵,內有弱主的艱難形勢下,他以極大的智慧和毅力,作出了非凡的業績。直到最後一次北伐,他因積勞成疾,吐血不止,自知生命垂危,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蜀軍的安危和蜀漢的存亡,仔細安排退軍部署,推薦自己的接班人,還「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在這最後一次巡視軍營中,他懷著無限的遺憾長嘆道:「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其有極!」在死神即將來臨之際,上至國君,下至部屬,近至眼前的退軍節度,遠至今後的方針大計,他都考慮到了,唯獨沒有想到自己的家小。《三國演義》還極力渲染了諸葛亮病逝時的悲涼氣氛:「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孔明奄然歸天。」真是字字帶血,聲聲含淚,悼惜之情,溢於言表,盡顯諸葛亮的光輝形象。
不妨我們再比較一下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都是託孤大臣,權傾一國,司馬懿設計除掉大將軍曹爽,獨攬大權,把持朝政,為子孫奪得帝位奠定基礎,而諸葛亮功高卻不震主,他雖然大權在握,卻非常懂得自製。南征回來後,聲望達到空前,使另外一個輔政大臣李嚴深為疑慮,故意寫信建議諸葛亮趁機進爵封王,接受九錫。對此諸葛亮言:「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說自己是位才能低下的人,輔佐先帝不勝任,承蒙錯愛,位居人臣之首,所得的祿賜也夠多了。如今討賊尚未奏效,知己之恩未報,便妄自尊大,與道義不合。這都表明諸葛亮已成為封建統治者以及士大夫階層宣揚封建忠順思想、鞏固其統治的典型代表。
三,諸葛亮立身嚴謹,處事公正,是嚴正的典範。
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被人們一再傳誦。然而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主動上表,請求「自貶三等」,勇於自責的精神卻往往被人們忽視。諸葛亮喜愛馬謖,讓馬謖守街亭。馬謖卻自作主張,終丟失街亭,蜀軍不得不迅速撤退,第一次北伐取得的成果毀於一旦。事後,諸葛亮不僅堅持原則,嚴守軍令,揮淚斬馬謖;而且勇於承擔責任,上表自貶三等;並誠懇叮囑部下:「自今以後,諸人有遠慮於國者,但勤攻吾之闕,責吾之短,則事可定,賊可滅,功可翹足而待矣。」
馬謖失了街亭,責任由他一人承擔也就是了,諸葛亮又何必請求「自貶三等」呢?其實問題並不那麼簡單。馬謖恃才自傲失了街亭,固然當斬。但不妨再往深里想一想,鎮守街亭,事關國之安危,選派何人鎮守,理當慎之又慎,更何況劉備早就提醒過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可諸葛亮還是錯誤地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馬謖。所以街亭失守,諸葛亮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諸葛亮能夠從「領導」的角度痛悔自責,自貶三等,動了真格,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
在《三國演義》中,曾因驕奢無度、被諸葛亮奏後主劉禪廢為庶民的前長水校尉廖立,正徙放於漢山,聽到諸葛亮溘然長逝的噩耗,大為哀痛地表示:「諸葛丞相死,我一輩子都要老死在這兒了!」 被諸葛亮廢黜的李嚴也痛心不已,言自己再無出頭之日。作品插敘了廖立、李嚴得知噩耗後的悲痛情景,亦襯托諸葛亮立身之嚴謹、處事之公正、感召力之強烈。
四,諸葛亮兩袖清風,清正廉潔,是清官的楷模。
諸葛亮的廉潔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內無余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曾上奏後主,言:「成都有噪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治別生,以長尺寸。若臣死後,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這並不是諸葛亮虛飾之詞,有《三國志》諸葛亮本傳言「及卒,如其所言」為證。諸葛亮在與李嚴的一封信中,也曾談及自己的生活狀況:「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余,妾無副服。」
(二)教育子女,淡泊明志。
諸葛亮的親生兒子諸葛瞻、諸葛懷出生後,他從不嬌寵,而時刻牽掛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軍中的前夕,寫下了流芳百世的《誡子書》。他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30年後,鄧艾率魏軍攻蜀,兵至綿竹,諸葛瞻拒不接受鄧艾的高官誘降,英勇戰死,時年37歲。與此相比之下,現今高官們,哪個不在為子孫謀利呢?
(三)喪事簡辦,薄葬山中。
他在彌留之際,「遺命葬於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報,不須器物」。簡單得像一個普通百姓。他要求把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朴,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著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四)儉約成風,影響後人。
諸葛亮教導「儉以養德」,對部屬影響頗大,一時儉約成風。將軍鄧芝「不治私產,妻子不免飢寒,死之日,家無余財。」 大將軍姜維,「宅舍弊薄,資財無余,側室無妾滕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樂學不倦,清素節財。」董和為股肱之臣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後任宰相費禕,「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
身為宰輔,位極人臣,專決朝政十餘年,卻「蓄財無余,妾無副服」,力求死後「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死時又遺命薄葬,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的最後階段仍堅持原則,力行儉朴風氣,其高風亮節實為可貴,其儉約之風實在罕見。
人無完人。諸葛亮也有他的錯誤,比如對劉禪的培養。諸葛亮北伐時,劉禪已經21歲了,可諸葛亮卻安排了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掌管各項事物,安排是夠仔細,可劉禪干什麼呢?他只做一件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事實上什麼也不幹!一旦諸葛亮死後又該怎麼辦呢?諸葛亮想到了,他讓蔣,費二人接替自己掌管朝政,劉禪仍是無事可做,直到這二人死了才真正掌管朝政。事實上,劉禪做了30年無權皇帝,卻只管理了蜀國10年就被滅了,這一點來看,諸葛亮又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終究瑕不掩瑜,諸葛亮逝世以後的一千餘年間,歷代胸懷壯志、關心國事的知識分子深情地緬懷和頌揚著他,廣大民眾一代又一代地傳頌著他的業績,各種通俗文藝也反復講唱和渲染著他的故事。羅貫中繼承了這種尊崇諸葛亮的社會心理,在史實的基礎上,吸收了通俗文藝的有益成分,加上自己的天才創造,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高雅、睿智、充滿理想色彩和藝術魅力的諸葛亮形象,一個家喻戶曉的光輝形象。這樣的諸葛亮形象,雖以歷史人物諸葛亮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變異,比其歷史原型更高大,更美好,成為古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崇高典範,成為中華民族忠貞品格和無比智慧的化身,成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

