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日蒙古女孩圖片

日蒙古女孩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01 14:36:28

1. 請各位幫我找一張蒙古小女孩大笑的圖片,描述如下

這圖流傳的倒是很廣 可惜我的人人注銷咯

2. 千萬別交往蒙古女人,旅居當地十年的留學生為何會如此告誡

這只是少部分人,對於蒙古女人的偏見,其實蒙古女人在感情投入方面,還是很深情的。蒙古女人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高大威猛和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

蒙古女人比較痴情,一旦她愛上了你,就會死心塌地,至死不渝。她們忠厚老實,不善於表達,做總是大於說,她們不願意傷害任何人,雖然不會說甜言蜜語,但對著自己喜歡的人,她會努力嘗試去做,她們對婚姻很忠誠,永遠都不會做背叛你的事情。

蒙古人她們一般都很優秀,各方面都不差而且勤奮刻苦,在任何地方都能夠撐起一片天,和她們在一起總有一種稱王稱霸的感覺。

3. 百年前,晚清時期的蒙古是什麼樣子的

蒙古人是清朝皇權建立的一大助力,所以清朝建立以後清朝的皇帝對蒙古也是照顧有加,雖然清朝注重滿漢平等,但是蒙古在當時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從清朝皇帝的皇後有不少都是出自蒙古就可以看得出來,就在今年大火的兩部同題材同時期的宮斗劇裡面都出現了來自蒙古的妃子,兩部劇對比下來人們就會發現,如懿傳裡面很多細節都是符合史實的,就比如說裡面嫁到蒙古的公主的行頭。所以我也找了不少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來自晚清,裡面記錄了晚清時期真實的蒙古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無論是哪個民族,貴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級,這張照片所記錄的就是蒙古的一個大家庭,從這張照片來看人可真是不少,而這些女子的打扮完全就是蒙古貴族的打扮,雖然怪異,但含金量很高。

4. 這個圖片是不是情頭

不是,這個小女孩的頭像不是情侶頭像,她叫哈琳,是蒙古土爾扈特部第十五代公主,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畢業,蒙古族歌手。

5. 蒙古族女孩性格是什麼樣子的

大方,開朗,會騎馬的有點野。

6. 蒙古族姑娘身材高挑、五官堅挺,娛樂圈裡有哪些內蒙女明星呢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1949年1月20日出生,女演員 。

1979年,斯琴高娃抗聯作品《歸心似箭》中飾演女主角玉貞 。1983年,斯琴高娃出演凌子風導演的《駱駝祥子》中的虎妞,獲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6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1985年,斯琴高娃獲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一位獲得金像獎的大陸女演員。

2017年11月7日,在第五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頒獎典禮中,盧奇榮獲公益人物獎。

7. 蒙古族女孩漂亮嗎

當然會漂亮啊! 和世界各地一樣,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呼倫貝爾大草原,錫林郭樂大草原都是很美麗的地方.
飄盪的白雲,飛馳的奔馬,綠油油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熱情朴實的蒙古牧民,還有美麗的湖泊和優雅的天鵝,在那裡可以讓人遺忘世間一切的喧囂……
風吹草低現牛羊.
根據人們的形容,你說草原美不美啊,呵呵.
其實我在草原因為草原的魅力而失去自我的感覺只在進入草原的時間有.對草原的嚮往歸根到底是一絲崇拜,抑或是敬畏.
人是很渺小的生物了,大自然才是強大,神秘,美麗的.
曾經我們確實做了很多對不起草原的事情,但是現在草原在我們內蒙人民的精心呵護關愛之下,正一年比一年綠起來,一年比一年肥美.
其實內蒙還有很多美麗的地方,你也可以給人們介紹內蒙的沙漠,胡楊******很多的

8.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1、祝壽習俗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時才祝壽。

2、婚宴禮節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

3、葬禮習俗

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後,脫去舊衣,換上新裝,或用白綢緞裹其身,將屍體盤坐裝入3尺方形木製小轎里,封好轎蓋。

(8)日蒙古女孩圖片擴展閱讀:

蒙古族的文化活動:

1、蒙古族一向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河套地區流傳有這樣一句話:「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內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為長短調兩種體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質朴﹑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聽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馬頭琴是蒙古人民最喜愛的民族樂器,因琴桿上端雕一個精緻的馬頭而得名。最早的馬頭琴稱為「奚琴」或「胡琴」,起源於東胡的「奚」(即庫莫奚),清末稱作「潮爾」。演奏形式多半是獨奏,或是自拉自唱。馬頭琴拉出來的聲音遼闊低沉,悠揚動聽,彷彿把人們帶進茫茫無邊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舞蹈有馬刀舞﹑筷子﹑安代﹑馴馬手、小青馬等。通過草原馬上生活提煉而成的馬舞,造型挺拔豪邁,步伐灑脫輕盈,在一揮手、一揚鞭、一騰跳之間,都使人感到駿馬的縱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9. 為什麼蒙古女人特別隨便