㈧ 馬臉女孩小燕手術成功了嗎

馬臉女孩小燕手術成功了。

2010年,歷經九個多小時的手術後,手術團隊將巨大腫物切除,為小燕重塑了一張接近於正常的臉:再造了一個鼻子,眼球回到了正常的位置,鼻腔恢復呼吸,口腔能夠正常進食。經過了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手術,小燕終於能夠走出家門,走上街頭。她還能在工廠里做一些盲人能做的工作。

臉部腫物「蠶食」了她的整張臉

吳小燕來自浙江省慶元縣一個農民家庭,從小長得美麗可愛。但在九歲時,命運開始了對她和家人的殘忍折磨。

她開始逐漸雙目失明,臉上卻有腫物越長越大,似乎要「破土而出」。她只能放棄讀書,父親帶她輾轉求醫,當地的醫生診斷她為「視神經瘤」,認為這種病「治不了」。無奈,小燕只能回到家中,她躲起來再也不出門。

在隨後的10多年裡,小燕面部畸形膨隆,五官逐漸移位,雙側眼球分開約兩個巴掌大,鼻子變形且無法呼吸,臉部的腫物與腦袋一樣大。

㈨ 誰給我一個卡通劇劇本 英語的 最好有中文翻譯

你好,記憶中的經典動畫(主要是浙江和上海兩省市地方電視台曾播過的)
1、鐵臂阿童木:上海可能也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動畫片,說的是擬人化的機器人阿童木與邪惡做斗爭的故事,日子過的太久記不太清楚了。
經典人物:ATOM
2、芝麻街:美國的木偶片,其實是用布做的,很好看的,我是在上海二台看的,也就是現在的上海電視台都市生活頻道。
經典人物:大鳥
3、聰明的一休:「格幾格幾格幾格幾格幾格幾~~~~~~~」小和尚一休登場了。劇情主要是借用了日本及中國(!)的一些古代智慧故事,套到一休及其夥伴身上,所以看來讓人非常親切。但是片子里涉及到很多日本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比如一休屋子外面的小布偶,毛利將軍與幕府,一休為什麼會從皇太子倫為和尚等等,在現在看來足以研究一下的,當時的小孩子可能就不怎麼關心這個了。張衛健版的機靈小不懂,就是抄襲的一休的故事。最早看一休是在紹興縣電視台。
經典人物:一休、千兵衛
4、花仙子:大眼美女畫風的鼻祖作品,變身概念的始作俑者。故事講述的少女小裴周遊世界,找尋傳說中的七色花的故事。整部作品將花這一載體貫穿全劇,也算可圈可點,就是太女性化了。記得當時上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小朋友問我花仙子看嗎?我回答,那個是女孩子看的,我不看~~~~~~~(小小年紀就~~~~ -_-|||)。故事最後,小裴周遊世界,要找尋的七色花居然就在自家的後院里,還是給當時幼兒園的我留下一些感觸的。
經典人物:小裴、娜娜小姐、國奇(就是那個會變身的狐狸,變身道具是雨傘)
5、夜行神龍:美國動畫片,講的就是一些在類似於羅馬建築上的石像在夜間轉化為真人,而且還能飛行,又是一些侏羅紀生物為造型的英雄。
6、神偷卡門:和夜行神龍一個時期放映的,都在東方電視台的熊貓俱樂部(後又改為神龍俱樂部)放的。
7、神探伽傑特:一個有許多偵查工具的偵探。
8、機器貓:這個也算經典作品了,畫面簡單,情節有趣。前段時間上海還重播過。
經典人物:哆啦A夢、大雄
9、大力鼠:披著紅斗篷,很神氣的樣子,經常是和其餘兩部動畫片一同放的,就是一隻大狗副警長,還有兩只烏鴉,這是在慈溪有限電視台放的。
10、聖鬥士星矢:這個好象無須介紹,據調查全上海99.997%的適齡兒童、少年及青年都看過或知道。這是一個時代的標志,從此以後動漫正式進入了中國——以動漫的形式,隨之而起的是其周邊的熱賣,我家這片的小孩子們幾乎是在第一時間里把所有變形金剛的香煙牌全兌換成了聖鬥士的香煙牌子,把變形金剛的玩具換成了聖鬥士的公仔。
聖鬥士很像網路游戲里的「熱血傳奇」,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它抓住了一個動漫成功的要決,就是熱血激斗+一些小噱頭(小宇宙啊,聖衣啊,希臘傳說啊)。從此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上海的動漫迷對日本漫畫的要求趨於固定,男孩子要看的是熱血激斗+搞笑,女孩子要看的是帥哥美女+浪漫劇情+好聽的OP/ED,以後只要符合以上條件的日式動漫幾乎沒有不成功的。
經典人物:青銅五小強、城戶紗織(雅典娜)
11、北斗神拳:主人公世紀末救世主健次郎與邪惡戰斗的故事,說來劇情很老套,也很無聊,但你知道全劇51集中多少惡人給額頭上刻著「無敵」二字的健次郎暴頭嗎?現在看來,這部片子能在上海播出也算是一個奇跡。
經典人物:健次郎
12、魔神壇鬥士:又譯為《鎧傳》。五個主角分別代表「仁義禮智信」,身披聖衣般的鎧甲和反派作戰。整部片子有點像聖鬥士,但人物似乎少了點,而且日式風格太重,簡直是文化滲透!
經典人物:卡奧斯神(不是奧斯卡!)
13、大力水手:波普安、布魯托、奧麗薇三個人的感情糾葛,以前我從沒想過波普安和布魯托在爭斗什麼,現在才明白原來就是為了一個女人。
14、藍精靈:其實它的那首歌已經蓋過了那部動畫片本身,本人沒有怎麼看過這部歐洲的動畫片,就不做評論了。
15、魔神英雄傳:主角瓦它諾,小女忍者希米可,還有胖胖的施巴拉古大師,酷酷的虎王,大鳥古拉瑪,這樣一隻問題戰隊去異世界解救眾生……有點像沖關游戲。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片子大量運用了3頭身Q版造型,劇中所有機體都是3頭身造型,雖然有點另類,但無疑是成功的。
經典人物:施巴拉古大師
16、戰神金剛:所有的機體都是鐵獅子,只是顏色不一樣,從一個基地通道出來,然後組成一個組合體,以後的恐龍戰隊很像這部動畫片。
17、功夫小子:主角金米到大林寺學功夫,兩個男配角叫金剛和老周,金米常常能從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體會到拳法的精妙之處。op是中文版的:「……為了理想忍受刻苦修行……嘿活……少年金米終成拳精!」,夠傻氣的。
經典人物:金米、金剛、老周
18、宇宙騎士:又是說地球人和外星侵略者打仗的故事,男主角叫迪伯威(danger boy),被外星人改造過,會變身成為機甲戰士,畫面和人設還不錯, 反派一號是主角的弟弟阿雄,酷酷的,能力和主角相差不多。孤膽英雄最終抱得美人歸,典型的老套。ED和OP倒是不錯。
經典人物:無
19、忍者亂太郎:戴眼睛的亂太郎、愛錢如命的銅丸、總是流的鼻涕的富家子新兵衛,這三個小忍者把我們引進了忍者學校,這里到處是怪的有些BT的人物,校長和他的愛犬黑木,不把飯吃光就會暴走的廚房大娘,一會是妙齡美女一會是老太太的女生部分校長,擅長扮成女性的老師(名字忘了),還有對應男生三人組的女生三人組等等。搞笑的情景層出不窮。現在紅的發紫的「火影忍者」也算是其後輩。
經典人物:黑木黑木(出場時還有首歌「黑木黑木黑木黑木黑木黑木……」)
20、阿拉蕾:這部就比「龍珠」要好看的多,超級搞笑,劇情基本忠於原作,就是太少了,阿拉蕾的男友也沒出現就沒了。我是在上虞電視台看的。
經典人物:阿拉蕾
21、森林好小子:經典搞笑作品!暴笑!人物設定就超搞笑,主角卡內奇瞪著一雙牛眼,經常以Q版造型示人,還有美國來的諾基,穿著美國星條旗,滿身掛滿電燈泡,閉著眼故意裝COOL,感情豐富的台詞:「我是雲,風是我的朋友……」,長相酷似魔鬼的黑幫少爺西多,花粉過敏的帥哥謝那魯……一堆古里古怪的人。
經典人物:卡內奇、諾基
22、新編西遊記:韓國版的西遊記。玩滑板和雙節棍的孫悟空,開著越野車的唐僧,拿火箭筒的豬八戒,老是想著挖寶藏的沙僧,還有那個暗戀悟空的,老是纏著他們的小龍女,比惡搞版的「最游記」要有分寸的多。劇情超無里頭搞笑,「XX我喜歡-喜歡,XX我喜歡-喜歡……」這個歌挺好玩的。但是故事的最後,師徒四人全給大魔頭抓走了,連孫悟空也給打倒了,如來佛竟然親自出馬,將一干妖怪一網打盡,實在有點……令人遺憾!
經典人物:孫悟空,雖然這個孫悟空實在不怎麼起眼,但是後來不少關於孫悟空的日本動漫都將孫悟空描述成一個小孩子樣(但是很強大)的人物,比如「最游記」、「七龍珠」等