我覺得主要還是她們熱情吧,這種應該是不屬於隨便,畢竟草原奔放和豪邁,蒙古人過去說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大多是以放牧為生,整日牛羊為伴,性格豪放粗獷,說話辦事比較隨便、乾脆,沒有什麼太多講究,這跟她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系。

10. 蒙古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個。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祭把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著敖包,從左向右轉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他賽音百努。」(安好),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後,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香甜的黃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獨具草原風味的「手扒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痛飲飽餐。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敬意,常把奶壺、酒壺托在哈達上端出來,有時還唱一些表示歡迎和友好的歌曲來勸酒,客人接杯暢飲,主人就格外高興。遇到宴會請特別尊貴的客人或祭典,常擺整羊席。蒙古族叫它「烏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當客人告別的時候,常常是舉家相送,指明去路,並一再說「白乙日太!」白乙日太烏查熱亞(希望我們愉快地再見),「阿木日、賽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獻哈達: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游記》中所寫, 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遞鼻煙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這就是裝著鼻煙的鼻煙壺。遞鼻煙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後各自倒出一點鼻煙,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完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下輩脆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後再互換。
在蒙古民族的習慣中,騎馬、坐車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時,就要輕騎慢行的,以免驚動畜群,在進蒙古包以前馬鞭和馬棒要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對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車、上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包內西北角為供佛的地方,睡覺時腳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煙袋或手指人頭。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蒙古包內,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門的左側縛一條繩子,把繩子的頭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
歲時風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要算過年,一般進入臘月十五,人們就著手作過年的准備工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全家人或親友聚在一起飲食娛樂送火神。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過大年最歡樂的幾天。大年三十夜幕降臨後,人們便聚集在最年長者家中,開始除夕「乃日」(宴會),全家人盡情享受「守歲」。除夕宴會上應備辦「三鍋」一鍋是奶茶鍋;二鍋是羊背鍋;三鍋是肉湯飯食鍋。宴會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開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裡留一兩位老年人或婦女,其餘人身著節日盛裝,手提銀壺奶茶,端著奶食品,來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將供品撒進點燃的火堆里,然後叩頭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接著是家庭內部拜年。晚輩向長輩問安叩拜,老人手捧哈達,壯年人用小幅綢子、青年人則用色澤鮮艷的長條綢子叩拜,長輩賜給子孫食物和錢。
家庭內部拜年結束後,人們首先到最年長者家中,進門時依年齡大小而先後進,拜完年後至少獻兩首頌詞,三支歌,對出色的歌手,戶主捧起放有哈達的奶食盤誦祝詞,歌手待誦詞完後將哈達揣進懷里,接過奶食盤讓其他歌手品嘗。
生活風俗
(1)服飾:
靴子:蒙古靴子分馬靴和蒙古靴兩種,馬靴分棉靴和單馬靴。用牛皮製成黑色,個別有紫色,挺撥,秀氣,年青人多愛穿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翹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圖案,壓花紋,裡面有的襯皮,有的襯氈,靴身寬大,靴可套棉襪氈襪。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愛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領子較高,紐扣在右側。袍子的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子的顏色,因地因人因季而異。
腰帶:是穿蒙古袍子時所必備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綢緞,長有五米,顏色和袍子相協調。
首飾:平素牧區婦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紅、綠等顏色的長綢子把頭纏上,男子,夏季多戴鴨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樣是尖頂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婦女的首飾,逢年過節,喜慶宴會,訪親探友時用於頭上的裝飾。裝飾品種類很多,材料也因貧富不同。比較講究的,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製成。
(2)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即肉食、奶食、糧食。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愛的食品。尤其願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常見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熱止渴,且富有營養;奶酒,又叫蒙古酒。把發酵的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即釀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語叫「查干伊德」是純潔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馬奶(通稱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在那達幕大會上,總是痛飲其格,以慶賀畜牧生產的大豐收和吉祥如意。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忽必烈在皇宴會上曾把其格、駝奶等飲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故稱「牛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蒙古族人製做「牛奶酒」歷史悠久,據史書載,蒙古勃兒只斤鐵木真1206年建國時每逢吉慶之日狂飲此酒,增添喜日氣氛。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尤為盛產蒙古酒。然而,時過700多年,生產蒙古酒的原始工藝流傳至今仍未改變。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 」的意思。 古時稱作「穹廬」「氈包」。
蒙古包分兩種。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積雪,下雨時包頂不存水。包的門方長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包的百葉哈納是用數根相等的細木棍和牛皮繩連結而成,用時拉開便成圓形的蒙古包牆,搬遷時折疊,又能當勒勒車的車板。包的頂端有個口就是天窗,可通煙通氣,又可採光。