23、貓怪麥克:以一隻叫麥克的黃花貓為主角,講述人與貓,貓與貓的故事,畫面簡單,劇情以搞笑為主,看著看著你也會發出會心的笑的。還有時不時會有改編過的名著讓麥克等動物來演,都曲解的很搞笑。
經典人物:貓斯拉(超恐怖)
24、很久很久以前:一部講述韓國民間傳說的動畫片,其實好多故事都是中國的,片頭動畫和片尾動畫都很好聽。
25、佐羅:這個(汗)……應該叫「蘇羅」吧……日版的佐羅去掉了兩撇小鬍子,比美版的要年輕許多,也更會裝傻,女主角叫羅麗塔,好象比佐羅要成熟一些,配音聽上去有點嗲聲嗲氣的。說真的,像極了夜禮服假面小衛。
經典人物:無
26、太空突擊隊:經典的太空冒險科幻片,根據經典科幻小說改編,有法語版、英語版、日語版,當然還有國語版的,只是由台灣配的音。
27、羅賓漢大冒險:節奏太慢,看的要人命啊!
經典人物:無
28、玉米山莊: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動畫片,不知道是國產的,還是引進的。
29、地球超人:一部環保題材的動畫片,劇情簡單,由五個帶戒指的年輕人召喚出地球超人,而且個人憑借戒指還有各自的威力。
30、綠野仙蹤:名著動畫,稍有改編。
經典人物:無
31、我是小甜甜:變身後會唱歌的那個是日本的明星小甜甜啦,不是斯皮爾斯·布來尼。 最後傻忽忽的男主角終於明白自己愛的其實是沒變身前的那個青梅竹馬的小姑娘,故事略帶搞笑,不過涉及早戀~~~~~~(我是無所謂的啦~~~~~)
經典人物:無
32、正氣大俠:以「石頭,剪子,布」為主題的低齡動畫,猜拳決定一切。
經典人物:無
地址:
http://www.bestanime.com/newAniData/aniInfo.php?subPageType=pds&idx=1369&
33、番茄騎士:又一個超低齡動畫,主角是一群蔬菜水果。
經典人物:無
34、俏皮小花仙:那幾年放的好象全是低齡動畫,瑪利貝兒的發型不錯,建議長頭發的MM去看看。
經典人物:無
35、三眼神童: 主角是頭上貼著膠布的三眼族後人,一旦額頭上的封印解除便會變身為超級強悍的三目童子。手冢治蟲的作品。
經典人物:三目童子
36、美少女戰士:日本人還真是想的出,讓這么幾個小姑娘穿上迷你裙、水手服,與怪物作戰,還有帥哥燕禮服假面在關鍵時刻拔刀相助,敵人的幾個指揮官也很美型。劇情雖然比較老套,但勝在各方面都很討巧:既有變身和激斗場面,又有搞笑片段,美女帥哥一個不少(美女還是未成年的),還有好聽的音樂和早戀情節。以後不少美少女戰士題材的作品大多抄襲這個模式。
經典人物:水兵月、燕禮服假面
37、海爾兄弟:由海爾集團資助,推出的劇集較為長的國產動畫片。海爾兄弟無論從商業價值還是在中國動畫業發展過程中都體現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38、變形金剛:美國為一款機器人玩具專門打造的動畫片,無疑動畫帶來的效益遠比玩具好,這是策劃者萬萬沒想到的。
39、頭領戰士:是變形金剛的續集,日本人的機體設計無疑比美版的要好一點,變形金剛們普遍變形能力強,結構合理,至少沒有出現「擎天柱變形時的集裝箱是從哪裡來得?」這樣的問題。但是日本人在編寫劇本方面還是欠缺了一點,或者說美版的變形金剛實在是太經典了!?日本的變形金剛在處理問題時只會用蠻力解決,感覺像變形金剛版的聖鬥士,美版的則善於用智慧和游擊戰來解決。
以後還放過頭領戰士的續集——聖戰,不過似乎也不怎麼出挑。
經典人物:無
40、超級智能方程式賽車:說的是無名小卒風見由於意外不得不參加一年一度的超級智能方程式賽車比賽,最後這名天才少年終於成為年度總冠軍的故事,故事裡還有個超級厲害的天才車手,在比賽中段才加入,最後卻以一分之差獲亞軍,兩人經常為女主角小香爭風吃醋。這部片子是沒有片頭曲的,不過片尾歌《believe each other》很好聽。這樣的賽車體裁的作品顯然無法與後來的「頭文字D」抗衡。
經典人物:無
41、名人故事:畫風有濃厚的日式漫畫(注意是傳統漫畫!)風格,說的都是科學家或歷史名人的小故事,一集裡面有兩集,上集說的是世界名人的故事,下集說的是日本名人的故事,感覺日本名人竟然和世界名人一樣多。
經典人物:無
42、青色杜馬: 故事說的是主角的父親,一名童話小說家給邪惡反派亞歷山大大帝抓走了,主角得到了一匹會飛的青色小馬的幫助,並開始找尋父親。故事最後他終於擊倒了強大的如同神一般的XX皇帝,但是XX皇帝面具下隱藏的竟然是…………ED不錯,故事略顯平淡。
經典人物:無
43、飛天少女豬:美少女戴上豬鼻子就能變身小豬戰斗?!真想得出來……搞笑類的作品,人物還蠻可愛,粉紅色的豬豬也很可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豬不是一般的豬,是日本香豬,據說這種粉色豬很乾凈,渾身香噴噴的,不吃雜糧,吃特製的豬食,現在是日本流行的寵物。上海現在也有賣,300多元一隻,不過豬食貴貴,給豬擦嘴巴的進口餐紙也很貴。
經典人物:無
44、十二生肖守護神:十二生肖全成了擬人化的人(那個留長發的馬老是嚷嚷著熱血青春,整個一金巴老師),主角是一隻老鼠,弱點是很怕貓,但最終他克服了這個心理缺陷,很有性格的十二生肖穿梭於被篡改的童話世界中,和反派(貓)戰斗。片頭曲雖然是女聲唱的,但是很熱血,我喜歡。
經典人物:無
45、怪鴨歷險記:古老城堡里的吸血鬼鴨子,達Q拉,保姆是一隻白色的大肥雞。有些恐怖哦。尤其是片頭。
46、灌籃高手:上海有線電視台對動漫的一大貢獻!繼《聖鬥士》後動漫在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紅透了大江南北,連中央台都搞起它的cosplay。一時間,中國的籃球人口不知道增加了多少,籃球成了最帥最受歡迎的運動(流星花園你總看過吧?)。有人說「邀命」就是看了這個打籃球才開竅的。人物劇情都不用多說了吧。
它的成功主要是緊緊抓住了熱血激斗+搞笑2大要素,同時,又不失時機的搞起了「動漫產業化」,漫畫、VCD就不說了,6首主題歌就出了一盤磁帶,賣的還很紅火。從此,國人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動漫產業化。
經典人物:湘北五大先發,還有其他籃球隊的一些有特色的主力
47、棒球英豪:也是上海有線電視台引進的,緊接在「灌籃」之後。本來想將動漫產業化進行到底的,但是引進這部以棒球為主題的片子實在是一個敗筆,收視率極低,其周邊產品的冷落也是可想而知的。
其失敗的原因實在有很多,比如棒球在中國不受關注,安達充的人物不夠美型,和也死的太早等等,但是最主要的是這部作品情節上既不搞笑也不火暴,總是淡淡的,淡淡的,連故事裡的愛情也是淡淡的,這種含蓄的表達估計也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看的懂,小孩子愛看的是紅紅綠綠、大吵大鬧的那種動畫片。這種情況似乎很像網路游戲里的歐美大作與韓國泡菜的對比。
經典人物:無
48、華斯比歷險記:小熊泰迪和八腳蟲克魯比,還有一個戴眼鏡的老頭牛頓坐著熱氣飛船的歷險記。還有一些蹦蹦跳跳的獨角怪獸,總是拿來拉車用的。有個搞笑壞蛋叫「土偉哥」,但他的僕人老是叫錯叫成「土位子」。他每天都要開炮打牛頓的房子,每天都打不到。
49、小蜜蜂:一部以昆蟲為題材的勵志動畫片。
50、四驅小子:「注意——不是四驅兄弟!主角叫四驅郎來著」,以上是別人的提醒,否則我還真以為是一部作品了,不好看。
經典人物:無
51、名偵探柯南:「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這句經典台詞堪比金田一的那句「賭上我爺爺的名字!」個人認為該劇入選「20年來上海地區電視里放過的十大日本動畫片」並不為過!
柯南何時才能變回新一呢?青山剛昌曾說過,只要還有一個柯南迷,柯南就不會長大。
台版的配音還真是強啊,馮友薇的柯南,劉傑的新一一點也不比高山南和山口勝平差。
經典人物:柯南/新一
52、足球小將:這個動畫比漫畫要差多了,劇情同樣是很誇張,但《灌籃》比這個好接受多了。人物太簡單,製作也很粗糙,劇情又太平淡,遼寧的配音也不行。
經典人物:無