4、生產風俗
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親訪友、出外辦事都需乘馬。馬的體質不但結實強健,而且極耐粗放飼養,以忍苦耐勞著稱。日行可達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
勒勒車,也叫「大樣車」,這種車的輪子較高,直徑最長的有一米四、五。軸輪多是用樺、榆、硬雜木而製成,車轅較長,除車身外一般相當於半身的長度。它可以拉水、搬運蒙古包、運燃料、用於婚喪嫁娶,適應於草原、沙漠上通行。
庫房車,車體上放置一木製長方形有蓋有門的櫃,櫃外用鐵皮包封,或圍生牛皮,可防風、防水、防潮。櫃內可儲藏糧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車,車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鐵制桶,用來拉飲用水,平時蓄水用。
駱駝,是沙漠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冬季,牧民放牧願騎駱駝,騎乘較暖,忍苦耐勞,幾天不喂草、不飲水也能過的去,冬季行路。搬運主要依靠駱駝,在沙漠中,常常可見到成群結隊的駱駝,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魚貫而行,因此駱駝被人稱為「沙漠之舟」。
5、祭祀風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起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 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六、七、八月間。祭祀時,敖包插上樹枝,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祭禮儀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養的牛、馬、羊宰殺了,供奉在敖包之前。這種祭法由來已久,現在各另地方還有。相傳游牧時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賜,因此,祀天、地諸神時,就要宰殺牲畜來報答。
(3)酒祭:就是把鮮奶、奶油,一滴一滴灑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這種祭神的風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稱作「酒注禮」,至今有的地方還能看到。據說它的意思是說,神不僅要吃肉,也要飲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燒一大堆干樹枝或一大堆牛、馬、羊糞。祭祀時,各戶都走近火邊,念著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瑪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燒,燒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認為火最潔凈,用火可以驅逐一切邪惡。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貴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過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時,也有這種禮祭,現在已經沒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娛樂風俗
(1)賽馬:是草原上最激動人心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賽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華里。賽手不穿靴襪,只穿華麗的綵衣,頭上束著紅、 綠綢飄帶,顯得既輕便又英武。當駿馬疾馳的時侯,賽馬人騎在馬上如騰空一般,表現出嫻熟的騎藝。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輪著摔,一上來就互相抓握,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摔跤人數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雙數,總數不能出現奇數。摔跤手的服飾比較講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褲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條綉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上衣是牛皮製做,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卓都格),背後中間有圓形銀鏡或」吉祥」之類的字,腰間系有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圍裙,腳登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子上常套著五顏六色的布條頂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於軍事訓練,後改為娛樂的活動。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4)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愛的民族樂器,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草原牧民愛馬頭琴,對馬頭琴有特殊的感情。馬頭琴的琴聲優美動聽,有人形容:「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5)音樂、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稱。每當宴會,慶祝節日, 歌聲常常一個接一個。唱古老的民歌,民間傳說的故事, 唱草原富饒美麗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聲悠長而高亢,音調多激昂,歌的韻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會、節日、婚禮用的和奏樂器是兩股胡琴,四股胡琴、蕭等。
(6)「好來寶」:是蒙古民間獨特的曲藝形式,是一種說唱藝術。它有固定的曲調和唱詞。一般是兩人拉著四胡對唱或一人自問自答。說唱演員不但能拉會唱,而且有觸景生情的靈感,有隨編隨唱的本領,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較濃,如今在錫林浩特市有時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來寶」人數不等,有自編、自拉、自演,典調動聽,形式多樣且好看。
(7)蒙古象棋:類似國際象棋,由棋盤和棋子組成,棋盤有深淺兩色間隔排列的64個小方塊,棋子共32枚,雙方各16枚,有諾顏(王爺),哈屯(王後),也稱波日斯,各一枚,哈薩嘎(車),駱駝,馬各2枚,厚烏(兒子)各8枚。 對奕時白格先走,以後雙方輪流走一著,吃掉對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車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著,雙方任何一個「厚烏」到達對方最末一格時,都可變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個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對方的「烏努欽厚烏」(孤兒)。「王」被對方將死,就算輸棋,雙方均剩「王」或雙方只剩同色格的單駱駝算和棋。
(8)「沙嘎」那達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種玩法。沙嘎的寬凸面叫「好尼」(綿羊),寬凹面四」牙瑪」(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馬),窄凹面則「烏和日」或「特模」(牛或駱駝)。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是娛樂、游戲的意思,它源於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現已成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民間體育活動的隆重集會。

閱讀全文

與日蒙古女孩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字服裝圖片 瀏覽:639
嘉佑通寶價格及圖片 瀏覽:236
床床圖片及價格 瀏覽:155
荷葉圖片大全高清 瀏覽:950
折疊板凳圖片大全 瀏覽:257
大清銀錠圖片及價格 瀏覽:145
發型師幾個字的圖片 瀏覽:400
手機照片如何加文字和圖片 瀏覽:808
中怎麼寫圖片 瀏覽:855
六年級小女生拉屎圖片 瀏覽:261
鵝蛋臉女生頭像圖片 瀏覽:686
斗羅大陸圖片動漫 瀏覽:29
男生過生日發的朋友圈的圖片 瀏覽:65
word如何導入圖片框里 瀏覽:855
天使和惡魔的圖片繪畫簡單 瀏覽:862
歐美酷女生圖片 瀏覽:737
雪動漫圖片傷感圖片 瀏覽:544
id圖片怎麼放 瀏覽:197
槍的畫圖片大全簡單 瀏覽:284
城市的唯美圖片高清 瀏覽:254