53、寵物小精靈:可愛的皮卡丘、可愛的神奇寶貝、可愛的反派火箭隊(經典台詞: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為了地球不被破壞——為了世界的和平——呵呵,我們——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堅持愛與正義的罪惡——穿梭在銀河的火箭隊——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待——喵,就是這樣。[有一句忘了,望高手指點])!雖然是一部由游戲改編的動畫,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有青出於藍的跡象。
經典人物:皮卡丘等一干神奇寶貝
54、數碼寶貝:我很喜歡的一部動畫。雖然號稱是寵物小精靈的姐妹片,但是這部片子卻有著鮮明的主題和熱血激斗場面。講的是七個被選中的孩子被送往奇幻的數碼世界,帶著自己的數碼寶貝與邪惡的數碼寶貝戰斗的故事。這里的數碼寶貝都有變身和升級制度,從剛開始的幼年期到最後的究極形態都有各自的絕招和形態。這個據說也有游戲,游戲叫「數碼暴龍」,GBA和PS上有。
上海放的數碼寶貝是第一部,第二部中長大了的阿武和另外幾個孩子再次踏上數碼世界的土地,挑戰數碼皇帝。
OP和ED都很好聽,有人要MP3可以發QQ給我:17072824
經典人物:無
55、龍珠:恩……這個嘛……各位龍珠迷們,還是看漫畫吧,龍珠的動畫實在是……唉……製作粗糙啊!一部超級經典的漫畫就變成了一部超級LJ的動畫。
經典人物:無
56、中華小當家:劇情雖然是說小當家劉昂星做菜挑戰的故事,但實際上是一部武俠片(!?),劇中那些號稱美食家的傢伙一吃到小當家做的菜就忘乎所以,儀態全失,真是搞笑,對於菜式的評點還相當的肉麻。
該劇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成功的運用了跳出場景的手法。各位應該不會忘了當初看聖鬥士的時候,一開始很不習慣,怎麼星史和人家打的好好的,畫面突然就變成了一匹飛馬和毒蛇的樣子,以後習慣了,漸漸體會出這種手法的高明之處。這就叫跳出場景,以後的不少搞笑動畫中經常可以見到這種手法,連周星馳的「食神」中也多處應用。
經典人物:小當家、嘟嘟(身材真的很不錯……)
57、海底小精靈:一群海底的精靈,腦袋上有一根出氣還是幹嘛的管子。交通工具通常是海馬。
58、忍者神龜:名字是一些名人,尤其是畫家,米開朗基羅,拉佩爾等等,師傅是只大老鼠,平常都生活在下水道。
59、希曼和希瑞:一對強大的兄妹,都有一柄劍。
60、四驅兄弟:同樣是講四驅車,《四驅兄弟》就比《四驅小子》好得多,人物好看些,小豪,小烈兩兄弟要可愛很多。另外,配音也要好很多,而且還有字幕。自從它播出後,街上玩四驅車的小孩多了不少哦,賣四驅車的店也變多了啊。
經典人物:無
61、新世紀天鷹戰士:哈哈哈,可憐的《eva》,被從頭改到尾。「天鷹」——真虧這翻譯是怎麼想出來的!定信志、凌波零、飛鳥、見里、神經元……哈哈哈,瞧這譯名,真是有水平啊!!!最讓人肅然起敬的當然是中文版的主題曲「……美麗的天使在遠方召喚你,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跡!迎面吹來和煦的風,輕輕的扣擊著我的心靈,你的臉上透著微笑,偷偷的凝視著我。你鎮定的面對一切,這一切都看在我的眼裡。我知道你無所畏懼,我知道你無比堅毅。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力量強大無比,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可以創造奇跡。美麗的天使在遠方召喚你,為了明天,少年快去努力。理想遨遊在藍色的天空,擁抱明天,喚出青春洋溢。為了明天請你不要再猶豫,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跡……」(這歌詞其實寫得滿不錯的,只是歌手的實力太強!)。如果能活著把主題歌聽完,你就可以創造奇跡了!記得大學里有一次和同學去吃火鍋,店裡正在放這首歌,結果當時的7人當場暈倒3人,3人嘔吐,1人頭暈……
經典人物:你說呢
62、勝利女排:說的是一個日本女排運動員的成長故事,聲優是台灣的,但是讀音咬字極為差勁,有人曾寫信到電視台投訴過,最後挑戰的終極BOSS是鐵榔頭時代的中國女排……整個故事與小學時熱播的《排球女將》(又譯做《青春的火焰》)無關
經典人物:無
63、白精靈:是一個精靈,傳說每一座屋子都有它的屋精靈。
64、野蠻人雅漢:又名野蠻人柯南,擁有同名游戲,其中有一隻渣渣鳥(其實是一隻火鳳凰),能夠隱到盾牌里。BOSS是一條大蛇,他要得到所有用星星鐵做成的武器。他的手下多是骷髏兵。這應該是一款較早的網路游戲。
65、櫻桃小丸子:古靈精怪的小丸子不就像是兒時的我們嗎?雖然《小丸子》的畫面好簡單,但和它朴實的劇情配合得恰到好處。台版的配音也很了得,馮有薇配的小丸子又精怪又孩子氣。中文版的ED也還可以接受,要是用的是范曉萱唱的那首就更好了。有人說小丸子是適合像我們這種年紀的人(20~30)看的,我很同意。經典人物:小丸子
66、高飛家族:米老鼠系列之一。很有趣哦,不乏迪斯尼的幽默,尤其是老實憨厚的高飛,和狡猾無比的鄰居之間的故事。
67、家有賤狗:一隻長著大馬臉、左眼有黑眼圈的笨狗,叫幸之助。
68、蜘蛛人:這是十年前的動畫片了,很長,不像現在的電影蜘蛛人那樣精悍。我第一次是在上海一台,也就是後來的上海衛視,現在已經是東方衛視了。
69、鐵膽火車俠:低齡動畫,片頭CG做的還不錯,就是太短了。
經典人物:無
70、百變小櫻魔法卡:又譯《魔卡少女櫻》,Clamp姐姐們的作品。可愛的魔卡少女木之本櫻、心靈手巧的知世、淘氣的小可、外剛內柔暗戀小櫻的香港男孩兒王小明、王小明從小青梅竹馬的表妹莓鈴、老愛取笑妹妹的哥哥桃矢、溫柔的雪兔、酷酷的月、漂亮的關月老師、神秘的骷髏里多愛里奧……,故事講的是收集骷髏牌的事。Clamp後期的作品怎麼都有些曖昧的關系在?小櫻和知世、桃矢和雪兔之間的關系都有些不太正常,「東京巴比倫」里的星史郎和昂流也是這樣。
經典人物:無
71、晴天小豬:真的很搞笑,建議大家看看,雖然OP和ED都太另類了,但搞笑劇情真的很不錯,同時這部片子大量運用了跳出場景的手法,亦真亦假,到最後我也被搞的莫名其妙了。小豬還是那種日本香豬,「一呦呦」的叫,很可愛。
經典人物:無
72、貓眼三姐妹:原來沒怎麼看過,後來在中國教育電視台看的。
73、酷樂貓:一隻酷酷的機器貓的故事,一臉的邪惡,搞破壞和拿機槍掃射是他的拿手好戲,和哆啦A夢相比簡直是兩個極端,但是現在的小朋友就喜歡這種叛逆的角色。
經典人物:無
74、奧特曼:又名鹹蛋超人,這是該劇在香港上映的名字,就因為奧特曼的眼睛像兩個切開的鹹蛋,呵呵,挺有想像力的。雷歐、塞文、艾迪、埃斯(男女合體哦)是最早在大陸放的奧特曼劇集。記得小時候玩偵探游戲的時候還拿這些名字來做代號的。
75、恐龍戰隊:不知道是日本的還是美國的,但是看演員既有美國的又有日本的,好像有好幾個版本,反正有續集,跟變形金剛一樣,領頭人換過一次,後來換成了那個拿著一把短匕首吹音樂從大海里喚起恐龍機器人的湯米,而其餘人就是喚來仿恐龍時期生物的機器人,如劍齒虎、霸王龍之類的,組成一個大的機體。反派人物也換了好幾任,第一任是拿魔杖的老女人,每次把魔杖扔到地球上,那個怪物就會變大了。還有一個專門研究製造怪獸的山羊人。第二任是機器人一家,兒子很蠢的那種。
76、葫蘆兄弟:卡通書看了不少,國內的動畫片很少有出色的,但葫蘆娃盡管畫面簡單,依然贏得了不少人的親睞。
77、熊貓京京:這也是國內推出、為數不多的好片。形象很生動,至今那兩個一胖一廋的壞蛋,以及那個壞博士的形象仍記憶猶新。
78、鏡花緣:改編自李汝珍同名名著。
79、十二生肖:故事講述十二生肖的來由,不過情節過於簡單。
80、成語動畫廊:寓教於樂的動畫片,有一個熊貓教授和一個機器人。
81、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
82、知識老人:又一部科普動畫片。有點像十萬個為什麼。
83、藍皮鼠和大臉貓:與舒克和貝塔同一時期的作品。
81、國產單集動畫:神筆、濟公鬥蟋蟀、沒頭腦和不高興、大鬧天宮、阿凡提、哪吒鬧海、三個和尚、九色鹿、天書奇譚、黑貓警長(總五集)、女禍補天。(有關國產動畫的具體介紹可瀏覽以下網 31494希望對你有幫助!

㈩ 蘇姓的由來和歷史

1、出自己姓,為周代昆吾之後。據《元和姓纂》和《蘇洵族譜》等所載,顓頊帝裔孫吳回為帝嚳火正,生子陸終,陸終生樊為昆吾,至周武王,其後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後遷都於溫。其後代子孫遂以地名為姓,稱為蘇氏。

2、來自外族的改姓。秦漢以後,北方部落逐漸強大,不斷南侵擴張,到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火連年不斷,中原政權頻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進入中原,中原百姓南遷東移,北方漢人中開始融入了大量外族基因。

加入蘇姓群體中的外族主要有:漢晉時遼東烏桓部的蘇姓人,南北朝北魏時鮮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時西夏黨項族的蘇姓人,金國女真族的蘇姓人。清朝時滿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等族人改為漢族蘇姓。這些少數民族與漢人長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為當地的蘇址漢族。

(10)馬臉女孩吳小燕治好圖片擴展閱讀:

蘇氏受姓後至周朝周武王時,出現蘇忿生。他是西周開國功臣之一,得到周公旦的稱贊,因此被封於黃河流域一帶,家居其封地,從此黃河以南及河南省黃河以北有了蘇氏。

春秋時,蘇氏從入楚仕庄王,而有蘇姓定居於兩湖一帶。戰國時,蘇氏族人外遷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陽,並涌現出縱橫家蘇秦一族。

漢初,蘇氏始徙於秦,自此,蘇氏由黃河河南以北遷入陝西。漢武帝時,蘇建於元朔二年以校尉跟隨衛青擊匈奴有功,卒後,葬於陝西武功大猶鄉,從此,蘇建成為蘇氏武功派始祖。此後不久,此支蘇姓又派生出扶風蘇姓、武功蘇姓、藍田蘇姓。漢末,有蘇姓一支由河內遷四川眉山。

閱讀全文

與馬臉女孩吳小燕治好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牆面圖片大全簡單又好看 瀏覽:913
胖女孩表情圖片 瀏覽:420
不可能圖片高清圖 瀏覽:941
齊肩發型中分圖片2015女 瀏覽:427
許願生日蛋糕女孩的漫畫圖片 瀏覽:556
抖音男生圖片高清無水印 瀏覽:939
黑色和田玉價格及圖片 瀏覽:627
父親小女孩圖片 瀏覽:773
可愛加油鼓勵圖片 瀏覽:369
簡筆畫嫦娥圖片大全 瀏覽:820
女孩夏天套裝圖片大全 瀏覽:114
夏天圖片簡單摳圖 瀏覽:739
可愛的房間的圖片大全 瀏覽:177
文字圖片大全傷感黑白 瀏覽:523
word中圖片編輯器沒有了 瀏覽:510
男生玩小雞的圖片 瀏覽:305
圖片大於2m如何粘貼到wps 瀏覽:483
word怎麼取消圖片中的灰色的選項 瀏覽:77
再踏征程文字圖片 瀏覽:150
漫畫女生q版圖片紅瞳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